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动物脂肪对乳化肉糜制品的多汁性以及风味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然而,单纯地降低乳化肉糜制品中的脂肪含量会对产品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降低乳化肉糜制品中的脂肪含量并改善产品的品质已经成为肉类工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来源(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以及合成)的亲水胶体因其良好的增稠、凝胶、稳定、保水以及乳化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低脂产品润滑、醇厚的口感来达到降低乳化肉糜制品的脂肪含量并改善最终产品的品质特性的目的。因此,本文全面综述了亲水胶体改善低脂乳化肉糜制品品质的机制,以及不同来源的亲水胶体改善低脂乳化肉糜制品品质特性的应用情况,为生产新型健康的低脂乳化肉糜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鸡肉是我国重要的鸡肉糜制品深加工原料,其中凝胶特性是其可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如何有效改善鸡肉糜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凝胶性能,是当前鸡肉糜制品行业的热点。鸡肉糜制品的凝胶特性不仅仅是受所用原料、添加剂影响,其加工条件也是重要的外部因素。综述了加工条件及外源性添加物对鸡肉糜制品凝胶特性的作用原理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植物蛋白肉的加工及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动物蛋白需求增加导致的环境压力增大、供给压力增大以及人体健康等问题,近年来植物蛋白肉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食品行业的新风口。植物蛋白肉是以植物原料或其制品为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加工制成的具有与动物蛋白的质构、风味、形态等品质特征类似的替代肉制品。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加工方式来制备生产植物蛋白肉,但植物蛋白肉的品质与动物蛋白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究植物蛋白肉品质特性以及提升方法刻不容缓。本文总结了植物蛋白肉生产原料、加工技术及加工中的化学变化;阐述了植物蛋白肉的结构特性、质构及感官特性、营养特性等品质特性及分析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改善植物蛋白肉品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植物蛋白肉产品品质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是肉制品中评价脂肪氧化程度的常用方法。该文对肉糜制品中添加多种外源物质时TBARS值变化情况进行综述,发现多酚类、黄酮类、多糖类和植物蛋白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对肉糜制品在贮藏期的TBARS值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肉糜制品精深加工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以期为肉制品加工贮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肉糜制品是指将肉类斩拌绞碎,加入各种调料混合拌匀,经过熟制等工序而制成的一类肉制品。常见的肉糜制品有灌肠类、肉糜灌头类及方便肉糜制品。在肉糜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常常加入一些淀粉,习惯地把它当作辅助材料,但实际上,淀粉应该被认为是某些肉糜制品的原料,因为在某些肉糜制品中淀粉的用量和肉类差不多。由于淀粉除  相似文献   

6.
盐处理对冷冻扇贝肉糜制品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鲜扇贝柱为原料,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制备扇贝柱肉糜制品,通过添加磷酸盐、食盐及其组合,研究扇贝柱肉糜制品的品质和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磷酸盐和食盐均可以减少解冻和蒸煮失水,且盐质量浓度越高,其蛋白质的水溶性和TVB-N值均越低,而其盐溶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氨基酸种类及其添加量对乳化鸡肉糜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并得到最能改善乳化鸡肉糜品质的氨基酸类别及添加量。该文以添加不同比例L-赖氨酸(Lys)、L-精氨酸(Arg)、L-组氨酸(His)和L-半胱氨酸(Cys)的乳化鸡肉糜为试验对象,测定分析乳化鸡肉糜的食用品质、乳化特性、质构特性、流变性、风味物质、感官品质及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Lys、Arg、His的加入显著降低了乳化肉糜的TEF、EFTA以及CL值,但显著提高了乳化肉糜的pH、硬度、黏性和咀嚼性,比Cys的加入更有效。流变学表明Lys、Arg、His增加了最终储存模量。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Lys、Arg、His有助于形成紧密的凝胶网状结构。总体而言,0.50%的Lys,0.60%的Arg,0.90%的His为最优添加量。Lys、Arg、His在乳化型肉制品的制备方面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8.
凝胶性作为植物蛋白重要的功能特性之一,对改善食品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但多数植物蛋白凝胶对pH、温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敏感,导致其凝胶制品存在黏结性不强、纹理结构差、成品率低等问题,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亲水胶体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增稠性和稳定性,利用亲水胶体对植物蛋白凝胶进行改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植物蛋白和亲水胶体的凝胶机制,离子型、非离子型亲水胶体、复配亲水胶体与植物蛋白共混凝胶的性质,及温度、pH、离子强度、亲水胶体与蛋白比例及混合方式对亲水胶体-植物蛋白共混凝胶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对植物蛋白凝胶制品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肉糜罐头成品胶冻析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肉糜中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例如:15%的魔芋溶胶或0.5%的卡拉胶,可以有效地防止胶冻析出,成品的感官指标也很好,并且能提高制品的出品率、降低成本。原料肉的质量对肉糜罐头的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脂肪、盐和大豆分离蛋白对肉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脂肪、盐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制备肉糜,并对肉糜的得率和质构特性进行考察,以此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肉糜品质较好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肉糜品质较好的实验条件为:脂肪含量25%、盐含量2%和大豆分离蛋白含量2%附近。  相似文献   

