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武夷岩茶(水仙、肉桂、梅占、瑞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传统炭焙工艺过程中(炭焙0、4、8、13、18 h)武夷岩茶品质变化规律,从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及其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炭焙时间的增加,4个品种的武夷岩茶感官品质均有所提升,且均以炭焙18 h品质最佳。水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炭焙18 h后梅占水浸出物含量(38.00%)最高;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黄酮含量逐渐降低,分别以水仙茶多酚(9.40%)、水仙氨基酸(23.94%)、瑞香咖啡碱(10.06%)、梅占黄酮含量(18.68%)降幅最大。武夷岩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审评结果高度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武夷岩茶炭焙品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贮藏年份武夷水仙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贮藏时间对武夷水仙茶主要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了10个不同贮藏年份的武夷水仙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分析了感官品质,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分类.结果 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咖啡碱...  相似文献   

3.
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焙火程度下武夷岩茶(金观音、丹桂、梅占、雀舌、奇丹)主要生化成分、感官审评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黄酮含量相比毛茶样都有所减少,以金观音水浸出物(11.32%)、丹桂茶多酚(16.86%)、奇丹氨基酸(40.95%)、梅占黄酮(13.57%)和奇丹咖啡碱(22.31%)减幅最大。通过感官审评发现,随着焙火程度增加,5个品种武夷岩茶品质都有所提升,以中焙火武夷岩茶综合得分最高。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随焙火程度升高而减弱,其清除能力依次为毛茶轻火中轻火中火高火;以丹桂清除率(13.02%)减幅最大,雀舌的清除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浸出物、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水仙、肉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茶汤物理特性(粒径、色差、透光率和沉淀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焙火程度对武夷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火可改善武夷岩茶品质,随焙火程度增加,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均降低;同时,粒径逐渐减小,透光率、△L、沉淀量逐渐增加,澄清度升高。焙火程度越高,茶汤澄清度越高,但焙火程度过高会导致茶汤产生焦苦味,不利滋味品质。轻、中火处理后武夷岩茶茶汤清澈透亮,滋味醇厚回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5.
环境湿度对大红袍做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环境湿度对武夷大红袍做青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武夷山大红袍驻芽三四叶为原料,采用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做青时设置60%、70%、80%3个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水平,测定做青叶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对毛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 随着做青的进行,武夷大红袍青叶水分含量和茶多酚含量均呈降低趋势,水浸出...  相似文献   

6.
以轻火、中火武夷岩茶金锁匙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对其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为武夷岩茶的科学品饮、储藏、运输、营养保持等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轻火、中火金锁匙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生化成分与干物质质量比)均呈下降趋势,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贮藏12个月轻火、中火金锁匙茶多酚、儿茶素、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分别降低21.03%、19.48%;21.87%、17.24%;30.58%、26.76%;10.25%、6.45%;17.60%、13.36%。轻火金锁匙贮藏6个月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32%;中火金锁匙贮藏8个月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25%。贮藏前期,轻火、中火金锁匙火气逐渐退去,感官品质得到提升;贮藏后期,其滋味变得更加甘醇,但香气鲜锐度略有下降,因此感官品质得分先增加后略有降低。轻火金锁匙贮藏6个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中火金锁匙贮藏8个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贮藏有利于提高武夷岩茶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贮藏5、10、15、20年和2016年制作(实验当年做为对照)的蜜兰香型岭头单丛茶中茶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茶黄素、儿茶素和咖啡碱等几种抗氧化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20年贮期内,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蜜兰香型岭头单丛茶的茶多酚、黄酮和儿茶素含量上升,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下降,茶黄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不同贮藏年份的岭头单丛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力均有差异,通过综合指数(APC)评价抗氧化能力结果可知:抗氧化活性贮藏20年>10年>15年>5年>对照。单丛茶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茶多酚、黄酮、儿茶素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还原能力和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与各抗氧化成分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具有抗消化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功能米粉制品,研究添加武夷岩茶对米粉丝品质、体外消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质构仪和感官评价法测定米粉丝的质构和感官品质,采用GC-MS法检测风味成分,采用FRAP法、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检测米粉丝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武夷岩茶的米粉丝(对照组)相比,添加2.9%~7.0%武夷岩茶的米粉丝断条率无明显变化(P>0.05),添加8.3%武夷岩茶的米粉丝断条率显著增加(P<0.05);添加2.9%~8.3%武夷岩茶的米粉丝硬度、粘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气味和食味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5.7%武夷岩茶的米粉丝保留了岩茶的主要香气物质(香叶醇、2-苯乙醇、苯乙醛、(E)-2-己烯醛),且其米粉丝弹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余岩茶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7%武夷岩茶的米粉丝中快消化淀粉(RDS)比例下降8.69%,抗性淀粉(RS)比例增加14.34%,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增强(P&l...