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高明  苏文莉 《饮料工业》2012,15(12):23-26
以雪莲果汁、荸荠汁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研制雪莲果荸荠复合乳饮料,并研究了其加工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雪莲果汁与荸荠汁配比3:1,添加蔗糖8%、乳粉1.25%、复合果汁30%时,雪莲果荸荠复合乳饮料风味最佳;添加CMC-Na0.04%、果胶0.07%、海藻酸钠0.08%时,产品稳定性最好。在25~30MPa下均质2次,灌装、密封后在95℃下杀菌15min,可获得营养丰富、风味较好的雪莲果荸荠复合乳饮料。在阴凉通风的室温条件下,产品的保质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梨果汁及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菌种、稳定剂CMC等辅料进行梨果汁发酵乳饮料的研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梨果汁发酵乳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二次加糖添加量8%、酸奶与水料体积比为1∶4,梨果汁添加量为16%,稳定剂CMC添加量为0.15%。本研究制得的梨果汁发酵乳饮料成品色泽稍呈浅黄色,酸甜适中,口感细腻,具有乳香味和清淡的梨香,达到了国标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紫薯、黄冠梨为主要原料,经淀粉酶液化,果胶酶和糖化酶糖化,添加白砂糖,经酵母菌发酵,制得紫薯梨复合果酒,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淀粉酶对紫薯液化过程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12%,酶解pH值6.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0 min,此时出汁率为68.00%。果胶酶、糖化酶对混合果汁酶解过程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10%,酶解pH值4.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 min,此时混合果汁的出汁率为70.65%,最优配方及发酵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5,紫薯∶梨为1∶1,酵母添加量4%,白砂糖添加量15%,28℃发酵5天,制得紫薯梨复合果酒,测得复合果酒的酒精度为12.8%。  相似文献   

4.
杨桃荸荠复合果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荸荠、杨桃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了杨桃荸荠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确定了荸荠杨桃复合果汁的最佳加工工艺,即:柠檬酸0.1%、苹果酸0.1%、蔗糖10%、荸荠/杨桃30%∶20%;以0.2%CMC-Na为稳定剂;90~95℃下杀菌15min。  相似文献   

5.
以芒果带皮果肉为原料,酶法制成芒果果汁饮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芒果带皮果汁饮料最佳配方和最佳复合稳定剂。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芒果原汁添加量90%,蜂蜜添加量6%,白砂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2%;最佳复合稳定剂为PGA用量0.09%,黄原胶用量0.06%。该工艺生产的芒果带皮果汁具有芒果香气、色泽,质地均匀,口感爽口。  相似文献   

6.
以鲶鱼为主要原料,研究鲈鱼添加比例,各种蔬菜(香菇、玉米、芹菜、黄瓜、荸荠)及坚果(杏仁)的添加比例对复合鱼肉饼品质的影响,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方法和鱼肉饼的煎煮损失、质构特性、失水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鲶鱼和鲈鱼原料肉的最佳配比为9:1,复合鱼肉饼中单独添加香菇、黄瓜的添加量均为10%,荸荠添加量为10%~15%范围为宜。同时添加10%芹菜和10%玉米的复合鱼肉饼品质最佳,10%荸荠和10%黄瓜的复合鱼肉饼最受人们欢迎。  相似文献   

7.
荸荠皮果醋饮料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将废弃荸荠皮加工成果醋饮料,以蜂蜜、荸荠皮果醋、荸荠皮提取液和白砂糖等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对荸荠皮果醋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荸荠皮果醋的添加量对产品风味有显著影响.荸荠皮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荸荠皮果醋添加量13%,蔗糖添加量10%,蜂蜜添加量12%,荸荠皮提取液添加20%.杀菌条件为100℃保持5min.  相似文献   

