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结合实验模态与有限元理论模态分析,对滚筒洗衣机的机箱进行振动特性分析。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理论模态分析对机箱进行模态求解,得到计算模态参数;另外,用脉冲激励法对机箱进行模态实验,得到实验模态参数。通过比较理论模态与实验模态参数,结果表明吻合较好。基于对机箱固有特性的分析,提出机箱结构动态特性修改方案,并通过理论验证,说明改进后机箱的振动特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插板式密封机箱可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集成度和通用性。其直接的不良后果是耗散热量在增加,散热效率在降低。针对大功率散热的插板式密封机箱,通过特殊的导热设计,选用低热阻导热脂等方法进行热设计。并使用热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高温环境实验对热设计进行验证,对于大功率插板式密封机箱的热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然散热是电子设备是普遍采用的冷却方式之一。本文根据通常实用情况,对自然散热条件下通用机柜机箱的热设计编制了计算机辅助程序。利用这一程序可以迅速得到满足散热要求的机柜尺寸、对流换热量、辐射换热量、通风孔面积和抽风机风量。  相似文献   

4.
吴国荣  许梦露  李泳星 《包装工程》2017,38(18):205-209
目的研究市场上现有的民用机箱,以此为参照对象进行创新,从而改良现有电脑机箱空间浪费和不能自选配置的问题,同时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方法对机箱进行TRIZ理论分析,找出机箱设计冲突,如机箱空间浪费和用户不能自主配置的问题。根据现有的冲突,在TRIZ理论中找出对应的3个解决原理,分别为分割原理、动态化原理、抛弃与修复原理,用以解决电脑机箱存在的问题。结论通过运用TRIZ理论,提出舍弃被用户淘汰不用的组件位置,分割机箱功能组件,从而使机箱模块化、动态化的改进方案,同时设计出一款可拆卸拼装、利于维修、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型机箱。在节省机箱空间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机箱在拼装后固有的静止状态,使机箱实现模块化、动态化的自主拼装。  相似文献   

5.
机箱作为电子设备一个重要的基础结构,其结构形式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当今的机箱已朝着小型化、积木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其所处的环境愈来愈复杂(舰船、车载、机载、地下、海中等),因此对机箱又提出了很多特殊的要求。文章介绍了一种新颖便携式机箱的结构设计,分别从机箱的设计、电磁兼容设计、抗振动与抗冲击设计、热设计及三防技术五个方面阐述了便携式机箱的设计新技术及实际应用,并结合设计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声辐射模态法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简支矩形板为例,通过声辐射模态研究结果声辐射问题,从物理和数学意义上对声辐射模态进行了解释,并对声辐射的自由度进行讨论,由于声辐射模态形状是频率的函数,这限制了声辐射模态在噪声控制中的应用。本文提出对声辐射模态算法进行改进,使声辐射模态形状在中、低频时与频率无关。最后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试》2017,(9):123-127
机箱装配具有部位多、标准件类型复杂特点,采用机器视觉进行机箱装配质量检测,提取具有较强表示能力图像特征是关键,该文提出基于多角点结合的机箱标准件图像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分析机箱3大类标准件图像特性及角点特征,指出角点特征较好地覆盖机箱标准件特性;然后,分析Harris、Shi-Tomasi、Fast方法角点特征提取机理与判定条件,并结合3种方法提出多角点结合的机箱标准件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背景中错误角点特征识别为伪角点特征,机箱标准件显著特征识别为真角点特征,较好地解决受干扰影响错误提取角点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电磁脉冲与计算机机箱的耦合效应进行研究。建立计算机机箱的物理模型,通过分析机箱内的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耦合系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得到电磁脉冲对计算机机箱的耦合规律:电磁脉冲可以通过孔缝进入机箱内部,对机箱内元件的瞬间影响较大;机箱内的耦合能量是先增加后减小;元件的存在使得机箱的屏蔽效能降低,谐振频率下降。研究结果可用于计算机的电磁兼容设计和解决干扰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机载电子设备中印制板边界条件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载电子设备机箱中,印制板通过插座和锁紧机构固定在机箱内。印制板与机箱的这种连接方法,给它的边界条件的确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根据机载电子设备中印制板有限元动力学模型与模态试验的固有频率之差,建立了印制板边界参数识别的优化模型,并采用信赖域法中的Levenberg-Marquardt法,求解上述优化问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供的印制板边界条件识别方法是有效的,识别的印制板边界参数完全可以用于印制板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油底壳模态分析及噪声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建立了复杂结构辐射噪声预测模型,可用于计算辐射声功率、场点声压、固体声和辐射效率等声场特性参数。