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E)结合UNIFI数据分析平台在线鉴定了武夷岩茶中104个化合物,包括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氨基酸和脂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了水仙和肉桂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并筛选出19个显著差异性成分,其中水仙样品中表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基-鼠李糖基-(对香豆酰基-阿拉伯糖基)葡萄糖苷、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等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肉桂样品中5-O-对香豆酰基奎宁酸、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杨梅素-3-O-半乳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等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此方法可用于区分水仙和肉桂成品茶。该研究了解了武夷岩茶的化学组成并阐明了其两个主栽品种水仙和肉桂的化学成分差异性,对合理开发武夷岩茶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具有指导意义,为武夷岩茶品种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水质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选用自来水、纯净水、天然饮用水和超纯水为试验用水,测定其对武夷岩茶(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的主要生化成分、感官审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质对武夷岩茶茶汤的感官品质有较大影响,以天然饮用水冲泡的武夷岩茶茶汤品质最佳,花果香明显,滋味醇厚回甘;用纯净水冲泡所得的茶汤主要成分浸出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李果实品质以及近果皮与近果核部位果肉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贮藏时,李果实硬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不同程度降低,而pH 值、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升高,2℃贮藏可显著延缓李果实硬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 自由 基清除能力的降低,以及pH 值、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升高;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李果实中酚类、黄酮类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 < 0.01);李果实近果皮及近果核处果肉的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李果实SSC 与近果皮果肉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 自由基能力、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近果核,而pH 值与近果核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能力、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近果皮果肉。李果采后品质劣变可能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及DPPH 自由基能力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3种不同类型茶叶——绿茶、红茶和普洱熟茶为材料,按照不同饮茶习惯,采用不同冲泡浓度茶汤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并测定了3种茶样主要滋味品质成分含量及茶多酚(含黄酮类)冲泡溶出量。结果表明,绿茶水浸出物、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总糖均高于红茶和普洱熟茶,3种茶叶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随冲泡浓度增加而略有下降,在试验冲泡浓度范围内,绿茶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红茶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普洱熟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较强;相关分析显示,O_2~-·清除率与多酚、黄酮溶出量显著负相关(p0.01),而DPPH·和·OH清除率与茶多酚、黄酮溶出量无关(p0.05),不同茶类多酚和黄酮类溶出量与O_2~-·清除率、DPPH·和·OH清除率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不同茶类体外抗氧化作用不同,一般饮茶浓度范围内,3种茶叶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饮用淡茶为宜,选择和饮用不同种类的茶叶可能带来更好的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成分,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选取5种典型武夷岩茶为研究对象,制备冲泡茶汤与粉末浸提液,分别测定其茶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咖啡碱、9种儿茶素类物质和4种茶黄素类物质的含量;然后采用ABTS法、DPPH法、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茶汤和茶粉浸提液中主要多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武夷岩茶茶汤和茶粉浸提液的总酚含量为0.67 mg GAE/mL和3.89 mg GAE/mL;咖啡碱占126.07酃,181.86酃;儿茶素总量占142.49酃,423.09酃;茶黄素总量为1.14酃,3.88酃。武夷岩茶茶汤和茶粉浸提液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ABTS清除活性分别为6.43 mg GAE/g和140.27 mg GAE/g;DPPH清除活性分别为9.14 mg GAE/g和182.66 mg GAE/g;FRAP还原力分别为6.18 mg GAE/g和101.44 mg GAE/g。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可知,武夷岩茶的多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的开展对深入了解武夷岩茶的营养保健功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贮藏方式对武夷岩茶梅占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夷岩茶梅占为试验材料,研究室温(3℃~30℃左右)贮藏和冷藏方式对武夷岩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为贮藏武夷岩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简单儿茶素含量、酯型儿茶素含量、咖啡碱含量呈下降趋势;茶红素含量、茶褐素含量、茶叶感官品质得分呈上升的趋势。室温贮藏(3℃~30℃左右)处理的茶叶感官品质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香气逐渐变为浓长、火气逐渐褪去;滋味逐渐由醇厚微涩转变为醇厚甘爽。冷藏处理的茶叶感官品质得分低于室温贮藏(3℃~30℃左右)处理,主要体现在香气带火气、滋味微涩。综上,室温贮藏(3℃~30℃左右)武夷岩茶优于冷藏。  相似文献   

15.
