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西湖龙井在浸泡过程中可溶出抗氧化物质,使茶汤具有抗氧化能力。为探究不同冲泡条件对西湖龙井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冲泡条件下,西湖龙井茶汤色度、茶多酚、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茶水比减小,冲泡次数增多,茶多酚和维生素C浓度降低,茶汤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减弱;相反,随着冲泡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茶多酚和维生素C浓度升高,茶汤抗氧化能力增强。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色度与抗氧化特性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抗氧化特性的评价可以用色度来简化。研究结果为科学冲泡茶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根据需求更加合理地饮茶。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李果实品质以及近果皮与近果核部位果肉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贮藏时,李果实硬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不同程度降低,而pH 值、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升高,2℃贮藏可显著延缓李果实硬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 自由 基清除能力的降低,以及pH 值、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升高;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李果实中酚类、黄酮类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 < 0.01);李果实近果皮及近果核处果肉的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李果实SSC 与近果皮果肉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 自由基能力、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近果核,而pH 值与近果核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能力、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近果皮果肉。李果采后品质劣变可能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及DPPH 自由基能力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咸茶茶汤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咸茶为原料,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咸茶多酚、总黄酮冲泡率的影响,并以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探究咸茶茶汤的抗氧化能力,分析其抗氧化能力与茶汤中多酚、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料液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次数以及料液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分别与冲泡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咸茶茶汤多酚、总黄酮冲泡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冲泡次数对咸茶茶汤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咸茶分别经料液比为1∶40 g/mL、冲泡温度95℃、冲泡时间7 min、第1次冲泡(多酚含量为0.009 7 mg/mL)和料液比为1∶100 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11 min、第1次冲泡(总黄酮含量为0.027 mg/mL)制备而成的茶汤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极显著高于0.25 mg/mL茶多酚(P<0.01);与茶多酚阳性对照相比较,咸茶茶汤具有良好的抗氧...  相似文献   

4.
以紫阳富硒茶为材料,研究冲泡温度、料液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和冲泡水质等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茶多酚的溶出量与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并不呈现紧密相关性(0.020 8~0.653 4),也即茶汤的抗氧化能力并不完全由茶多酚贡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年代的茯砖茶进行了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与感官审评及成分分析。从感官审评结果可以看出,在一定时间内,茯砖茶的陈化有助于内含物质的转化,茶汤香气宜人、滋味甘醇,但存放时间过久,其茶香消尽、陈气扑鼻、滋味淡薄。而生化成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茶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陈茶明显下降。从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中可以看出新茶的抗氧化能力最强,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表现出逐渐减弱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金针菇提取物不同组分(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还原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确高的抗氧化活性组分群。结果表明,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含量(15.8 mg/g)、还原力(15.70%)、DPPH自由基清除率(28.30%)、羟自由基清除率(33.53%)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33.20%)均为最高,为金针菇的有效组分。金针菇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因此,酚类物质是金针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可作为金针菇提取物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总还原力、淀粉水解曲线探讨茶多酚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添加使黑色冲调粉的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增强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总抗氧化,降低了淀粉水解率。当茶多酚添加量为0.040%时,黑色冲调粉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的吸光度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增加了4.6%,0.58,8.83U/g,黑色冲调粉的淀粉水解率下降了24.98%。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法对刺五加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以浸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提温度为70℃、提取时间110 min、料液比1∶80(g/m L),提取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浸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69.14%。此外,将最佳条件下获得的刺五加水提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与维生素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液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低于维生素C(p0.05),其清除率为31.69%;而浸提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维生素C(p0.05),其中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6.03%。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冲泡条件对橘红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该文研究在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冲泡条件下,橘红茶茶汤多酚类物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显著高于橘壳,而氨基酸、可溶性糖、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效率显著低于橘壳(p<0.05);橘红茶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橘壳和宜红茶(p<0.05);冲泡次数对橘红茶茶汤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浸出影响最大,其次是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的影响最小。因此,饮用较高抗氧化活性橘红茶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温度85℃~95℃,冲泡时间5 min~10 min,冲泡次数为1次~2次。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从杨桃果肉中提取多酚,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从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油脂过氧化抑制能力4个方面,探究杨桃多酚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5.2 mg/mL杨桃多酚提取液总抗氧化能力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值为72 103.5 μmol/mL。杨桃多酚提取液能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其中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90%以上,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0%以上,并且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花生油过氧化物的生成。