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通过在C语言编译器产生的汇编代码中增加"软中断"指令和模拟设置断点,回避了Windows调试API函数的局限,实现了图像处理软件中编译器的跟踪调试功能.通过追踪编译器生成的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内存分配表,实现了断点追踪过程中的数据实时查询功能;通过查找特定的函数头标志,实现了call stack功能.本文所述软件模拟实现了常用编译器调试功能中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MDT,本文详细分析了运用表驱动和参数化驱动尺寸过程中,所出现的固定点,局部变量及全局变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系统的管理和决策问题,研究了M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的分散式决策优化问题,将问题中的变量分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两种,利用演化规划算法对单个子系统的局部变量进行优化,再通过一个主问题收集各个子系统的优化信息,重新考虑系统的整体情况,实现对全局变量的更新,通过子系统和主问题之间信息的不断交互完成全部优化,最后通过实验得到了与理论值接近的优化解.  相似文献   

4.
单片机的RAM资源一般有两个用途,一是保存变量,另外就是作为系统堆栈使用。编程时变量的使用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 我们使用的变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对所有的子程序都是可见的,在程序运行的任  相似文献   

5.
杜嵩 《程序员》2001,(4):55-56
与C不同的是Delphi没有类似register的指示字,无法显式地定义一个寄存器变量,因为Delphi编译器已将这一步智能化了。有些局部变量会被自动化为寄存器变量,当然到底是哪些变量,Ddphi内部是有自己的标准的,一般来说,被引用较多的变量总是能被优化。而全局变量则无此好处。  相似文献   

6.
JSP中变量的定义有全局和局部之分,局部变量并不会带来安全问题,而对全局变量的使用,就要慎之又慎。内置对象application的使用要特别注意线程安全。此外,JavaBean的使用也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特别是当scope属性设置为application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全局变量、数组指针、结构体三种途径深入探讨了如何实现有多个返回值的C语言函数。  相似文献   

8.
林云  夏明伟  罗昔军 《福建电脑》2005,(9):114-114,112
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C语言的STL(标准模板库)技术实现大型应用系统中全局变量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9.
金兰 《福建电脑》2013,29(3):15-16
C语言函数调用时,函数实参与形参之间是如何进行参数传递以及它们的值如何发生变化。各种类型的数据作为函数参数,函数参数传递的过程与规律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局部变量的概念为基础,采用内存图示分析法,剖析了三种情况下C语言函数参数传递的过程以及函数实参和形参值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ADS1.2集成开发环境下,用户使用C语言编写ARM程序时,C程序的运行环境初试化,着重描述了程序中全局变量的初始化问题,对变量的存储空间分配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程序设计中指无变量的使用经常容易出错,本文将从编译和运行两个方面来分析在使用指针变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实现PLC与PC机之间不定字长通讯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程序实现过程。解决了传统用字符中断方式通讯时产生的丢字符,遗失信息造成的通讯可靠性低,浪费计算机资源,降低程序的执行效率等问题。此通讯方法已成功用于微波烧结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Variable splitting is a technique applicable to free variable tableaux, sequent calculi, and matrix characterizations that exploit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β- and γ-rules. Us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occurrences of the same free variable in different branches, the technique admits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se occurrences may safely be assigned different values by substitution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 system of variable splitting and shows its consistency by a semantical argument. The splitting system is liberalized with respect to β-inferences analogously to a well-known liberalization of δ-rules, and this is used to show an exponential speedup compared to free variable systems without splitting.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中央空调系统中水泵、风机定速运行时的能源浪费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变水量、变风量控制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变压变频技术,开发了基于西门子大中功率变频器的冷冻水、冷却水变水量节能子系统,与基于通用小功率变频器的风机盘管变风量节能子系统.经现场测试分析,结果证实此系统具有良好的空调节能效益和房间温度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气动人工肌肉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变结构控制的方法,设计了气动人工肌肉的全局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在Matlab仿真中,分析了控制器对外界干扰和外部参数的鲁棒性,表明该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软件的变量完整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软件测试用例的输出部分很难确定,而通过测试变量自身的定义域和变量间的一致性约束关系,只需要确定输出值的范围而不用知道其确切的值,就可以提高了错误检测的效率.同时,检测的范围不局限于程序最后的输出结果,而是散布在程序中的各个有意义的变量,正如调试过程中设置断点观察的那些变量,使得检测错误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7.
Reachability test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esting concurrent programs. It generates and exercises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automatically and on-the-fly without saving any test history. Existing reachability testing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xhaustive and t-way testing. Exhaustive testing is impractical in many cases while t-way testing may decrease the capability of fault detection in some cas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variable strength reachability testing strategy, which adopts the dynamic framework of reachability testing and uses a variable strength combinatorial strategy. Different parameter groups are provided with different covering strength. Variable strength testing covers no t-way combinations but the necessary combinations of parameters having mutual interactions in a concurrent program. It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way testing because uniform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ameters do not often exist in concurrent systems. We propose a merging algorithmthat implements the variable strength combinatorial testing strategy and conduct our experiment on several concurrent progra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variable strength reachability testing reaches a good tradeoff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t can keep the same capability of fault detection as exhaustive reachability testing while substantial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and decreasing the execution time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18.
风力发电机组的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新房  徐大平 《控制工程》2003,10(4):342-345
建立了变速变浆距风力发电机组的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应用到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和浆距控制系统中,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能捕获性能。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在保持规则形式不变的前提下。论域随着误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器不但具有经典模糊控制的优点,如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产生非线性控制动作,良好的动态性能等.而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改善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参数扰动和外部干扰情况下,对非完整机械控制系统设计了变结构模型参考跟踪控制器,基于适当的矩阵分解,非线性控制理论中的输入-输出解耦概念及变结构控制理论,为解决干扰非完整机械控制系统的跟踪问题提出了三级控制设计过程,最后通过一非完整机械系统的例子(在给定平面上运动的垂直轮)的计算机仿真说明了提出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调试中,程序员往往通过追溯错误的变量值及其传播来定位软件错误,其中具有错误值的变量称为感染变量,感染变量在失败运行中具有错误值的程序位置即为感染位置。提出了一种结合动态正向程序切片和语句覆盖信息对程序变量感染的初始位置进行定位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分析感染变量的起源与传播,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与感染变量相关的错误语句集合。与传统的基于程序覆盖信息的错误定位技术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定位程序中的感染变量及其初始感染位置,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程序错误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