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研究了微波作用下,淀粉乳质量分数、微波处理时间、微波的功率、环氧丙烷用量对羟丙基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制备羟丙基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淀粉乳质量分数40%、环氧丙烷用量4.8%,微波作用时间90 s(每次作用10 s,间歇1 min)、微渡功率600 W,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羟丙基淀粉的分子取代度为0.041,其冷水可溶性好、糊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黏度大、冻融稳定性好.与常规方法相比,微波法制备羟丙基淀粉的反应时问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作用对玉米淀粉羟丙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加工处理方法,目前将超声波技术用于淀粉改性成为新型变性淀粉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淀粉浓度、环氧丙烷用量对其羟丙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超声时间的增长、环氧丙烷用量的增加、淀粉浓度的增加,玉米淀粉羟丙基化的取代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制备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0W、超声时间20min、淀粉浓度35%、环氧丙烷用量4.8%,在该条件下于50℃反应4h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的取代度为0.4。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5):171-175
γ-射线辐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加工处理方法,目前将辐照技术用于淀粉改性的研究是一新热点。为此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辐照剂量、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NaOH用量、Na2SO4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羟丙基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辐照法制备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辐照剂量为7 kGy、环氧丙烷用量12%、淀粉浓度为45%、NaOH用量为1.0%,在该条件下于45℃反应8 h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摩尔取代度(MS)为0.27。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淀粉为原材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微波-超声波辅助条件下制备羟丙基木薯性淀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羟丙基木薯淀粉取代度,研究了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反应时间、环氧丙烷用量、淀粉质量浓度、氢氧化钠用量对羟丙基木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获得制备羟丙基木薯淀粉的最佳实验条件,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羟丙基木薯淀粉条件为淀粉质量浓度为20%,环氧丙烷用量为2 m L,反应时间为2.5 min,微波:超声波功率为24W:500 W,氢氧化钠用量为淀粉质量的0.7%;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表明羟丙基木薯淀粉的形态发生部分变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型区。  相似文献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催化干法制备羟丙基淀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1,2-环氧丙烷为醚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FAPE)催化干法制备了羟丙基淀粉.当FAPE用量为淀粉质量分数的6.2%,氢氧化钠用量为淀粉质量分数的3%,反应体系中水的加入量为淀粉质量分数的12%,反应温度70℃时,制备的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458,反应时间仅为50 min.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硫酸钠为淀粉膨胀抑制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木薯羟丙基淀粉,以产品摩尔取代度(MS)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了环氧丙烷用量、硫酸钠用量、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羟丙基醚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木薯羟丙基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显示:(1)随环氧丙烷用量的增大,取代度逐渐升高,反应效率逐渐降低;(2)适当提高反应pH和反应温度有利于取代度的提高,但反应pH值超过11.5和反应温度超过45℃,会导致淀粉的局部糊化,不利于醚化反应的进程。制备木薯羟丙基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40%,环氧丙烷添加量10%(对干基),硫酸钠添加量12%(对干基),反应pH值11.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2 h。所得木薯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143。  相似文献   

7.
羟丙基马铃薯淀粉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唐洪波  马冰洁 《食品科学》2005,26(4):167-170
本文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低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氧丙烷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环氧丙烷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可提高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硫酸钠用量对羟丙基淀粉取代度有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羟丙基淀粉取代度。  相似文献   

8.
低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羟丙基木薯淀粉为优良的食品用变性淀粉。本文研究用环氧丙烷制备羟丙基木薯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着重研究了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醚化程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高淀粉乳浓度能提高醚化程度和反应效率;增加环氧丙烷用量能加速醚化反应,提高取代度,但使反应效率降低;一定范围内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醚化程度和反应效率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9.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羟丙基氧化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氧丙烷用量、羟丙基化时间、羟丙基化温度、氢氧化钠用量和无水硫酸钠用量对羟丙基氧化高直链玉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氧化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羟丙基化时间18h、羟丙基化温度40℃、无水硫酸钠用量10%、氢氧化钠用量1.2%。高直链玉米淀粉经氧化后,在波数1 735cm-1处出现CO的伸缩振动峰;羟丙基化、氧化改变了高直链玉米淀粉热稳定性。氧化、羟丙基化能提高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膨胀能力,氧化使高直链玉米淀粉蓝值降低,羟丙基化基本不改变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蓝值。  相似文献   

