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脱水蔬菜厂的甘蓝下脚料,经超滤澄清与苹果汁复合,开发出一种甘蓝、苹果复合汁饮料,通过研究不同热烫时间、温度对还原VC和不同酶解条件(酶用量、酶配比、pH值、时间和酶解温度)对出汁率与粘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工艺为:质量分数0.06%的纤维素酶用量,物料:酶质量比30:1,pH值5.5,酶解时间40min,温度45℃。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琼胶提取工艺废水和废碱排放量较大的问题,本文以江蓠藻为主要原料,采用凝胶强度测试仪等仪器,对江蓠藻琼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碱处理过程中,当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5%,碱处理温度为75℃,碱处理时间为2h时,琼胶产率最高;在提胶过程中,添加少量食用表面活性剂S-B,可有效破坏细胞壁,并明显提高了琼胶产率;在废碱液的处理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吸附1h,碱液含杂率明显降低,从而碱液得以循环利用。优化后的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可明显降低碱液用量与废水排放。该研究可为琼胶生产企业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葛根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葛根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等设计。对浸提及澄清等工艺过程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加0.05%(质量分数)VC可以起到较好的护色作用;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8.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h;最适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2mg/g干葛,酶解温度60℃,pH5.0,酶解时间30min。加0.15%(质量分数)CMC-Na对产品稳定性有较大作用。产品中总黄酮含量可达0.1%(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在苏北地区进行生料酿酒的可行性,通过正交试验,在直观结果的基础上经综合比较分析,得出pH、发酵时间、曲料比、发酵温度和水料比等5因素对出酒率的影响逐渐减小,当pH为5、发酵时间为10d、曲料比为1.09,6(质量分数)、发酵温度为32℃、水料比为300%(质量分数)时。生料酿酒的出酒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从鸡羽毛中提取L-胱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鸡羽毛为原料提取L-胱氨酸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盐酸质量分数、盐酸与原料毛的质量配比(即液固比)、试验温度、时间及硅藻土对L-胱氨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硅藻土催化下,当盐酸质量分数为30%,液固比为2,硅藻土的质量为原料毛的3%,温度为112℃,反应时间为7h时,产率为3.3%,所得产品中L-胱氨酸的质量分数达98.6%。与其它工艺相比,该工艺经济适用,且产率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酶水解纤维素的最优条件,以麦草浆为原料,研究纤维素酶用量、pH、水解温度、底物质量分数和酶水解时间对酶水解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酶水解纤维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为:酶用量27U,pH5.5,水解温度50℃,底物质量分数2%,水解时间60h.在此条件下,酶水解得率可以达到75.8%.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过氧乙酸漂白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生态漂白剂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在pH值、温度、时间、浓度等因素影响漂白效果的基础上,确定了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优化工艺,即过氧乙酸用量7.5 μ/L,焦磷酸钠用量3 g/L,漂白液pH值6.5,温度65℃,时间80min.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整理对棉织物湿舒适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纤维素酶处理对棉织物湿舒适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酶处理过程中pH值、温度、时间、酶的用量等因素对织物透气性、透湿性及散湿性的影响,得到了酶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5,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50 min,酶质量分数为4%.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温度、振荡转速、体系pH、NaCl 和底物浓度对酶解琼胶产生还原糖浓度的影响,以选 择最佳的酶解条件,提高制备寡糖的得率. 结果表明,来源于海洋细菌玫瑰杆菌( Roseobacter sp. ) HS519-211 菌株的琼胶酶,其水解琼胶制备寡糖的最佳条件是: 以pH 7. 0 的磷酸缓冲液为酶解反 应体系,3 g /L 的溶解态琼胶为底物,在45 ℃,200 r /min 振荡条件下酶解反应120 min,可产生还原 糖的质量浓度达476. 9 mg /L,较优化前的299. 2 mg /L 提高了59. 4%.  相似文献   