8.
苹果梨复合果汁饮料复配增稠剂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梨为原料,研究了苹果梨复合果汁添加纯天然复配增稠剂的稳定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沉淀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复配比例为:0.1%卡拉胶,0.1%果胶,0.02%黄原胶.同时以黏度和感官评定为参考,验证试验表明,复配增稠剂沉淀率为21.63%,黏度为9.89×10-3 Pa·S,稳定效果良好,产品具有较浓的果香,口感饱满.  相似文献   

9.
以树莓和槐花为主要原料,白砂糖和柠檬酸为辅料,用黄原胶、卡拉胶和魔芋胶(质量比3∶2∶1)配成复合凝胶剂,开发一款花香型树莓保健果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复合凝胶剂、复合果汁、柠檬酸、白砂糖的添加量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加工工艺,得到最佳配方:以500 g果冻为基准,复合凝胶剂添加量1.24%、复合果汁添加量40.10%、柠檬酸添加量0.16%、白砂糖添加量17.30%。在该配方下制得的果冻弹性6.71 mm,感官评分90,酸甜适中,富有弹性,有树莓和槐花的典型风味。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蔓越莓果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易分层现象,并提高其稳定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黄原胶、低酯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丙二醇酯4种稳定剂对果汁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稳定剂均不能完全解决果汁的分层和絮凝沉淀等问题。稳定剂复合使用后效果较好,最佳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黄原胶0.15%,羧甲基纤维素钠0.10%,海藻酸丙二醇酯0.02%,所得的果汁悬浮稳定性较高,而且果汁黏度适中,酸甜可口,状态均一稳定。  相似文献   

11.
板栗芙蓉酥糕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板栗芙蓉酥糕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热蒸熟化时在水中加入0.06%NaHSO3,热蒸时间30 min具有很好的熟化护色效果。主要原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为:m(板栗)∶m(糯米粉)∶m(面粉)∶m(白砂糖)=2.0∶0.5∶0.3∶0.6。在炒制时,加入占主要原料5%的植物油与熟猪油按质量比1∶1的混合油,炒制30min,可获得较好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将确山油栗制成栗粉,与面粉按不同的配比来制作栗粉蛋糕。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栗粉蛋糕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950 g,板栗粉50 g,鸡蛋1 200 g,白糖1 000 g,水350 g。栗粉蛋糕的开发为板栗深加工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金刺梨原汁脱涩及其与梨-南瓜复配果蔬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金刺梨原汁口感酸涩,开发口感良好、酸甜适口且稳定性高的金刺梨复配果蔬汁。方法:首先采用明胶吸附或β-环糊精包埋法进行原汁脱涩处理,其次拟采用鲜榨梨汁和南瓜浆进行复配,并进行巴氏杀菌条件优化。结果:加入0.5%明胶可使金刺梨原汁中单宁脱除率达到63.00%。根据感官评价结果和基本理化指标,确定复配果蔬汁的优化配比为金刺梨汁:梨汁:南瓜浆体积比为34:40:26;在85 ℃下处理3 min能够使复配汁中细菌总数降至1.38 lg CFU/mL,酵母和霉菌未检出(<1 CFU/mL);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分别下降了2.33%和5.9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保存率为67.8%,还原型维生素C(VC)和总VC的保留率分别为78.72%和80.30%;但热处理后复配果汁发生了一定程度褐变。结论:通过对金刺梨原汁进行脱涩及果蔬汁复配得到酸甜适度的金刺梨复配果蔬汁,可为金刺梨的深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苹果、甘蔗、无花果、百合、茅根、马蹄、桂圆复合果汁饮料的配方、稳定性以及风味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复合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苹果、甘蔗、无花果、百合、茅根、马蹄、桂圆等汁的最佳比例为17.5:6:2:2:1:1:0.1(质量比),白砂糖16%,柠檬酸0.5%,蜂蜜16%,稳定剂0.02%。所得产品为营养、保健型饮料,风味独特,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5.
以板栗加工残次品为原料通过不同干燥方式制备板栗全粉,对板栗全粉物化特性、板栗全粉-小麦粉面团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然干燥的板栗全粉(ZR)糊化度超过50%,熟化处理后的板栗全粉SH-20糊化度高达70.69%,而板栗生全粉糊化度仅为3.28%;随板栗生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和回生值下降、弱化度增加,在添加量30%时分别为50%、0.65 N·m和0.81 N·m,而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糊化特性和糊化稳定性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随着糊化板栗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增加,而稳定时间、糊化特性、糊化稳定性、弱化度和回生值降低;添加ZR和SH-20面团的形成时间呈小幅上升趋势,而添加其他几种糊化板栗面团形成时间呈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的趋势。面团的剖面分析表明添加板栗生全粉主要降低了吸水率、混合和面筋指数;而添加糊化板栗全粉提高吸水率和面筋指数。总之,生板栗全粉和糊化板栗全粉对面团的特性影响不同,这将为板栗残次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Analyses showed raw jicama had a texture profile between white potato and Chinese water chestnut.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Chinese water chestnut had uniform cell sizes and intercellular spaces with relatively thick cell walls. Jicama had varied cell sizes, irregular intercellular spaces and thin cell walls. Canning reduced crispness of jicama by 65% and that of water chestnut by 20% of that of raw produce. Jicama had endogenous pectin methyl esterase activity. A thermal processing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produce canned jicama with 70% of the crispness of raw jicama.  相似文献   

