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国标中规定小麦不完善粒的测定方法是:“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不完善粒称重(W1)”。结果计算公式为: 不完善粒(%)=(100-M)×W1/W式中:W1——为不完善粒重量,g W——试样重量,g M——大样杂质百分率上述的操作方法及计算公式均是只考虑  相似文献   

2.
采用《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 5494—2008的检验方法,测定酿酒原料的杂质及不完善粒含量。通过不同人员对同一批粮食的杂质、不完善粒进行检测,对比不同人员分析检测结果误差是否符合国标《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 5494—2008中要求,验证其方法应用于酿酒原料的杂质及不完善粒含量测定的重复性、准确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及确认《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在本公司实验室适用且能成功运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小麦不完善粒国标检测方法 GB/T 5494—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建议在小麦不完善粒检验中,运用色选机色选的方法代替人工挑选的不完善粒仪器检测的改进方法;通过实验说明改进方法的可行性,阐明了在粮油质量检测中引入相关技术并建立此检测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在棉本色纱线GB/T398—93(以下简称九三标准)中,棉结杂质粒数作为考核定等的重要指标,是以“1克”棉纱线内的棉结杂质粒数的多少来计量的(棉结粒数亦同,本文仅以棉结杂质粒数为例),其计算方法仍沿袭本色棉纱线GB398—78,是以公称特克斯而不是结合重量偏差以实际特克斯进行计算的。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计算方法有需商榷和改正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GB5494》标准对稻谷脱壳后糙米中不完善粒检验结果计算。通过对稻谷与非假果类粮食的组成不同;稻谷与非假果类粮食检验方式有所不同;净稻谷糙米率与其中不完善粒稻谷糙米率不同;不完善粒稻谷中每个单项糙米率不同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了关于完善《GB5494》中稻谷不完善粒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6.
GB5512—85是油料脂肪测定方法标准,结果计算式有五个;其中式(3)为标准水分、标准杂质条件下的计算式,即: 粗脂肪(标准水杂下%)=W_1(100-M_标)/W_2(100-M)×100 (3)式中:M_标——标样标准水分,标准杂质之和(%); W_1——粗脂肪重量(g); W——试样重量(g); M——试样水分百分率(%)。笔者认为式(3)理论有误,并提出替代公式: 粗脂肪(标准水杂%)=W_1(100-M_(标水))(100-Z_(标杂))/W(100-M) (6)式中:M_(标水)——油料的标准水分(%); Z_(标杂)——油料的标准杂质(%); M——试样含水量(%); W_1与W——分别为粗脂肪重(g)与试样重(g)。 在探索式(6)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粗脂肪计算式(7),即: 粗脂肪(任意水,杂%)=W_1(100-M_i(100-Z_i)/W(100-M) (7)式中:M_1——油料任意水分含量(%); Z_i——油料杂质任意含量(%); 以式(7)及其导出式可组成更新的规范化、系列化计算式群体,可代替现行和各自孤立的全部含油量计算式。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原粮油料杂质检验中,大样小样分两次检验中对处理一些既可放在大样又可放在小样中检出的杂质对检验结果有无影响;以及一次性检出所有杂质和分大样小样两次检验结果是否一致,通过数学方法论证得出,其检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4年新收获小麦的质量现状。方法 抽取覆盖全省所有产粮县的917份样品作为试验样品, 依据GB 1351-2008《小麦》对新收获小麦的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和色泽气味五个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其中按照GB/T 5498-2013、GB/T 5497-1985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小麦的容重、水分进行了测定, 依据GB/T 5494-2008、GB/T 5492-2008的检验方法对小麦的杂质、不完善粒和色泽、气味进行了检验、鉴定。结果 调查了2014年江苏省13市62县(市、区)新收获小麦的质量, 并与近五年小麦的质量状况进行比较。2014年江苏省中等以上小麦占全省96.3%; 容重平均值为771 g/L, 比前两年增加了近10 g/L; 水分平均值为12.5%, 为近五年最低; 杂质含量0.9%, 近五年来变化不大; 不完善粒平均值为5.0%, 为近三年最低, 所有样品的色泽和气味是正常的。结论 2014年江苏省小麦总体质量好于往年, 其中徐州、宿迁地区小麦整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路秀荣 《酿酒》1990,(5):61-62
自1986年起,全国生产啤酒的厂家几乎都采用国标GB4927—85、GB4928—85和部标QB936—84;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这些标准都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进一步修订,我们认识到的有下列几方面:(一)标准中对酒精度和真正发酵度只需规定其中一项即可。因为这两个指标是有因果关系的,确定的原麦汁浓度和发酵度,酒精度就是必须要达到的必要条件;反过来,在一定的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下,啤酒的发酵度是计算所得的必然结果。以12°啤酒为例,标准中规定酒度≥3.7%,原浓为11.80—12.20%,发酵度≥60%;若酒精度  相似文献   

