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FL413F系列风冷柴油机气缸盖合金的国产化研制中,对HY418h合金从化学成份、金相组织、性能与热处量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理化分析,通过研究和生产,制造出了合格的气缸盖产品。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气缸盖/气缸套之间的密封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12V型整体式气缸盖柴油机的气缸盖/气缸套密封系统,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固紧螺栓预紧力大小及分配、固紧螺栓位置、气缸盖材料等因素对密封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对确定的气缸爆发压力,计算出了理论上能保证密封的最小预紧力。得出的结论有益于对整体式气缸盖柴油机的改进设计。文中计算采用了SDRC公司的I-DEAS  相似文献   

3.
高速大功率车用柴油机气缸盖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缸盖是发动机中最大,最复杂的零部件之一。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在气缸盖设计中应用CAD技术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气缸盖CAD系统的开发在国内仍属空白。本文以I-DEASMaster6.0为开发平台,充分挖掘Open Ideas功能,综合应用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高速大功率车用柴油机气缸盖CAD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三维建模,二维绘图及有限元结构分析,优化的集成系统),建立高速大功率车用柴油机气缸盖的现代设计软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光弹方法对增压柴油机气缸盖的损坏进行了结构机械应力分析,重点给出了气缸盖断裂部位各截面的应力分布图,分析了结构损坏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结构的建议,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为解决气缸盖的断裂问题及结构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边界条件的复杂性,使气缸盖的精确有限元分析存在罪状大困难。本文针对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整体式气缸盖的机械负荷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支撑件-机体以及紧固件-螺栓对气缸盖作用的不同仿真方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出了对提高气缸盖有限地分析精度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文中对采用的有限元网络模型进行了离散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58年开始自行研制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至今已拥有由四十种车型组成的装甲车族,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轻型履带式装甲车族。其中15种车型安装的是国产6150L型191kW水冷柴油机;25种车型安装的是根据德国生产许可证在国内制造的BF8L413F型235kW风冷柴油机。此外,我国还定型生产了安装6V150型215kW水冷柴油机的一批履带式装甲车。国内自行研制生产的两种轮式装甲车也安装了风冷柴油机。  相似文献   

7.
<正> BFL413F型风冷高速柴油机(增压)连杆材料为39Cr5。图纸要求精锻并经调质处理,硬度HB261~304。在加工前毛坯进行表面喷丸强化处理,按SAE442标准A型试片弧高值为0.50~0.60mm。为满足图纸要求,对自制连杆毛坯进行了表面喷丸强化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8.
刘胜吉  赵宇超  刘荣利  王建  孙永福 《兵工学报》2017,38(12):2480-2487
小型风冷柴油机受结构限制,中小负荷冷却强度偏大,使柴油机CO、HC的比排放偏高。为了探索CO、HC的生成机理,达到中国非道路柴油机第3阶段排放标准,以186F风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压缩比、有无排气再循环(EGR)试验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方案的NOx比排放变化率不超过4%,两种压缩比对比结果为:CO、HC的排放分别变化了41.1%和53.9%;有无EGR方案CO、HC的排放分别变化了19.5%和22.5%。通过示功图分析得出结论:CO、HC的生成量主要与滞燃期内的压缩温度有关,在10%负荷工况下压缩终了温度达860 K以上,可有效降低CO、HC的排放;通过不同技术方案协同优化燃烧过程,可使柴油机整机比排放低于中国非道路柴油机第3阶段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筛选试验方法对铸造铝合金气缸盖试件进行疲劳试验,应用Dixon_Mood原理处理试验数据,估算出存活试件疲劳极限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在一定可靠度和一定置信度下试件的疲劳强度极限下边界值,以及气缸盖材料中值疲劳极限的正态概率密度函数,为分析整体铝缸盖材料的疲劳特性,分析气缸盖疲劳寿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特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于1932年开始为坦克研制专用的星形、风冷汽油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坦克全部采用汽油机。