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超声回弹传统超声波平测修正法和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修正值取平均的超声波平测修正法的试验对比,得出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修正值取平均的超声波平测修正法修正后的声速更接近混凝土结构对测声速。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修正值取平均的超声波平测修正法比传统超声波平测修正法具有更高的精确性,能更大程度减小混凝土结构推定强度误判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为论证超声平测法(ultrasonic pulse velocity testing,UPV)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超声平测法不同距离、平测侧面与底面、平测与对测进行对比试验,对不同检测条件所得混凝土超声声速回归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平测法可以代替对测法。  相似文献   

3.
王大勇 《建筑结构》2021,51(21):106-110
为提高回弹超声角测综合法对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精度,在足尺结构模型混凝土柱两相邻侧面测试超声角测法测区声速、相应单面测区回弹值与相应测区直径100mm标准芯样抗压强度.利用所测得的数据回归拟合得到标称能量2.207J中型回弹仪回弹超声角测综合法专用测强曲线,并与以超声对测法测区声速参数回归建立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对测法测区声速参数回归建立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计算超声角测法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存在较大误差;建立的标称能量2.207J中型回弹仪回弹超声角测综合法专用测强曲线具有足够检测精度,可用于强度等级C20~C70预拌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采用自制的角距仪装置可准确测量超声角测法测点所处位置及二面角角度,然后根据余弦定理精准计算超声角测法测点间距.  相似文献   

4.
基于A3航摄仪SLF影像进行立体测图精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立体测图都是基于航向测图,A3获取的SLF影像打破了传统单一测图模式,使得旁向也可进行立体测图。本文以A3航摄仪获取的天津市津南区为基础数据,主要研究基于A3 SLF影像进行航向、旁向立体测图流程,并对航向、旁向立体测图精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北京和青岛混凝土测强曲线各测强区段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测强曲线在曲线两端的测强区段内计算误差较大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经分析比较采用了合适的修正公式分别对青岛地区商品混凝土综合测强曲线的两端进行了曲线修正,误差分析表明修正后的测强曲线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利用青岛地区工程现场的检测数据对修正前和修正后的测强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测强曲线在两端测强区段内明显优于修正前的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6.
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的概述和草图法测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吴月琴 《山西建筑》2009,35(16):361-362
阐述了数字测图的产生、特点及其构成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的系统,介绍了数字测图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最适用的方法草图法的测图工作流程及具体步骤,强调了草图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对测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超声波角测、平测及其声速计算方法等内容,扩大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测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赵玉明  李长忠 《山西建筑》2009,35(25):345-346
针对目前冻结造孔测斜采用的静态单点测斜效率相对较低的现状,提出采用光纤陀螺测斜仪,对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作了详细论述,旨在将光纤陀螺测斜技术引入到冻结孔测斜中,从而提高测斜效率,为冻结孔测斜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将主要建设项目作为重点修测对象、结合道路建设布设精密导线控制网、地形图修测所需图解图根点的设置方法以及山区1:50000新建公路的修测这四方面论述现状修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铁路勘测中线测设方法及优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铁路工程定测过程中中线测设的方法,详细论述了拨角放线、极坐标、GPS-RTK和线间距计算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不同的中线测设方法均具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宜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用合适的中线测设方法,从而有利于保证测设精度.  相似文献   

