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三峡地下电站某机组调速系统分段关闭装置设计原理,并通过分析机组在调试过程中发生的机组未按设定的导叶关闭规律关机的故障现象来阐述分段关闭装置最初设计中存在的设计隐患以及后续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的取值对调节保证参数以及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结合某高海拔地区水电站工程实例,建立仿真模型,研究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取值与不同导叶关闭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导叶选取直线关闭规律时,受转速升高控制,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都存在一个最小临界值;而在折线关闭规律下,高海拔地区电站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受规范约束条件的限制,其飞轮力矩的取值同样受限。  相似文献   

3.
水轮机非固定模式导叶关闭规律是指按水轮机初始工况参数适时地确定最佳导叶关闭方式。这种适时的水轮机导叶关闭方式对于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具有较好的参数控制作用,能在不改变任何基础设施的前提下降低水电站过水系统最高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给水电站的运行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对非固定模式导叶关闭规律的优化中遗传算法有较高的优化效率,其中主要表现在算法简单、全局搜索性好、收敛性高、优化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导叶关闭规律的优化是水电站调节保证计算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合理的关闭规律降低水锤压强与限制机组转速升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本文基于某实际水电站,建立了引水发电系统过渡过程数学模型,模拟了电站控制工况下的过渡过程,研究了导叶关闭规律对输水系统的影响,结论表明先快后慢的导叶关闭规律适用于水锤极值和转速极值出现在不同工况的水电站。先快后慢分段关闭规律解决了该类电站一段直线关闭无法满足调保计算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开机至额定负荷过程、机组开机对临近机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这两种过渡过程中,蓄能机组和电站厂房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机组开机至额定负荷过程中,导叶开启及导叶开度回调瞬间对机组冲击较大,机组与厂房出现了较大振动。机组的开机及运行对临近机组的振动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临近机组的厂房振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厂房振动出现了明显变大。当机组稳定运行后,对临近机组的厂房振动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魏强 《电工技术》2017,(9):132-133
在差频并网过程中,断路器合闸瞬间两侧电压的相角差将给系统带来无功和有功冲击,要实现并网瞬间断路器正好合闸于相角差为0°的点上,就必须精确测得断路器的合闸导前时间。为此,在某500kV变电站进行了相关攻关试验。经反复测试和验证,准确地测得断路器的合闸导前时间,并按实测导前时间整定后,验证了自动同期装置合闸导前角的正确性,确保在并网过程中断路器能正好合闸于相角差为0°的点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国内某水电站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固定导叶裂纹情冴,通过技术探讨,对发生裂纹的固定导叶进行动应力与振动压力脉动特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固定导叶裂纹原因分析,找出固定导叶裂纹产生原因,为后续工程解决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导叶关闭规律的优化及对水力过渡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优化导叶关闭规律是解决水电站机组调节保证计算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然而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如何优化导叶关闭规律、不同的导叶关闭规律对水力过渡过程有何不同的影响、选取的导叶关闭规律能否安全有效地实现等,至今缺少明确的答案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以致难以发挥导叶关闭规律应起的作用。本文从结合国内某些大型水电工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轴流式水轮机过渡过程中出现三种转换工况,即水轮机工况、制动工况和水泵工况。从图1可见导叶开启时,机组不带负荷其转速上升过程和导叶在大开度运行时突然甩负荷而迅速关闭的转速变化过程线是不一致的。导叶在突然全关闭瞬间,由于机组惯量使暂持较高的转速旋转,而不会立刻停止。这时水轮机处于暂态水泵工况。当导叶迅速关闭过程,同时出现惯性力,严重时还会出现反水锤现象。1973年在长湖电站的甩负荷试验时,发生了反水锤,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水轮机导叶关闭规律对机组过渡过程主要参数的影响以及目前电站常用的导叶关闭规律。国内外对导叶关闭规律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难以应用于工程实际,特别对于抽水蓄能电站存在"反S型"以及过渡过程计算工况复杂,更难优化出合适的关闭规律。