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延续和集成,开辟了电力行业管理新时代,推动了电力基础设施和技术的革命性升级。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是实现企业内涵式发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奋斗目标,探讨了家庭用能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智能家庭用能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和特点,探索了未来智能电网中供电企业所面临的工作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电力调度信息纵向交换的难题,提出并开发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的纵向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思路,通过统一的数据交互服务规范及数据标准,以及接口服务与数据处理平台的松耦合集成,实现数据处理业务和交换功能的分离,提高可重用数据交互服务的粒度。该平台的实现为南方电网的一体化调度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并为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建设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客户对供电服务质量、多元化服务方式不断增长的要求,解决电网企业终端用户市场化的问题,适应智能电网整体发展的需要,研究利用SG186营销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整合95598短信平台、营销GIS平台、智能工业园区和智能小区平台,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调查用电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智能用电服务需求,分析智能用电服务需求对原营销业务应用的影响,构建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向用电客户提供智能用电服务,支撑电力系统节能降耗,提升电网企业市场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未来电网需求和智能电网愿景,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架构目标和原则,强调现有电网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服务和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移植性、系统的易管理性。设计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架构的演进路线,实现了架构从业务筒仓到系统集成的过渡。提出了基于开放标准分层服务的未来智能电网架构设想,以“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SOS)为特点,支持演进路线,面向服务高度集成,基于开放标准使服务和接口具有很高的可重用性和松耦合性,使得架构在面对未来的未知需求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健壮性和灵活性,随需应变。  相似文献   

5.
对SOA服务集成平台的体系架构、动态规则特性、功能设计和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阐述,为电网企业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集成提供一个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智能电网及智能家居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能源服务云+智能终端的融合方案,以能源服务云为媒介,通过标准化实现智能电网与智能终端的信息集成及互动,同时设计并实现了能源服务云的基本架构。文章从目前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江苏电力公司信息化情况和相关计算数据的分析,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家居与智能电网融合的可行性,提出了能源服务云和智能终端的融合思路,并从能源服务云平台架构、运作流程、智能终端分类等方面对融合方案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通过2个典型应用的运作流程的分析,对方案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
如何处理企业业务系统中的信息共享和业务集成,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为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和水平,设计了一套基于SOA架构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ESB与Web服务作为核心技术,采用集成适配器对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应用程序进行包装,形成应用服务。通过服务的重用与编排组合来实现业务的集成,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目前,该成果已实际应用于海南电网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承启  郭捷 《广东电力》2010,23(4):21-24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面临装置平台相关性强和装置间差异性很大的问题,为此,建立智能FACTS装置的分层参考模型,如功率层、驱动层、实时层和应用层,通过层与层间的电气隔离和应用隔离,使具体的智能FACTS装置功能抽象成为软、硬件相结合的服务元并具有标准定义的服务;把智能FACTS中众多服务元进行组织,建立面向服务的智能FACTS构架,即具有统一服务接口的非层次结构,并定义响应服务时服务元与服务接口间、服务元与服务元间关系,大大提高整个系统对服务进行组织、管理和调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政府机构、电网企业、电力用户、节能服务机构、社会公众五种对象在节能服务管理、技术支撑、政策和咨询三方面的需求。提出将电力负荷管理与用电企业能效管理有机结合的平台架构技术,并分析了平台组成及其跨业务集成技术。采用基于电网的节能服务管理平台有利于节能服务向能效运营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10.
移动作业终端在供电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电力企业供电服务现状,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移动作业终端在供电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主要包括:建设供电服务技术支撑平台,集成营销信息化系统和配网生产业务系统等,对抢修车辆配置具备GPS定位功能的车载终端,对抢修人员配发智能PAD终端,通过CDMA无线网络,实现与主站系统的信息交互,实现智能故障抢修管理、停电可视化管理、营销服务资源可视化管理等功能,解决95598供电服务调度业务的"盲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数字图书馆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及相关技术问题,分析了信息个性化定制推送、智能化、互动式等服务方式在广东电网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情况,以及个性化服务信息采集、整合、导航等资源建设问题,提出了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个性化服务解决方案,即通过各种智能技术与资源整合,实现用户登录一个平台即可完成各种所需信息资源的整理查找、定制推送等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电力公司开展供电营业厅服务数据整合及管理应用创新,搭建供电营业厅智能服务接入平台。平台搭载4个主要模块:营业厅渠道运营管理,客户代表个人工作台,服务设备接入,与其他渠道交互,充分采集、整合业务处理、服务轨迹、网点、人员、设备等服务数据,并据此开展数据监控、数据分析和管理应用。该项目在供电营业厅应用后,在提高客户代表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营业厅服务痕迹可追溯、服务能力可衡量、服务质量可管控、服务诊断有依据,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电力公司、政府相关充换电设施与管理系统陆续建设实施,为了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便捷地办理电动汽车业务、查询电动汽车核心业务信息、进行充电预约以及路线规划,设计了电动汽车智能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面向公众的服务系统,采用B/S架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电力内网数据作为该平台的一个重要数据来源,为电动汽车运营的进一步实用化进行探索,可增强用户对电动汽车的认同,也可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智能营业厅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用电部分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智能、互动、高效等特点。智能营业厅技术支撑系统为实现营业厅智能化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文章描述了技术支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结合天津市电力公司实际情况,分别对智能运维管理与用电智能互动服务2个系统的架构、功能进行了详细讨论,证明了系统为智能营业厅的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系统技术先进、智能互动,有效促进了营业厅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变电站监控系统集成了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文章描述了在多应用数据集成的情况下,采用基于中间件的数据源集成方式,通过CIM模型进行异构数据源的映射,并采用发布订阅机制为不同应用提供通用的数据访问服务,实现应用对变电站端不同数据源的通用访问功能,实现应用对数据访问的无关性,增强了不同自动化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在智能变电站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毅忠  付丽萍 《广东电力》2012,25(4):106-109
为了帮助供电企业客户服务中心在停电、复电过程中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客户服务与停电管理内在业务紧密关联的特点,构建综合停电信息管理平台,按照停电、复电过程的业务类型进行归类,将停电所涉及的信息整合到综合停电信息平台,供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服人员检索和查询。通过改造业务流程及构建综合停电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解决客户停电诉求问题的及时性,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形势,提出了“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构建了由资源保障、数据支撑、业务管理、运营管理4个层面组成的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架构。对该体系部分业务进行了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所提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电力生产GIS服务平台实现电网资源架构化管理和图形化展示,以面向服务的架构、以图形化方式为电力生产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电网图形和高效准确的数据分析服务。深入分析GIS系统在生产中的平台作用,构建以电力生产中输电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纵向贯通了电力生产输电日常业务、横向集成相关联业务系统。GIS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电网设备的统一管理,为电网分析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金立  孙钢 《浙江电力》2014,(8):53-56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是浙江省新推出的服务三农创新平台,在全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余杭区供电公司立足工作实际,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大力开展日常业务对接,挖掘、整合现有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有效防范农村供电服务和行风风险,充分发挥了村级便民中心在开展供电服务工作中的平台作用,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实践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