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番茄红素HPLC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实验研究了番茄红素的HPLC测定方法。选用V乙腈:V甲醇:V二氯甲烷=21:21:8的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12nm,能很好地分离番茄红素及其异构体;番茄红素的保留时间为5.83min,回收率范围在90.55—105.48%之间。实验证实,高纯度全反式番茄红素在光照和接触空气后,极易转变为13-或9-顺式异构体和氧化产物;无水乙醇处理法可使提取物中的番茄红素纯度提高2.5倍;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番茄红素含量平均是HPLC法的2.4倍。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湿法提取番茄酱中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番茄酱为原料,研究了提取溶剂、原料预处理方式、超声输出功率、提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波湿法提取番茄酱中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70%乙醇按1:3(w/v)的比例对番茄酱脱水处理3次,超声输出功率160W,料液比1:9(w/v),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min,二级提取,番茄红素提取率为98.7%。所得油树脂番茄红素含量为7.7%。  相似文献   

3.
采用产血红蛋白酶能力强的诱变蜡样芽孢杆菌菌株Lact5.IH.8与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W11、N14及分解碳水化合物的酿酒酵母混合发酵新鲜猪血,生产猪血水解多肽。对混合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玉米粉添加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茵种混合发酵的接种量分别为Lact5.IH.82%(V:V)、W11,0.5%(V:V)、N14,0.5%(V:V)、酿酒酵母0.2%(V,:V);最适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为60h,玉米粉添加量为300g/L。  相似文献   

4.
番茄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的HPLC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HPLC法研究了番茄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的色谱分离条件为流动相采用V(乙腈)V(甲醇)V(二氯甲烷)=7∶7∶2的体系、检测波长472nm,在此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分离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10min和13~14min.保留时间和样品的重复性试验表明,变异系数均低于5%,回收率范围在98%~101%之间.  相似文献   

5.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银杏酚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分离银杏酚酸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影响银杏酚酸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以合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1:7(W/V)的料液比,在6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4h ,经过滤,真空浓缩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得到的提取物中银杏酚酸总量为52.14%,得率为3.05%。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红素油树脂为原料,利用皂化法和重结晶法作为主要提纯工艺,纯化得出高含量的番茄红素晶体。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番茄红素提纯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番茄红素油树脂∶丙三醇∶氢氧化钾∶无水乙醇比例4∶3∶1∶1(V/V),皂化温度70 ℃,皂化时间2.5 h,重结晶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纯度达到61.64%。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TS264.2 文章编号:0254-5071(2016)03-0111-03 doi:  相似文献   

7.
以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aceti)为出发菌株,细菌纤维素产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其最优组成为:陈米糖化(米:水)(m:V=1:12)后的澄清液30%、蛋白胨0.5%,K2HP040.1%,Mgs041.5%,乙醇1.5%。适宜的发酵方式为:接种培养36h的种子液4%(V:V)在pH值5~6、30℃的条件下振荡发酵培养4d。经验证试验,细菌纤维素产量可达7.34g/L。  相似文献   

