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动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条件下抵抗塑性流动变形能力的指标,它的大小直观反映了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强弱。介绍了BP、遗传算法(GA)优化BP两种神经网络,建立了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预估模型,并以此分别对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预测方法,能够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并避免局部极小;GA-BP神经网络在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方面均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风电电力系统在并网时能够平稳运行,降低因系统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风电电力系统的竞争能力,找到一种稳定准确的风速预测方法有着重要且现实的意义。在机器学习的方法中,基于反向传播算法调整权值的BP神经网络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尽管BP神经网络拟合非线性序列的能力很强,但是在调整权值的过程中收敛速度慢,同时十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为有效解决这两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遗传算法(GA)用于优化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风速序列的间歇性、非平稳性以及差异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遗传算法(GA)和BP神经网络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EMD?GA?BPNN,通过和其他几种模型的横向对比,验证了此模型在短期风速预测效果上的可靠性与优势。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GA-PSO 混合优化BP 神经网络的大坝变形监测模型, 将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的寻优过程进行融合, 利用GA 算法的全局性和PSO 算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通过迭代选取最优的粒子作为BP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阈值,以减小网络输出误差, 提高其收敛速度和加强网络泛化能力。运用GA-PSO-BP 模型对大坝自动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GA-PSO-BP 模型优化了BP 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阈值, 能有效提高网络训练精度与收敛速度, 有效避免早熟收敛, 使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预测超声挤压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建立以转速,进给速度,振幅,挤压力,挤压次数为输入参数,表面粗糙度为输出结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思维进化算法(mind ev-olutionary algorithm,MEA)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对45号钢进行超声挤压加工后,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通过引入思维进化算法(MEA)和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并对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MEA-BP模型的预测结果最精准,与BP神经网络相比,该模型精度高,运行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不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料液质量浓度和温度)下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死端微滤膜通量的预测,以训练步数、绝对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作为预测的衡量指标,并对所建立的3层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基本模型的内部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拓朴结构为3-9-1,学习率为0.05,学习/训练函数为traingdx,隐层到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为logsig,该网络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膜通量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2.37%,相关系数为0.9960;优化的RBF神经网络的网络设计函数为newrbe,散布常数为400,该网络对BSA溶液膜通量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4.83%,相关系数为0.987 0.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优于RBF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6.
针对BP神经网络具有训练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特点,在分析其训练算法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将遗传算法(GA)引入神经网络训练,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闽值,充分发挥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BP算法的局部搜索优势,形成了一种新的GA—BP神经网络.应用实例仿真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具有全局搜索、快速收敛的特点,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拓展雷达网效能评估的内容、改进评估方法和提高评估效率,重构了雷达网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量化模型和方法;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局部极小化问题,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法,并采用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雷达网部署方案进行了评估优选.仿真结果表明,运用GA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作为雷达网效能量化评估的有效手段,为雷达兵作战筹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仿人机器人的嗅觉及多种混合气体识别问题,提出一种人工肺-嗅觉系统(HALOS-I)及基于主动呼吸的气体识别方法.该系统硬件主要集成了微型真空泵、酒精/硫化氢/氨气/烟雾/甲烷5种气体传感器、单片机以及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分别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遗传算法结合神经网络(GA+BP)、三级级联神经网络(GA+3BP)进行了5种单一气体及4种混合气体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GA+BP算法仅对5种单一气体识别率达到90%以上,加入混合气体后识别率较低;GA+3BP算法除对硫化氢和烟雾的混合气体识别率为70%以外,对其余8种气体识别率均在90%以上,表明GA与多级级联BP神经网络相结合方法对多种单一及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训练样本数量和无约束优化算法对岩爆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的影响,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σθ/σc、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单轴抗拉强度比σc/σt和弹性能量指数Wet作为预测指标,广泛搜集整理100组典型岩爆实例建立了训练样本数据库.在样本数量分别为40、70和100时,基于标准算法和9种无约束优化算法建立了10个岩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提出了考虑不同样本规模影响的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数——综合准确值N.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P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随样本数量增加而提高,3种样本数量下的模型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2.5%、76.4%和87.5%;基于9种优化算法建立的BP网络模型的N值均高于标准BP模型;基于Ploak-Ribiere共轭梯度法优化的BP模型的N值(195)和预测准确率(99.0%)均最高,且在5个工程实例中的预测结果完全符合现场实际,优于标准BP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其他优化模型,为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BP网络在降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GA)和BP算法结合的神经网络模型优化方案。首先采用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在进化结束时,能够寻到全局最优点附近的点;在遗传算法搜索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局部寻优能力较强的动量BP算法,从此点出发,进行局部搜索,进而达到网络的训练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庆市2000年到2004年6月降雨量的预测方面,遗传算法与BP算法结合的模型预测误差平均为39.13%,标准BP算法的模型预测误差平均为194.66%。说明GA-BP算法模型预报精度较高,预测能力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动态监测板式换热器冷却水污垢热阻及影响污垢热阻的松花江水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铁离子、氯离子、细菌总数、浊度、电导率、化学需氧量、碱度和硬度等)变化。采用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回归、全要素BP神经网络三种预测方法建立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预测模型,选取1-15号样本为训练或回归拟合样本,16-20号样本为测试样本,并将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对板式换热器污垢特性进行有效预测,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误差小,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针对传统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中心值固定、易受漂移数据干扰问题,提出自适应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 BAS)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模型采用自适应步长提高BAS算法迭代速度和寻优能力,结合DBSCAN聚类确定RBF神经网络隐含层径向基函数网络中心,进而优化神经网络结构。