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提高转炉锰矿直接合金化工艺中锰的收得率,在200 t转炉内进行了锰矿直接合金化的工业试验。试验分别考查了锰矿加入量、锰矿及造渣料加入顺序以及终点成分对锰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矿加入量为6~8 kg/t时,锰收得率能够大于50%。锰矿直接合金化获得较高锰收得率的最佳方案是每隔2 min批次加入锰矿,吹炼6 min后不加入烧结矿。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铁水的脱磷是提高锰收得率的前提条件,只有使得转炉终点的碳质量分数大于0.2%,磷质量分数低于0.02%,才能获得高的锰收得率。最后,依据工业试验结果,确定出最佳的吹炼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
提高炉渣中MnO向钢中传递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诗凡  吴伟  马登  张曦东  王鹏 《钢铁》2017,52(8):35-42
 为了提高锰矿直接合金化锰的收得率,根据热力学分析结果确定了降低渣钢间锰分配比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碳的活度是降低渣钢间锰分配比的必要条件。由此设计了感应炉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精炼渣在配加还原剂的情况下锰矿直接合金化锰平均收得率为90.8%,碳化硅作为还原剂在配碳量为1.2~1.4时,锰分配比最低;高温、高碳质量分数可以有效降低渣钢间锰分配比,底吹强度、锰矿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锰矿直接合金化的效果有影响,应控制工艺避免锰矿石和还原剂的加入对钢中磷、硫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某不锈钢厂通过对锰矿在AOD炉炼钢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后,开展了锰矿在AOD炉炼钢中应用的试验。分两种锰矿加入工艺分别进行试验,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锰矿在AOD冶炼还原期加入,其锰的收得率可达到60.66%;经过炉渣碱度控制大于1.80,还原期锰矿中锰收得率可提高到71.24%;同时对比价锰矿炉次和不加锰矿炉次的终端有害元素含量,发现两者并无明显差别,加锰矿炉次成分符合钢种标准;最后验算加锰矿可实现吨钢降本约20元。  相似文献   

4.
对微波加热国产低品位锰矿含碳球团冶炼硅锰合金进行试验研究,探明了还原剂种类、配碳系数、碱度等对锰元素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含碳低品位锰矿球团可以冶炼出硅锰合金。以木炭为还原剂时,锰回收率可达63.3%,冶炼效果明显优于兰碳。配碳系数及碱度对冶炼效果有明显影响,最佳配碳系数为1.3,最佳碱度为0.7。通过混合高品位锰矿的方式,提高混合锰矿中锰含量,对锰元素回收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打通转炉炼钢过程锰矿熔融还原技术路径,提高锰的收得率,对锰矿熔融还原过程和提高锰收得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热力学探讨,并在某钢厂200 t转炉上开展了工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效稳定的铁水“三脱”预处理技术是锰矿熔融还原技术成功的基本前提;通过理论计算,在炉渣中的(MnO)质量分数为5%~10%,终点[C]质量分数控制在0.13%~0.36%时,终点钢液[Mn]质量分数可控制在0.3%以上。工业试验主要通过采用双渣法冶炼操作,在确保前期铁水低磷的条件下尽可能控制少渣量、降低炉渣中氧化铁,从而实现加入锰矿后提高锰收得率;并在现有工艺控制条件下,锰矿加入10 kg·t?1以内时,工业试验可使锰矿还原过程锰收得率超过40%,平均为51.40%;为进一步提高锰收得率,建议严格将锰矿熔融还原渣料总量控制在40~60 kg·t?以内,石灰加入量控制在10~15 kg·t?1以内;研究结果为锰矿熔融还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转炉加锰矿直接合金化工艺中锰收得率低的问题,研究开发了转炉出钢过程加锰矿进行直接合金化的工艺。结果表明:转炉出钢过程加锰矿直接还原合金化工艺无论从热力学还是动力学角度来说都是可行的。通过现场100 t转炉出钢过程加锰矿的生产试验可见,该工艺锰的收得率达到了80%以上,最高达到了95%,综合成本降低了3.43元/t以上。同时,该工艺不增加钢中的硫、磷等杂质含量,不污染钢液。  相似文献   