8.
对利乐包中铝塑复合材料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苯醇水混合液作为分离剂,分析铝塑分离机理。将苯醇水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混合作为铝塑分离剂,优化了分离剂的体积比、分离温度等分离参数。结果表明:当分离剂中各溶剂的体积比为V(苯):V(无水乙醇):V(水)=50:20:50,温度60℃时铝塑分离效果最佳,铝塑总得率可达97%,并且废液处理简单,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9.
耿英龙  陈钢  苏伟  范秀芳  简素平 《食品科学》2014,35(17):181-185
为探究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方法,以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3.1607为发酵菌种,通过Box-Behnken原理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用研磨法结合超声波破碎法破碎菌体并以乙酸乙酯-丙酮(2∶1,V/V)混合有机溶剂浸提色素,对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乙腈-二氯甲烷(10∶90,V/V)为流动相并在472 nm波长处检测,能很好地分离出番茄红素。最终得到番茄红素最佳摇瓶发酵生产工艺为:发酵温度30 ℃、6.5%接种量、100 r/min振荡培养110 h,得到番茄红素产量达10.09 mg/L。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葛根总黄酮进行有效分离提取,采用乙醇回流法探讨了葛根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和薄层层析(TLC)法对总黄酮和2种主要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温度80℃、15倍70%乙醇浸提2次、每次1.5h,此时总黄酮提取率5.99%,粗黄酮纯度25.84%;TLC中乙酸乙酯-丙酮-甲苯-水(9.5:8:1.0:1.7)为展开剂时,365nm和254nm下葛根素和大豆苷能得到较好的分离,Rf值分别是0.30和0.39。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采用漂浮法与膜过滤法测定白砂糖中的螨,分析影响螨检出率的因素。方法:添加实验室饲养的一定数量的螨至白砂糖中混匀后,采用漂浮法和过滤法分别对白砂糖中的螨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探索水温和滤膜颜色对过滤法的螨检出率的影响。结果:采用过滤法的螨检出率显著高于漂浮法(P<0.05),且水的温度越高,过滤法的螨检出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能检出白砂糖中的螨,过滤法的螨检出率更高;过滤法中水的温度越高,螨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张弘弛  刘瑞  柴帅  李慧  杨阳 《食品科技》2021,(3):212-219
目的:对黄芪种子抗菌肽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提取率并测定抑菌率。方法:以黄芪种子为材料,使用双指数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使用96孔板法测定抑菌率。结果:黄芪种子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条件:浸提液为EDTA缓冲液,料液比为1:5 g/mL,浸提时间为16.5 h,硫酸铵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2%。此工艺下,黄芪种子抗菌肽的抑菌率可达80.3%,比优化前(75.6%)提高了4.7%;提取率可达79.6%,较优化前(67.2%)提高了12.4%。结论:采用双指数响应面分析法对黄芪种子抗菌肽的提取条件的优化有效,并且抑菌率也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受试者食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碱溶液后的唾液流速,探讨辣度与唾液流速的相关性,建立快速测定食品辣度的方法。以人食辣后引起唾液分泌增加的生理变化作为辣味强度的影响指标,通过受试人员的唾液分泌量计算不同辣味强度下的唾液流率,对辣味强度和唾液流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基于拟合模型,构建快速、准确标定辣度的唾液流率分级体系,并用感官评定法验证模型定级结果。结果表明:辣味强度显著影响唾液流率(P<0.05),可以通过唾液流率对辣度进行准确快速的分级。根据唾液流率范围,将辣度分成了5级:1级微辣[斯科维尔指数(SHU)10~500(含)]:唾液流率(g/min)0.496 ~1.395(含);2级轻辣[SHU500~1000(含)]:唾液流率(g/min)1.395~2.153(含);3级中辣[SHU1000~1500(含)]:唾液流率(g/min)2.153~2.749(含);4级重辣[SHU1500~3000(含)]:唾液流率(g/min)2.749~3.569(含);5级猛辣(SHU>3000):唾液流率(g/min)>3.569。通过收集5~10人食辣后唾液分泌量,结合辣味强度与唾液流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快速对测试者所尝食物辣度进行定级;唾液流率辣度定级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处于同一辣味量度等级,能反映出人食辣后的真实辣度感受。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中富含辅酶Q10,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的辅酶Q10含量为指标,系统研究了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从花生中提取辅酶Q10时不同提取条件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单次辐射时间>料液比,其中提取功率和提取时间对花生中辅酶Q10的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功率400 W,提取时间15 min,单次辐射时间为6.0 s/5.0,料液比为1∶6,在此条件下花生中辅酶Q10的提取率为92.4μg/g。  相似文献   

15.
张璐  潘见  谢慧明  孙忱  李颖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258-265
目的:利用热水协同超高压快速复鲜冷冻牛肉,抑制重结晶。方法:以汁液损失率、肉色以及硬度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优化得出最优复鲜工艺。结果:当采用热水温度40 ℃,压力150 MPa,保压时间40 min时,与常压解冻后的冷冻牛肉相比汁液损失率降低了10%,硬度降低了50%,肉色与新鲜牛肉无显著(p>0.1)色差。结论:按此复鲜工艺解冻复鲜后的牛肉显著(p<0.05)降低了汁液损失率以及肉的硬度,提升了解冻速率,抑制了重结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银杏外种皮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中粗多糖的水提最优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料液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温度是影响粗多糖提取率的重要因素。水提法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时间1h、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95.09%,粗多糖得率为23%。结论:该提取工艺的多糖提取率高,可用于银杏外种皮中粗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菱角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菱角(Trapamanshurica)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菱角提取物对肝癌腹水细胞H22进行体内实验,观察菱角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生长的影响及小鼠体重的变化;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将小鼠灌胃给菱角提取物,给药的第4d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V/V)鸡红细胞悬液(CRBC),在油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情况,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结果:体内抗肿瘤作用显示,菱角提取物在26.25g/kg时对肿瘤的抑制率为47%;菱角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为98.5%,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菱角提取物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菱角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大米淀粉为吸附剂,在微旋流器中吸附亚甲基蓝水溶液模拟的印染废水。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淀粉浓度,分流比和进料流量对吸附效率和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淀粉浓度、分流比和进料流量对吸附效率和分离效率均有影响,对吸附效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淀粉浓度分流比进料流量,对分离效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分流比进料流量淀粉浓度。综合考虑吸附效率和分离效率后得到最佳参数条件为:淀粉浓度1. 0%,分流比19%,进料流量1 080 kg/h,该条件下吸附效率为69. 2%,分离效率为74. 3%。  相似文献   

19.
程正涛  丁庆波  张昊  任发政 《食品科学》2010,31(24):172-176
目的:优化海红果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 试验设计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海红果多酚得率的影响。利用SAS 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海红果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2.4%、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3.2h,海红果多酚得率9.25mg/g。结论: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偏差为0.22%,证明所选工艺条件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胡椒碱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胡椒碱包合率为评价指标,比较饱和溶液搅拌法、微波辅助法,以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用TLC和HPLC对包合前后的胡椒碱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m(胡椒碱)∶m(β-CD)=1∶80(g/g),微波时间40min,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700W,包合率可达88.12%。结论:微波辅助法为最佳的包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