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虚拟实验软件的建模方法与实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虚拟现实型实验教学软件从真实实验抽象出场景、仪器对象及元器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它们进行数值建模与图像建模,完成物理实验的虚拟、本文总结了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仿真建模方法和实现技术,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静态和动态三维图像模型的建立、数学模型与图像模型的协调工作等。该虚拟物理实验实现了可设计性、操作的任意性和具有真实感的交互功能,使学生能像操作真实实验一样操作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章文分析了虚拟实验环境中的虚拟电路实验元器件的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路元器件建模方法,将元器件的建模分为三部分构成,即几何建模,行为建模,物理建模,并分析了这种建模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微机接口虚拟实验大多都是以二维效果呈现,本文分析并研究了一种基于VC++和3dmax以及OpenGL协同工作的微机接口虚拟3D实验元件建模及可视化方法,使用3DMAX建立虚拟3D实验元件模型,OpenGL可以与VC++紧密接口,将模型加载和显示在实验平台上。  相似文献   

4.
论文针对武器装备中电子元器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特点,以及一些元器件在筛选过程中必须进行的高低温测试问题。以常见的电容器、电阻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这两类器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提供了分析手段,为电子元器件可靠性高低温测试必要性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维虚拟机器人运动仿真系统的发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描述了基于零件拼装的三维虚拟机器人运动仿真的有效方法。针对三维虚拟机器人零件结构特点和拼装功能, 对虚拟机器人零件的图形建模方法、虚拟机器人运动及传感器功能仿真进行了分析设计, 重点分析了运动仿真过程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能够很好地遵循物理特性实现虚拟机器人的运动仿真, 且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结构复杂的并联构型手控器进行力反馈操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首先分析Maryland构型的手控器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同时在Sim Mechanics仿真环境下建立其物理仿真模型,其中仿真模型能够根据实验环境与标定参数直接进行修正补偿.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驱动结果,证实修正后的仿真模型精度更高,可应用于动力学控制.最后按控制需求,在仿真模型基础上设计碰撞模块,搭建出半实物仿真系统,完成了根据碰撞信号在操作过程中生成水平反馈力的实验.其中手控器的受力情况与系统的仿真结果一致,证实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GL Studio是一款专业的仪表仿真平台,在开发机械式虚拟仪表模型时非常方便,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精密和复杂的电子显示设备在机械电子航空以及军事训练等领域广泛应用,给虚拟仪表建模留下了难以解决的问题。LCD数值显示器是比较常见的电子显示设备,针对LCD数值显示器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L Studio的LCD数值显示器虚拟模型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雷达天线运动的物理特性,建立了雷达天线的运动模型,设计出运行于作者自主开发的虚拟接口实验平台下的基于OpenGL库的雷达天线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天线的转速,实现天线转动速度的建立过程和稳定状态的仿真.此外,该系统通过接口电路可方便地在虚拟实验平台中调用,使用者只需通过搭接包含该仿真系统的器件的电路,编写并运行天线控制程序,即可控制仿真天线的运转.  相似文献   

9.
