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饮料 果蔬汁饮料低温灌装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茶饮料生产工艺以热灌装为主 ,而热灌装成本高、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产品成本高 ,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力介入 ,且热灌装由于其本身工艺上的缺陷 ,产品口感不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茶饮料市场竞争乏力 ,严重制约了茶饮料的发展。原料———工艺相结合的茶饮料的低温灌装工艺 ,成功解决了茶饮料工业化生产中的诸多问题 ,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设备投资 ,并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该工艺成果已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功 ,产品市场反映良好。1 茶饮料低温灌装工艺技术分析茶饮料低温灌装工艺是在充分研究现有各类饮料灌装工艺的基础上 ,充分…  相似文献   

2.
江地 《饮料工业》2008,11(7):35-38
介绍了洁净和超洁净无菌灌装生产的工艺及设备。洁净和超洁净无菌灌装PET瓶的技术与热灌装PET瓶的技术相比,其优势非常明显,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产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特别适合对热敏感的饮料产品。以果汁饮料为例,说明选择合理的工艺,应用HACCP管理方法,无菌灌装技术会逐步替代热灌装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用PLC+高速计数模块的液体灌装存在灌装效率低和灌装精度差的缺点,课题组分析研究了高效率和高精度液体灌装控制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实现过程;基于FPGA控制芯片的高速以及并行处理的特点,通过对流量脉冲数据进行多路平行高速采集、滤波、计数和对比,实时控制多路灌装阀。再结合MCU的软件处理的灵活性,实现与HMI端的高效通信,能够实时进行数据交互。对液体灌装控制系统调试后,得到了平稳的流速曲线以及稳定的灌装量曲线。经过工业现场的使用和验证表明该控制系统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灌装精度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4.
热灌装工艺     
对于瓶装的非碳酸饮料和含有糖分的饮料产品如纯净水、茶、果汁、牛奶、奶制品、啤酒、婴儿食品、调味品等,灌装时均要求容器无菌,免受微生物污染。 对于这类产品常用的灌装方式是热灌装巴氏杀菌和无菌冷灌装。在热灌装工艺中,产品经瞬间的巴氏杀菌处理,也就是说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 灌装茶饮料一般采用热灌装的方法,即以高温进行杀菌。为保存饮料的营养成分,又要达到杀菌的效果,目前正流行采用冷无菌灌装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对卫生的要求特别高,为此,KRONES开发出PET瓶冷无菌灌装生产线,以满足产品的微生物安全标准。 这种多功能灌装生产线能灌装容积为0.33~2.0升的PET瓶,通过冷无菌灌装工艺处理对微生物敏感的产品,同时又可利用常规灌装方法处理普通产品,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  相似文献   

6.
目前黄酒灌装过程主要存在热灌装和冷灌装两种方式,从对黄酒的产品品质的影响、能耗以及投资成本方面对两种灌装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热灌装优于冷灌装,但热灌装的技术要求要高于冷灌装。  相似文献   

7.
根据HACCP原理,通过对绿色食品枇杷汁饮料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原料和灌装瓶、盖接收,加热配料,热灌装三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了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方法和纠正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椰浆为主要原料开发良好稳定性的PET瓶椰汁植物蛋白饮料,利用超洁净热灌装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先筛选椰浆原料和加工工艺研究获得质量优异的原料,并通过乳化剂和稳定剂的优化组合获得最佳配方,再通过灌装环境、包装材料和料液的微生物控制实现超洁净灌装。结果显示,以30%脂肪含量的无菌椰浆为主,搭配少量巴杀处理的冷冻椰浆,经添加0.3%单甘酯、0.1%蔗糖酯及0.25%MCC、0.03%结冷胶可使椰汁的上浮、沉淀量最少,调配好的椰汁经137℃、45s超高温瞬时灭菌,后采用超洁净灌装技术进行PET灌装生产,包材预先经双氧水和过氧乙酸消毒,产品在12个月保质期内质量稳定,可实行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冷灌装和热灌装两种灌装方式对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灌装工艺中,杀菌后与杀菌前相比,醇类物质提高了1.7%,醛类物质提高了19.0%,酯类物质降低了1.1%,风味物质总量增加了1.7%;热灌装工艺中,杀菌后与杀菌前相比,醇类物质提高了0.4%,醛类物质提高了4.3%,酯类物质提高了0.1%,风味物质总量降低了1.2%。从冷热灌装酒样风味物质含量来看,杀菌前后整体风味物质变化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PET无菌冷罐装简单而言就是在无菌的灌装条件下将无菌的产品以常温灌注到无菌的PET包装容器内进行密封保存,并维持货架期内商业无菌的一种灌装工艺。同常见的热灌装工艺相比,无菌冷灌装具有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减少营养损失,维持饮料产品原汁原味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咖啡、植物蛋白类产品的产生,热灌装工艺已逐渐不能完全满足生产要求。未来,随着饮料向绿色、营养、保健方向的不断发展,无菌冷灌装工艺将会逐渐成为果汁、茶及蛋白类饮料的主要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油辣椒制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针对油辣椒特性和生产工艺特点,利用伺服技术与称重反馈研究设计了一种灌装机控制系统,实现了颗粒黏稠物料的自动化灌装,确保了对最终灌装质量的准确控制。通过PLC和触摸屏组成的控制方案实现了灌装过程的自动控制。所研制的颗粒黏稠物料自动灌装机控制系统适于多种流质物料灌装,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正>从有饮料生产的历史以来,行业中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加工和灌装技术,并还在迅速发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这些加工灌装技术有严格卫生条件下的冷处理和灌装、冷处理和巴氏消毒后的充填灌装、结合热灌装过程的巴氏消毒、增加防腐剂和巴氏消毒的冷灌装与冷"超净线"灌装结合的巴氏消毒等。伴随着市场和卫生监管部门对食品饮料产业卫生水平要求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口味的转变,饮料市场逐渐从不敏感产品例如碳酸饮料,向敏感型产品例  相似文献   