11.
植物蛋白经挤压结构重组可形成具有类似动物肉品质特征的植物基肉制品,作为动物肉的有益补充,对实现蛋白质高值化利用和保障高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植物基肉制品还存在产品弹性不足、结构松散、多汁性较差等突出问题,多以碎肉形式用于肉丸、肉饼、饺子等肉制品添加物,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消费者的需求。酶法改性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等特点,可对蛋白质结构进行修饰改性,改善产品质构和风味等品质,已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在植物基肉制品中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动植物蛋白之间化学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差异,分析酶法改性对蛋白质结构修饰改性的机理并列举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综述酶法改性结合挤压技术工艺在植物基肉制品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新型植物基肉制品的研发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of minced catfish products indicated that minced proteins from the belly flap meat have excellent functional properties to form gels or restructured products. Belly flap meat is considered a low‐value trimming, with about 16.9% protein and 11.2% total lipid. Washing of minced catfish trimmings increased the moisture content from 71.5% to 77.9% while reducing mechanical hardness (19.1 N to 11.9 N), chewiness index (14.2 N to 8.83 N) and shear energy (0.82 J to 0.51 J).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in cohesiveness, resilience, and springiness of the minced fish after washing or the addition of 3.3% (v/w) of 4% starch solution. Washing of minced fish reduced the total lipid content from 9.82% to 4.39%. Overall, washed minced channel catfish belly flap meat ha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enabled its proteins to be formed and restructured. Products made from minced catfish had acceptable textur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要求和未来食品供应的可持续性,植物基肉类替代品被广泛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用植物基复合脂肪模拟物代替肉制品中的脂肪,可以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对消费者的健康有益。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种胶体对植物基复合脂肪模拟物性质的影响,以便为其在肉制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多糖类胶体的添加可以提高脂肪模拟物的持水能力,增加肉制品的多汁感;蛋白类胶体可以提高脂肪模拟物的营养特性和弹性,增强咀嚼感和产品质地。此外,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基脂肪模拟物的研究,对植物基脂肪模拟物在肉制品的应用进行了分类和较全面的总结,并基于此阐述了植物基脂肪模拟物对肉制品质量的影响。在肉制品中添加植物基复合脂肪模拟物可以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在有效地模拟动物脂肪并且不影响产品感官特性的同时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最后,阐述了块状复合脂肪模拟物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为植物替代肉类市场的预期扩张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特性和凝胶特性对食品的质地、风味及感官特性都极为重要。非肉蛋白由于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及价格低廉的优势,逐渐成为肉制品中外源添加物的更好选择。本文主要综述非肉蛋白的添加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和凝胶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非肉蛋白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旨在为非肉蛋白改善肉制品品质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为非肉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肉及肉制品辐照是一种利用高能电离射线提高安全性和延长货架期的非热杀菌技术,能够有效杀灭腐败微生物,延长肉及肉制品的保质期。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辐照处理对肉制品的杀菌保鲜效应及效果,以及辐照对肉类蛋白和脂质氧化的影响规律。近几年研究发现,辐照在达到保鲜目的的同时,通过协同其他技术能保持和改善肉类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凸显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中式菜和糜类等预制菜领域。本文综述了食品辐照技术在肉制品保鲜的应用和对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抗氧化技术,可食用涂层和气调包装等辅助工艺来保持或提高肉制品原有品质和风味的建议,同时也是往后研究食品辐照科学的一个热点趋势,以期为辐照技术在肉品产业化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supplementation of spaghetti, white bread, meat emulsion, and minced meat with protein isolates from shark flesh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ch isolates can partially replace conventional proteins in meat products and wheat flour in spaghetti and white bread without negatively alter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supplemented foods.  相似文献   

17.
冯旸旸  徐敬欣  于栋  孔保华  刘骞 《食品科学》2019,40(21):236-242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替代肉制品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已经成为肉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单纯地过多降低动物脂肪使用量会大大降低肉制品的风味和柔嫩多汁的口感。近年来,利用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乳液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脂肪替代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综述了乳液凝胶的制备方法、品质特性和在低脂肉制品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乳液凝胶替代动物脂肪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也为生产高附加值的新型健康低脂肉制品提供创新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动物脂肪对肉制品的多汁性以及风味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然而,单纯地降低肉制品中的脂肪含量会对产品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降低肉制品中的脂肪含量并保持产品的品质已经成为肉类工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植物油为主的油凝胶具有较好的脂肪酸组成,而且油凝胶具有与动物脂肪相似的性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肉制品润滑、醇厚的口感以达到替代肉制品中动物脂肪含量并保持最终产品的品质特性的目的。因此,本文全面综述了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形成机理,以及不同种类的油凝胶替代动物脂肪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生产新型健康的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低胆固醇含量的肉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胖大海的中层皮层吸水胀润后形成的胶状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胖大海胶对猪肉内糜蒸煮损失、色泽、质构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胖大海胶的加入可明显减小肉糜的蒸煮损失,提高肉制品产率,且与胖大海胶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有关,0.2%的胖大海胶溶解后加入效果最好;胖大海胶的加入对内糜色泽有一定的影响:亮度减弱,红度和黄度有所增加;质构方面,胖大海胶可减小肉糜的硬度和咀嚼性,增大其弹性,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与质构测定一致.  相似文献   

20.
超高压技术对低盐肉制品降盐机制及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格  秦泽宇  张欢  孔保华 《食品科学》2019,40(13):312-319
低盐肉制品的开发是当前肉类食品的发展趋势,但降低钠盐的添加量会引起肉品品质的劣变。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可以降低肉制品中的食盐使用量,改善肌肉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改进低盐肉制品的品质。本文从高压处理对低盐肉制品保水性、蒸煮损失、咸味、颜色以及微生物安全性5 个方面出发,综述了超高压技术在低盐肉制品品质改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超高压技术对低盐肉制品的降盐机制,指出该技术在低盐肉制品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超高压技术在低盐肉制品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