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馒头白度与汽蒸过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馒头蒸制过程对其白度的影响。通过改变汽蒸时的蒸汽压力和汽蒸时间,然后用白度仪测馒头白度值,最终确定提高馒头白度的最佳汽蒸压力和汽蒸时间。测定结果表明,在蒸汽压力较小的情况下,馒头的白度值随时间的推移大致呈下降趋势;在蒸汽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白度随压力增大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汽蒸时间的馒头在不同储存时间的感官特性、面筋蛋白溶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汽蒸时间延长,馒头生熟分数、接受程度分数升高,面筋蛋白溶解度下降,可以利用馒头中可溶性面筋蛋白含量确定馒头生熟.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汽蒸时间的馒头在不同储存时间的感官特性、面筋蛋白溶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汽蒸时间延长,馒头生熟分数、接受程度分数升高,面筋蛋白溶解度下降,可以利用馒头中可溶性面筋蛋白含量确定馒头生熟。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汽蒸时间的馒头在不同储存时间的感官特性、面筋蛋白溶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汽蒸时间的延长.馒头生熟分数、接受程度分数升高.面筋蛋白溶解度下降,可以利用馒头中可溶性面筋蛋白含量确定馒头生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加水量的馒头坯在汽蒸过程中水分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在汽蒸过程中.随着加水量的增加,馒头坯总的吸水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平缓。加水量与馒头坯不同部分的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汽蒸时间与馒头坯不同部分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另外,加水量与馒头坯不同部分的吸水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汽蒸前6min,水分向馒头坯内部各部分迁移的速率最快;在汽蒸过程中,馒头坯各部分的水分含量关系始终为表皮部分大于瓤部分,瓤部分大于中心部分。  相似文献   

6.
面团调制对馒头白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面团调制工艺对馒头白度的影响,研究了加水量、和面时间、面团pH值,对馒头白度值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了提高馒头白度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次发酵法研究了脱脂大豆蛋白粉添加量对大豆蛋白粉馒头白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脱脂大豆蛋白粉在0~0.9%的添加范围内,随着蛋白粉的增加,馒头的白度先上升后降低,当脱脂大豆蛋白粉的添加量为0.3%时,馒头白度最大;在43%~48%的范围内,随着水添加量的增加,脱脂大豆蛋白粉馒头白度先上升后降低,当水的添加量为45%时馒头的白度最大;醒发时间在20~45 min范围内,脱脂大豆蛋白粉馒头的白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降低,当醒发时间为30 min时馒头白度最大。将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脂大豆蛋白粉0.3%,水45%,醒发30 min)制作的大豆蛋白粉馒头与不加大豆蛋白粉的普通馒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粉馒头在白度、感官品质等方面优于普通馒头,二者的比容和硬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馒头白度与工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加工工艺对馒头白度的影响。通过改变馒头生产过程的工艺条件,包括醒发时间、压面次数、压延比,分别蒸制馒头,进行白度值的测定和感官评分,确定提高馒头白度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冷却工艺对馒头白度的影响。通过改变馒头冷却过程中的冷却条件,包括冷却时间、冷却风速、冷却温度及冷却湿度,对蒸制好的馒头进行冷却,进行白度值的测定和感官评分,最终确定了提高馒头白度的最佳冷却工艺条件为冷却时间40min、冷却风速6m/s、冷却温度25℃。实验证明,馒头的白度与冷却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进汽蒸干茎的加工工艺,以前就提出过利用减压方法。亚麻生茎在高压锅内汽蒸以后,压力提高到一定的数值而后瞬间降下来。因此麻茎里的水分剧烈地沸腾,蒸汽的膨胀破坏了形成层和薄壁组织。这实际上在减少亚麻原茎汽蒸时间时提高了纤维与木质可分离性的指标,有利于干茎的机械加工和改善汽蒸麻的纤维品质。为了确定各种因素对于茎和纤维性质的  相似文献   

11.
馒头的微波烹制工艺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加水量、醒发时间、微波剂量和烹制时间对微波烹制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比分析微波和蒸汽2种不同烹制方式下馒头的微观形貌、质构特性和消化特性。试验表明,微波烹制馒头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加水量为50 g/100 g小麦粉,醒发时间为35 min,采用2.76 W/g的微波剂量,烹制时间为2.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作的馒头感官品质与蒸汽烹制馒头较为接近。与蒸汽烹制馒头相比,微波烹制馒头的口感稍劣;内部微观结构较为粗糙,孔洞均匀性稍差,孔壁较厚,局部区域略呈聚集状,部分网络结构有轻微程度的断裂;硬度、黏聚性和咀嚼度较大,弹性较小;淀粉消化率较高,蛋白质消化特性与之相近。  相似文献   

