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花色苷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磷酸水溶液提取紫甘薯花色苷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400 W、磷酸浓度1.2%、液料比15∶1(mL∶g)、微波辐照时间4min,在此条件下,紫甘薯花色苷收率达到51.21 mg·(100g)~(-1),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53.61 mg·(100g)~(-1)]的相对误差为-4.48%。HPLC分析结果表明,紫甘薯的微波辅助磷酸水溶液提取液的主要成分与磷酸提取液、柠檬酸提取液基本一致。微波辅助磷酸水溶液提取紫甘薯花色苷具有成本低、省时、节能、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云南化工》2017,(4):41-43
探讨了紫甘薯红色素及紫甘薯淀粉的一体化提取工艺,并由正交实验最终确定最优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3、提取时间90分钟、粉碎粒度60目、磷酸添加量2%。按照以上各因素最佳条件,得到色素提取率96.65%,淀粉提取率95.80%。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20种氨基酸离子液体,筛选出提取效果最好的赖氨酸磷酸盐型离子液体用于紫薯色素的提取,并考察了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紫薯色素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紫薯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浓度为2.0%、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20 min时,紫薯色素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适合茶叶渣的色素提取工艺,首先,通过光波扫描寻找适宜的可见光检测波长;随后,设计单因素实验找出最佳的温度、料液比、时间和浓度;最后,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发现,茶叶渣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665 nm;单因素试验发现提取茶叶渣色素最佳效果为:温度8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20 min和乙醇浓度80%;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后,提取茶叶渣最优工艺为85℃的提取温度、1:5(g/mL)的料液比、135 min的提取时间和100%的提取液浓度,并检验试验也证实该条件下茶叶渣色素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化学法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酸的种类、处理温度、酸的质量分数、液料比与处理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90℃、柠檬酸质量分数w(柠檬酸)=3%、液料比v(提取液)∶m(原料)=12∶1、处理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36%,非淀粉性多糖的质量分数为45.40%.  相似文献   

6.
建立红萝卜皮中色素的提取方法,考察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等提取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80%乙醇+5%柠檬酸(V(80%乙醇)∶V(5%柠檬酸)=5∶1)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75 min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后将红萝卜皮中色素制成pH试纸,在碱性缓冲溶液中进行其显色反应,显色灵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提取紫甘蓝色素,探讨了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55℃、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提取时间为60 min,色素含量可达到11.93 mg/g。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法提取紫甘薯中的原花青素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吉清  李秀玲 《浙江化工》2011,42(2):29-30,26
研究了以紫甘薯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原花青素时提取剂浓度、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即以盐酸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液,在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g:mL)为1.70,微波处理70s,所得的原花青素浸提量为0.96mg/g。  相似文献   

9.
林泉  吕阳成  骆广生  戴猷元 《化工进展》2002,21(Z1):198-201
常规醇沉法提取生产红花黄色素流程长,工艺复杂.本文从超滤对红花提取液中主要杂质(蛋白、鞣质、多糖)的截留作用,从红花黄色素提取率以及超滤过程的操作稳定性方面探讨了超滤技术在红花黄色素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发现,选用截留值(1~3)×104的聚砜超滤膜对提取液中的蛋白、鞣质有较好的截留效果,对多糖的截留效果不明显,超滤纯化后的红花黄色素质量与提取率明显优于醇沉法.同时超滤时料液的浓度和温度对操作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但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浓度可得到较长时间的稳定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0.
潘训海 《广州化工》2013,(15):74-75,86
高粱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色素,本文研究了用乙醇从高粱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pH值对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H为3的60%乙醇液在料液比为1∶5(g/L)的条件下70℃回流提取2.0 h,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15,(4):626-629
采用乙醇浸提黄山毛峰绿茶,以儿茶素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2℃,料液比1∶30.8(g/m L)和乙醇浓度70.9%。在此条件下,儿茶素得率12.50%。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法从海红果中提取总多酚,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对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海红果中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液甲醇浓度60%,料液比(g/mL)为1∶12,在55℃下提取50 min。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4):626-629
采用乙醇浸提黄山毛峰绿茶,以儿茶素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2℃,料液比1∶30.8(g/m L)和乙醇浓度70.9%。在此条件下,儿茶素得率12.50%。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30%乙醇,料液比1∶50(g/m L),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0℃。采用此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率为0.071%。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30%乙醇,料液比1∶50(g/m L),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0℃。采用此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率为0.071%。  相似文献   

16.
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浸取温度、浸出时间和料液比的操作工艺条件对棉籽糖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较高的温度、较长的浸出时间、较大的料液比有利于棉籽糖的浸出.较佳的操作条件为:乙醇溶液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55℃,浸出时间为2.5 h,提取料液比为1:12(W/V),棉籽糖的浸出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辅助提取紫薯花青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武  文茜  张龙 《广东化工》2010,37(12):24-26
文章以紫薯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萃取其花青素,探讨了微波的辐射时间,温度,液固比,提取剂浓度对紫薯花青素萃取的影响,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提取液,将纯化后的提取液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成分。实验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微波最佳提取条件为:辐射时间60 s,温度50℃,液固比40∶1,提取剂为1%HCl-95%乙醇溶液,最佳酸醇比为50∶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黄芪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参数。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总黄酮纯度为考察指标,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提取物的纯化效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水溶液,以1∶20(g∶mL)的料液比回流提取2.5h,提取温度为80℃,总黄酮得率可达2.385(mg·g~(-1));采用石油醚脱脂与D101大孔吸附树脂相结合的手段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产品纯度达30.63%。结论该提取纯化工艺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黄芪中总黄酮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花八角中莽草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初步考察莽草酸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岛津Wonda Sil C18 Superb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甲醇-0.08%磷酸溶液(2∶98)为流动相,流速0.6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样品固定浸泡时间为4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25℃,甲醇为提取溶剂,考察超声时间、液料比和溶剂比三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为0.94%,莽草酸含量为113.01 mg/g,提取率为11.24%;超声时间最佳为30 min,提取液料比最佳为25∶1(g/m L),溶剂比为100%甲醇。结论超声时间,溶剂比,液料比对莽草酸提取率影响明显,HPLC含量测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对茶皂素进行提取分离。以茶皂素纯度和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浓缩程度和丙酮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醇与预处理过的油茶饼粕液料比为9:1(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液浓缩至刚好有固体析出,丙酮用量为4倍浓缩液体积量时提取分离效果较佳,得到的茶皂素纯度为85.17%,得率为9.82%。不同溶剂打浆对产品纯化效果的比较发现:丙酮、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体积分数95%的乙醇作为打浆纯化溶剂用于提高茶皂素纯度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