10.
以银杏果为原料,通过对索氏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单因素水平并做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银杏果中异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索氏提取时间5 h ,固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97.45℃.在最佳条件提取后采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回收率为98.15%,精密度为3.391%,银杏果异黄酮质量分数为2.255 m g/g .  相似文献   

11.
对实验室用的置换漂白仪器进行了设计与制造,对这台设备的操作如进液方式、漂前洗涤用水量进行了探索,对降低H2O2的分解采取了措施,最后对马尾松SGW置换漂白的影响因素如H2O2浓度、pH值、浆浓、温度、Na2SiO3浓度、MgSO4浓度、漂液的循环次数等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2.
对过醋酸 (PAC)漂白中性亚硫酸盐苇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漂白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其次是pH值和PAC用量。在时间 30~ 6 0min .范围内 ,延长漂白时间对漂白结果影响不大。漂白的适宜条件是 :PAC用量 2 % ,pH 6 .0 ,温度 80℃ ,时间 30mi  相似文献   

13.
刺槐豆胶漂白增稠工艺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双氧水作为漂白剂漂白加工刺槐豆胶粉,讨论了反应pH值、漂白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胶粉色泽及粘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能使漂白胶粉粘度增大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pH=2.5的条件下3种漂白剂能使胶粉的粘度提升幅度最大,产品粘度较原胶粉分别提高了35.3%,23.5%和7.4%。探讨了胶粉增稠机理:酸性条件下,胶粉分子在漂白剂的作用下生成缩醛交联,进而使产品粘度升高。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氢在木质纤维素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H2O2漂白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木材薄片进行了漂白试验,测定 漂白后的白度,对影响木材漂白的工艺因素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在20%H2O2,pH为10-11,Na2SiO3用量为12.5g/L左右,漂液温度在50-60℃,漂白时间25min对木材薄片进行漂白,其白度为33.7,能达到装饰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漂序为D0-Eop-D1和D0-Eo-D1的硫酸盐桉木浆ECF三段漂,研究90℃高温二氧化氯脱木素对化学品总消耗量和浆料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温度(67℃)二氧化氯脱木素相比,高温二氧化氯脱木素可降低纸浆中HexA含量,并且可以在降低二氧化氯用量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粘度和强度的全漂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染整加工前处理工艺条件对蚕蛹蛋白纤维长丝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pH值溶液中蚕蛹蛋白长丝的强力变化;研究NaClO漂白和H2O2漂白的工艺参数(pH值、温度、漂白剂质量浓度)对蚕蛹蛋白长丝强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纤维在热定型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好;pH=5时,纤维的强力损失最小,pH在4-10时,纤维的损伤较小;蚕蛹蛋白纤维较适合用H2O2漂白,较适合的漂白工艺参数为:温度不宜超过80℃,pH为10左右,H2O2(30%)质量浓度在4-6 g/L.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湿式化学法合成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磁性MWCNTs的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中镉(II)、铜(II)和锌(II)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强烈依赖于pH值,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溶液pH值达到一定值时,去除率达到最大,然后保持不变;吸附动力学分析与等温线拟合表明,准二级模型准确地反映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Freundlich等温线更好地说明了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事实.对热力学参数(ΔH0,ΔS0和ΔG0)的计算结果揭示了吸附过程具有自发且吸热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初步研究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制备米糠活性肽的工艺条件,同时探讨了不同料液比、pH值、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蛋白水解率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出酶水解米糠蛋白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37℃,加酶量为O.5%,酶解时间是3h,酶解pH值为9.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法和三氯乙酸酸溶法相结合,是一种很理想又有效的制备蛋白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木硫酸盐化学浆电化学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杨木硫酸盐化学浆电化学漂白的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电化学漂白减少了制漂等一系列工序,白度高、降解少、漂白废液可循环使用,特别在减少漂白用水以及降低污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有前途的漂白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H_2O_2/活化剂体系在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漂白工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显著降低纤维的损伤,特别适合于对温度和pH敏感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漂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