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碳化硅侧部碳块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侧块的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和电阻率较常规侧块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抗熔盐冲刷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抗钠侵蚀性能和抗吸钠膨胀能力较差,原因是碳化硅原料钠含量过高。碳化硅原料铝含量高,可改善碳化硅侧块的散热性。  相似文献   

2.
陈树泰 《铁合金》1999,30(3):5-7
在工业硅电炉出铁口易氧化部位 ,使用了碳化硅砖代替普通碳砖以提高该部位的抗氧化性。应用碳化硅砖后 ,延长了出铁口及整个炉衬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含钛高炉渣对炉缸用耐火材料侵蚀的影响,通过动态侵蚀试验研究了高炉炉缸用碳复合砖和刚玉砖在CaO-SiO_2-MgO-Al_2O_3-Cr_2O_3-TiO_2渣中的侵蚀行为。结果表明:炉渣向碳复合砖基体的渗透、碳复合砖中的组元在渣中的溶解以及碳复合砖与炉渣的反应等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碳复合砖的破损。刚玉砖在含TiO_2炉渣中的侵蚀主要由炉渣的渗透以及刚玉砖的溶解造成。XRD结果表明:碳复合砖侵蚀面的物质主要由C、Al_2O_3、黄长石、镁铝尖晶石、铝酸钙、Cr_7C_3和TiC组成,刚玉砖侵蚀面物相主要由Al_2O_3、SiC、镁铝尖晶石、黄长石和TiC组成。通过对比碳复合砖和刚玉砖在含TiO_2炉渣中的侵蚀行为,可以发现由于碳复合砖中存在较多的碳和碳化硅等物质,使得碳复合砖具有较好的抗渣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给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下,用大型商业软件ANSYS计算了冶金炉用特型碳化硅砖内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特型碳化硅砖内的温度梯度和热应力都较大,砖内管道产生较大的变形,机械应力较小,在某些部位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相互抵消。此结果对冶金用特型碳化硅砖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子柱  陈文 《炼铁》1998,17(2):6-9
太钢3号高炉(1200m^3)第三代炉役中修前生产4年10个月的实践表明,炉底炉缸采用半石墨化自焙烧炭块-棕刚玉碳化硅砌体复合炉衬是成功的。高炉中修破损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铁口中心线以下的炉衬结构和材质需要改进,为此,中修时采用了第七代半石墨化低气孔率自焙炭块,上砌10层棕刚玉碳化硅砖。  相似文献   

6.
针对铝电解槽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槽内衬侧部块上抬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内衬结构形式的优化,以避免液体电解质进入侧部块结构中,从而解决侧块上抬这一困扰铝电解生产的难题。其目的是降低由于侧部块上抬造成铝电解槽的早期破损,为企业增产节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影响高炉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炉身下部与炉腰、炉腹砖衬寿命短,一般耐火砖衬在0.5~1年内全部脱落,水冷壁过早暴露,因直接承受高温热腐蚀和炉料,气流冲刷而很快破损,致使炉壳发红,被迫停炉中修,所以提高炉身砖衬的使用寿命已成为延长高炉寿命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1967年Konopinky教授在欧洲第一次将碳化硅砖用于高炉后很快在全世界得到推广。近十几年来,国外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高炉生产特点经过试验研究,普遍认为除粘土结合碳化硅砖外,其他氮化硅结合,氧氮化  相似文献   

8.
对活性石灰回转窑用复合砖的性能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后复合砖工作层的强度达到103.2MPa,保温层的强度达到18.9MPa;工作层与保温层的界面基本消失,产生了新的过渡相,两相结合更加牢固,不易脱落,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复合砖内衬在活性石灰回转窑上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使窑体表面温度降低了50℃左右,使用寿命由原来的小于8个月提高到32个月。  相似文献   

9.
刘海欣 《炼铁》1997,16(2):1-5
自1958年1号炉投产以来,38年间武钢高炉炉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炉底由炭砖高铝砖综合炉底到水冷炭砖或半石黑化炭砖炉底;(2)炉缸内衬由普通炭砖变成了微孔炭砖;(3)炉身内衬由粘土砖、高铝到碳化硅或铝炭砖(4)炉体冷却方式由工业冷却、汽化冷却到软水密闭循环冷却;(5)炉身冷却器由支梁式水箱到镶砖冷却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高炉成渣带区域砖衬破损的机理和半石墨炭--碳化硅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其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半石墨炭--碳化硅砖是大中型高炉成渣带区域理想的炉衬材料。  相似文献   