本文采用穷举法结合SIMSEN软件进行自动优化软件开发。该软件可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采用一段、两段甚至三段折线关闭规律对电站进行快速高效的关闭规律自动优化,可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调速器控制应用为例,简要介绍了调速器功能特点以及控制模式,描述了蓄能机组调速器在水轮机、调相和拖动机等工况下导叶控制情况,详细分析了水泵工况下导叶开度与接力器行程和抽水扬程、机组流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抽水扬程与导叶开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检验得到与各工况运行条件相适应的导叶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揭示水轮机导叶不同关闭过程对水轮机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选择导叶两段关闭规律,针对第一段关闭时间、第二段关闭时间和导叶位置拐点开度,探讨这3个关键参数对机组转速变化和蜗壳水压力变化的影响,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导叶两段关闭过程的规律并进行了优化。合理的水轮机导叶两段关闭过程可以有效的解决机组甩负荷时转速升高和蜗壳水压上升这一矛盾,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水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某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的活动导叶的刚强度性能和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活动导叶不同的截面厚度对导叶刚强度性能的影响,以及采取流固耦合的方法计算活动导叶在水中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丰满电站水轮机导水机构密封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老水电机组导叶轴承多采用黄干油润滑的锡青铜轴承,由于长期运行,导叶轴颈、轴承磨损严重,不仅导叶立面及端面漏水量增大而且沿轴颈大量漏水,每年损失了大量的水能。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对丰满一号、四号机组导叶密封改进,较好的解决了老水电机组导水机构漏水问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老水电机组处理导叶漏水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在水电厂水轮机检修过程中,水轮机导叶立面间隙调整是一项重要而精细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将水轮机24片矩形导叶两两相靠,调整为一个密不透水的圆筒状。传统导叶立面间隙调整方法虽然能满足调整完成后两两导叶立面间隙为零的技术要求,但因缺乏精确的反馈量和监视量,调整过程费时费力,同时可能造成导叶之间压紧程度不一的现象,对后续调整产生一定影响。通过采集机组检修前导水机构各项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进行精确建模,在模型中进行多项初始条件下进行水轮机导叶立面间隙模拟调整,并与检修前数据比较,得出该检修状态下导叶的标准位置。在现场实际调整过程中,根据不同水轮机导叶立面间隙分布情况、机组检修级别,结合导叶标准位置提出差异化水轮机导叶立面间隙调整策略,极大提高了水轮机导叶立面间隙调整效率和精度,保证了机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朱洪雷 《防爆电机》2012,47(4):44-46
导水机构是水电站机组水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顶盖、底环、控制环、导叶等大部件组成.因此导水机构在工地安装中采用正确的安装工艺工序及对各种出现问题的得当处理,严格按规范保证各项安装尺寸,对保证整个机组将来运行质量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某电站2号机组在发电同期并网瞬间,机组受到无功冲击事件.从同期条件(频差、压差、相角差)、导前时间和同期装置给励磁调节器的脉冲宽度3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此次无功冲击的原因是机组压差范围设置的过宽,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水头较高的水电站,球阀是除导叶外第二套导通和截断水流的挡水设备,是防止导叶关闭故障引起机组事故扩大的最后一道保障。为检验某抽水蓄能机组球阀的动水关闭能力,进行球阀动水关闭试验,阐述了试验测点布置、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对球阀振动、水流方向轴向位移、操作油压、球阀接力器开度及机组稳定性指标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试验机组在发电额定负荷工况导叶开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球阀能可靠关闭,为后续新建抽水蓄能机组动水关闭球阀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浪底反调节电站导叶分段关闭采用分体式、纯机械式分段关闭装置,采用导叶两段关闭形式,解决了水击压力过大与机组转速下降过慢的矛盾。但在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导叶分段关闭装置进行改造,增加一套电气液控换向阀,并对电气控制进行相应优化,提高了导叶分段关闭装置的动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优化导叶关闭规律解决苏力曼电站在机组甩负荷过程中出现压力激波问题的过程,分析了有关原因,为相关电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