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导丝联合双导丝引导一体式Y型气管支架置入在治疗复杂气道病变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寻一体式气道Y型支架置入的方法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9月38例气管隆突或叶支气管病变患者行一体式Y型气道支架的临床资料,其中隆突区病变28例,叶支气管病变10例。所有病例均在全身麻醉后、DSA引导下,首先采用单导丝引导技术引导一体式Y型气道支架置入,单导丝引导失败则采取双导丝引导技术。结果 单导丝引导置入32枚(大Y支架28枚、小Y支架4枚),双导丝引导技术置入6枚,均为小Y支架。狭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在支架置入后即刻缓解,气道瘘患者术中造影显示瘘口全部封堵良好。结论 全麻下单导丝引导技术联合双导丝引导技术引导一体式Y型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气道病变是简易可行的,其技术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纯  向述天  苏伟  曾俊仁  徐松  毛崇文 《工业加热》2019,(12):1185-1189
【摘要】 目的 探讨金属覆膜支架治疗良/恶性食管- 气管瘘、支气管- 胸膜瘘和气管- 纵隔瘘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气管和/或食管支架置入对气道瘘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在X线透视下放置个体化覆膜金属内支架的气道瘘患者。19例气管- 食管瘘中全麻下气道支架7例,食管支架置入12例,食管气管双支架6例。11例支气管- 胸膜瘘中主支气管残端瘘8例,置入大Y子弹头支架共8枚,叶支气管胸膜瘘3例,置入小Y子弹头支架共3枚,大Y支架2枚。2例气管- 纵隔瘘均置入直筒气管覆膜支架。结果 所有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患者呛咳、咯脓痰等症状即刻缓解,症状改善率近100%。恶性气道瘘患者的3个月、6个月、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27%、14%,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78.8 d。良性气道瘘中1例支架置入后1周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瘘口封堵不严,7例治愈。结论 金属覆膜支架是治疗良/恶性食管- 气管瘘、支气管- 胸膜瘘和气管- 纵隔瘘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预期治愈良性气道瘘,有效延长恶性气道瘘患者生存期,并可显著改善良/恶性气道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食管双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食管胸膜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肺癌外科切除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食管胸膜瘘的3例患者,总结气管、食管双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食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结果 气道支架及食管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3例患者支架置入后瘘口均获得完全封堵,随访3个月,患者感染得到控制,胸腔残腔缩小,生活质量较支架前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气管、食管双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食管胸膜瘘,操作简单、安全,近期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4.
徐清宇  陈世晞  陆游  姜浩  尹国文 《工业加热》2017,(12):1125-1128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引导局麻下倒Y型金属气管支架置入过程中改良交换导丝引入方法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技术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局麻下置入倒Y型金属气道支架16例。其中6例采用常规分次加硬导丝引入,10例患者采用改良方法,一次性2根加硬导丝引入,技术成功率及手术操作时间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局麻下16例倒Y型金属气道支架均成功置入,常规方法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15.6 min,改良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11.1 min,两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一次性加硬导丝置入在局麻下倒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隆突狭窄能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气道Y型单子弹头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支架(简称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右主支气管残端瘘(也称支气管胸膜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根据右主支气管残端瘘残留段支气管较短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设计出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X线监视下,对17例患者置入17枚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结果 气道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17例患者瘘口支架置入后均获得完全封堵,随访1 ~ 34个月。2例术后1 ~ 2周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5例瘘口愈合;10例右胸膜残腔较术前明显缩小,其中2例拔出胸腔引流管,8例带胸膜腔外引流管生存至今。结论 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能够完全封堵右主支气管残端瘘,技术可行,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国产Y型金属气管支架在全身麻醉状态下置入的个案经验。方法3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气管隆突导致恶性气道狭窄的男性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Y型金属气管支架的置入术,着重介绍Y型气管支架释放技术以及与气管插管的配合方法。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在全麻下进行了Y型气管支架的置入,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全麻下进行Y型气管支架的释放,减少了术中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其远期疗效和相关并发症需要更多的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道倒Y型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设计气道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X线监视下,对7例重度呼吸困难的气道复合狭窄患者置入7枚气道倒Y型一体化内支架。结果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所有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呼吸困难即刻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气道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性狭窄,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患者共置入12枚Y型单子弹头内支架。观察患者支架置入后瘘口愈合情况。