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膳食脂肪酸对肥胖小鼠肝脏及其血液中脂肪酸组成及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喂基础饲料)、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组(喂猪油高脂饲料)、中链饱和脂肪酸(MCSFA)组(喂椰子油高脂饲料)、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组(喂亚麻籽油高脂饲料)、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组(喂大豆油高脂饲料)、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组(喂橄榄油高脂饲料)和反式脂肪酸(TFA)组(喂8%氢化大豆油高脂饲料),每组10只,共干预16周,所有种类饲料总能量均相同,基础饲料脂肪供能比为10%,各高脂饲料脂肪供能比均为45%,喂养周期结束后,禁食12 h,麻醉后立刻解剖取出肝脏。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肝脏及其血液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肝脏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肝脏脂质沉积采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CSFA组、MCSFA组、n-6 PUFA组、MUFA组和TFA组小鼠肝脏中均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n-3 PUFA组小鼠肝脏未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与对照组比较,LCSFA组小鼠肝脏及血液中总n-6 PUFA和总PUFA含量升高; n-3 PUFA组小鼠肝脏及血液中总n-3 PUFA和总PUFA含量增加,但总MUFA含量减少; n-6 PUFA组小鼠肝脏及血液中总n-6PUFA、总n-3 PUFA和总PUFA含量升高,但总饱和脂肪酸(SFA)和总MUFA含量降低; MUFA组小鼠肝脏及血液中总SFA含量减少; TFA组小鼠肝脏及血液中C18∶1 n-9t(TFA)含量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LCSFA组和MCSFA组小鼠肝脏脂肪酸代谢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c)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和n-6 PU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鼠肝脏及其血液中脂肪酸构成与其对应的膳食脂肪酸模式一致。不同类型脂肪酸高脂饲料可通过对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肥胖状态下肝脏的脂质代谢及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DHA/EPA比例对高脂膳食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4组并给予高脂膳食,同时用葵花籽油、紫苏油、鱼油和藻油等调节膳食中n6/n3 PUFA的比例为4:1或DHA/EPA的比例(2:1、1:1和1:2)。12周后,用商业试剂盒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血清或肝脏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或炎症因子表达变化。结果:DHA/EPA替代植物来源的n3 PUFA-ALA并不能减少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及提高血清和肝脏的SOD活性;与补充ALA相比,DHA/EPA为1:1时小鼠血清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DHA/EPA比例为1:1和1:2时小鼠肝脏的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DHA/EPA比例2:1可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的促炎因子表达。结论:在高脂膳食及膳食n6/n3 PUFA比例4:1的条件下,补充DHA/EPA比植物来源的ALA更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和降低炎症水平,且当DHA/EPA比例1:1时抗氧化能力最好,而当DHA/EPA比例2:1时抗炎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研究黑米对高脂高胆固醇膳食饲喂雌性小鼠血脂水平及小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调控的影响。将48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高脂对照组和三个实验组(高脂饲料中添加白米和黑米代替玉米淀粉),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气相色谱法检测肝脏中胆固醇含量,Real-time PCR法分析调控小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HMG-Co A-R、MTP、ABCG5/8、ABCA1、NPC1L1等的m RNA表达水平。与高脂组相比,黑米组血清中TC和TG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但白米组血清中TC、TG、HDL-C含量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与高脂组相比,白米组小鼠肝脏中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黑米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黑米高剂量组极显著降低(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黑米添加组ABCG5、ABCA1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MTP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黑米低剂量组ABCG8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上调极显著(P0.01);黑米低剂量组NPC1L1 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下调极显著(P0.01);黑米高剂量组HMG-Co A-R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黑米对高脂高胆固醇膳食饲喂小鼠胆固醇代谢平衡的调节,可能是通过增加小肠中胆固醇排泄并抑制固醇的吸收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研究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方法普通基础饲料加10%猪油、l%胆固醇,0.5%胆酸钠组成高脂饲料,高脂饲料中添加6%的桑椹籽油饲喂Wistar大鼠(桑籽油组)4周后与单饲高脂饲料的大鼠(高脂组)对比血脂和肝脂水平.结果与高脂组比较,桑籽油组大鼠血清和肝脏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致动脉硬化指数也明显下降(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抗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桑椹籽油具有显著的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南极磷虾油、鱼油和花生四烯酸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8 周龄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部分进行双侧去卵巢手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部分不进行去卵巢手术,仅进行开腹腔与缝合的假手术,作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南极磷虾油组(150 mg/kg mb)、鱼油组(80 mg/kg mb)和花生四烯酸油组(140 mg/kg mb)。连续灌胃12 周后取材,测定骨密度,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肝脏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油脂南极磷虾油和鱼油能极显著降低骨质疏松小鼠体脂比(P<0.01),改善血脂及肝脏脂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调肝脏中脂质合成关键基因SREBP-1c、FAS、ACC、SCD1的mRNA表达(P<0.05、P<0.01);而n-6 PUFA油脂花生四烯酸油会升高血脂水平并上调肝脏中脂质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结论:两种n-3 PUFA均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小鼠脂代谢紊乱,且南极磷虾油效果更好;而n-6 PUFA花生四烯酸油则加剧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吉林人参低聚肽(ginseng oligopeptides,GOP)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是否具有降脂作用。方法:取SD大鼠108只,设立9个实验组:6个GOP剂量组(0.062 5、0.125 0、0.250 0、0.500 0、1.000 0、2.000 0 g/kg)、1个空白对照组、1个乳清蛋白组(0.250 0 g/kg)和1个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日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每日给予高脂饲料,2周后各组继续给予相应饲料并连续灌胃30 d。结果:GOP各剂量组大鼠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GOP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P0.01),提高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1),升高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P0.01)。