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着力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不断改进工作,改善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提高设备完好水平,加强停电检修管理,增强事故处理能力,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故障停电区域,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对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着力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不断改进工作,改善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提高设备完好水平,加强停电检修管理,增强事故处理能力,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故障停电区域,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从智能配电网发展意义出发,分析了在配电网中采用20 kV配电电压的优越性,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及建议,得出20 kV配电网相比10 kV配电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从10 kV配网过渡到20 kV配网,依然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南京配电网相关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南京配电网调度实时作业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系统面向配电网调度,遵循IEC 61970/IEC 61968标准,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管理系统的平滑集成,以配电网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事故处理为应用主线,对配电网调度、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对配电网日常调度工作全程跟踪、资源信息共享和管理的自动化,为调度员在中、低压配电网的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20kV配电网优越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目前的10kV配电网由于自身特点的限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20kV配电网可以克服10kV配电网技术上的不足,又有投资少、网损低的经济优势,不仅可以解决目前配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电网的节能降耗。然而,我国在20kV配电网应用实施方面进展比较缓慢。在讨论20kV配电网实施方面的困难基础上,对下一步20kV配电网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20kV配电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一起220k V送出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跳闸,重合于永久故障后线路跳闸。机组孤网运行情况下机组过速保护动作,全厂交流失压,后机组开机并入系统运行正常。事故显示送出线路故障跳开后,机组进入孤网运行状态,PI调节方式下机组频率振荡,机组高频保护动作导致紧急停机,机组紧急停机造成全厂及孤网交流失压。机组故障仿真及事故过程分析显示,随着孤网运行模式的变换,机组孤网运行判据应相应修正并予以试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小天都水电站机组联网转孤网的试验进行归纳总结,对水轮机组联网转孤网控制策略、试验方法进行分析,验证调速器主配拒动信号动作的可靠性,验证当系统频率高于50.5 Hz时,调速器自动切至孤网模式不跳闸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现有继电保护相关规程及反事故措施为标准重新分析广蓄二期西门子发变组保护存在的N-1风险,提出了利用保护装置备用跳闸接点及重动继电器增设冗余跳闸回路、交叉配置机组和主变主保护直流电源回路以消除保护直流电源和跳闸回路N-1风险的应对策略,避免了因单一元件故障导致的发变组保护拒动,传动试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kV高压配电用户是10kV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网的主要供电对象,随着电网容量增大,一类负荷的高压配电用户也逐渐增多.在过去一直采用的保护方式、电流互感器变比的确定等方面在距变电所较近对暴露一些问题.越级跳闸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就其原因有三点:一是高压用户采用交流操作去分流式反时限保护,配电流脱扣跳闸的方式,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阻抗过大,速断不能满足动作的选择性和可靠性;二是保护和测量对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有矛盾,三是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固有动作时间差问题.110kV电网系统保护及操作电源现状工.110kV…  相似文献   

10.
某地区中压配电网主要采用10kV供电,随着电力负荷密度和供电范围的增大,原有10kV配电网已无法满足需求,发展20kV等级供电网络在降低网损、增大输送容量等方面效益明显。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该市20kV电压等级供电网的试点工程,论证了20kV中压配网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串列双圆柱不同间距时的流速分布进行试验分析,得知水流进入桩柱间隙区域后,正对桩柱的垂线流速分布由对数分布变为S型分布.沿横断面方向,流速改变形式十分相似,各曲线分布趋势沿水槽中心呈对称分布.对于不同间距,对水流影响不同,间距越大,桩周围流速减小幅度越小,流速改变波及面越小.本次试验的分析结果为码头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城市多水源供水工程中配水系统不同组成方式存在的不足,通过改进“供水水库+调节水 库”联合供水方式,创新地提出了一种井库流量补偿式配水系统。配水系统在调节水库库岸增设配水 井,上游供水水库输水管道接入配水井后再向下游水厂供水,配水井设连通闸与调节水库连通,配水井 与调节水库之间供水流量可相互补偿,在常规的供水水库单独供水、调节水库单独供水、供水水库和调 节水库联合供水配水方式基础上,还具有供水水库向调节水库和下游水厂同时供水的功能。配水井是 井库流量补偿调节的中枢,配水井的布置以及体型对系统调节的稳定性及效率影响巨大,结合千岛湖配 水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成果,提出了一种岸坝组合碗式配水井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土体参数可能服从不同类型的分布,而在考虑土性空间变异性的桩基础承载特性的研究中一般将随机变量假定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以土体的不排水强度为随机变量,考虑不同的变异系数和相关距离,采用随机有限元法分别模拟了竖向和水平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基础的承载性状,对比分析了土体不排水强度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Beta分布和Gamma分布条件下单桩的承载力均值和标准差。