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制造工艺核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论述了制造技术的永恒性,阐述了人类发展和制造技术的密切关系。制造技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设想、概念、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和手段,是国家经济与国防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工业化的支柱产业和关键。广义制造论是20世纪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亦称之为“大制造”,它体现了制造概念的扩展,从制造设计一体化、材料成形机理的扩展、制造技术的综合性、多样化的制造模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和丰富的硬软件工具、平台和支撑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制造技术的广义性。同时重点论述了制造工艺技术的核心作用和现代制造工艺理论及技术方面的发展。最后提出了机械制造科学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广义制造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论述了制造技术的含义,提出了广义制造论的观点,从材料加工成形机理、制造技术的综合性和集成制造技术及其支撑环境等方面论述其概念和形成。指出工艺是制造技术的关键、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己形成了制造科学。并从工艺理论、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并行工程、特种加工技术、快速成形制造和表面工程等方面阐述了20世纪制造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就制造技术本身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发展先进的制造工程技术,需要制造科学的支持。论述了当代制造工程技术的特点。探讨了世纪之交制造业内外正在发生的主要变化。阐述了今日制造工程学科面对的挑战。回顾了制造科学的历史发展。探讨了制造科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制造科学研究的两项成果。  相似文献   

4.
关于制造科技与制造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制造科技与制造业对国家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意义;批判了把制造业称为“夕阳工业”的论断;质疑以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判据的观点;指出“制造业是实现现代化工业的水之源、木之本,是实现现代化工业的保障和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脊梁。是支持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没有强大制造能力的国家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 辩析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基础,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科学只有通过技术(特别是制造技术)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当前,应用研究对于中国显得更为迫切需要。应用研究上不去,工业生产技术也上不去,核心技术只好依赖国外,结果将永远受制于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没有保障。 21世纪中心科学技术(central science & technology)转移的趋势是从信息科学技术到生物科学技术(包括生命科学技术)再到认知科学技术(智能科学技术)。NBICM汇聚技术将会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实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并将人类社会带入创新与繁荣的新时代。 制造技术重点研发项目的选择,必须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和适应我国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应特别重视下列几方面的制造技术:绿色制造、精密制造、微电子制造、生物制造、微/纳制造、能源设备制造、重大型装备制造、制造自动化、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 当前,我国应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一是为国民经济产业提供现代化的成套精良设备,二是提供制造上述产业装备的制造手段。在各类先进装备制造的研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攻克研制大型装备(如大型飞机、载人航天、登月工程、高速列车、大型客船、大型油船和大型火、水、核电机组等)的制造和微电子芯片制造设备的技术难关。 中国制造科技与制造业的历史重任是为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为在21世纪中叶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基础。由创新技术驱动的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将成为21世纪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超洁净制造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造学科是随着科学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一个学科。结合激光聚变、电子制造、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对洁净的需求,首次提出了超洁净制造的新概念,并对超洁净制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上述相关领域中,表面污染物的演化和演变将对器件的性能和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制造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获得超洁净表面,并实现其工作时超洁净状态的维持是制约上述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综合分析超洁净制造应用领域的基础上,提出超洁净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分析超洁净制造的技术内涵和研究内容,并针对相关领域中高洁净度的获得和保持技术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超洁净制造未来发展的科学问题。旨在通过超洁净制造的研究为制造科学与工程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拓展并提升其应用的领域,服务于重大科学工程和重要技术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未来增材制造技术应该围绕金属成形中的强非平衡态凝固学、极端条件下增材制造新机理、梯度材料、结构的增材制造机理,以及组织工程支架活化生长和功能再创的生化、生命学原理等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应用发展为先导、技术创新为驱动、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研究发展思路,以推进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粗浅地讨论了制造工程原理的概念和体系架构。依据制造工程原理对先进制造技术及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说明。为我国制造业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制造理论 ,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After introducing the concepts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 discipline framework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by discussing its basic concept, theory foundation, key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problems in detail. As the core of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igital manufacturing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irstly, the main features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are indicated and its key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are investigated by grouping them into four levels related to product development, numerical control,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multi-discipline theory foundation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such as manufacturing 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nufacturing, and manufacturing intelligence, are also indicated. Then, the core scientific problems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are discussed in depth, which focuses on dig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of manufacturing constraints, high-speed and high-precision numerical control theory, and Internet-based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ion. Lastly,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application perspectives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are conclud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Digital Manufacturing Science, 2003, 1(1–4)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综观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不难看出数字化制造技术实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阐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的内涵,回顾了制造领域20年来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列举了世纪之交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讨论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和我国制造业的振兴。最后,对数字化制造学科的发展作了展望,指出了开展制造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制造技术的历史回顾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物化、工业支柱和制造系统等方面论述了制造技术的永恒性。从制造技术概念的扩展、制造技术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工具、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最后,从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关系、结合行业产品需要、创新、体制改革、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方向、世界制造中心前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制造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指出了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面临的发展要求和趋势,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应全方位地融合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能源合理利用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成果,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数控技术在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更好地采用数控技术,成为现代化机械制造行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数控技术的原理以及装备的概述出发,对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对其发展作了简要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数字制造与数字工厂的研究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安排,就机械与制造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进行研讨 提出"十一五"期间数字制造科学研究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 数字制造作为新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其内涵包括数字产品设计与开发、数字制造装备、数字制造技术、数字工厂、数字企业和数字化服务等研究领域。数字装备和数字工厂是数字制造的基础,不仅具有广泛而灵活的加工能力,而且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数字制造和数字工厂所需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多物理场的数字建模、加工和成形过程的数字仿真、高速高精数字加工装备、数字测量设备和数字产品开发过程等。数字制造尚是一个开放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有:数字建模与仿真的理论和方法;基于视觉信息的数字装备运动规划和自律控制;数字化协同产品开发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旨在解决形位空间和旋量空间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多物理场的交互作用规律及其数字化表示;几何约束、物理约束和产品性能约束的相容性及混合约束求解;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的模糊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完整信息以及经验与技能的形式化和数字化表示;异构制造环境下的信息融合、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发展必然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得机械设备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使整个机械设计制造实现全面升级,满足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行持续引领,促进机械设计制造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在机械制造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增强机械加工的制造效率,推进我国机械制造设计的自动化水平,也能够确保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全面增强。  相似文献   

