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电继电器的触点拉弧过热、电侵蚀析出物对家电继电器的可靠性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触点材质、结构工艺的介绍,以及几个典型失效案例的分析,阐述拉弧过热、电侵蚀析出物对家电继电器失效的几种关键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2.
根据接触失效机理分析,确定可测性好且可表征继电器失效过程的特性参数及其变化规律,从根本上揭示触点失效过程,为航天继电器寿命预测及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依据。通过航天继电器触点等效动力学模型,确定失效表征参数;从电弧对触点侵蚀的角度,分析不同失效类型下,失效表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寿命试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继电器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电器,其寿命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论文首先构建了无保护电路和3种有保护电路模型并给出了电弧能量的计算公式;然后研发了继电器电寿命实验装置并通过实验研究了上述4种电路中继电器开断感性负载时触点的电弧侵蚀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无保护电路燃弧时间最长,过电压最大,其次就是压敏电阻保护电路,在阻容保护电路和二极管阻容保护电路中,触点开断时的过电压明显小于以上两种电路的电压值,触点侵蚀量小,电寿命长,尤其是二极管阻容保护电路的电压值变化平缓,保护性能最好。最后提出了用专家系统软件通过计算电弧能量来估计继电器电寿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触点间燃弧时间及电弧释放的能量是诱发继电器触点粘连的主要原因,设计了基于DSP的触点电弧数据采集卡,给出了采集卡软硬件设计方法,并研究了继电器控制小功率直流电动机时,燃弧时间和电弧释放能量的的测量技术.该采集卡具有与PC机的通信功能,改进了继由器电寿命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检测继电器燃弧时间的目的意义,燃弧时间对继电器触点工作电寿命与可靠性的影响,燃弧时间分布的规律性。燃弧时间的检测可定量地评估每对触点的工作性能,能预测与分选继电器的质量水平。文中介绍了所研制的燃弧时间微机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对一继电器进行试验检测,得出了其燃弧时间分布直方图,对该试品的工作性能作出了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燃弧时间是影响电弧能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电弧的燃烧会造成触头熔焊、侵蚀等失效现象,进而影响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电寿命.分析了电流、电源电压、电路电感、触头材料和分断速度等是如何影响燃弧时间的,指出电流与燃弧时间之间呈指数或线性关系,分断速度与燃弧时间之间表现为负指数或倒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继电器触点开闭时由于负载类型不同会产生瞬态过压或过流,从而使继电器触点发生瞬态电弧烧蚀受损,严重影响了继电器的可靠性.以某型号含永磁电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根据寿命试验要求,设计了电涌电流时间可调的负载电路与试验方案.分析了2A阻性负载、5A阻性负载、电涌负载下触点分断燃弧与闭合弹跳.研究了在寿命试验下随试验次数增加,电涌负载电路对继电器电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为产品设计与优化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对继电器直流电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是影响小型继电器直流电弧开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实验中改变电源电压、负载条件、继电器分闸弹簧数量以及触头对数,测量继电器开断过程中直流电弧的电压电流波形,总结电弧燃弧时间和能量的规律。研究表明:电源电压升高极大地提高了电弧燃弧时间和能量;电源电压一定时,电弧的燃弧时间和能量随电流的上升而增长;电压等级较低时,继电器分断初速度对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的影响不大,电压等级较高时,速度对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影响较显著;双组触点分断负荷相对于单组触点的情形大大减少了电弧的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有利于减轻电弧对触头侵蚀。  相似文献   

