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元素面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研究四川某地黏土型钒矿中钒的赋存状态。样品为铝质黏土岩,V_2O_5含量为0.93%。黏土矿物总量为61.7%,石英含量13.4%,黄铁矿含量17.1%。样品具典型的黏土结构,矿物粒度微细。钒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呈钒云母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另一种则呈类质同相的形式存在于绢云母和伊利石中。典型测点平均含钒量为0.873%,fm-5测点钒含量2.143%,为钒云母;fm-6测点钒含量0.138%,为含钒伊利石;fm-7测点钒含量0.333%,为含钒绢云母。与钒云母、伊利石、绢云母三者结构相似,且粒度极其微细,无法分离,故应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回收利用钒。建议通过浮选脱除黄铁矿,然后通过擦洗—脱泥的方式对石英和黏土矿物进行分离,从而实现钒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元素面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研究了川北某黑色页岩型铼矿中铼的赋存状态。样品为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粘土矿物总量为14.6%,黄铁矿含量16.2%,石英含量37.7%。样品具典型的粘土结构,矿物粒度微细。铼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内,另一种则以分散形式存在。典型黄铁矿测点Re平均含量为0.024%。黄铁矿是Re的重要载体矿物。建议通过浮选分离黄铁矿,从而实现Re的富集。   相似文献   

3.
陕西某黏土型钒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和MLA矿物自动检测技术等手段对陕西某黏土型钒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该矿石的物质组成、钒的赋存形式、主要含钒矿物的嵌布状态和粒度特性,目的是为该矿石中钒的选矿预富集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V2O5含量较低,为0.85%,并主要以类质同像形式分布在云母类矿物(绢云母、黑云母、绿泥石)和少量褐铁矿中;通过分选云母类矿物和褐铁矿回收钒时,理论回收率为88.25%,但云母类矿物片理间夹杂微细石英,较难充分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青海某石煤钒矿的工艺矿物学。通过化学分析、镜下鉴定及MLA各项分析,查明了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有用矿物、钒的赋存状态、矿物粒度及嵌布特征。研究表明,该石煤钒矿主要有用元素为V_2O_5,主要含钒矿物为云母或伊利石、碳质、粘土矿物(高岭石等)中。由于含钒矿物粒度微细,该矿较适合用冶金方法提钒,选矿方法效果微弱。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探针(EDS)等手段对河南某钒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原矿化学分析结果显示,V_2O_5含量1.38%,属于高品位钒矿。矿物组成上,以石英和粘土矿物为主。样品中存在钒云母和含钒伊利石两种钒的独立矿物,钒云母特征元素为钒、镁和钾,钒含量不稳定,最小值为5.78%,最大值为9.13%,平均值为7.37%;含钒伊利石特征元素为钒和钾,钒含量不稳定,最小值为0.54%,最大值为1.31%,平均值为0.93%。钒云母和粘土矿物(包括含钒伊利石)同属层状硅酸盐矿物,其与含钒伊利石物性差异极小,无法通过物理选矿手段进一步分离,建议通过分离石英和层状硅酸盐矿物实现钒的富集。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石煤型钒矿的工艺矿物学及钒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文轩  梁冬云  戴子林 《矿冶工程》2013,33(1):79-82,86
利用多种检测方法,研究了贵州省某钒矿成矿岩石中钒的矿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酸浸出钒工艺。结果表明,钒在石煤中主要富集在云母类矿物中。赋存于钒云母和含碳钒云母中的钒占原矿总量的58.01%,赋存于绢云母中钒占原矿总量的1.35%,赋存于含钒褐铁矿中钒占原矿总钒量的3.28%。矿石中褐铁矿磁性相对较强,而钒云母和含碳质钒云母也有磁性,但磁性极弱,直至磁场强度达到2 000 mT才基本上进入磁性产品,可采用磁选预富集含钒矿物,再进行化学选矿。  相似文献   

7.
某金矿部分矿区属于蚀变型金矿,含金蚀变带系由花岗岩热液蚀变而发生的绢云母、硅化、黄铁矿化组成。矿体大部分赋存在黄铁绢云岩内,部分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内。利用光学显微镜、矿物分析系统(BPMA)、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对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特性分析,分析发现矿石中以硫化矿为主,氧化带深度很浅。金品位5.23 g/t,主要金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矿和磁铁矿等氧化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长石等。金的嵌布粒度较细,全部分布在37 μm以下,嵌布粒度较细。根据金矿物的赋存状态来看,以单体形式存在和与黄铁矿共生的含金矿物含量83.18%,这部分金矿物易于回收;与绢云母、石英和磁铁矿共生的含金矿物含量为16.82%,这部分是导致浮选过程中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川北铝土岩型钒矿是一种新发现的钒矿床类型,通过开展钒的工艺矿物学及可选性研究,发现钒有两种赋存状态:主要呈钒云母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另一种则呈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绢云母和伊利石中。钒的可选性实验研究表明该铝土岩型钒矿经济可选,采用“重选选硫-尾矿氧化焙烧碱浸钒钼-浸渣选粘土”的选冶联合工艺,可以有效回收矿石中有价元素钒、钼,并综合利用矿石中伴生的黄铁矿和粘土矿物。其中,钒的渣计浸出率74.42%、液计浸出率75.97%,钼的渣计浸出率88.77%、液计浸出率91.00%。   相似文献   

9.
含钒云母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钒在含钒云母中的赋存状态,为从含钒云母中提钒提供理论指导,采用能谱(EDS)、矿物自动分析(MLA)等方法对含钒云母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钒云母中含钒黑云母占94.33%,透辉石占4.61%,此外还含有少量磷灰石、绿泥石、正长石,以及微量的褐铁矿、钙长石、钠长石等矿物;主要赋存元素为氧、镁、铝、硅、钾、钛、钒、铁,其中钒元素全部赋存于黑云母中。  相似文献   