17.
板栗产品的营养与品质可由板栗全粉的加工及消化特性决定,该研究提出利用挤出处理协同常见食品添加剂瓜尔胶及阿魏酸对板栗全粉进行改性,对其冻融稳定性、吸水性、吸油性、流变学特性以及体外消化特性进行了系统探究。结果显示,挤出协同瓜尔胶提高了板栗全粉的冻融稳定性、吸水性及水溶性,降低了吸油性、起糊温度,增大了崩解值并可调控其糊稳定性。在流变性质方面,挤出协同瓜尔胶作用有助于提高板栗全粉储藏过程中的凝胶刚性,但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凝胶刚性减弱。而进一步向体系中引入阿魏酸会增大峰值黏度、起糊温度、崩解值,但对板栗全粉的冻融稳定性、吸水性、水溶性、吸油性影响较小。同时挤出协同3 wt.%瓜尔胶及3 wt.%阿魏酸可使板栗全粉的抗消化组分增加27.00%~32.10%。研究结果表明挤出协同瓜尔胶及阿魏酸处理可有效改变板栗全粉的加工特性,可为新型板栗食品的创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荸荠经鲜切加工后,受到机械损伤胁迫,自身抗逆机制诱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异常变化,导致鲜切荸荠发生变色,货架期缩短,限制了鲜切荸荠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鲜切荸荠的变色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复合保鲜剂的使用上,也存在少量其他控制方法如热加工处理、气调处理、涂膜处理等。本文针对导致鲜切荸荠变色的原因,整理出全面的鲜切荸荠变色机理,并综述目前主要使用的鲜切荸荠变色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盛玮  谢笔钧 《食品科技》2007,32(5):205-207
以板栗浆、鲜牛乳为原料,发酵制得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板栗酸奶,对板栗酸奶的配料组合、生产工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菱角梗、菱角壳乙醇提取液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并考察不同温度、pH、紫外辐照对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质联用法对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91、0.391、3.125 mg/mL和0.098、0.195、1.563 mg/mL,抑菌效果显示,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优于菱角梗乙酸乙酯萃取物,二者萃取物均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且效果强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真菌的抑菌作用最弱;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在温度20~100℃、pH5~9和紫外光处理10~40 min时,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稳定性。经鉴定,菱角梗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是没食子酸和1,2,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含量为45.87%,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是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槲皮素-3-O-半乳糖苷和1,2,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含量为57.84%。本文为菱角梗、菱角壳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