对内燃机油底壳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噪声预测,并研究了约束条件及激励力作用位置对声辐射的影响,为噪声优化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空调设备的噪声指标已成为人们选择产品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其噪声测试室的建立正呈上升趋势,在满足声学指标的同时,兼顾空调设备噪声测试的特殊性,是设计此类噪声测试室成败的关键。文章以实际设计为例,介绍这类噪声测试室在声学设计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居民楼内由水泵房、配电房以及中央空调等设施引起的结构传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由此,以配电房为例,对声源处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孔洞衍射声三种传播途径的声功率进行了预测,并对结构传声治理提出了隔振设计方案,通过对各设计参数与材料的优化与比选,使结构传声部分的噪声量降低14~20 dB。治理的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结合独立新风系统使用的热回收装置的原理和种类,根据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通入新风量的要求,分析了空调系统节能及其对室内空气品质(IAQ)之间的辩证关系.介绍了一种可以适度兼顾节能和IAQ的空调系统,即带溶液热回收器的新风机组.讨论了利用此项技术抑制SARS病毒在空调房间内传播的可能性.因此,对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时,应该注意并能够适度兼顾节能和IAQ对空调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某剧院采用直膨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由室外机直接蒸发式全空气处理机组两部分组成,无需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安装使用及维护方便。机组置于屋顶或者室外空地,无需机房,节省初投资,维修方便。机组不需要二次冷媒,系统效率高。剧院采用大风道,消声减震处理较为简单。介绍剧院直膨式空调系统、通风系统设计,包括空调冷热源、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节能、自控、消声与隔振处理,直膨机与其他空调冷热源方案对比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旭  熊军 《制冷》2014,(1):7-12
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某型家用空调室外机管路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掌握了原始管路的模态及谐响应结果并根据结果对管路进行优化,从仿真及试验角度对优化管路进行了分析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仿真技术对室外机管路进行优化设计是可行的,取消管路用于减震的阻尼块、橡胶块,提高了管路质量一致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陈列柜功耗过大的问题,搭建了环境送风式陈列柜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陈列柜比较,环境送风陈列柜可实现良好的节能特性。由于可引入室外冷空气,无需压缩机制冷,能节省大量的能耗。但此种供冷方式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电子机柜专用空调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送风温度对专用空调机的影响,得出了送风温度对专用空调机各重要工作参数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某专用空调机设定不同的送风温度,分别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影响规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计算流体力学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暖通空调领域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的基本数学物理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了CFD软件STACH-3在建筑内、外环境,特殊空调空间以及建筑设备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从而说明CFD应用于指导设计和优化分析暖通空调工程问题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JB/T9066—1999标准,设计并建立了空调机组性能测试室;利用k-ε湍流模型,对空调机组性能测试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三维空间数值模拟;采用交错网格控制容积法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模拟结果表明,测试室内的温度、速度分布均匀,满足柜式风机盘管机组的测试要求,并与实测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该文用模态叠加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槽型梁进行车-轨-桥耦合动力计算,借助SYSNOISE求出模态声传递向量MATVs,进而用MATVs和梁的模态坐标响应计算桥梁的结构噪声。噪声计算值与实测值在频率分布和幅值上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振动与噪声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槽型梁结构噪声的线性声压级峰值频率为40Hz~80Hz,数值计算表明:动力分析只需考虑轮轨竖向接触即可满足结构噪声计算要求;考虑200Hz以下的声源激励和100Hz以下的结构模态作为边界条件可达到较好的噪声计算精度;调节轨下胶垫的刚度能有效减小结构振动,降低结构噪声2dB~3dB;声压级和车速有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