15.
零件的加工是制造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产生废弃物的主要环节,机械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主体是零件,因此,零件的绿色加工是绿色制造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绿色的观点,对零件的制造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零件绿色制造特征模型;构建了零件绿色加工技术体系。进而,以零件表面成形为主线,对零件表面的绿色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除去材料”和基于“增加材料”的零件绿色加工工艺过程方案。特别探讨了利用表面工程技术实现零件表面绿色加工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越来越重视国防建设,可以说国防事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的稳定和发展.军工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防事业的成败,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根据笔者实践工作经验,就当前军工产品制造的数字化工艺设计技术及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为军工生产数字化工艺设计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环类零件广泛应用于众多重要工业领域,其制造技术体现了国家机械制造能力和水平。环件轧制是一种连续局部塑性成形技术,也是高性能环类零件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基于作者在高性能环类件轧制成形领域的研究基础,对我国高性能环件轧制成形理论和应用现状和工艺发展进行系统介绍:分析高性能环件轧制成形特点;阐述环件轧制成形理论,包括轧环条件、力能计算方法和轧制过程模拟进展;介绍我国高性能环件轧制成形技术在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成果;例举当前我国环轧制成形工艺装备的最新进展;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研发情况,介绍高性能环类零件智能轧制和绿色轧制的建设现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性能环类零件重要制造基地,作为基础和关键重要部件的高效制造方法,高性能环类零件绿色智能轧制将为我国制造业双碳目标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刘九卿 《衡器》2012,41(1):3-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经过种种改进、创新和发展,其工作原理、制造技术与工艺已相当成熟,大幅度提高准确度的必要性已相对减弱,作为电子衡器的核心部件,解决它在应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出现的种种问题,提高环境适应性,是近年来称重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明显特点。结合国内外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技术发展概况,介绍了弹性元件与承载压头、底垫、安装平台的技术密集型组合,各部件结构形状、制造材料、加工方法、热处理工艺的合理匹配;制造工艺中的支持工艺、基础工艺、核心工艺、特殊工艺的科学运用和集成;加强防护密封技术与工艺研究,提高称重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现了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发展,机械设备的性能得到提升,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机械自动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章结合机械设计制造的内涵和发展意义,根据机械设计制造的特点和要求,就如何借助自动化技术来促进机械制造长远发展进...  相似文献   

20.
EDM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BASED ON MULTI-AGENT TECHNIQU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framework for building EDM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using multi-agenttechnology to support organizations characterized by physically distributed, enterprise-wide, heteroge-neou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over Internet is proposed. Expert system theory is introduced.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re shared using artificial inielligence and webtechniques by EDM-CADagent, EDM-CAMagent and EDM-CAPPagent.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