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相体系中,可溶性两亲性多糖能自聚集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胶束,分子中疏水性和亲水性链段分别构成胶束的疏水内核和亲水外壳,这一结构特征是该胶束实现载体功能的基础。因此,保持或稳定该结构对胶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两亲性多糖胶束结构稳定性内涵、维持稳定的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结构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失稳表现形式等方面对两亲性多糖壳—核结构胶束的稳定性进行综述,并展望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活性染料染色特性十大参数分析(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荣圻 《印染》2005,31(14):45-49
虽然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但总的看来,都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部分。因此,人们把有机化合物的疏水性(非极性)部分叫有机性基部分;亲水性(极性)部分称为无机性基部分。有机性部分亲油,无机性部分则亲水。若用数字来表示有机化合物的亲油和亲水程度,即为有机性值(用O来表示)和无机性值(用I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文摘     
在皮革生产中合理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本文介绍在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既具有疏水(非极性的)基团,又具有亲水(极性的)基因。对于皮革生产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可能性,系由三个基本因素来确定:分子的非极性段长链;分子的极性段的电荷符号;分子的极性段的官能基类型。表面活性剂与  相似文献   

4.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征 分子中既有较强的亲水基团又有较大的亲油(憎水或疏水)基团即所谓两亲结构,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征。非极性的憎水基团的存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产生“憎水作用”而有远离水的趋势,分子间相互缔合,尽可能与水隔离;极性的亲水基团的存在能防止表面活性剂成为不溶解相从溶剂中析出,因为极性基团是溶剂化的。  相似文献   

5.
聚乙二醇(8000)双脂肪酸酯(代号PEG8000DS)分子由疏水-亲水-疏水部分组成,在稀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形成三元水合网,将表面活性剂束围在其中,胶束由球状转变成棒状,从而使粘度增加,因而它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增稠剂。使用时一般先用50~20倍的高...  相似文献   

6.
晏岚  吴兴赤  宋威 《中国皮革》2003,32(23):21-22
众所周知复鞣剂DT -R70 4是高级碳链脂肪醛。醛 ,是含有羰基 (C =O )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羰基和 1个烃基及 1个氢原子或 2个氢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醛。甲醛是亲水的 ,即甲醛分子上的氧原子的亲水性 ,可以将疏水的亚甲基 (-CH2 -)拖入水中 ,随着亚甲基数目的增加 ,显然其亲水性逐渐减弱。按日本化学家关于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性 ,用有机值 (疏水 )、无机值 (亲水 )来表示的话 ,1个醛基的亲水性约 65 ,而1个碳原子的疏水性约为 2 0 ,显然 4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醛 ,就不溶于水了。如果在碳链的另一端再带上 1个醛基 ,有 2个醛基的助力 ,5个碳…  相似文献   

7.
琥珀酰化和棕榈酰化对大豆蛋白界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琥珀酸酐和棕榈酸N-羟琥珀酰亚胺酯为酰化剂,使琥珀酰基和棕榈酰基与大豆分离蛋白(SPI)共价结合,主要检测了改性程度对SPI溶解性、表面疏水性、乳化性、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动力学及其界面膨胀流变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溶解性和表面疏水性与其界面特性的关系,比较了亲水和疏水改性对大豆蛋白界面特性的影响。研究显示,随着琥珀酰化程度的增加,SPI的水溶性增加,表面疏水性下降,蛋白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速率增加,吸附膜的界面膨胀模量增大,体系的乳化性能得到有效改善;适度的棕榈酰化(酰化程度为30.21%)使SPI的表面疏水性增加,溶解性没有明显降低,蛋白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加快,吸附膜的膨胀模量增大,乳化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而当棕榈酰化程度达50%左右时,溶解性下降到近40%,吸附速率明显降低,乳化体系无法形成;比较而言,亲水的琥珀酰化比疏水的棕榈酰化对SPI界面特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共价结合疏水基团使大豆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加对其界面特性的改善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马建中 《西部皮革》2002,24(4):33-35
2 植物鞣制 植物鞣质与皮胶原之间的主要反应曾被认为是在多元酚上的羟基与蛋白质上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形成了氢键,酸碱反应也存在,不过范围较小。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鞣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中较少亲水原子的部分会随着水的除去聚集到一起形成第三种类型的键: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DOP)具有免疫活性片段的结构特征及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相互作用机制,基于对TLR4结合腔的亲疏水性分析,将DOP寡糖的分为疏水片段筛选和亲水片段筛选,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作用最强的DOP片段的结构特征及与TLR4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找到作用最强的DOP七糖片段,具有与经典底物脂多糖相似的结合模式,其中疏水性四糖片段结合在疏水结合腔,亲水性三糖片段结合在电正性区域。具有潜在免疫活性的铁皮石斛多糖可以由乙酰基修饰的疏水四糖片段和没有乙酰基修饰的亲水三糖片段组成,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与TLR4进行相互作用,发挥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些加脂剂的亲水疏水性能及它们对铬鞣革的耐湿颜色坚牢度的影响作了一些研究,以图得到颜色坚牢度好的优化加工条件。加脂剂的亲水疏水性能通过测定加脂染色后革的临界表面张力(r_c)来估计。r_c的测量是用一系列的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对染色加脂后的革进行染料萃取而得到。染料的亲水疏水平衡用无机性:有机性比值(IOR)来估计,这一比值是基于它们的化学结构计算的。研究发现:皮革临界表面张力显著影响皮革  相似文献   