战后,美国凭着其雄厚的技术、工业基础,先后为坦克研制成功了风冷、涡轮增压、可变压缩比、可变截面涡轮、低散热的各种柴油机和燃气轮机;而对于其它各种装甲车辆,则均选用优秀的民用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正> 道依茨413F系列风冷柴油机一九七九年从联邦德国引进,经过十余年的消化、开发和国产化工作,国产化率逐年提高,近两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机型的国产化率(按整机估计)已达到95%以上,为该系列柴油机稳步推向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某柴油机高原使用供油系统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原条件下柴油机使用暴露出的气缸盖燃烧室烧蚀等可靠性问题,分别进行了不同喷油泵最大供油量和不同喷油器喷嘴结构参数下,柴油机整机性能高原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得出了高原环境下通过调节供油系统控制柴油机热负荷的方法。通过性能优化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当减小喷油泵最大供油量及采用增大喷孔数、减小孔径和减小喷雾锥角的喷油器的供油系统技术状态高原调整方案,降低了柴油机热负荷,提高了柴油机高原条件下的可靠性。采取所确定的供油系统调整方案后,海拔高度4 500 m时,柴油机功率降低27%,其他控制参数均在限制范围内,可满足车辆在高原地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B/F8L413F风冷柴油机连杆在特殊情况下的破坏性损伤,分析、阐明了新连杆改进和强化的若干措施,从而揭示了它们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为降低成本,采用了新材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BF8L413F高速风冷柴油机的34CrNiMo6钢曲轴,在加工过程中裂纹的形成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裂纹是由于原材料中粗大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和热处理相变组织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试验台的结构对B/FL413F风冷柴油机扭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不同联接方案的试验台对BF12L413F及BF8L413F风冷柴油机扭振特性的影响。对装甲车用V型机激振力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论述,并说明了BF8L413F激振力矩合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RSV型调速器进行了静态受力分析,建立了一系列静态计算公式。根据这些计算公式对装在BF8L413F风冷柴油机上的RSV型调速器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十分相近,证明这套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4气门柴油机缸内涡流形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德清  王忠 《兵工学报》2004,25(1):113-115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利用热线风速仪对4气门柴油机缸内流场进行了测量,研究了该柴油机缸内进气涡流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进气过程气体流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从湍流的角度分析了缸内气流的发展与衍变.研究结果表明,在气缸盖出口流场,气流变化较强烈,湍流强度高,难以形成明显的刚性涡流;沿着气缸向下,由于湍流的作用使缸内流场不断衰减并均匀化,在较远处形成稳定的涡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柴油机台架试验方法,测量了主油道、增压器、气缸盖处润滑油压力随柴油机转速、负荷及润滑油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在怠速至3 200 r/min之间,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升高,转速超过3 200 r/min后,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变化不大;相同转速下,3个测点中主油道压力最大:标定转速3 600 r/min时,随柴油机负荷及润滑油温度的升高,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有所降低.此外,考察了传动比对柴油机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机转速相同时,提高机油泵转速后,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有所提高,压力最大相差约为0.1 MPa;转速超过2 900 r/min后,传动比的变化对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若干年以来,我国对装甲车辆的现代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而使我国装甲车辆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重点地介绍了我国12150L型战斗车辆用增压器柴油机的研制情况。文章对12150L柴油机在发展增压机型中所遇到的结构与性能问题,在解决箱体、气缸盖等结构强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在解决整机性能和排气温度过高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都有扼要的介绍用12150L涡轮增压柴油机,如何使车辆具有潜渡与废气抽尘能力,一直是两个争议的问题,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模拟试验,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妥善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作者还在对12150L增压柴油机进一步提高功率,以满足改进型装甲车辆日益增长的需要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介绍了一些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刑天”火炮使用PLZ45火炮的加长底盘,动力装置采用525马力(386千瓦)风冷增压柴油机。该炮战斗全重45吨,乘员5人,最大行驶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机动性更强,能伴随坦克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