结果表明,土体强度的分布形式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均值没有影响,而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场中单桩水平承载力均值最大,服从Beta分布的随机场中单桩水平承载力均值最小;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Beta分布得到的承载力标准差均为最大。当地基土强度空间分布形式未知时,建议采用Beta分布确定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水量与水权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晶 《中国水利》2006,(9):33-34
水量是水权的本源与核心,但两者在内涵、外延方面又存在差异.由此导致了水量分配与水权分配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水量分配是水权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水权分配是水量分配的延续和深化.两者在分配的对象、标的、期限、手段、途径、解决纠纷的方式、适用的法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利用理论分布函数分析水文要素分布规律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如何选择一种合理的理论分布函数是难点所在。本文以万年县境内荷塘水文站多年径流量参数为统计样本,通过对比样本与4种常见分布函数的偏态系数C s和峰度系数C k的相对关系,找到适合样本的理论分布函数,并通过比较4种不同分布函数对样本的拟合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本文方法可为类似水文参数的理论分布函数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CT 图像的混凝土初始缺陷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覃茜  徐千军 《水利学报》2016,47(7):959-966
混凝土材料是由骨料、砂浆、初始缺陷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为了得到初始缺陷的分布规律,本文利用CT断层扫描技术获得的混凝土试件各断层扫描图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和重构了试件中初始缺陷的空间形貌。然后采用MATLAB编程实现对各个不连通缺陷的区分,进而对每一个缺陷都分别用不同的椭球进行近似。对椭球的方位、位置和尺寸等参数进行概率密度统计和拟合,得到了混凝土内初始缺陷定量的分布规律,椭球方位角可能呈正态、指数或均匀分布,缺陷中心点位置呈均匀分布,尺寸呈对数正态或极值分布,提供了对混凝土初始缺陷分布特征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骨料随机分布的分形研究及其对破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青文  殷亚娟  沈雷 《水利学报》2020,51(10):1267-1277,1288
混凝土的破坏特性和损伤破坏形态具有明显的离散性和随机性,骨料的随机分布形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对骨料分布的量化表征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假定混凝土是由骨料、砂浆及两者之间的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基础上,建立了细观混凝土力学模型。对36组不同骨料分布形式下的混凝土试件的单轴拉伸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利用盒维数和多重分形谱表征骨料分布,研究其随机分布规律以及对混凝土破坏特性的影响。发现多重分形谱较盒维数可以更好地提取局部细节特征,为骨料分布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进而统计分析了骨料分布多重分形谱谱宽与拉伸强度、软化段曲线(脆性)和裂纹分布盒维数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骨料分布多重分形谱谱宽与拉伸强度和脆性呈反相关关系,与裂纹分布盒维数成正相关关系,即骨料分布多重分形谱谱宽越小,骨料分布越均匀,峰值应力越大,脆性越明显,裂纹扩展越规则,裂纹分布盒维数越小。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混凝土破坏特性和开裂破坏形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量的实测资料,将潮流流速垂线分布分为Ⅰ型流速分布和Ⅱ型流速分布两种类型,并采用变维分形理论探讨了Ⅱ型流速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①Ⅱ型流速垂线分布存在变维分形现象;②三次函数关系式是Ⅱ型流速分布的最佳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9.
引调水 PPP 项目利益分配的 Shapley 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引调水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基于利益分配基本原则,结合引调水PPP项目特性,构建利益分配影响因子体系;然后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利益分配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了基于Shapley值改进的引调水PPP项目利益分配机制模型,以协调各方利益分配,使各方利益都实现最大化;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到工程实例中,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初始分配方案相比,改进后的利益分配机制不仅满足了个体理性以及群体理性,且衡量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实际贡献,更为贴近实际。该分配方式对引调水PPP项目总利益不产生影响,而只对分配比例产生影响,其政府、社会资本方及引调水PPP项目特许经营公司的利益分配系数分别为0.35、0.41、0.24。  相似文献   

20.
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针对新疆玛纳斯河1956—2014年径流序列构建混合分布模型和条件概率分布模型进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玛纳斯河1956—2014年的年径流序列存在巨变异,1995年为年径流序列变异年份;拟合曲线上部混合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相近,与P-Ⅲ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拟合曲线中部混合分布比条件概率分布和P-Ⅲ分布拟合更佳;拟合曲线下部三种拟合均无明显波动,拟合较好;混合分布模型更适于玛纳斯河年径流进行频率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