结论:GOP没有辅助降血脂作用,GOP可能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益生菌对大鼠肝脏脂质氧化损伤拮抗作用。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益生菌LV108组和益生菌混合组。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同时两组益生菌干预组分别灌胃LV108发酵乳和混合发酵乳(1 m L/100 g,109 CFU/m L)。结果表明,各组间大鼠饲料消耗无显著性差异,第4周后益生菌组及其混合发酵乳组体重增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血清指标表明益生菌干预能够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大鼠肝脏氧化指标可以看出,益生菌干预能够提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from 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CAT)的活力和非酶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一氧化氮自由基(NO)等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益生菌对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作用通过降低高脂饲料的食物效应比,缓解脂质堆积,调控血脂及肝脏脂质氧化损伤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研究长双歧杆菌DD98对高脂诱导的2型糖尿病及肥胖小鼠症状的缓解作用。糖尿病实验:采用C57BL/6N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长双歧杆菌DD98干预组,空白培养基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每组6只。4周后,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模,给予受试物3周,实验结束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和指标检测。与糖尿病模型组和空白培养基干预组相比,DD98干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18.66±1.84 mmol/L)显著降低,并且DD98干预组小鼠葡萄糖耐量、血清和肝脏脂质水平(TG、TC、LDL-C)均得到显著改善。肥胖实验:采用C57BL/6N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长双歧杆菌DD98干预组,空白培养基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每组6只。同时给予受试物5周,进行指标检测。与高脂饲养组和空白培养基干预组小鼠相比,DD98干预组小鼠空腹体重值(20.89±2.51 g)、脏器指数、血清和肝脏脂质(TG、TC、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肝脏脂质堆积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长双歧杆菌DD98可以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状,进一步改善由2型糖尿病和肥胖引起的血脂紊乱以及肥胖引起的轻度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研究燕麦发酵前后对高血脂小鼠血脂、抗氧化以及肝保护作用。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燕麦面条组、燕麦馒头组。6周后检测血清、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抗氧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谷胱甘肽(GSH)指标,同时观察肝组织损伤变化情况。燕麦馒头组小鼠血清及肝脏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肝脏中TC、TG、LDL-C分别下降46.43%、50%、45.95%,HDL-C上升32.08%,血清中TC、TG、LDL-C分别下降19.59%、30.81%、17.45%,HDL-C上升24.34%,燕麦馒头降低血脂效果在肝脏中更加明显。燕麦馒头组和燕麦面条组小鼠肝脏、血清中的SOD和GSH活性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说明燕麦发酵前后均增强抗氧化能力,且发酵后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发酵前。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燕麦馒头具有减少高脂血症小鼠肝脏中脂质沉积的作用。燕麦发酵后对高血脂小鼠有显著降低血脂、抗氧化及降低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观察复方铁皮石斛叶超微粉不同配比对高脂高糖致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影响。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小鼠,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复方铁皮石斛叶超微粉(铁皮石斛叶超微粉和山楂精提物不同配比依次为1:1、1:2、1:4、2:1、4:1)连续9周。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酶(ALT)和谷丙转氨酶(AST)水平;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检测肝脏中胆固醇(TC);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结果表明,复方铁皮石斛叶超微粉(4:1)能有效缓解高脂血症,降低血清TC、LDL-c、MDA、Ox-LDL水平,下降幅度分别为40.84%、36.67%、5.69%、8.22%(p<0.01),血清SOD活性提高5.48%(p<0.01);肝脏TC水平下降14.10%(p<0.05);肝脏重量降低31.35%(p<0.01),能改善肝脏中脂肪沉积。上述结果明确了复方铁皮石斛叶超微粉(4:1)给药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高脂高糖致小鼠血脂异常、肝脏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绞股蓝茶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蒸馏水)、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蒸馏水)、6 g/L和9 g/L绞股蓝茶饮组(高脂饲料+6 g/L或9 g/L绞股蓝茶饮),每组10只。用绞股蓝茶饮灌胃65 d后,检测大鼠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丰度。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6 g/L或9 g/L绞股蓝茶饮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脏甘油三酯(TG)与T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肠道细菌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和梭菌属XI丰度显著降低(P0.05),梭菌属XIVa和普氏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拟杆菌属丰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口服绞股蓝茶饮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且可能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翡翠贻贝粗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翡翠贻贝粗多糖(PCP)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72只,每组12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饲辛伐他汀5mg/kg) 、翡翠贻贝粗多糖低剂量组(50mg/(kg·d))、中剂量组(100mg/(kg·d))、高剂量组(200mg/(kg·d))。正常对照组小鼠从实验开始至结束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他5组小鼠均喂高脂饲料。30d后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肝脏TC、TG含量,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以及血清和肝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结果: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1),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1)、TG含量(P<0.01),提高血清HDL-C含量和NO含量(P<0.01),提高血清LCAT、血清和肝脏HPL、HL活性(P<0.01)。结论:翡翠贻贝粗多糖对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效应,该作用可能与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增强LCAT、LPL、HL酶活性,提高HDL-C、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泽生  侯冬梅  贺伟  王婧宜 《食品科学》2011,32(11):306-309