9.
继电器工作可靠性问题与触点的工作情况紧密相关。触点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触点间的电弧现象,继电器触点间的电弧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放电过程。对继电器电弧的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人们通过大量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对继电器触点间的燃弧过程有些已基本弄清,有些仍在继续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接触器式继电器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触器式继电器广泛用于电气系统中,但接触器式继电器的触点经常发生接触不良,导致电气控制系统无法可靠地正常运行.对接触器式继电器发生接触不良的失效机理进行研究,分别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触点形式和常用的银-铜(Ag-Cu)和银-镍(Ag-Ni)复合触点的接触器武继电器进行可靠性试验,由试验结果分析不同触点形式的失效水平,对失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空调器继电器触点烧毁失效问题,从继电器触点材料、尺寸以及结构出发分析,结合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着手研究继电器失效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继电器触点镀层厚度尺寸以及继电器的触点回跳次数对继电器寿命有重大影响,同时回跳产生的噪声干扰对电路的可靠性产生影响。通过控制继电器的触点尺寸以及降低触点回跳次数能有效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触点熔焊是继电器最为严重的故障形式之一。笔者对两种实验样品商用继电器和触点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大量电接触实验,分析了触点熔焊前分断燃弧时间的变化规律,指出熔焊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熔焊发生前分断燃弧时间比较稳定,单纯从分断燃弧时间上很难预测熔焊的发生时刻。最后得出熔焊既可以发生在触头闭合过程,也可能发生触头分断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种优良稳定的继电器触点的要求是易于表述的,却难以实现。今天我将谈论关于这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有助于这种实现。 我将首先讨论优良触点的要求,其次是造成触点失效的极为有关的问题,最后是一些测量技术和试验的重要性。我把我的论述限制在中等电流、低电平、干电路的开断上。我所说的这些电平和NARM工程师继电器手册中是一致的。因此,我所说的最大负载在触点断开或闭合时允许有“轻微的电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了苏联学者所著“控制电器中的电弧”一书中所列出的触点振动计算公式中的错误,推导了继电器触点回跳的基本关系式,提出了用计算机求解触点回跳参数的方法,并以JZ15型继电器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电能表的逐步推广,智能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荷控制失败和表计烧毁的严重安全事故,其主要问题存在于继电器触点粘连、烧毁和起火。究其原因在于继电器触点在瞬间大电流冲击下受到安培力,使得继电器外壳炸裂和触点跳开,出现拉弧并导致触点烧蚀粘连以及烧蚀过程出现的高温起火。该文按IEC62052-31标准进行短路电流承载能力试验,对继电器内部动静簧片的设计和产生安培力的方向进行分析,并对安培力进行工程近似计算,提出对继电器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JRW-3M型继电器的触点组瞬时电连通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到了促成瞬时三点电连通发生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怎样起作用的。最后,文章提出了克服触点之间的瞬时电连通现象,主要是解决工作间隙,簧片粘接力和电弧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继电器熔焊失效是现代工业控制中严重的故障之一。本研究自主研发了一套继电器综合性能在线监测系统,对某型号继电器的电寿命试验参数进行详细的现场监测,研究了继电器产生熔焊的原因。监测结果表明,吸合与分断过程均产生弹跳,触点弹跳造成了继电器的熔焊失效。  相似文献   

18.
以可靠性技术,针对继电器在使用时主要失效模式触点失效故障进行分析,从触点材料、控制负载、抑制触点电弧,并对触点在常用环境下不合理使用等问题一并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用动态接触电阻测量系统进行了电磁继电器失效检测试验,检测了其触点闭合过程的接触压降.试验发现闭合过程的触点接触压降为随时间复杂变化的衰减波形,经历了由动态的弹跳、微振动再到静态的过程.数据分析表明继电器接触失效与闭合过程的弹跳时间及接触电阻峰值有一定关系,可综合考虑弹跳时间-操作次数曲线及接触电阻峰值-操作次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失效预测.  相似文献   

20.
动态接触电阻测量及触点失效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态接触电阻测量系统进行了电磁继电器失效检测试验,监测了其触点闭合过程的接触压降.试验发现闭合过程的触点接触压降为随时间复杂变化的衰减波形,经历了由动态的弹跳、微振动再到静态的过程.数据分析表明:继电器接触失效与闭合过程的弹跳时间及接触电阻峰值有一定关系,可综合考虑弹跳时间-操作次数曲线及接触电阻峰值-操作次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失效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