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农大七号欧李为试材,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冰温-0.5 ℃、冷藏4 ℃)下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冰温贮藏对欧李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分别测定了贮藏过程中欧李的生化指标、老化程度和抗氧化能力;同时对冰温贮藏后的欧李采用4种出库方式,探究其对冰温贮藏欧李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4 ℃冷藏相比,冰温贮藏可以显著抑制欧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延缓呼吸高峰和丙二醛的积累;有效减少果实失重率和果柄褐变率,维持果实硬度、提高好果率;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对不同出库方式的比较中,间接出库至10 ℃能保持较稳定的可滴定酸含量和较高水平的维生素C、黄酮和总酚等营养物质。研究结果表明冰温贮藏更有利于果实品质的保持,最适宜的出库条件为间接出库至10 ℃。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蓟县磨盘柿为试材,研究了减压贮藏对柿果实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贮藏显著地抑制了红柿果实总酸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下降;在抑制PPO、POD活性升高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冰温贮藏对柿果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冰温贮藏对柿果采后成熟软化的作用效果,比较研究了冰温贮藏和普通冷藏对柿果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温贮藏相比普通冷藏,显著抑制了柿果PG和Cx酶活性,延缓纤维素和原果胶降解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硬度.贮藏至90d,冰温贮藏柿果的硬度是普通冷藏的1.66倍,表明采用冰温贮藏可延缓柿果实的软化进程,从而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以经过1-MCP处理过的磨盘柿为试材,直接冰温贮藏为对照,将低温驯化处理与冰温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冰温、1-MCP双重处理贮藏前低温驯化对磨盘柿硬度和软化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驯化可有效降低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p0.05),抑制PG酶、CX酶、淀粉酶活性的上升(p0.05),抑制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升高(p0.05),保持果实硬度(p0.05)。结果表明:磨盘柿经低温驯化再进行冰温、1-MCP双重处理贮藏的效果优于直接冰温、1-MCP双重处理贮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减压贮藏对柿果实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蓟县磨盘柿为试材,研究了减压贮藏对柿果实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贮藏显著地抑制了红柿果实总酸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下降;在抑制PPO、POD活性升高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魏宝东  梁冰  张鹏  李江阔  陈绍慧 《食品科学》2014,35(10):236-240
目的:探讨冷藏、冰温贮藏、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结合冰温贮藏对采后柿果硬度和软化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与冷藏处理相比,冰温贮藏有效抑制了乙烯生成,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淀粉酶活性的增加,抑制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升高,延缓了果肉硬度的降低,而1-MCP处理结合冰温贮藏对柿果实硬度的保持、抑制PG、Cx、淀粉酶活性升高的作用好于冰温单一贮藏,因此,1-MCP处理结合冰温贮藏是保持柿果实硬度较为适宜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磨盘柿的易软化、易褐变等问题,采取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保鲜膜的综合处理技术,利用柿果的自发气调作用,研究在低温贮藏环境中磨盘柿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柿果硬度的下降、褐变程度的加深、果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升高,促进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向不溶性单宁的转化,与对照试验组相比,试验组的果实汁液保持较好,外观完整、色泽明亮,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1-MCP处理对磨盘柿减压贮藏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磨盘柿为试材,通过对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果实在减压冷藏期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的分析,探讨了1-MCP处理对果实减压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明显抑制了减压贮藏果实硬度、可溶性单宁含量的下降;同时也较好的抑制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去除单宁后)、丙二醛、膜相对透性和PPO活性的升高,并且能使果实在贮藏期间保持较高的SOD活性,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减压贮藏果实适宜的1-MCP处理浓度为1.0μL/L。  相似文献   

9.
探讨1-甲基环丙烯对不同脱涩程度磨盘柿生理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对未脱涩和半脱涩冰温贮藏柿果的品质、生理代谢及软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贮藏条件下(-0.5~-0.2℃)下,1-甲基环丙烯有效抑制不同脱涩程度柿果硬度的下降、乙醇的积累、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减少了可滴定酸、总糖和Vc的损失,抑制可溶性单宁向不溶性单宁的转化,推迟PE活性峰的出现,降低PG活性峰的峰值。其中1-甲基环丙烯对半脱涩果实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1-MCP和真空包装对冰温贮藏磨盘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磨盘柿脱涩保脆新途径,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柿果的贮藏品质、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软化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温(-0.5~-0.2℃)贮藏条件下,1-MCP可以有效抑制柿果硬度的下降、乙醇的积累、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可滴定酸的减少、PG和CX活性的增加;1-MCP结合真空包装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柿果硬度的下降,还能促进可溶性单宁向不溶性单宁的转化,可溶性单宁在60 d下降为0.03%(完全脱涩),硬度为17.58 kg/cm2,贮藏期延长30 d。  相似文献   