目的:通过体内给药动物实验探讨植物甾醇的降血脂功效。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正常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和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植物甾醇的高脂饲料(剂量组),检测相关指标。结果:饲喂高脂饲料的干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植物甾醇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模型组胆碱酯酶(CHE)活力在血清及肝脏中显著降低(P<0.01),剂量组CHE活力随着植物甾醇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植物甾醇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并且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黑果枸杞色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进  瞿伟菁  刘丛  时德红 《食品科学》2007,28(9):514-518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色素对实验性小鼠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ICR雄性小鼠按体重和血脂水平随机分成6组,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辛伐他汀、高脂饲料加黑果枸杞色素(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0、200、400mg/kg)处理。喂养6w,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机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水平等指标。结果:与高脂组小鼠相比,给予黑果枸杞色素可降低小鼠血清总TC和TG、LDL-C的含量,升高血清和肝组织T-AOC、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MDA含量(p<0.05);但对血清HDL-C和血清、肝组织中SOD活性未见显著影响(p>0.05)。结论:黑果枸杞色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升高和脂质过氧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仲绿原酸对高脂模型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开展杜仲绿原酸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低剂量(25mg/kgBW)、中剂量(50mg/kgBW)、高剂量(100mg/kgBW)杜仲绿原酸组,每组10只。后4组喂以高脂饲料,将小鼠灌胃杜仲绿原酸4周,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水平及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研究发现:杜仲绿原酸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动脉硬化指数和冠心指数,肝脏TC、TG含量亦有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生成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研究表明:在高脂膳食条件下,杜仲绿原酸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和肝脏脂质的积累,提高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其中以中剂量降血脂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藻油混合油软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火麻仁油藻油低剂量组(85mg/kg)、火麻仁油藻油中剂量组(170mg/kg)、火麻仁油藻油高剂量组(340mg/kg),饲喂以高脂饲料及不同剂量火麻仁油藻油,测大鼠体重、脂肪,计算Lee's指数、脂体比,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肾脂体比、睾脂体比、总脂体比显著增加(P0.01或P0.05),TG、TC、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和肝脏中MDA显著升高,SOD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藻油高、中剂量组大鼠体重、睾脂肪比、肾周脂肪比、总脂体比显著降低,TG、TC、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1或P0.05),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或P0.05)。结论: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大鼠,中、高剂量火麻仁油、藻油混合油的摄入能够有效起到调节血脂、抑制脂质过氧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苦荞蛋白对高血脂症小鼠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对苦荞蛋白各组分进行体内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蛋白各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功能,其中清蛋白最强,球蛋白次之,谷蛋白最弱。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苦荞清蛋白高、低剂量组和球蛋白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LDL-C) (P < 0.05),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HDL-C) (P < 0.05),有降血脂作用;同时清蛋白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P < 0.05),显著增强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 < 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香椿叶提取物(TLE)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抗氧化功能,以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TLE对小鼠血脂和肝脂质水平、血清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肝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LE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同时LDL/HDL水平亦显著下降;TLE能降低小鼠肝指数和肝脏TC及TG含量,提高血清总抗氧化力(FARP)水平,改善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能降低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因此TLE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可减少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9.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的效果 ,选用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 ,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实验根据大鼠体重、血脂水平进行随机分组 ,设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 (分别为 2 5、10 0、15 0mg kgBW)。受试物每天经口灌胃给予。 6周末测定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ACT)活性 ,同时测定肝脏TC、TG ,粪总胆汁酸 (TAB)的排出量。结果显示 :原花青素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 ,大鼠血清TC、TG水平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原花青素使高脂大鼠血清TC水平降低了 18 1% (高剂量 ) ;使血清TG水平降低了 34 4 %以上。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P <0 0 1)。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血清LCAT活性有升高的作用 (P <0 0 5 )。实验各组粪胆汁酸每日排出量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提示原花青素有降低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孕期和哺乳期母体高脂饲料对子代生长发育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植物甾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确定受孕的30只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植物甾醇干预。所产子代断乳后,每组按体重随机选取10只雄性子鼠,继续以基础饲料喂养至3月龄,摘眼球取血,取脏器称重。采用试剂盒(酶法)测定血脂水平,以RT-PCR法测定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关键蛋白HMGCoA还原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基础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子代小鼠睾丸重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MGCoA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饲料组相比,母体植物甾醇干预对子代生长发育、血清胆固醇水平和HMGCoAR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生命早期高脂饲料可影响子代雄性小鼠的睾丸发育,改变子代胆固醇的代谢,增加子代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