10.
石门钒矿大地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区(Ⅰ级)下扬子陆块(Ⅱ级),幕阜山被动边缘褶冲带(Ⅲ级),咸宁台坪褶皱带(Ⅳ级),方山倾伏背斜南东翼。钒矿层位于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二段(∈1n2)黑色炭质页岩中,产状与围岩地层产状一致,为层控型沉积矿床,其中钒在该矿床中10%赋存于含钒矿物钒钛矿、70%~80%赋存于含钒矿物伊利石中,仅仅10%~15%的钒呈分散或可溶性物质状态。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构造带次级构造—焕古滩—流水店复式向形北翼,出露上震旦统—志留系浅海—深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陆源碎屑沉积岩、生物化学沉积岩建造,其中寒武—奥陶系洞河群为钒矿赋矿层位。含矿岩性为含炭石英绢云母片岩,矿体受层位和F_1断裂控制。通过钒赋存状态分析研究,主要载钒矿物为绢云母、蛭石。钒矿以云母类中的钒为主,占75.60%;其次氧化铁及黏土矿物中的钒占21.76%;难溶硅酸盐中的钒很少,占2.64%。研究区钒以低价钒为主,占60.97%,其中三价钒占20.44%,四价钒占40.53%。紫阳钒矿是近年来在陕西南部新发现的中型钒矿床。对南秦岭安康—商洛地区寒武系黑色岩系钒矿勘查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艾光华  邱永宏 《矿冶》2023,32(5):122-129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MLA矿物自动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综合研究了贵州六枝地区黏土型锂矿物的矿物学性质。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锂,锂含量为0.56%,主要呈微细粒鳞片状集合体,嵌布粒度细微,常呈胶结物包裹伊利石、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矿物,少数锂绿泥石常呈微细粒鳞片状包裹在方解石和石膏中,可选性差,且多与其他矿物呈紧密连生,难以通过物理选矿方法有效分离。建议对矿石采用煅烧、浸出等冶金方案提取矿石中的锂元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分析、能谱元素面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研究贵州六枝地区沉积岩型锂矿中锂的赋存状态。样品为综合样,Li_2O含量为0.63%。样品中主要矿物为锂绿泥石(21.10%)、石英(18.48%)、方解石(19.10%)、黄铁矿(5.86%)以及其他等。样品具典型的黏土结构,矿物粒度微细。平衡配分结果显示,锂绿泥石理论Li_2O含量3.12%,分布率为96.48%。这表明锂绿泥石是锂的主要载体矿物,通过回收锂绿泥石可以有效地回收矿石中的锂元素,但由于锂绿泥石粒度微细,难以通过传统选矿工艺对锂绿泥石进行有效富集,因此建议通过冶金方式对锂进行提取,但应特别注意矿石中硫元素在冶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原矿石金品位为2.32g/t,品位较低,选矿厂生产中,金的浮选回收率仅为75%左右。为了明确该原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有效提升选矿厂浮选回收率等选矿技术指标,进一步实现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对选矿厂堆场原矿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从而查明了该矿石各元素含量、矿物组成、矿石中金及其载体矿物的嵌布粒度和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矿石中有害元素砷和碳含量相对较高;原矿中贵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其次为赤、褐铁矿、臭葱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大量的石英和绢云母,其次为碳酸盐矿物、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石中主要的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臭葱石,其中黄铁矿嵌布粒度以中粗粒为主,黄铁矿-0.64+0.04mm粒级占86.95%,毒砂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0.160+0.01mm粒级占90.09%。矿石中金的粒度极细,可见金的粒度绝大多数在10μm以下,小于0.02mm的金粒占86%以上。该原矿矿石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含砷、碳的极难选冶金矿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湖北某石煤型钒矿石中钒的回收工艺研究提供指导,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观察、单矿物化学成分能谱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检测技术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① 矿石V2O5含量为0.96%,含钒矿物有钒云母(纤维钒云母、含碳钒云母和片状钒云母)、含钒褐铁矿、钒钙榴石及水钒铁矿、羟钒铜矿、钒钡铜矿等;② 虽然矿石中含钒矿物种类较多,但回收钒的主要对象为钒云母、含钒褐铁矿和钙钒榴石,这三者的V2O5分配率合计达97.08%;③ 含钒褐铁矿和钙钒榴石具有一定磁性,而钒云母磁性极弱。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先通过强磁选预富集含钒褐铁矿和钙钒榴石、通过浮选预富集含钒云母,然后采用直接酸浸工艺回收强磁选精矿中的钒、采用加助浸剂的酸浸工艺或焙烧-酸浸工艺回收浮选精矿中的钒。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文昌石英砂为例,采用矿物解离度分析仪(MLA)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海滨石英砂型石英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海南文昌地区石英砂矿SiO2含量98.63%,石英含量98.25%,主要杂质矿物为金红石、锆石、黏土矿物等。矿石中约75%的金红石、锆石粒度粗,已单体解离,可通过选矿去除。其余的金红石、锆石粒度细,多与石英紧密共生,分离难度较大。矿石中黏土矿物多黏附在石英表面,大部分可通过擦洗除掉,但很难除净。综合分析认为海滨石英砂矿中石英表面普遍黏附有黏土矿物等杂质,且不易除净,不适合做高纯石英砂原料。不同海滨石英砂矿床中微细粒金红石等杂质含量变化较大,造成各矿床的产品作为普通石英砂,其品质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