11.
桥梁桩基础缺陷复合检测及其加固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桥长333.45m,河岸边基础采用32根钻孔灌注桩,这些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根据桩基规范要求,先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全部进行检测,再进行静载荷试验法、钻探取芯法检测所选3根桩,发现个别桩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桩身某些部位胶结差等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桩基动测、静载荷试验、钻探取出3种复合检测结果以及现场的施工记录资料,找出产生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和桩身缺陷具体部位,然后参照有关资料并结合工程经验,对缺陷桩基提出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桩体、胶结不良部位和高压喷射法清除桩底沉渣及时回灌混凝土等处理方法。对加固后的桩再进行低应变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法等方法检测,并与第一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加固后的桩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支盘桩的测试方法及结果分析,包括静载试验、高低应变动力检测以及支盘桩的复杂性和受力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介绍3根CRG新型桩在广州跑马地花园的试验情况,并结合静载试验、低应变动测及高应变动力试桩等方法,对3根试验桩的承载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CRG新型桩能够综合利用桩端基岩较高承载力和预制管桩较高的桩身强度,进而提高单桩承载力,证明CRG新型桩是成功可行的;(2)CRG新型桩承载力主要受桩身材料强度控制,要保证CRG新型桩承载能力较好发挥,应适当增强桩身强度尤其是浅部桩头部位的桩身强度。对于CRG桩的工程桩质量检测,桩身完整性方面可采用低应变检测,承载力检测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抽查,必要时可辅以少量静载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嵌岩灌注桩应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嵌岩情况及桩身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需要有效的试验方法来检验工程桩成桩质量.本文结合某工厂的嵌岩灌注桩的检测实践,通过静载、钻芯法以及低应变法的对比,论述了高应变法在嵌岩灌注桩检测上的独特优势,其充分体现了经济、高效、便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国胜 《建筑结构》2020,50(7):118-129
由于有关规范对基桩检测的规定不完全相同,容易造成混乱。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中有关基桩检测规定进行比较,对高、低应变检测方法及其适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桩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对静载试验加载量及桩身纵筋配筋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基桩应进行试桩,丙级的基桩一般可不试桩;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和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钻芯法钻取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一般低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的最大加载量在不同情况下取值不同;需考虑负摩阻力的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的最大加载量应考虑中性点以上部分桩侧摩阻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静压桩的荷载-沉降特性动、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涛  易绪恒  赵海生 《建筑科学》2003,19(1):44-47,50
依据某工程三根静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力试验,通过对桩身材料特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性状、桩身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研究和比较了桩的动、静载试验荷载-沉降特性。高应变计算的Q~s曲线和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相比,在荷载较小时高应变计算的沉降较大,在荷载较大时高应变的结果较小。高应变试验模拟结果与静载结果的不同,与其测试分析中采用的数学模型有关。由于实际混凝土荷载变形的非线性,以及高应变动测中桩产生的位移特别是桩端位移较静载试验中的小,使得高应变计算的Q~s曲线在荷载较大时一般不可能有静载试验那样大的位移和明显的陡降段。在采用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秋南  张永兴  严旭 《建筑科学》2004,20(3):50-52,55
某桥梁基础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设汁的20根桩施工完毕,根据规范要求分别进行低应变动测、静载荷试验和钻孔取芯试验质量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其中两根桩桩身存在缺陷及混凝土不胶结破碎段,另两根桩桩底的沉渣较厚导致桩的承载力偏低。经过对现场施工记录的具体分析后,提出分别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和抽取沉渣及时州灌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桩基础补强,并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旭宏 《山西建筑》2003,29(5):50-51
通过对灌注桩动静测试的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太原地区用凯司法测试灌注桩承载力时阻尼系数人取值范围建议值。并对动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应变动测试验自20世纪70年代就被用于桩基监测,但由于这种方法自身的特点其可靠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应变动测的可靠性,笔者从可靠性原理出发,对不同桩径以及不同桩长的92根钢管桩和混凝土预制桩的高应变动测结果与静载试验数据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管桩高应变动测值与其静载试验值的相关性,讨论了管桩高应变动测值与其静载试验值之比的分布。分析显示,动测结果和静载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比值可用正态分布进行拟合。在考虑动测试验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之比的概率分布的条件下,从整体上对比分析了管桩的高应变动测与其静载试验值之比的波动区间,计算结果显示其波动区间为±50%。此外还对动测值与静载试验值之比的均值进行了考虑,分析了置信度为0.95时的置信区间,计算结果显示总体来说混凝土桩的置信区间长度小于钢管桩的置信区间,表现出更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大直径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目的是查明桩身完整性,查清缺陷及其位置,以保证工程质量。介绍了高应变、低应变、声波透射法三种动力测试方法在大直径灌注桩中的特性和完整性检测实录。指出三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建议用三种测试方法互为验证、互为弥补,才能综合评判桩身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