11.
从目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要求等方面,探讨了饲料安全储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对复原乳的pH值、流变特性、粒径、乳析率和离心沉淀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贮存过程中乳浊液粒径与乳析率、离心沉淀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复原乳的pH值与表观黏度逐渐降低,而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二者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25℃和37℃下贮存在第15天时达到最大值,而55℃下贮存在第7天时达最大值;贮存过程中乳浊液顶部粒径d4,3与乳析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二者均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和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贮存过程中乳浊液底部粒径d4,3与离心沉淀率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二者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37℃时达最大值,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不同储粮温度及储藏方法稻谷的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当储藏温度较低时,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较为接近;而高温储藏时,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储藏。因此,稻谷储藏时,低温储粮应是首选方案,当低温不易实现时,可选择气调储藏以减缓温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玉兰 《中国油脂》2021,46(11):139-144
为了研究地下储油的可行性,将大豆油分别置于室外地上和地下室的钢制油罐(单罐容量200 kg)中储存,地上储油分别采用常规储存、添加抗氧化剂TBHQ储存、充氮储存,地下储油采用自然低温储存,储期24个月,期间自动检测和记录储油温度,每月取样检测大豆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维生素E含量和甾醇含量,分析不同储油条件对大豆油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上储油的全年周均温度为19.5 ℃,最高温度接近40 ℃,最低温度接近0 ℃,夏季(6—9月)月均温度为33 ℃,冬季(12月至次年3月)月均温度接近10 ℃;地下储油的全年周均温度为16.8 ℃,常年日均温度在12~21 ℃之间。经24个月储存,4种储油的酸值均未超出国标限量,但地上常规储油的酸值升幅明显高于其他3种储油,其过氧化值在7个月时已超标,地下储油和地上添加TBHQ储油的过氧化值至24个月也未超标,充氮储油的过氧化值在17个月时开始超标,地下储油的保质期比地上常规储油延长了17个月。随储存时间延长4种储油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均持续降低,但与地上常规储油相比,地下储油中维生素E、甾醇损失率分别下降19.36、8.57个百分点。与地上储油相比,地下储油依赖于自然的恒定低温和避光条件,在不添加抗氧化剂和不充氮的条件下可实现对大豆油的保质保鲜储存,是一种绿色安全和优势明显的储油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郑州高新区园区内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存储和备份困难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运营的基于云存储的在线存储和在线备份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对象的分布式存储架构,有着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油脂储藏过程中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及防控措施,并重点研究了充氮对油脂氧化的延缓。  相似文献   

17.
秦绍昆 《中国油脂》2022,47(2):143-147
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其品质指标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将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储存于室外地上和埋于室外地下的钢制储罐,定期取样测定油脂的水分及挥发物、酸值、过氧化值、色泽、挥发性成分、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氧化稳定性及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考察不同储油方式对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储油温度变化较小,基本在11~27℃之间,地上储油温度变化较大,最高接近45℃,最低接近0℃;地上、地下储油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储油方式对油脂水分及挥发物、色泽、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储存12个月时,地上、地下储存大豆原油酸值升幅分别为83.3%、12.5%,地上、地下储存菜籽原油酸值升幅分别为86.4%、19.0%,地上、地下储存大豆原油过氧化值升幅分别为243%、218%,地上、地下储存菜籽原油过氧化值升幅分别为219%、167%;地下储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地上储油,地下储油对部分重要挥发性成分和甾醇、维生素E等油脂营养成分的的保留效果优于地上储油。总的来说,地下储油是良好的油脂品质保鲜技术,不但能控制氧化速率,对营养价值及风味的保持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8.
稻谷储藏过程中其品质的变化深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因素包括温度、水分、空气比例以及虫害和微生物等,尤其是在储粮温度较高且稻谷水分偏大的条件下,稻谷霉菌生长较快,导致稻谷品质下降。综述储粮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以及稻谷储藏期间储粮害虫和有害微生物和对稻谷的危害,讨论现有的稻谷储藏技术以及新型储粮技术的研究,目前低温储粮、气调储粮、利用CO2法检测稻谷霉菌以及天然防霉剂的研发等新型技术的开发为我国稻谷的安全储藏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保障,只是一些新型技术对粮仓的要求较高,实现全国性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高筋小麦粉储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筋小麦粉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在不同温度(15、25、35℃)、不同储藏方式(充N2、脱氧剂脱氧、真空、对照)下储藏高筋小麦粉,研究了储藏期间高筋小麦粉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面筋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筋小麦粉的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以及面筋指数都能较好地反映出高筋小麦粉储藏品质的变化。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和降落数值升高,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下降。在储藏期间温度的变化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低温有延缓品质劣变的优点;其次为储藏方式,但相互之间差别不明显;同时发现气调储藏在高温环境中效果较好,所以高筋小麦粉应尽量保存在低温气调储藏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Small hermetic bags (50 and 100 kg capacities) used by smallholder farmers in several African countries have proven to be a low-cost solution for preventing storage losses due to insects. The complexity of postharvest practices and the need for ideal drying conditions, especially in the Sub-Sahara, has led to questions about the efficacy of the hermetic bags for controlling spoilage by fungi and the potential for mycotoxin accumulation.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at two locations (Indiana and Arkansas) on dry maize (14% moisture content) in woven polypropylene bags and Purdue Improved Crop Storage (PICS) hermetic bags.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data loggers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each bag provided profiles of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stored grain at the two loc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ICS bags prevented moisture penetration over the three-month storage period. In contrast, maize in the woven bags increased in moisture content. For both bag types, no evidence was obtained indicating the spread of Aspergillus flavus from colonized maize to adjacent non-colonized maize. However, other storage fungi did increase during storage. The number of infected kernels did not increase in the PICS bags, but the numbers in the woven bag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warmer environment in Arkans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higher insect populations in the woven bags than in Indiana. Insects in the PICS bags remained low at both locat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PICS hermetic bags are effective at blocking the effects of external humidity fluctuations as well as the spread of fungi to non-infected kern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