总体来看,杨桃多酚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并对抑制花生油中过氧化物的生成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DPPH和羟自由基(·OH)体系的清除试验,比较茶多酚与类胡萝卜素单独和复配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羟自由基(·OH)体系中两者的协同抗氧化能力更为显著,当茶多酚浓度稀释一倍或两倍时,随类胡萝卜素浓度的升高,两者的混合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也逐渐升高。在DPPH自由基体系中,当茶多酚浓度稀释一倍或两倍时,随类胡萝卜素浓度的升高,两者的混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选用六大类,共19个知名茶叶为研究对象,比较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及其茶汤颜色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茶叶的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还原氧化能力及颜色参数等一般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9个茶叶中,绿茶信阳毛尖和黄茶君山银针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及总酚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3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颜色参数与抗氧化活性、茶多酚总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茶汤颜色参数及抗氧化活性等是区分不同茶叶的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采前水杨酸处理对树莓果实贮藏效果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树莓果实于采前用1mmol/L 水杨酸喷施1 次、2 次和3 次后,采摘并贮藏于1℃条件下,分别隔10、23d 统计好果率,同时测定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研究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杨酸喷施2~3 次均能显著提高树莓采后贮藏期间的好果率,其中喷施2 次的效果最好。采前水杨酸处理可提高采摘时树莓果实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而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含量,以喷施2 次效果最为明显。同时,水杨酸处理可提高树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过氧化氢、总黄酮含量和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花青素和总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采前水杨酸处理主要通过诱导次生代谢物质产生和增强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来显著提高树莓果实采后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3种不同类型茶叶——绿茶、红茶和普洱熟茶为材料,按照不同饮茶习惯,采用不同冲泡浓度茶汤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并测定了3种茶样主要滋味品质成分含量及茶多酚(含黄酮类)冲泡溶出量。结果表明,绿茶水浸出物、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总糖均高于红茶和普洱熟茶,3种茶叶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随冲泡浓度增加而略有下降,在试验冲泡浓度范围内,绿茶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红茶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普洱熟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较强;相关分析显示,O_2~-·清除率与多酚、黄酮溶出量显著负相关(p0.01),而DPPH·和·OH清除率与茶多酚、黄酮溶出量无关(p0.05),不同茶类多酚和黄酮类溶出量与O_2~-·清除率、DPPH·和·OH清除率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不同茶类体外抗氧化作用不同,一般饮茶浓度范围内,3种茶叶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饮用淡茶为宜,选择和饮用不同种类的茶叶可能带来更好的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保持果实贮藏期间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用不同体积分数(100、200、400和800μL/L)肉桂精油处理后置于(4±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120 d,每20 d测定维生素C(Vc)、总酚、花色苷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果肉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DPPH·清除能力,探讨肉桂精油处理对猕猴桃果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处理能有效抑制果实Vc、花色苷含量的降低,延缓总酚、SOD、POD、CAT、总抗氧化能力、O2-·、·OH、DPPH·清除率峰值的出现,抑制其相关酶活性的下降;其中,400μL/L肉桂精油处理‘红阳’猕猴桃果实效果最佳,能更有效地保持果实中具抗氧化活性能力物质,从而提高其贮藏期间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以维生素C作阳性对照,分析不同来源的28株乳酸菌的胞外分泌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不同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GB8、WC5和GC2抗氧化能力较强,其中菌株GB8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98.26%)和还原能力最高(0.964),菌株WC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74.90%;菌株GC2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清除率分别为58.67%、73.09%、87.50%,还原能力为0.806,表现出最强的综合抗氧化能力。4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羟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R2=0.633)、超氧阴离子与还原能力(R2=0.488)方法间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羟自由基与还原能力(R2=0.295)方法间达到了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发芽时间对糙米糖蛋白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糙米分别发芽12、24、36、48、60、72 h、84、96 h,考察发芽糙米中的糖蛋白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抗亚油酸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发芽时间和糙米糖蛋白浓度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糙米发芽84 h时,4 mg/mL的糖蛋白有最佳的抗氧化能力。此时,糖蛋白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抗坏血酸,清除率分别为99.49%和99.39%;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抗亚油酸能力稍弱于抗坏血酸,清除率为88.11%,吸光度值分别为2.06和0.211。糙米糖蛋白的抗氧化能力受发芽时间和样液浓度的影响,发芽时间与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抗亚油酸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糖蛋白浓度与超氧阴离子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抗亚油酸氧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影响微波辅助提取樱桃叶黄酮的主要因素,测定了樱桃叶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对卵黄脂蛋白过氧化的抑制能力。通过与常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进行比较,对樱桃叶黄酮抗氧化和清除游离基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樱桃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时间5min、功率300W、75%乙醇、料液比1∶25(g/mL)和提取温度80℃。樱桃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樱桃叶黄酮在清除.OH和对卵黄脂蛋白脂质抗氧化的能力优于维生素C,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体抗氧化能力略逊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9.
油茶籽油抗氧化及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册享农家油茶籽油为原料,添加不同浓度的茶多酚(TP)、TBHQ以及不添加为对照,贮藏在(62±2)℃的温度条件下,观察贮藏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POV)的变化;同时提取不同处理油茶籽油中多酚类物质测定贮藏前后总酚、抗氧化能力及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高于TBHQ及对照组,随着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贮藏后从油茶籽油中提取的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中0.02%TP>0.03%TP>0.04%TP>TBHQ>空白。  相似文献   

20.
沙棘酒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棘酒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酒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还原力的测定采用Fe3+还原法。结果:不同陈酿时间的沙棘酒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呈下降趋势。沙棘酒中维生素C含量与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总黄酮含量与对上述自由基的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沙棘酒还原力与维生素C含量和总黄酮含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沙棘酒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