结果 12枚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内支架置入后瘘口即刻完全封堵,随访3 ~ 17个月;6例瘘口封堵良好,支架置入后3个月取出,瘘口愈合、残腔消失;5例复查胸部多排螺旋CT(MSCT)显示支架子弹头部周围软组织较薄,残腔较前明显缩小,未取出支架,继续负压引流,带支架生存至今。1例高龄患者,支架置入前已存在重度肺部感染,支架置入后瘘口虽即刻完全封堵,但术后未能控制原有肺部感染,加之体质虚弱,术后2周死于肺部重度感染和机体衰竭。结论 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自膨式内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瘘口,近期临床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金属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和胸腔胃-气道瘘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疗效。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段位置、长度,瘘口位置、大小、范围及程度,设计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型管状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26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裸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复合狭窄8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覆膜支架治疗胸腔胃-右支气管瘘5例,支气管残端瘘4例。支架均在DSA监视下经口腔置入病变部位。结果43例共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管状裸支架24枚,覆膜支架7枚(5例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重新置入覆膜支架)。17枚气管-支气管分叉型支架,其中9枚覆膜。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憋喘及呛咳等症状即刻缓解,碘水造影显示瘘口完全封堵,无对比剂溢出。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依据影像资料选择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胸腔胃-气道瘘、支气管残端瘘,能迅即解除呼吸困难和封堵瘘口,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合并食管-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效果.方法透视下,27例食管重度癌性狭窄合并食管-气道瘘患者置入食管覆膜内支架.结果支架全部一次性置入成功,瘘口完全封堵,患者恢复正常进食,肺部感染得以控制.结论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气道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控制呛咳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患者13例.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以了解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和范围.狭窄段位于气管10例、右侧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2例.在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配合超滑导丝经过声门进入气管,随后更换金属加强导丝并随导管越过狭窄段,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将装有支架的置入器沿导丝送至狭窄段,释放支架.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6.2个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可降解镁合金气管支架制备及其在气管狭窄动物模型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气管软骨环间横行切开气管,并用毛刷环形破坏气管黏膜方法制备兔气管狭窄模型30例。镁锌钇钕(Mg- Zn- Y- Nd)合金经热挤压和冷拉拔工艺制备出直径0.24 mm和0.28 mm两种丝材,通过单根丝一体化整体编织技术将两种合金丝编织成8 mm×20 mm气管裸支架各15枚,并检测其物理性能。透视下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气管狭窄模型兔气管内,并于术后3、7、15、30、60 d各处死两种支架3只兔,评价支架金属丝断裂、支架压缩、支架降解及气管黏膜肉芽组织增生情况。结果 两种镁合金支架支撑力均略大于镍钛(Ni- Ti)合金支架,丝材直径0.28 mm支架支撑力大于直径0.24 mm支架;丝材直径0.24 mm、0.28 mm支架平均扩张率分别为76.46%、84.66%;镁合金支架完全自膨性能略低于Ni- Ti合金支架。术后3 d支架结构完整,无坍塌;术后7 d支架结构基本完整,有部分丝材断裂,未见组织增生;术后15 d支架基本坍塌,大部分丝材断裂,未见组织增生;术后30 d支架完全降解,气管内壁光滑,未见组织增生;术后60 d气管内壁光滑,未见组织增生。结论 镁合金支架径向支撑力稍强于Ni- Ti合金支架,金属丝易断裂,但生物相容性良好,可降低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3.
The Dumon silicone stent is widely used in human medicine for treating tracheal diseases. Although presenting many advantages, as its facility of positioning and removing and its relative low cost, commonly reported complications include stent migration, inflammatory granulation tissue formation, and obstruc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is last aspect,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n improved stent design which may help in preventing episodes of mucous accumulation. In particular, we changed the design of the stent extrem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low field which cyclically crosses the prosthesi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this new design,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human stented trachea was developed using a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approach (FSI). The geometry of the trachea is obtained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es of a healthy patient. The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finite element-based commercial software code. The tracheal wall is modeled as a fiber reinforced hyperelastic solid material in which we introduced the anisotropy due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ibers. Different new prosthesis designs were tested. Results showed that linear and parabolic transitions of the top and bottom stent extremities reduce the local vorticity field preventing high local flow recirculations during breathing.