7.
时继明 《铁合金》2023,(6):11-14
描述了生产锰硅合金烧结锰矿的产业政策,阐述了悬浮预热分解法生产烧结锰矿技术工艺路线。指出将碳酸锰矿粉在悬浮态进行煅烧提纯、结粒及冷却,实现工业化生产;其中核心是碳酸锰分解和锰矿烧成结粒,关键点是提高煅烧的碳酸锰分解比例和窑内结粒。采用此工艺,完全可以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智能控制、装备大型化等方面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锰矿资源冶炼锰系铁合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锰矿资源条件 ,结合现行的熔剂法工艺在电炉中冶炼高碳锰铁和锰硅合金 ,通过对多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和可行性分析表明 ,高硅酸性锰矿采用无熔剂法或少熔剂法工艺生产锰硅合金 ,既可提高锰和硅的回收率 ,增加铁合金产量 ,使锰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又可降低能耗和原料的消耗 ,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从工艺矿物学入手,针对广西某氧化锰矿石锰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的特点,制定较为合理的分级—磁选流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指标,获得放电锰精矿锰品位44.47%、MnO2品位66.23%、铁品位3.06%、锰回收率60.45%。  相似文献   

10.
孟凡梅 《云南冶金》1995,24(1):49-53
研究查清了老乌锰矿西矿段属高锰低杂质优质锰矿的矿石性质,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对锰矿物特征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在锰的赋存状态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有关工艺性质的考查,指出重、磁选别指均不理想,而氧化焙烧试验表明,焙烧温度达780℃时,产品烧失率为31.16%,锰品位从25.62%提高到36.39%;900℃时,锰品位可达37.81%。从而提出了直接氧化焙烧处理该区矿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银锰矿中锰矿物的铁屑还原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某银锰矿中银品位为3.15×10-4,锰品位为13.28×10-2。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和软锰矿,90%以上的银以类质同象形式分布于锰矿物中,锰银分离是实现银回收的关键。文章用铁屑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湿法浸出锰,实现锰银分离,为后续银回收工艺创造条件。当磨矿细度为小于0.074 mm粒级占80%,铁矿比1∶13,酸矿比0.6∶1,液固比3∶1,室温下浸出60 min时锰的浸出率大于97.60%,较好地实现锰银分离。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铁锰矿浸出液铁离子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黄铵铁矾沉淀法除铁,并使用碳酸锰矿中和沉矾过程所释放的硫酸,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铵用量和碳酸锰矿用量对除铁率和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5.0℃、反应时间180min、硫酸铵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3倍、碳酸锰矿用量为12.0g的条件下,除铁率可达95.7%,总锰浸出率为92.9%,碳酸锰矿浸出率为88.3%。  相似文献   

13.
转炉炼钢加锰矿提高终点锰含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锰矿还原的机理和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的试验情况和效果,对影响终点残锰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来提高终点残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氧化锰矿与碳酸锰矿浸出相结合的分段浸出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硫酸浓度、葡萄糖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液固比等对两段锰浸出率及浸出液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浸出氧化锰矿阶段,采用葡萄糖占氧化锰矿的质量比6.33%、硫酸浓度4.37 mol/L、液固比1.5、90℃反应3h,锰浸出率为93.7%;在第二浸出阶段,加入剩余阳极液及1.5倍氧化锰矿质量的碳酸锰矿,在液固比6、90℃继续反应3h时,总锰浸出率达96.1%,浸出液余酸值降为9.4g/L。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陕西某低品位难选碳酸锰矿开展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并分别进行了两种不同品位矿样的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品位8.87%的低品位贫矿,采用磁选可获得锰品位14.35%,回收率89.59%的锰精矿;对于锰品位10.68%的混合样,磁选可获得品位16.02%,回收率88.61%的锰精矿,选别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靖西锰矿锰粉加工工艺,特别是介绍了洗矿技术改造过程和分析了锰粉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石煤烟气中的低浓度二氧化硫浸出贫锰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利用烟气中的低浓度二氧化硫浸出贫碳酸锰矿的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锰溶液的净化及锰产品的回收。该工艺把烟气脱硫和贫锰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为一体,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西大新县难处理低品位碳酸锰矿,分别采用重选、磁选、以及浮选工艺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磁选是该矿石的最佳工艺方案,经过选别,最终得到品位19.06%,回收率为82.00%的锰精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化学定量分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查明了湖南某高钙型锰矿中锰的赋存状态、矿物组成,以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结合工艺矿物学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选矿工艺方案对比试验,其研究结果表明,锰主要赋存于锰方解石、含锰方解石等Mn含量较低的锰矿物中,采用选矿方法难以使矿石中的锰相对集中富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中,用贫锰矿为原料,用硫酸浸出法制备溶液的工艺路线,探讨了工艺更改对锰的浸出率和溶液质量的影响,进而对老工艺进行改进,优化了工艺条件。试验表明:在不同的酸度(pH值)条件下对贫锰矿(以碳酸锰为例)进行溶浸,实现锰的选择性浸出,提高了锰的浸出率,降低杂质浸出量,同时在加料过程除钾,减轻溶液净化的工作量,从而达到提高溶液的质量和降低硫酸、天然氧化锰、蒸汽和辅料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