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四川食品与发酵》2019,(6):130-135
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占比较大。食品安全质量要求方面,对微生物的防控越来越严格。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受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质控品是给被测参数赋值的标尺,是数据准确性的决定因素。本文通过阐述质控品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探讨质控品的管理,充分发挥质控品在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为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在生活中食品的质量安全获得广泛关注。为了将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有效完成,使用标准菌株成为较高效的检验辅助环节。在检验过程中明确标准菌株的实验原理,掌握其作为对照菌株、培养基性能检验、检验试剂以及检验设备性能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时,对标准菌株做好储存和保管,确保其能充分发挥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食品加工业是用水型工业之一,水质的优劣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对加工用水进行安全卫生控制是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加工用水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之一,我国食品加工用水微生物污染风险高、概率大,每年因食品加工用水微生物污染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不在少数,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食品加工企业对加工用水的质量控制必不可少,尤其是加工用水的微生物检测能力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企业应打破只重视原料、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微生物检测的老思路,注意监控加工用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参加水质微生物能力验证能够加强企业实验室对生产加工用水的自我检测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认可性,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肉品微生物污染来源,畜禽的屠宰加工状况,肉品微生物检验法规与标准,结合长沙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对长沙市肉品中微生物污染现状进行分析,阐明肉品生产中微生物污染和肉品卫生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障肉品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食品作为人们生活的日常所需,必须要保证安全健康。在食品的生产加工中,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使用是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基本生活要求,做好食品中的微生物检验工作尤为重要,同时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免疫学新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分析法等,使微生物的检验周期逐渐缩短,提高了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所以控制好培养基的质量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逐渐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对减少食品微生物污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在检验过程中建立相关的体系文件来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系统可有效的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水平,以准确无误地反映食品卫生情况。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的全过程,从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  相似文献   

7.
高攀 《食品安全导刊》2024,(3):186-188+192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食品微生物检验显得至关重要。微生物污染不仅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质量,还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微生物检验体系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关键程序与操作要点,深入分析检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揭示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核心内容和操作要点,从而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餐桌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微生物检验越来越重要,其中标准菌株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标准菌株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发挥出作为对照菌株、检验培养基性能、检验试剂标准性和测试设备性能等作用进行分析,从而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的制修订对进一步规范食品微生物检验、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研究探讨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新旧标准的差异、培养基及试剂的质量、质控菌株的保藏及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食品微生物检验流程较为复杂,在检验过程中容易受到样品质量、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和检验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采取有效质控措施。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殊性,从待检测样品、环境和仪器设备、检测人员3个方面论述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以期为食品微生物检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鉴于微生物学样品采集在食品检验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微生物样品的无菌采集操作标准化规程,规范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综合多种情况多种参考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实验人员了解食品微生物学样品的采集和抽样,使样品的采集更规范更严谨,确保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培养基自身质量的优劣、保存是否得当、配制使用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加强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和关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保证检验准确性的关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实验室需结合工作实际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质控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对培养基进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质量验收。此外,还要注意对培养基配制用水、生化鉴定试剂盒以及血清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在使用培养基时要选择适宜的制备方法、灭菌方式、储存方式等,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情况的汇总分析和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爆发监测的数据显示,微生物性因素导致不合格问题以及食源性疾病一直居于首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从注重终产品检测转变为注重过程控制。食品微生物检测作为食品的卫生管理和安全性评价的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食品中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及标准体系的变化,并介绍了食源性微生物检测及鉴定技术的应用及相关产品的应用情况,包括:显色培养基、测试片、ATP荧光法、PCR技术、生物芯片、质谱、测序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我国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的应用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提升食品的安全性,保证食品质量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前提和关键。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监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整体的安全管理及政府部门的日常监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食品安全的一道控制防线。本文总结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检测方法以及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日常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源污染是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中最主要的原因,科学设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微生物指标及其限量对预防微生物源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将现行有效的食品标准中微生物检验指标总结归纳为"卫生指标菌""致病菌""商业无菌""病毒""抗菌指标"5个类别,分析了标准体系中指标设置、限量值规定、方法更新和标准应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的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因而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监督食品生产和产品卫生质量,保障食品的食用安全。就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控制等方面,讨论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监管认证条例对从事食品检测的实验室在考核评审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加上食品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检测项目数量和难度逐年增加, 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 实验室管理水平也需不断提升。本文根据工作实际, 从标准物质监控, 实验室内部比对, 加标回收3个方面进行阐述, 分析了实验室人员对检测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从而确保对检测数据结果的有效控制。保证分析测试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能达到要求的质量, 并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为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升实验室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速度和准确性。方法 依据《GBS4789.30-2016S食品安全国家标准S食品微生物学检验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和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 同时利用实时荧光PCR法对能力验证中的2个样品进行快速筛查,采用VITEK2 Compact3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可疑菌落。结果 GB 4789.30国标法和实时荧光PCR快速筛查法检测,结果均为样品CODE:FC0222002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 样品CODE:FC02220098阴性。结论 本实验室参加了中国食品药品质量检定研究院组织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标准设置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国内外食品微生物标准的设置,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标准的构成、适用范围、食品分类体系及信息、微生物指标的设定状况、检验项目及限量标准、采样方案,找出了我国食品微生物标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今后微生物检验的标准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