11.
张寿荣  宋木森 《钢铁》2012,47(11):9-15
 针对目前出现的高炉炉缸烧穿和短寿的情况,对其中一些高炉用的炭砖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发现:高炉炉缸烧穿和短寿的最主要原因是所用的炭砖质量太差。进口热压小炭砖是全部或部分采用电极石墨为原料生产的炭砖,而且不是微孔炭砖。某些高炉所采用的国产微孔炭砖和半石墨炭砖均为假冒伪劣产品。这些炭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已倒退到用普煅无烟煤生产普通炭砖的水平,而且由于加入大量电极石墨,使用效果还不如普通炭砖。为扭转高炉出现短寿的被动局面,建议采用岩相检验方法鉴别真假微孔炭砖,保证使用炭砖的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12.
徐傲林  梁祥涛 《铝加工》2002,25(5):47-50
综合分析了杯碗式固定挤压垫实际密封效果差的原因,针对固定挤压垫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介绍了国外最新推出的几种固定挤压垫。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炉单楔形炭块和双楔形炭块砌砖设计及计算方法,编制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双楔形炭块砖量计算表。  相似文献   

14.
介绍SIEMENS的SIMOREGK DC 6RA24直流装置中的自由功能软件加以组合,实现装置与PCL的网络通讯和就地控制,从而简化操作,做到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5.
传统阴极炭块顶部是平坦的,阴极铝液流动时几乎没有阻力。使用表面凸起的阴极炭块进行研究,目的是增加铝电解槽中铝液流动的阻力,起到减波和减少铝液流动速度的作用,以此降低水平电流密度、阴极电压和铝液流速,保障铝电解槽生产安全稳定。通过COMSOL软件进行模拟,发现随着阴极炭块表面凸起块数的增加,阴极压降和水平电流密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阴极压降最大降幅为39.8 mV,水平电流密度最大降幅为2 087 A/m2,并对某铝厂400 kA铝电解槽使用异形阴极炭块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双辊轧制模拟的三维模型。重点研究铸嘴型腔中不同分流块的数目及分布对温度场、出口温度和出口速度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凝固行为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铝熔体在单个分流块的作用下分布更加均衡,避免了宽度方向上温差过大以及流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波动,其中板带表面和心部的出口温度、出口速度均匀性对于提高铸轧铝合金板带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为初步的,为提高铸轧板带质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阴极炭块中石墨含量不同,电解质对其润湿性也不相同。本文研究了电解质对20%、30%、75%和100%石墨质阴极炭块的润湿性,通过对润湿角的观察和测量,比较电解质对不同石墨含量阴极炭块的润湿性,分析润湿与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Traditional carbon blocks for blast furnaces are mainly produced with electrically calcined anthracite owing to its good hot metal corrosion resistance. However, this kind of material shows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does not meet the demands for cooling of the hearth and the bottom of blast furnaces. In this article, a new kind of a high-performance carbon block has been prepared via ceramic-bonded carbon (CBC) technology in a coke bed at 1673 K (1400 °C) using artificial graphite aggregate, alumina, metallic aluminum, and silicon powders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rtificial graphite aggregates were strongly bond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of ceramic phases in carbon blocks. In this case, the good resistance of the CBC blocks against erosion/corrosion by the hot metal is provided by the ceramic matrix and the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by the graphite aggregat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is carbon block resembles that of CBC composites with a mean pore size of less than 0.1 μm, and up to 90 pct of the porosity shows a pore size <1 μm. Its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higher than 30 W · m?1 · K?1 [293 K (20 °C)]. Meanwhile, its hot metal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carbon blocks.  相似文献   

19.
郭强华 《铝加工》2008,(3):49-52
就固定垫片挤压生产原理进行了的阐述,分析了固定垫片挤压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固定垫片国产化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将热压扩散连接冶金法应用于超声波模拟试块制备的应用研究,设计制备含有不同深度、宽度的矩形缺陷阵列试块并进行表征研究。利用石墨限位装置实现3~1 mm梯度的3种试块轴向变形极限条件,实施热压扩散连接试验。所制备试块分析结果表明:3种变形极限条件下,试块连接质量均较好,且试块轴向和径向变形量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设计深度为2.0、1.0和0.5 mm的系列缺陷均能保留,预制缺陷的宽/深比小于3.6时,缺陷不会发生熔合;1 mm变形极限下,可获得最为完整的预制缺陷状态。无损检测结果显示各条件下试块预制矩形缺陷边界清晰;微观形貌显示连接界面区域组织扩散熔合充分且无明显影响预制缺陷的自生有害缺陷生成;连接界面区域与基体金相组织无明显区别,且化学元素分布均匀;热压扩散连接冶金方法可以应用于无损检测模拟试块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