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荧光光度法测定芦荟胶囊中芦荟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方便可靠的芦荟甙测定方法,以监督芦荟类保健食品的质量,利用在硼砂介质中芦荟甙能与硼砂发生化学反应,使体系荧光强度大幅度提高的特点,采用荧光光度法对芦荟胶囊中芦荟甙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0%,相对标准偏差为2.7%。该法经济、准确、快速,能够用于芦荟类保健食品中芦荟甙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芦荟干粉中芦荟甙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甲醇提取,并用Waters HBL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芦荟干粉中芦荟甙的含量.使用C18柱,以甲醇:1%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359nm处对样品中的芦荟甙进行测定,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芦荟甙在0~100mg/L时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3.2%(n=6).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8.1%~101%.该方法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02mg/kg.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薄层扫描法测定芦荟中芦荟甙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芦荟中芦荟甙含量,线性范围0.4-2.0μg/点,纯品的相对标准编差为1.46(n=6),回收率为100.21%。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芦荟胶囊中的芦荟甙总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郁琼 《食品科学》2000,21(6):54-56
芦荟中含有多种芦荟甙及其衍生物,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协同作用下,芦荟显示出泻热导积、凉肝通便、抗菌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解后的市售某芦荟胶囊中芦荟甙的总含量,并进行了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结果较为满意。此方法可作为含芦荟保健品的质量鉴定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周瑜  杨欣卉  张玉莲 《印染》2012,38(18):43-4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建立测定纺织品中芦荟主要成分(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HPLC的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150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80∶20,体积比),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6 nm和358 nm.通过验证,其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2≥0.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97%,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5.1%~ 101.1%.  相似文献   

6.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食品中汞元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食品中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提取食品中的汞, 采用AFS-83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比较。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为Y=154.4X 15.76, R2=0.9994。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 ng/mL, 在1.0、4.0、8.0 ng/mL三个加标水平下, 采用改良之前的方法做加标回收率实验, 平均回收率为85%, 相对标准偏差为0.6%~1.6%, 采用改良之后的方法做加标回收率实验, 平均回收率为94%, 相对标准偏差为0.9%~1.3%。结论 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提取样品时, 精密度高、准确度好、能满足食品中汞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皮革及其制品中的三氯生,提取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从而建立了1个皮革及其制品中三氯生含量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1 mg/kg,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94%~94.89%,相对标准偏差为3.93%~11.73%。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定量下限低,满足相关法规的限量要求,可完全满足皮革及其制品中三氯生含量日常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纺织品中芦荟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60℃超声波浴提取30 min后,在Agilent Eclipse XDB-C18(2.1 mm×150 mm,3.5 m)色谱柱上分离,以10 mmol/L乙酸铵溶液(pH=5.75)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三重四级杆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被分析物,外标法定量。纺织样品在3个加标水平时,平均回收率为85.5%~99.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6%~5.92%。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可重复的特点,可应用于纺织品中芦荟成分的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芦荟制品中乳酸的含量反映芦荟制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情况,也反映芦荟制品品质的变化情况。本文建立了一种反射计量测定乳酸含量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芦荟制品生产过程中乳酸含量的测定及其产品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标准方法AOAC 2001.03和GB/T 22224-2008《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酶重量法和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高效、准确地测定饮料中添加的低分子质量抗性麦芽糊精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一定比例稀释后,经色谱柱分离,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 和0.03 g/L,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2%~96.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1.66%, 日间相对标准偏差 <1.81%。同时考察了市场上常见的添加低分子质量抗性麦芽糊精的茶饮料,碳酸饮料和包装饮用水,测定结果和标签宣称值基本相符,且加标回收率为95.9%~102.3%。结论 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适用于饮料中添加的低分子质量抗性麦芽糊精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芦荟粗多糖和芦荟苷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汪何雅  钱和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355-358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来研究芦荟粗多糖和芦荟苷对于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芦荟粗多糖(AP)和芦荟苷(Aloin)可以延长小鼠的醉酒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AP实验组的乙醇吸收最高峰在120min左右出现,与对照组相比,AP(9mg/kg·bw)组小鼠血液乙醇浓度缩小了25.49%;Aloin组的乙醇吸收最高峰在120~180min出现,Aloin(200mg/kg·bw)组乙醇浓度缩小了42.56%。因此,芦荟苷和芦荟粗多糖都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12.
