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住屋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本文通过剖析住屋环境与方位,提出了“房屋病”这个新概念,指出不利的环境和方位对人体的“信息作用”是产生“房屋病”的源由,从而以此用来指导建筑设计人员和住屋的使用者,真正使人们安其居、乐其业。  相似文献   

2.
住屋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本文通过剖析住屋环境与方位,提出了“房屋病”这个新概念,指出不利的环境和方位对人体的“信息作用”是产生“房屋病”的源由,从而以此用来指导建筑设计人员和住屋的使用者,真正使人们安其居、乐其业。  相似文献   

3.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居住空间,而同一个民族,也有多处不同的住屋形式和与之相应的居住形态,本文以傣族民居为例,分析和比较产生这些不同空间形式的背景因素,从而有助于启示未来的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5.
作为云南人文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地区宗教建筑充分展示出其独特的建筑技术、艺术和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特征,而且绝大多数宗教建筑又是各地方风景名胜的精粹.选取部分有典型代表性的寺庙建筑,从群体空间布局和木构建筑技术两方面作简要的分析,从中窥其一斑.这对深入发掘地方建筑特色和保持建筑文化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极富研究价值而又十分有趣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现象,选取滇西滇南(昆明、大理、个旧)回族建筑为代表,通过田野调查、实地测绘形成的资料,分析了在多民族、多信仰的文化碰撞背景下云南回族建筑的风貌和历史发展脉络.一与其他民族建筑有着共同渊源的回族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汉文化、白族文化、国外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云南回族建筑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与区域化的特征,以云南传统民居为例,介绍了其典型建筑形式:合院式、干栏式民居等,以及它们不同的建造地区和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体现了不同城市的多元化与区域化。提倡建筑师应克服当前中国城市建筑文化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掘地方文脉。  相似文献   

8.
云南罗平布依族民居建筑空间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云南罗平县腊者村布依族村寨民居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从住宅空间结构、住宅空间形态以及住宅空间功用三个方面阐释了布依族民居的建筑空间的特点.从而挖掘罗平县典型布依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特质,旨在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以期在新时代民族建筑现代化创作中予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对当今建筑设计流行式样"欧陆风"的情况以及其产生的文化与时代背景,指出了这种风气对建筑设计思维的影响和束缚,提出对民族性、乡土性建筑特色的认识与理解.探讨如何利用现代建筑的语汇表现乡土性与地方性,即进行民族性建筑的设计,提出民族性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地方建筑,应该是具有现代性的特点,实用、美观、经济并重,并且关注历史与地方文化,遵循地方气候特征,并有多样化表现形式的建筑类型.  相似文献   

10.
南北文化影响下的鄂西民居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鄂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入手,以族源迁涉中伴随的文化迁移为切入点,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采用归纳、分析、推理的方法,着重探研了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类型及构造。希望从保存尚好的土家居民中揭示出中国传统住屋文化的本源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寻找建筑失落的"灵魂",正视特定情境中的社会文化对建筑生成的意义,并将其从理论认识落实到具体行动,解决当代多元文化与建筑形式风格趋同现象之间的现实矛盾,是当今建筑发展严峻和急迫的课题。论文从城市建筑的形式、风格趋同现象出发,对传统建筑生成方式提出质疑,通过回归建筑本体和意义的存在价值分析,认识到建筑师必须积极主动地以社会、文化等广泛背景为切入点进行设计,以"时间"这一全然不同的研究角度探索新思路,将社会文化"时间"作为建筑学拓展的新视野,研究建筑如何在"当代"特定社会背景和文化多元的时间维度中,营造具有不同"时间"文化意蕴的情境建筑。希望所谓的"时代精神"对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生成的过程中,为开启我国建筑创作的新思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阴阳,一切事物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阴与阳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学说理论所体现的中华武术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更是典型,是武术理论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架之一。通过分析、归纳武术技法哲理思想中所蕴涵的"阴阳互转"的哲学思想,希望最终达到与武术技法哲理思想的和谐统一,为进一步学习武术,修炼武术并以此提升习武者自身内涵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面对逐年扩大的公路建设规模,云南省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云南公路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从分析云南公路建设环保的紧迫性、重要性入手,论证了云南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并从水土保持的方法、利用科技治理不良地质、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公路环保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价值论美学的学术视野,构建了"形式审美循环与秩序探索递进"的复合系统;并通过对现、当代建筑艺术,基于形式审美与秩序探索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了探索"深层秩序"、提炼"模仿秩序"、建构"复杂形式"的当代建筑,是系统价值论建筑美学不断完善、人类科学探索不断超越的重大转折;同时具体探讨了当代建筑艺术,基于数学、复杂性科学、晶体学等学科科学追求的建筑范式.  相似文献   

15.
地方小城市法院建筑的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榆树市法院建筑的具体设计,从功能布局、造型设计等方面总结法院建筑的设计特征.以现代建筑的处理手法,以及对基地和建筑基本问题的思考来营建当代地方建筑.地方法院建筑有其独特的建筑语素特征,“满足功能,形成良好的场所空间,并使建筑形式与功能有机结合,这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追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该设计以建筑自身的高低错落及体量穿插来表达法院建筑内在的建筑品质,从而形成法院建筑的内在建筑形象:肃穆而不呆板,庄重又富有韵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历史建筑在城市改造中面临的问题,阐述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结合不同要求的改造问题,基于分类处理的思想,对其中仅需内部改造的情况,将柱作视觉上的“弱化”和结构整体上的“强化”,梁则突出其独立承载及与既有砖墙的连接,使得改造后的建筑整体性能及抗震性能得到增强;对外部改扩建的情况,突出施工中既有结构的安全,推荐先施工新建结构,后拆除既有墙体的做法.对这两种情况都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给出详细的做法.对砖混历史建筑改造中基础的处理给出墩基础、组合基础和悬挑基础3种方法,并做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住宅商品房营销中普遍存在的伪装现象,阐述了商品房营销中原装、包装和伪装三者的关系,指出作为特殊产品的住宅商品房的原装概念,着重强调包装是艺术地营销真实的住宅产品,以求真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并分析了当前伪装现象所采用的手段、根源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安宁市的楠固,是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老先生按苏州私家园林风格独自设计“小而精”的杰作,不仅体现了陈教授造园之“法”,更是我国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建筑、山水、花木这三物质性建构要素,结合审美实例,浅谈楠园之美。  相似文献   

19.
透过“5·12”汶川地震震区大量倒塌、损毁建筑照片所展示的现象,探讨了震区建筑受损的内在原因,分析了规划、建筑、结构和道路、桥梁因设计不当而埋下的隐患。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现行的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为今后改进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加强工程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为对象,研究了框架与楼梯的共同工作性能,包括框架独立单元的静力抗侧刚度、整体框架的静力抗侧刚度、整体框架动力特性,并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楼梯的存在对框架抗侧刚度、动力特性、规范地震反应谱下内力峰值、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构件内力及节点反应谱峰值均存在较大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灾区类似建筑的新建和修复加固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