基于Java3D和3DMAX的虚拟实验元件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并研究了基于Java3D和3DMAX协同工作的虚拟实验元件建模与交互式可视化方法;重点解决了在两种技术协同过程中模型内部处理与局部坐标系调整、wrl文件模型的重新组合、组件旋转时局部坐标系变化、组件旋转与连接等建模与可视化技术问题;并设计开发了具有良好特性的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平台,其具有平台无关性、动态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装备虚拟操作训练系统中对过程建模的研究仅停留在针对具体仿真任务的应用技术层面,缺乏深入的建模理论研究的现象;首先分析了虚拟操作训练仿真目的和装备操作的特点,叙述了过程模型在虚拟操作训练中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一种面向操作训练的过程建模方法及其实现方法,为虚拟操作训练系统过程建模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此过程建模方法开发的“某型防空高炮虚拟操作训练系统”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过程驱动的集成化企业模型体系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了企业建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过程驱动的企业模型体系结构。首先,讨论了企业视图维模型(过程、基础设施、协同、行为和信息模型)及其相互关系;接着分析了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建模过程,给出了企业过程重组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模型构件的企业快速建模方法,并强调应该加强行业参考模型及模型构件库建设。北航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企业过程建模系统EPMS2.0版能够支持上述思想的企业建模,对企业过程重组和资源重组乃至企业机构重组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虚拟团队:一个典型的CSCW应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的出现,带来了企业产品开发模式及对应的组织形式的转变。虚拟企业下,产品开发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就是虚拟团队。文章先将传统产品开发模式与虚拟企业的产品开发模式进行对照,然后提出了虚拟团队的概念,重点分析了虚拟团队作为一个典型的CSCW应用系统其角色分工和内在的协作机制,最后指出了虚拟团队进行协同工作所需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一个基于全景图的虚拟环境漫游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现实的实现有两种方法。传统上,使用三维图形学方法进行建模和绘制,这种方法需要繁琐的建模工作和昂贵的专用绘图硬件,而且用三维模型很难真实表现自然景观。基于图像的绘制是实现虚拟现实系统的一种新方法,它克服了三维图形方法的上述缺点,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文章讨论了一个基于图像的虚拟环境漫游系统的实现,分析了此类系统的模型,介绍了系统实现中摄像机定标、图像拼接、实时图像变换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元数据的COTS构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当前软件系统开发的一个新趋势是大量使用Commercial Off the Shelf简称为COTS构件产品,文章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COTS构件的概念,将构件中属性、行为、约束等以元数据的方式独立出来,而构件专注于实现元数据支持下的业务规则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系统所存在的外部依赖性强、系统演化性不好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有关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UML和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环境IUMLSE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正逐步成为面向对象技术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建模语言。而组件(Component)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基于组件组装的软件开发成为可能。两者正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今和未来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文章对UML和组件技术进行了描述,探讨了两者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新一代的软件开发环境应该如何对两者提供支持,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UML和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环境IUMLSE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在StrongARM SA-1110开发板上实现Linux APM的主要技术问题。在分析了Intel StrongARM最新处理器SA-1110及开发板(Assabet)与电源管理相关的结构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硬件的系统跨平台移植的方法和思路,并以实际开发过程中的经验为背景,介绍了在Linux APM基于SA-1110平台的移植工作中虚拟硬件方法的应用和虚拟硬件方法在操作系统跨平台移植开发上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提出了虚拟电子测量仪器构件的定义及其结构模型,给出了虚拟电子测量仪器构件的五种组合运算及运算规则,并对运算规则进行了详细的形式化定义,从而确立了虚拟电子测量仪器软件系统的代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信头阻塞(HOL)限制了采用FIFO输入队列交换机的吞吐率,而使用虚输出队列(VOQ)技术可以完全消除HOL阻塞。文章给出了VOQ的交换机模型,介绍了基于最大权重匹配的算法LQF、OCF、LPF及其性能,还描述了更加实用的并行迭代算法i-LQF、i-OCF和i-LPF。文章的结论对于构造高带宽的交换机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的流行与接受主要取决于下述属性:安全、原子、隐私与匿名.对于需要安全、原子和隐私等3个属性的物理商品的电子交易还没有合适的电子商务协议.基于此,提出了一个称为ELC的电子商务模型,ELC模型模拟了国际贸易中的电子信用证.然后提出了一个安全、原子的电子商务协议.最后,在有一个入侵者的情况下,通过使用BAN风格的逻辑证明所期望的属性分析了协议的强度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贺乃宝  高倩  罗印升 《控制工程》2013,20(5):920-922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 nearspace vehicle,NSV) 在高超音速飞行时,气动参数变化剧烈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特点,研究了NSV 纵向轨迹系统的干扰问题,提出了鲁棒自适应动态面的回馈递推控制方法。首先对高度非线性、高度复杂的NSV 的纵向运动的模型进行坐标变换,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其转化为仿射非线性模型; 然后通过一阶低通滤波器对控制器设计中的虚拟控制律进行估计,从而避免了对其求导带来的计算膨胀问题; 再结合神经网络逼近理论以及虚拟控制器中的鲁棒项,一起消除近空间飞行器的纵向系统中存在的参数摄动不确定和外界干扰。最后通过稳定性分析,表明了该方法在降低系统控制器复杂性的同时仍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