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返料内分级喷浆造粒干燥机分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分级效率实验结果的研究,定量分析了物性,运动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分级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合理设计分级设备中分级力场方向和介质流体流动方向 ,将离心力场与错流分级形式相结合 ,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分级设备——错流离心分级设备。本文详细阐述了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点 ,并以石英微粉为原料进行了分级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级设备具有良好的分级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一种新开发的水平逆流式湿法分级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液流在分级区的速度分布及颗粒在液流中的运动规律,建立了该分级机分级效率的计算模型。与实验结果比较,该模型可反映分级机分级效率特性;并由此模型分析了分级机结构及操作参数对分级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碟片间距、转子转速及液流速度可以得到较高的分级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转速、料浆浓度及喂料速度等操作参数对碟式分级机分级超细粉性能的影响试验,分析了蝶式分级机部分分级效率曲线的特性,通过特征分级径d10c及分级精度m,建立了分级机分级超细粉分级效率模型,由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模型参数与各操作参数的关联式。并用此模型分析了分级机操作条件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超细碳酸钙颗粒的离心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工业型的牒式离心机对粒度小于8 μm的超细碳酸钙颗粒进行湿法分级.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与该离心机相关的主要工艺参数,如:离心力强度、牒类型、喷嘴尺寸、分流率和给料速率等.结果表明:这种牒式离心机可以有效地分级质量分数达到40%的微米粒级的物料,并可获得较窄颗粒粒度分布的超微细产品.离心分级效果与所用的主要参数呈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型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转子转速、处理风量、加料速度等主要操作参数对离心转子式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离心转子式选粉机具有良好的分级性能,为选粉机在实际生产中确定适宜的操作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分级注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采用Moldflow模拟制品的喷嘴压力曲线,根据喷嘴压力曲线的斜率变化率识别注射分级点,结合喷嘴压力曲线的斜率和螺杆注射位置,建立一个分级注射参数优化模型。算例表明,所提出的工艺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是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流态化法进行粉体粒度分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化分级是一种有效的粒度分级手段。颗粒群的悬浮速度是流化分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 ,直接影响到分级效率的高低。实验以 11个粒径范围的颗粒群为研究对象 ,在流化床中对颗粒群的悬浮速度进行了测定和研究 ,考察了平均粒径、床层空隙率等因素对颗粒群悬浮速度的影响 ,得出了颗粒群的悬浮速度与颗粒群平均粒径及床层空隙率间的关系曲线 ,为提高粉粒体流化分级的分级效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细粉体分级器对重质碳酸钙的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型分级器用于处理二种不同粒度组成的微细重质碳酸钙,考察了一次风、二次风等操作参数对分级产品粒度分布、产率及提取率等的影响。对于粒度分布为0~30μm的重质碳酸钙,其微粉产品的中位径d50可控制在0.71μm以下,0~5μm范围微粉的提取率可达73.3%。粒度分布为0~55μm的重质碳酸钙,其微粉产品的中位径d50可控制在1.15μm以下,0~5μm范围微粉的提取率可达92%。该分级设备具有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超细硅酸锆湿法分级的几种方法,对超细硅酸锆湿法及分级设备使用效果进行对照比较,通过分级,使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了新型超细粉射流分级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研究.射流分级机是集惯性分级、迅速分级和微细颗粒的附壁效应(coanda效应)等原理于一体进行超细分级的分级设备.通过正交实验、重复实验对新型射流分级机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这些实验得出了新型射流分级机的最佳工作参数及其它一些极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离心式散料风力分级原理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福  董兰忠  景山  金涌 《化学工程》2001,29(2):43-45,50
分析探讨了散料颗粒风力分级的基本原理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散料颗粒离心式风力分级设备 ,提出了完整的颗粒分级工艺。该技术具有处理能力大、分级效率较高、能耗低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特别适用于不宜筛分的大宗散料颗粒的分级。实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用于尿素脱除细粒粉料 ,可以达到良好的分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离心气力分级机的流场分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分析了分级机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运用气流中颗粒分级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干法气力分级机.并且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分级机分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气流中颗粒分级原理,成功研制了NHJW-I型干法超细粉分级机。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 对分级机分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占朋  梁龙龙  刘春雨  于新奇  杨光 《化工进展》2020,39(10):3909-3915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产理论对涡流空气分级机各不可逆因素引起的熵产进行分析,通过粉料分级试验对其分级性能进行验证,获得了黏性熵产、湍流熵产和壁面熵产分布特点及操作参数对熵产和分级精度的影响规律。熵产分析结果表明,涡流空气分级机内湍流熵产和壁面熵产占总熵产的比例高达56.41%和43.11%,湍流熵产主要产生于转笼叶片间和转笼内部,进风口和细粉出口壁面剪切引起较大壁面熵产;此外,转笼转速和进口风速变化分别仅对转笼区域和切向进风口区域内气流运动熵产影响较大,进口风速-转笼转速处于8.6m/s、 800r/min和18m/s、1200r/min操作工况附近时,涡流空气分级机内总熵产/总能变化率较小,分级流场稳定性较高,对粗、细颗粒分离有利,该工况下分级机的粉料分级试验效果较好,说明熵产理论可用于涡流分级机内流动分析及其操作参数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16.
传统卧轮式分级机内流场分布比较混乱,分级精度普遍不高。本文基于对分级机内气流运动规律的分析,将传统切向进风方式调整为径向进风,分别设计了百叶窗型和多孔型风筛,试验对比了传统切流风筛和上述两种径向进风方式对分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进风方式对分级流场形成和细颗粒淘洗更有利,不仅可以提高分级机的粗粉产率,同时还可降低粗组分中的细粉夹带量,提高粗、细颗粒分离的程度,改善颗粒分级效果;百叶窗型风筛分级机的分级效果最优,气流经百叶窗风筛可对粗组分进行多层、充分扬析,减少细颗粒误入粗产品的概率,牛顿分级效率较传统切流风筛分级机平均提高约6%;此外,入口气速也对分级精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分级粒径的影响不明显,存在临界入口气速使得综合分级效果最好。为提升涡轮分级机的颗粒分级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流化床气流粉碎分级系统中的压力参数对流化床粉碎与涡轮分级机性能的影响。论述了压力参数的控制状态。经理论分析与工业实验证明,合理与稳定的系统压力分布是获得高效粉碎和精确分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孙占朋  孙国刚  独岩 《化工进展》2018,37(3):861-866
气流分级器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场分布,改变常规旋风分级器的切向进风口位置,在分级空间建立不同类型的离心流场,采用数值模拟和分级试验手段分析了分级流场形态对颗粒运动过程和分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旋风分级器边壁下行流造成粗粉中细颗粒夹带较多,影响分级精度;新型旋风分级器内形成上下两个旋涡,上旋涡均为上行气流,其流量约占总风量的80%,下旋涡携带细颗粒较少,降低了细颗粒进入粗组分的概率;上旋涡可实现对边壁区的细颗粒的轴向淘洗、再分级,提高了分级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入口气速从10m/s增加至22m/s。相较于传统旋风分级器,新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明显改善,分级精度指标平均提高27%,压降损失为传统旋风分级器的53%~62%。  相似文献   

19.
隔舱式多段旋流分级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多产品分级目的,设计了一种隔舱式多段旋流分级机;分别采用了筛网式和实体式隔板,在不同的隔板组合和操作参数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隔舱式多段旋流分级机可依次分离出粗粒、中粒、细粒等多个产品,筛网式隔板可显著减少粗粒产品中的细粒夹带,分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