10.
以葛根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无水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对羟丙基葛根淀粉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用量、环氧丙烷用量以及无水硫酸钠用量对羟丙基葛根淀粉取代度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葛根淀粉的取代度,用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热特性进行了测试。制备羟丙基葛根淀粉的较佳工艺为: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8 h,氢氧化钠用量1.2%,环氧丙烷用量10%,无水硫酸钠用量12%(氢氧化钠用量、环氧丙烷用量、无水硫酸钙用量均为占干淀粉质量分数)。葛根淀粉经羟丙基化后,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酸碱性、膨胀能力增强,凝沉性减弱,且其分解温度及糊化温度均下降,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一氯乙酸作为醚化剂,乙醇为溶剂,制备羧甲基绿豆淀粉。以20 g绿豆淀粉为基准,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探讨氢氧化钠用量、一氯乙酸用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对产品取代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淀粉摩尔比)1.3、一氯乙酸用量(一氯乙酸/淀粉摩尔比)1.0、醚化温度52℃、醚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羧甲基绿豆淀粉取代度为1.05。  相似文献   

12.
微波干法制取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淀粉及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采用微波干燥法制取可用于造纸的低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考察了醚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配方和反应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微波法可大大加快醚化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高取代度羧甲基小麦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以小麦淀粉为原料,以氯乙酸作为醚化剂,采用两次加碱法制备了高取代度的羧甲基小麦淀粉。以4.05g淀粉为基准,采用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用量6mL,无水乙醇用量60mL,氯乙酸与淀粉摩尔比1.4,氢氧化钠与氯乙酸摩尔比1.8,碱化用氢氧化钠百分比70%,碱化温度35~40℃,碱化时间0.5~1h,醚化温度50~55℃,醚化时间2~3h,在此条件下制得了取代度高达1.21的羧甲基小麦淀粉。  相似文献   

14.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依次经过羧甲基化、槲皮素共价修饰两步改性,得到槲皮素-羧甲基甘薯淀粉酯,并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考察制备工艺条件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其取代度随反应底物配比(N槲皮素/AGU)(X1)的增加而增加,随活化试剂与羧甲基甘薯淀粉脱水葡萄糖基的物质的量比(NEDC/AGU)(X2)及反应体系pH值(X3)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NEDC/AGU及反应体系pH值对取代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N槲皮素/AGU以及二次项和交互项对取代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羧甲基甘薯淀粉质量浓度51?g/L、N槲皮素/AGU?2∶1,NEDC/AGU?1.8∶1、反应体系pH?7.4,可制得最大取代度(0.114?9)的槲皮素-羧甲基甘薯淀粉酯。通过检测槲皮素从产物的水解释放确认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碎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3%,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淀粉乳质量分数30%、pH8.5、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35℃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取代度可达0.0144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法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详细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氢氧化钠用量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醚化剂(CHPTMA)用量等对反应效率及其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法合成阳离子淀粉,反应时间短,反应效率高;在NaOH分2次加入、NaOH与淀粉质量比为4.0%、醚化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4.5%、水用量为淀粉用量的25.0%、微波功率为450 W及微波辐照时间为3.0 min等条件下,阳离子淀粉取代度为0.037 5,阳离子醚化剂反应效率高达93.76%。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马铃薯、小麦、玉米淀粉为原料,以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利用微波辐射技术时醋酸酯淀粉的合成工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不同原料合成的醋酸酯淀粉取代度不同,其中马铃薯淀粉合成的醋酸酯淀粉取代度最高,小麦最低.并且对三种醋酸酯淀粉的凝沉性和透明度进行了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氯乙酸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氯乙酸、淀粉乳浓度、水分含量对样品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20%,n(氯乙酸):n(淀粉) =1:4,n(NaOH):n(淀粉)=1:2,乙醇溶剂含水30%条件下,55℃反应4h得到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