以5个不同年份的贡眉白茶为原料,主要通过分光光度计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储藏时间对贡眉白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不同年份茶样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含量32.12%~45.46%,茶多酚含量15.05%~19.31%,咖啡碱含量3.17%~3.67%,游离氨基酸含量1.65%~3.59%;体外抗氧化能力显示,其对DPPH清除率在74.77%~85.83%,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在68.25%~74.56%;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 5个样品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抗氧化活性都呈下降趋势,而咖啡碱含量呈波浪形变化,经过方差分析得出,年份间各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冲泡温度与时间条件下,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黄金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浸出变化规律,建立浸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DPPH法、ABTS法测定茶汤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冲泡温度为60~90℃时,黄金茶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及DPPH、ABTS清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冲泡时间为1~30min时,茶汤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浓度及DPPH、ABTS清除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0min后趋于稳定。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浸出遵循二阶动力学反应,温度与浸出速率常数k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茶多酚表观活化能为4.312 6×104 J/mol,游离氨基酸表观活化能为1.238 9×104 J/mol。  相似文献   

17.
采用肉桂和陈皮作为功能性配料用于主食面包的制作,通过检测主食面包的比容、色差、水分含量、质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微生物指标等对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肉桂-陈皮粉使主食面包比容降低、色泽变暗,然而不同肉桂-陈皮质量比制备的主食面包其感官综合得分均高于85分,与空白样品差异不显著。在贮藏过程中,与空白样品相比,添加肉桂-陈皮粉的样品,其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硬度较小、弹性较大、总酚含量较高,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细菌总数和霉菌数较少,其中,添加肉桂-陈皮质量比4∶4的样品抑菌能力最强,而肉桂-陈皮质量比0∶8的样品抗氧化能力最强,感官综合得分最高(88.90分),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3个不同等级烘青绿茶的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3种茶样中总黄酮、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利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1,1-dipheny-2-picryhydrazyl free radical, DPPH)法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3个等级绿茶总黄酮、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差异显著(P<0.05),茶多酚随着茶样等级的降低而升高,咖啡碱的含量则相反,而氨基酸和黄酮是波动变化;不同等级绿茶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差异显著(P<0.05),且IC50随着等级的降低而下降;感官评价得分随着等级的降低而降低;3种茶的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咖啡碱的含量和感官审评得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3个等级的炒青绿茶抗氧化性随着等级的降低而升高,且与其主要生化成分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试验测定了不同焙火程度武夷水仙(毛茶、轻火、中轻火、中火、足火)的主要生化成分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中火处理的武夷水仙感官评价得分最高,滋味醇厚顺滑,花香馥郁持久,清亮度较高。随着焙火程度的增加,水浸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焙至轻火时含量升至最高,而后随着焙火程度增加而减少;黄酮焙至轻火时含量降低,然后又随着焙火呈现先升后降的倒Z型曲线变化;咖啡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抗氧化能力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其清除能力依次为毛茶>轻火>中轻火>中火>足火。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p<0.05),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合武夷水仙感官评定和抗氧化能力,中火和中轻火可以作为最佳焙火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水仙茶树品种开面采鲜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白茶工艺(CK)和萎凋中引入摇青工艺(ST)加工成白茶,对比分析两种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差异,旨在为高香型水仙白茶的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ST较CK显著降低了水仙白茶中茶多酚、黄酮类、咖啡碱的含量及酚氨比、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增加了游离氨基酸、茶黄素等的含量(p<0.05);CK和ST白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分别为104和107个、相对含量分别为79.72%和78.33%,且均以醇类为主,其中ST较CK明显降低了水仙白茶中正己醇等清香或青气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香叶醇等花果香物质的含量,并改善了水仙白茶的香气组成;感官审评结果显示,ST明显提升了水仙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白茶花果香浓郁、滋味醇厚水中带香,且感官审评综合得分(93.10)显著高于CK白茶(88.30)(p<0.05)。综上认为,ST较CK改善了水仙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的含量与组成,进而提升了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水仙白茶综合品质优异,达到高香白茶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