13.
郑仁德 《饮料工业》2007,10(3):45-49
通过热灌装线洁净室设计的基本要求、良好的GMP控制与洁净室运行管理、严格的检测监控措施3方面介绍了控制灌装环境的空气清洁度的有效措施。从而为洁净室在热灌装线的应用提供了较有借鉴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信息9条     
●茶饮热灌装线 近日,合肥轻工业机械厂研制开发出国内首条18000瓶/时PET瓶茶饮料热灌装生产线.全线设备包括:理瓶、冲瓶、灌装封口、恒温系统、盖杀菌、冷瓶、装箱机等,整线采用高温灌装、PLC控制、变频调速,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主要部件采用进口件,确保整线性能稳定,节能、高效、低损.其中回流量控制在5%以内,保证了茶饮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品工业》2000,(10):46-46
<正> 对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热灌装产品如汤力水、果汁和茶饮料等,如采用标准工艺吹制的PET瓶包装,由于不能承受高温灌装而会导致瓶子变形,为此开发了热定型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PET瓶热灌装工艺具有安全性高,操控性能好,投资少等优点,在饮料生产领域应用广泛,但饮料从热态到常温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负压,给瓶体设计造成一定局限性,必须利用呼吸板块吸收负压,同时瓶体需采用厚加强筋以提高强度。充氮热灌装工艺是在传统热灌装工艺的灌装工序后,旋盖前向瓶体内部注射液氮,通过氮气在热态和常温下的压力变化来消除负压,去除呼吸板块的设计限制;同时,通过液氮气化增加瓶体内压进而提高瓶体抗压强度,打破加强筋过厚的约束,大幅提高了PET瓶体设计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7.
<正> 相对于传统的热灌装或添加防腐剂的灌装,塑料瓶的无菌灌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无菌灌装系统中,瓶器及瓶盖在进行灌装之前是需要经过杀菌消毒的。制备好的产品迅速加热到稳定的温度(所处理的产品不同,温度也有所不同),在这个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保持时间也随着所处理的产品不同而不同),然后产品迅速冷却到常温进行灌装。一个重要的细节是:所有处理瓶器、压盖及随后的灌装、封瓶的设备都是在无菌室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食品设备     
<正> 热灌装机 查询编号:101 为配合热灌装汁液产品的迅速发展,Officine Ave公司已成功研制出适用于热灌装汁液产品的FHP Calipso灌装机系列,适用于玻璃瓶或PET瓶灌装。 FHP Calipso灌装机系列具有各种功能,包括独立式灌装机、灌装-压盖整体机组,以及冲洗-灌装-压盖三连体机组,灌装能力达90~600瓶/分钟。 在操作方面,当瓶子处于进给星轮中时,灌装阀的凸轮能机械地使喷嘴下降到瓶子中,确保瓶子与喷嘴皆处于正确位置,有效地进行灌装。而在正式灌装开始前,液体会先流经所有的接触部件,其后才返回冷却罐进行预热和与新鲜产品混  相似文献   

19.
龙飞帆  李荣隆  刘芳 《食品与机械》2020,(7):114-116,174
为提高多颗粒态油辣椒物料的自动化灌装水平,结合油辣椒物料的物理特征和企业灌装工艺要求,运用PLC控制技术,研制出了新一代油辣椒灌装机控制系统,并以某品牌油辣椒系列产品中的210,220,280g瓶装香辣脆为灌装对象对该控制系统进行现场调试和灌装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灌装合格率为100%,灌装速度约为411瓶/h,平均每瓶固体含量约为63.6%,能够很好地实现多颗粒态油辣椒物料的高速、精确自动化灌装。  相似文献   

20.
对保健酒生产过程中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料调配、陈酿、精滤和灌装等主要工序进行合理细分单元和配置,科学地对生产单元的管理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自动控制。措施为:选用稳定的、功能强大的控制系统;编写灵活的控制方案,实现手动、自动、现场控制三级控制;选用卫生型、精度高的现场检测设备参与计量和控制;全程数据采集,实时和历史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生产信息化接口等技术实现了对保健酒生产过程各种重要工艺参数的计算机自动检测、采集,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工作正常,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到100%,调配精度达到3‰。(孙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