通过路网真实交通流数据进行训练,选择常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的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广义RBF神经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预测结果相较BP神经网络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1.87%、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了15.96%、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24%,拟合度提高了3.96%;相较广义RBF神经网络平均绝对误差降低1.3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了5.01%、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19%,拟合度提高了2.5%。改进后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能够为智能交通诱导提供可靠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售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相结合的预测模型——PCA - GRNN模型.首先,选取动力电池月份装车量、充电基础设施、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交通和通信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汽车制造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等6个指标作为新能源汽车月度销售量的影响因子; 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可代表6个影响因子的2个主成分,并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GRNN神经网络函数构建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最后,将2020—2022年间27个月度的统计数据分别输入到PCA - GRNN、PCA - BP和PCA - Elman模型中进行预测.结果显示, PCA - GRNN模型预测的新能源汽车月度销售量的平均相对误差(4.00%)低于PCA - BP模型和PCA - Elman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77%和4.29%),因此PCA - GRNN模型在预测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BP神经网络在混合原油凝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BP神经网络算法和混合原油凝点测量数据,用BP神经网络建立一种混合原油的凝点预测模型。引入具有高度非线性预测能力的误差反向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单组分原油凝点及其配比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以混合原油凝点为输出向量,研究混合原油凝点与单组分原油凝点及配比之间的相关性。预测结果表明,混合原油凝点预测值的最大绝对偏差为0.128℃,平均绝对偏差为0.022℃,BP神经网络的凝点预测结果准确性明显优于其它混合原油凝点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二维视觉在线测量工件时,照度变化因素导致测量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建立照度误差模型的方法. 分析视觉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照度影响下的误差规律. 利用照度变化误差实验,获得照度和测量系统的误差数据,分别训练GA-LSSVM、支持向量机(SVM)以及BP神经网络,建立照度和测量系统误差模型,对系统测量误差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在变照度测量误差预测模型中,GA-LSSVM模型、SVM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4.90%、90.23%及80.60%. 这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的变照度误差模型,在拟合和预测精度上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6.
讨论利用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来优化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的原理;结合平坦地区的工程实例,研究二次曲面、BP、GA-BP与PSO-BP 4种拟合模型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拟合结果表明: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精度效果优于G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精度,拟合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误差逆向传播算法的多层前馈型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局部极小化问题,提出用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能力寻求最优的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阀值,以提高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克服局部最优。以磁流变液压悬置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为数据样本,分别用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和优化后的GA-BP神经网络对磁流变液压悬置正、逆模型进行辨识。结果表明,相对于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辨识精度、更快的收敛速度,在磁流变液压悬置数学模型辨识方面具备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A new grey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and Markov ch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grey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and Markov chain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mbine the grey forecasting model with neural network, an important theorem that the grey differential equation is equivalent to the time response model, was proved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grey forecasting model(GM(1,1)). Based on this,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parameters were included in the network when the BP neural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neural network was trained by extracting samples from grey system’s known data. When BP network was converged, the whitened grey differential equation parameters were extracted and then the grey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GNNM(1,1)) was built. In order to reduce stochastic phenomenon in GNNM(1,1), the stat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between two states was defined and the Markov transition matrix was established by building the residual sequences between grey forecasting and actual value. Thus, the new grey forecasting model(MNNGM(1,1)) was proposed by combining Markov chain with GNNM(1,1). 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were put forward for forecasting China electricity demands. By comparing GM(1, 1) and GNNM(1,1) with the proposed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bsolute mean error of MNNGM(1,1) is about 0.4 times of GNNM(1,1) and 0.2 times of GM(1,1), and the mean square error of MNNGM(1,1) is about 0.25 times of GNNM(1,1) and 0.1 times of GM(1,1).  相似文献   

19.
为计算应力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的碳化深度,将混凝土应力水平取为影响碳化速度的参数.在已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碳化深度实用计算模型,以及BP网络、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和广义回归(GRNN)网络的三个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将碳化深度试验值、实用公式计算值及神经网络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混凝土应力水平对碳化深度的影响是合理的,试验回归得到的实用碳化模型计算误差在9%以内;同时,所建立的BP、RBF以及GRNN网络模型均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以及良好的泛化能力,仿真和预测误差基本上在5%和4%以内,均低于实用计算模型的误差值.由此可见,所建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及预测结果是理想的,可同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组合、行之有效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生态疗养中心建筑地址,提出了一种将GIS(地理信息系统)与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选址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文、交通、土壤、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地质灾害等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GIS技术对这9个指标进行栅格化、量化和归一化处理; 然后利用训练所得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利用GIS的权重叠加方法最终确定生态疗养中心位置.研究结果显示,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选取合理的学习速率与动量值可以有效地计算出评价因子的权重大小,进而可合理地选取生态疗养中心的建设位置.该方法对其他建筑或场所的选址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