12.
汽爆高粱全粉馒头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峰  王岚  陈洪章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5):200-204
目的:研究汽爆对高粱功能成分的影响以及汽爆高粱全粉添加量对面团和馒头质构特性的影响。方法:汽爆高粱以蒸汽为汽爆介质,研究0.8 MPa压力维压5 min的条件下高粱中功能成分的变化;将汽爆高粱全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小麦面粉中制作馒头,用质构仪测定面团和馒头的质构特性,用白度仪测定馒头白度值,对馒头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并讨论了汽爆高粱全粉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高粱经汽爆处理后,高粱中的功能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单宁含量明显下降,抗性淀粉、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提高。添加适量的汽爆高粱全粉可改变小麦面团的特性及馒头的品质,在本实验中汽爆高粱全粉的适宜添加量为25%,此时硬化速率低,馒头的食用品质较好。结论:汽爆有利于降解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单宁含量,促进功能成分的溶出,抗性淀粉、总多酚和黄酮含量增加;汽爆高粱全粉可以添加到馒头中,可以为高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馒头在蒸制和蒸烤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径比、酸度、还原糖、水分、重量、乳酸菌和酵母菌是馒头加工过程中主要的理化和微生物变化指标。本文主要对蒸制与蒸烤馒头的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两种加工方式馒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苹果酸淀粉酯抗性淀粉和聚葡萄糖以面粉质量的0%、1%、3%、5%、7%、9%替代面粉制作出馒头,并对比二者对于馒头品质的影响。测定了苹果酸淀粉酯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并采用色差仪、质构仪和感官评价对样品馒头的比容、白度、质构及感官品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酸淀粉酯的抗性淀粉含量高达61.5%±2.3%;添加抗性淀粉后馒头的比容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2.74 mL/g下降至1.93 mL/g,而添加聚葡萄糖馒头的比容并无明显变化,只是在2.56~2.81 mL/g附近波动;添加抗性淀粉后馒头的白度逐渐降低,从76.99降低至72.34,当聚葡萄糖的含量从1%增加到9%时,馒头的白度逐渐增大,从69.83增加至72.93,但白度仍低于未添加聚葡萄糖的样品;添加抗性淀粉后馒头的硬度逐渐上升,从329.93 g增加至929.28 g,而添加聚葡萄糖馒头的硬度先上升至562.66 g,之后又下降至273.24 g,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抗性淀粉的添加量低于3%时,馒头的品质与纯面粉馒头以及添加3%含量的聚葡萄糖馒头相似,说明当抗性淀粉和聚葡萄糖的添加量低于3%时,更有利于改善馒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米酒老面添加量(40%、50%、60%、70%和80%)对面团的pH、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及馒头的比容、硬度、白度、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酒老面添加量的增加,面团pH呈现下降的趋势。米酒老面添加量为60%的面团中湿面筋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四种添加量(P<0.05),馒头的比容、硬度、白度和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四种添加量(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面团pH与馒头的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面团湿面筋含量与馒头比容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馒头硬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馒头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面团面筋指数与馒头比容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馒头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馒头白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米酒老面的添加会改变面团和馒头的品质,其最适添加量为60%。  相似文献   

16.
以成品馒头白度、硬度及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自发馒头粉配方中的酵子、酵母、化学膨松剂(碳酸氢钠和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适宜的自发馒头粉配方。结果表明,最优的自发馒头粉配方为:酵子添加量0.86%、酵母添加量0.5%、化学膨松剂添加量1.2%(NaHCO3∶葡萄糖酸内酯=42∶89),采用最优自发馒头粉蒸制的馒头的白度为53.4,硬度为452 g,感官评分为87.5分。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老酵头储存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对储存不同时间的老酵头进行发酵力测定,然后,分别用不同储存时间的老酵头制作馒头并对制得的馒头做感官、比容、硬度、白度、内部组织结构等品质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储存时间为13 d左右时馒头的总体品质最佳,特别是风味最好。  相似文献   

18.
该实验研究了碱添加量对面团的pH、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及馒头的比容、硬度、白度、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添加量与pH值呈线性关系。碱添加量为0.20%时,显著降低了面团中湿面筋含量,但提高了面筋指数。碱添加量>0.20%之后,馒头的感官评分、白度、比容呈现降低趋势,硬度呈现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面团pH值与馒头的比容、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馒头的感官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面团湿面筋含量与馒头比容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馒头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面团面筋指数与面团比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馒头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