10.
GB/T 21304-2007<小麦硬度的测定硬度指数法>中对样品的清理只规定清除破损粒,而破损粒仅仅是不完善粒中的一种;本试验选用软质、硬质和混合三类小麦将各种不同的不完善粒按1.0%~8.0%的比例添加到完整粒的小麦样品中,使用JYDB100-40型小麦硬度测定仪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GB 1351-2008国家标准规定的不完善粒不超过8%范围内,不完善粒含量的多少对硬度指数测定值没有显著影响,测定结果均在GB/T 21304-2007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证明了硬度指数主要受基因突变影响的机理,但硬度指数与小麦胚乳的完整性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1.
杂质检验是棉花国家标准规定项目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采用锡莱杂质分析机测定原棉含杂率。用可见杂质重量同试样重量之比计算纤维含杂率。含杂率=(V/W)×100%式中:V为可见杂质重量;W为试样重量。而国外如美国ASTM D2812—81皮棉含杂率试验方法是通过锡莱分析机分析定量试样,计算其净棉含量、可见杂质、不可见杂质含量及杂质总含量。  相似文献   

12.
浅圆仓作为一种新仓型,为了摸清小麦入仓后,其容重、不完善粒和杂质在仓内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扦样获得样品,测其容重、不完善粒和杂质,然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小麦的容重、不完善粒、杂质其三者在浅圆仓内的经验公式,供广大仓储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403-95小麦麸皮中规定了杂质指标为1.0%,规定了杂质检验方法按GB5491-85执行。但这种方法,只能检出鼓皮中的可见杂质。由于小麦在加工过程中灰尘和细砂夹杂其中,或由干不法商贩将细砂掺入麦茨中,致使小麦茨皮中含有感官难以检验出的杂质。因此,仅采用GB5491-85方法,不能准确检验杂质含量。为准确评定安放杂质含量,还需检验小麦茨皮的含砂量,即采用物理和化学(四氯化碳法)双项检验之和,来确认放皮杂质总含量。为证明这一检验效果,我们扦取了若干份样品,经过检验所得价很加了.由上表可见,麦茨杂…  相似文献   

14.
<正> 1.引言 氧化试验是食用酒精及工业酒精国家标准中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对酒精中所含还原性杂质的总体反应。在GB10343—89中,将食用酒精划分为普通级和优级,并规定普通级及优级氧化试验时间分别不应低于15分和30分。而在GB/T394.1—94标准中,则将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发出《关于正确执行玉米生霉粒检验判定标准的通知》(质检办便函〔2015〕12号),为提高玉米生霉粒检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依据相关国家标准,研究制定了《关于玉米生霉粒检验判定标准有关技术问题的说明》。具体内容如下:一、检验玉米生霉粒的样品应按照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的要求,经过分取检验用大样和小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实践中认为,小麦不完善粒对面粉加工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能把好原粮检验这一关 ,将会对后续的生产过程得到基本有效的保障。1 小麦不完善粒的界定在国家标准GB1351—1999中,对小麦不完善粒有明确的定义。即:受到损伤但尚有食用价 值的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含赤霉病粒和黑胚粒)破损粒、生芽粒和霉变粒。2 各种小麦不完善粒对面粉加工的影响小麦的胚部是籽粒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较多的脂肪和活性强的酶 。被害虫蛀蚀后,胚乳比例减少,麦皮的比例增大,势必造成出粉率降低,面粉灰分高,面 筋质量差…  相似文献   

17.
氯化钠含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用盐GB5461—92》标准中规定的最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之一,它体现了食盐的纯净程度,被列为食用盐必检项目。 关于氯化钠含量的检验和计算方法,国家在《GB/T13025.5》及《GB5461—92—5.15》标准中规定,首先要测定出食盐样品中所含阳离子Ca~(2+)、mg~(2+)和主要阳离子SO_4~(2-)、Cl~-的百分含量,再根据Nacl及水溶性杂质成分中阴阳离子总当量数相等的原则,即可用差减法求出Na~+百分含量,进而求得氯化钠百分含量。 假设N为某离子的当量数 N=某离子的%÷某元素原子量  相似文献   

18.
一、籽棉中杂质的产生籽棉中杂质一部分是先天自然生成的,一部分是后天混入的。笔者根据多年观察与实践,籽棉中杂质分别产生在如下环节。1.在与孕育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杂质。棉铃中的胚珠不可能100%受精,没有受精的胚珠成为不孕籽,为此籽棉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孕籽棉,也称不孕籽杂质。一般籽棉中不孕籽的粒数占棉籽数量的10%。30%,具体数量决定于胚珠受精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A111型纤维杂质分离机加压装置改进多年来,我们使用A111型纤维杂质分离机处理车肚、破籽,也用于粗纱头开松。但使用效果不理想。车肚、破籽处理前含杂32%,含纤55%;处理后含杂18.4%,含纤67%;除杂效率仅为42.5%。租纱头开松合格率也在85%左右。经仔细分析,认为是由于加压作用不良、握持力差所致。而另一台Fu081型纤维杂质分离机加压装置设计合理,便试验用该机弹簧加压装置代替A111型重锤力矩加压装置。加压装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1年8月1日国家标准GB5413-85“乳粉检验方法”实施以来,有些同志对该标准中《杂质度标准板》的内容及使用方法还不够明确,现在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确定试样中杂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在本标准板中,确定乳粉杂质含量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