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置入气管支架对良恶性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5例气管良恶性肿瘤致气管狭窄置入气管支架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经纤维支气管镜或气管插管,置入气管支架,解除气管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气管支架对良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受压性狭窄,气管软化引起的气管狭窄,有良好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麻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患者。在局麻和DSA透视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结果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共置入支架5枚,技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即刻缓解,置入前后气促评级、PaO2、PaCO2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应用局麻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措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由食管肿瘤或食管金属内支架放置术后引起的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11例气管狭窄患者,8例由食管恶性肿瘤引起,3例为食管金属内支架放置术后压迫气管造成。X线透视下在气管内共植入11枚镍钛合金支架,其中7枚为裸支架,4枚为带膜支架。支架直径16~18mm,长度40~60mm。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内支架(成功率100%)。术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和窒息感均立即缓解或消失,血氧饱和度上升。部分患者在术后1~3d可有少量咳嗽和血痰,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气管内金属内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由食管恶性肿瘤或食管金属内支架放置术后引起的气管狭窄是一种作用迅速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X线监视下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5例气道狭窄患者,其中恶性气管狭窄37例,包括纵隔淋巴结转移14例、食管癌13例、肺癌4例、支气管腺癌3例、淋巴瘤2例、喉癌1例;良性气管狭窄8例,包括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胸骨后甲状腺腺瘤1例、气管插管后1例。对其中38例患者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7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术。所有操作均在X线透视下完成。结果38例患者共放置53枚支架,除1例死于痰液窒息外,其他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即刻缓解,随访无支架移位;4例患者发生再狭窄,分别行再次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7例患者共行19次球囊扩张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复发。平均随访24.5个月(0~124个月),31例因疾病死亡,无与支架或球囊扩张相关死亡病例。结论X线透视下行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良恶性气管狭窄的安全、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后狭窄(PITS)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PITS患者,分别收集其临床资料及螺旋CT影像资料,观察气管狭窄部位、程度、形态,总结其影像特点;并根据不同的影像特点分析狭窄原因及其对PITS病情评估和临床处理的影响。结果 27例患者,共检出气管狭窄部位35处,分别位于气管切开水平10例、气囊水平5例和套管末端20例,狭窄程度均大于30%;其中局限性狭窄15例,影像特征为“沙漏状、束腰状”狭窄;节段性狭窄4例,影像特征为“带状、哑铃状”狭窄;复合狭窄8例。参考相应的影像特征,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及时、个体化的治疗。结论 PITS具有典型的影像特征,螺旋CT检查可作为PITS影像学检查的首选。相关科室可根据不同的影像特征评估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麻醉科气管插管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认识并及时预防、处理该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比DSA更能显示支气管动脉供应脊髓、食管及气管等结构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支气管动脉对脊髓、食管及气管等结构的供应概率,为临床上减少支气管动脉灌注和(或)栓塞术所致的并发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19例肺癌或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DSA(BA-DSA)后留置导管于支气管动脉,行支气管动脉多层CT血管造影(BA-MSCTA).经导管以1~2 ml/s的速度注入45%的对比剂10 ml,注入5 s时自下颈部(颈5~6椎体水平)向肺底扫描,准值5 mm,无重叠连续重建.观察椎管内(特别是脊髓)、食管  相似文献   

20.
刘金  魏宁  徐浩  王文亮 《工业加热》2015,(8):707-712
【摘要】 目的 应用球囊导管建立实验兔急性可控性气管狭窄模型,研究气管狭窄程度与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间关系。方法 将3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实验组(n=30,设A、B、C、D、E 5个亚组,nA~E=6)。对照组兔全身麻醉后行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DSA三维重建测量气管插管下方气管横径和纵径,并记录麻醉前、麻醉-气管切开后及切开后30 min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实验组兔气管切开后在气管插管下方管腔置入球囊或球囊+单弯导管:A组球囊直径3 mm,B组球囊直径3.5 mm,C组球囊直径4.0 mm,D组球囊直径4 mm(+4 F单弯导管),E组2个球囊直径分别为4 mm和2 mm,球囊置入前后分别行DSA三维气管重建,测量气管切开处下方气管横径和纵径及扩充球囊最大半径,计算气管狭窄率并记录麻醉前、麻醉-气管切开后及球囊扩充后最终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及实验组各亚组间兔体重、气管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戊巴比妥钠(1 ml/kg)全身麻醉对兔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影响(P>0.05);2.8~3.5 kg兔体重与气管横截面积间无明显线性相关性(r=0.41,P=0.23);实验组A、B、C、D、E组气管狭窄率分别为(39.87±1.43)%、(52.16±2.46)%、(68.77±2.48)、(76.82±2.75)%、(86.49±2.4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狭窄率最大;A、B组气管狭窄率与狭窄后最终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无明显相关性(r=0.054,P=0.86;r=0.11,P=0.72),C、D、E组中气管狭窄率与狭窄后最终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性(r=-0.85,P<0.01),与狭窄后呼吸频率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1)。结论 气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狭窄程度增加,呼吸功能障碍加重。采用扩张球囊制作兔气管狭窄模型是一种快速、可控性强、操作简单、稳定、重复性好的方法,可为气管狭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可靠的实验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