芦荟酸乳饮料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饮料.芦荟含特有的芦荟素、芦荟大黄素及多糖蛋白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杀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防癌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此饮料以药用植物芦荟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鲜牛奶,再加入一定比例制好的芦荟颗粒,最后研制出一种风味独特的兼具营养保健与疗效作用的芦荟酸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条件对水产品中3种磺胺类药物和孔雀石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方法 分别参考农业部958号公告-12-2007和GB/T 20361-2006中的检测方法并作出相应的修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水产样品中3种磺胺类药物和孔雀石绿的残留量。结果 测定3种磺胺类药物的最佳条件为: 以0.1%磷酸和乙腈(3:1,V:V)为流动相, 流速为0.8 mL/min, 3种磺胺类药物的回收率为79.5%~87.9%。测定孔雀石绿的最佳条件为: 以乙腈和乙酸铵(4:1, V:V)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 孔雀石绿的回收率为86.0%~86.9%。2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0%。结论 2种检测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成本低、重复性较好等特点, 适用于批量水产品中3种磺胺类药和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薄层层析法(TLC)测定木立芦荟凝胶汁中芦荟苷的 含量,研究了芦荟苷的热不稳定性;用Bradfbrd法测定了 木立芦荟凝胶汁中蛋白质的热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加热 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芦荟苷和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越差; 对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时间对芦荟苷和蛋白 质含量的影响比温度更显著,因此,若以芦荟苷和蛋白质 为目标严物,则不宜采用长时间热处理来提取。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松中的淀粉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超声辅助双酶水解法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肉松制品中淀粉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超声辅助双酶水解法水解肉松中的淀粉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并换算为淀粉含量,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20?mmol/L乙酸铵溶液(22∶78,V/V)为流动相,以245?nm为分析波长,葡萄糖在5~5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本实验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与淀粉葡萄糖苷酶酶解淀粉,该方法仪器检出限为0.4?μg/mL,方法检出限为0.16%。通过肉松水解液加标验证,平均回收率为88.0%~96.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6)。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重复性好、回收率高,适用于各种肉松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吴航  姜效军  吕琳琳  艾天 《食品科学》2017,38(20):322-326
应用电膜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砷。对影响实验的参数进行优化:有机溶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在正辛醇溶液中体积分数2.5%、电压70 V、萃取时间15 min、接受相溶液pH 13、搅拌速率700 r/min。砷的检出限为1.5μg/L,回收率为96%~104%,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3.6%。本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总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丁靖  惠伯棣 《食品科学》2010,31(24):348-354
目的:建立C30-HPLC 内标法对番茄及其制品中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进行同步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YMC Carotenoid column C30 色谱柱 (4.6mm × 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甲醇(3:1,V/V);流动相B:甲基叔丁基醚(MTBE);流动相A 与B 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0.05% 的三乙胺;洗脱条件:B 在0~10min 内保持30%,在10~20min 内,B 由30% 线性增至90%,20~30min 内B 维持在90%;流速:1mL/min;色谱图检测波长470nm 和450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内标物为全反式-8'- 阿朴-8'-β- 胡萝卜素醛。结果:此方法的最小定量限为0.01μg/mL。在0.3~0.6μg 范围内,内标物对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36 和1.22,重复性RSD 分别为小于0.50%和0.70%,加样回收率均在99.00% 以上。结论:应用本方法可对番茄及其制品中的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芦荟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芦荟多酚氧化酶的基本性质。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 10nm处测定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以及酶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 0℃,最适pH值为6 5 ,其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 2 8mol/L ,Vmax=2 32×10 -2 U/min。文中还研究了利用蛋白酶抑制褐变的方法,以芦荟多酚氧化酶液(mL)∶木瓜蛋白酶(mL ,浓度0 5mg/mL) =5∶1的比例向芦荟多酚氧化酶粗酶液中添加木瓜蛋白酶,在5 5℃、pH5 7条件下,水解10min可较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芦荟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品中大豆苷(Daidzin)、染料木苷(Genistin)、染料木素(Daidzein)和大豆素(Genistein)4种大豆异黄酮。方法:样品用80%甲醇超声提取后,以甲醇-0.1%磷酸水(V/V)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 Array, PDA)于260 nm波长下测定。结果:4种大豆异黄酮在1.0~50 m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86.7%~10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31%~6.32%。方法检出限为0.5~1.0 mg/kg,方法定量限为1.5~3.0 mg/kg。结论: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可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MIL-101(Cr)的基质固相分散进行食用油样品前处理,并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荧光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or, HPLC-FLD)对苯并[a]芘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吸附后将体系装填于6 mL固相萃取空柱,以丙酮洗脱,氮气吹干定容。色谱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 V:V),流速0.3 mL/min,激发波长369 nm,发射波长404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苯并[a]芘在1~50ng/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7,加标回收率为96.0%~99.9%。方法检测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33ng/g和1.09ng/g,实际样品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8.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同时克服了常规固相萃取法易堵塞、渗漏、过载及负压过高等问题,可用于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