11.
烷基糖苷APGs作为新一代绿色表面活性剂,以其优异的表面特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深入研究了不同链长的烷基糖苷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胶束化行为以及电解质的加入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APGs溶液的CMC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疏水端的结构。随着疏水链的增长,APGs溶液的CMC随之减小。相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言,硫酸钠的加入对溶液的影响较小,主要是通过对疏水链的盐析作用来实现的。在强碱体系下,APGs分子亲水端部分去质子化使得所形成的胶束带负电性,从而导致氢氧化钠的盐析效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EfOM)的组成和特性,探讨了EfOM在Fenton深度处理中的去除行为。结果表明,EfOM主要为疏水性物质,其中疏水酸的CODCr和UV254表征含量分别为64%、53%,占比例最少的为弱疏水物质,分别为7%和10%;EfOM主要为表观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采用Fenton深度处理法可有效去除EfOM,当H2O2用量为0.5 Qth,初始pH值为3,H2O2与Fe2+物质的量比为5∶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出水可达到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Fenton出水中疏水酸含量最高,其次为亲水物质;分子质量大的有机物被有效去除,出水中主要为分子质量小于3000的有机物,占6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杨栋樑 《印染》2011,37(16)
2包合的机理和方法环糊精(主体)最重要性能之一,是可与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这种超分子结构是由若干个不同物质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相互形成新的聚集体.环糊精具有广泛的客体,如有机分子、无机离子、络合物,甚至稀有气体.在溶液中形成这类超分子时,主体分子会与溶剂分子竞争客体分子,这就要求主、客体分子之间有选择性地相互作用,如以范德华力、氢键、亲水/疏水性与某些基团结合,或以局部的电荷和空间等共同决定的选择性分子间力,亦称分子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4.
腈纶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时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艳春  陆大年 《印染》2006,32(19):10-11,15
采用氮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腈纶纤维,处理后纤维表面的吸湿性能可得到显著改善,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逐渐退化。处理效果的衰退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纤维的结晶度及所放置的环境。结晶度高的样品改性后获得的亲水性能丧失较慢;放置在亲水环境中的样品没有丧失其获得的亲水特性;而放置在疏水环境中的样品却渐渐回复了其原有的疏水特性;放置在液氮中的样品其获得的亲水特性没有丧失;放置在室温及90℃高温下的样品会部分丧失其获得的亲水特性。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是能显著改变(通常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二相界面张力的物质。分子中含有亲水和疏水两个组成部分,在液体中趋向集中于该液体和另一相的界面,形成单分子膜而降低表面张力,从而发生净洗、乳化、润湿、分散等作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此外还有两性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6.
用泡沫整理和丝网印刷技术分别将疏水和亲水性整理剂整理到棉织物两侧,使棉织物鞋材面料在保持舒适性的同时有防水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亲水剂用量为80mL/m~2(原液载液率25%)且亲水剂与疏水剂体积比为4∶1时,疏水侧接触角高达147.1°,而亲水侧则接近0°。处理棉织物疏水侧耐水压高达1 780Pa,而未处理织物仅为100Pa。改性后织物的干样透气量为未处理织物的92.1%以上,而湿样则为97.7%以上。改性织物在经受刷洗10次和揉搓20次后,织物的防水性无明显下降,仍具有一定防水透气性。扫描电镜观察耐洗刷后的改性织物的表面发现,疏水剂在织物表面形成疏水膜,实质是疏水整理剂中的特氟龙微粒在剪切成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碱处理对大米谷蛋白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表明蛋白浓度9%(w/v)时,蛋白的黏度和表面疏水性大幅上升。9%(w/v)的谷蛋白含量条件下,pH<11.5,大米谷蛋白分子间作用力不发生变化;pH11.5~12.5,谷蛋白分子内与分子间的二硫键与巯基发生交换反应,产生聚集同时疏水基团暴露;pH13.0,部分谷蛋白分子的二硫键与巯基被破坏;pH13.5,谷蛋白分子的二硫键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将“亲水-疏水”结构引入胶体晶体中,探讨新型光学检测材料——富集胶体晶体测定水质中阿特拉津残留的可行性。以阿特拉津为模板分子,由疏水胶体颗粒与亲水凝胶制备富集胶体晶体。富集胶体晶体对阿特拉津残留最低检测浓度为2 ng/mL,并展现出较高的检测特异性,在实际饮用水样品中阿特拉津加标回收率在89.0%~105.5%之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3活性染料I/O值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染料的上染可以看作染料在染浴(亲水)和纤维(疏水)两相中的分配,所以活性染料的亲水、亲油性影响纤维上染料的吸附。重氮组分中萘环取代苯环后,疏水性增加,I/O值下降;尤其是活性基以乙烯砜基替代β-硫酸酯乙基砜,少了一个硫酸酯亲水性基团后,I/O值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树脂的应用及其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高吸水树脂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提高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树脂耐盐性方法,包括(1)亲水基团的多样化;(2)引入疏水长链;(3)合成两性高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