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专利号:ZL200610023519.7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人:陈应耀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在连铸连轧带钢生产中优化加热炉的布置方式的一种高效连铸连轧工艺。解决ASP工艺存在的热装温度低、投资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连铸连轧工艺,其工艺流程为:连铸铸坯—铸坯加热—坯料除鳞—粗轧轧制—热卷箱—切头尾—二次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其特征是,连铸机采用2机2流,在铸坯加热工段,加热炉以轧线为中心线面对面错开排列,加热炉采用2段步进式炉。本发明能  相似文献   

2.
《梅山科技》2010,(2):50-50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在连铸连轧带钢生产中优化加热炉的布置方式的一种高效连铸连轧工艺。解决ASP工艺存在的执装温度低、投资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连铸连轧工艺,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连铸铸坯-铸坯加热-坯料除鳞-精轧轧制-热卷箱-切头尾-二次除鳞-精轧-层流冷却一卷取。其特征是,连铸机采用2机2流,在铸坯加热工段,加热炉以轧线为中心线面对面错开排列,加热炉采用2段步进式炉。  相似文献   

3.
<正>申请(专利)号:CN200610023519.7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陈应耀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在连铸连轧带钢生产中优化加热炉的布置方式的一种高效连铸连轧工艺。解决ASP工艺存在的热装温度低、投资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  相似文献   

4.
连铸—连轧金属学问题及钢材质量保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铸—连轧生产工艺过程.可归纳为五种类型、本文以冶金学和金属学研究讨论无缺陷铸坯生产技术和钢材组织性能的保证技术,认为连铸—连轧工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连铸     
《重钢技术》2004,47(1):52-54
两流薄板坯连铸连轧作业时铸坯在加热炉内的运行规律[刊]/唐洪华等//河北冶金—2003(5)-18~22讨论了两流薄板坯连铸连轧作业时铸坯在加热炉内的运动情况。分析了进入出坯段的铸坯的模式选择。进而确定进入平移段的时机,定义了加热炉内综合进坯速度和加热炉平均出坯速度两个概念来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连续圆管坯轧管中的铸坯质量、轧制工艺和压缩比等三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外钢管连铸连轧和近终形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对发展我国的钢管连铸连轧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介绍了世界各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情况,阐述了厚度对薄板坯的意义,提出了中厚板坯铸机的优势。介绍了不同工艺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总结出该技术发展的发展趋势——中厚板坯连铸连轧。  相似文献   

8.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近30年,已由最初的单坯轧制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无头轧制,炼钢-连铸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贯穿其整个发展历程,特别是高效化生产、铸坯无缺陷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薄板坯技术的发展。简要回顾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配套炼钢-连铸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各项关键技术的特点、难点以及某些关键装备研制方面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炼钢-连铸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薄板坯连铸过程中轻压下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亮  肖上工 《炼钢》2001,17(3):37-41
简述了薄板坯连铸过程中的轻压下工艺,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过程中的轻压下对铸坯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CrMnTi齿轮钢铸坯质量分析和连铸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CrMnTi钢连铸坯存在中间裂、角裂、非金属夹杂物和缩孔等缺陷 ,最高达 4级。尤其角裂出现频率高 ,轧后不能完全焊合。一直制约着该钢种连铸坯正常进入生产流程。为提高 2 0CrMnTi钢连铸坯质量 ,实现“连铸 连轧 (半连轧 )一火成材”工艺路线 ,充分发挥“超高功率电弧炉 二次精炼 连铸 连轧 (半连轧 )四位一体装备优势 ,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做了多次试验性工作 ,2 0 0 0年连铸设备改造完毕后又进行了 3个阶段的试验 ,将连铸坯 1 55mm×1 55mm、1 80mm× 1 80mm连轧成规格为 (mm)Φ42、Φ50、Φ60、Φ65、Φ70、…  相似文献   

11.
HSLA钢冶金工艺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及中厚板坯炉卷轧制工艺,进入了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的生产流程;并在该流程中对HSLA钢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TMCP)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目前薄板坯连铸连轧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工艺所开发的钢种有:(1)ECC、UCC和IF软钢;(2)高强度多相DP和TRIP钢;(3)X80级管线钢。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和中厚板坯炉卷轧制工艺开发的HSLA钢品种的工艺特点和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2.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标志着轧材生产方式、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连铸连轧就是将连铸机生产出来的高温无缺陷坯.无需清理和再加热(但需经过短时的均热和保温处理)而直接扎制成材。这样把铸和轧直接连成一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就称为连铸连轧。  相似文献   

13.
《武钢技术》2012,50(5):41-41
专利号:CN201110445546.4 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其步骤:冶炼、采用薄板坯连铸;高压水对铸坯进行第一次除鳞;均热;第二次除鳞;精轧;常化,随后冷却至温度小于100℃;冷轧制成品厚度;连续脱碳退火;渗N2;涂布氧化镁隔离剂,并进行高温退火;平整拉伸,并涂布绝缘层。本发明制造成本低,能消除钢板表面夹杂、重皮等缺陷,磁性能稳定,连铸工艺宽松。来自“中国知识产权网”  相似文献   

14.
王丽娟 《冶金管理》2003,(11):23-28
热轧板生产工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厚板坯常规热轧板生产工艺和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其中薄板坯连铸连轧进一步发展为中等厚度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厚板坯一般厚度为200~300mm,薄板坯和中等厚度板坯厚度一般界定为50~70mm(包括90mm经软压下到70mm)和90~150mm。铸坯厚度是区别各类连铸工艺的特征参数,也是影响铸坯质量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连铸技术和热轧板生产技术发展到今天,新建热连轧机究竟采用哪种工艺?连铸坯厚度选择多少合适?薄板坯连铸连轧适合生产哪些品种?目前,这些问题在工程咨询和项目建设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厂家采用连铸坯热装加热炉和直送热连轧机进行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实现连铸坯的热装加热炉及直接轧制所必备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发展我国铸坯的连铸连轧技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薄板坯流程连铸连轧过程中的细晶化现象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徐匡迪  刘清友 《钢铁》2005,40(12):1-9
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铸坯凝固组织特征和钢带的组织演变规律。通过化学相分析、微观组织分析研究发现,微细AIN粒子在薄板坯连铸过程中可沉淀析出,铸坯经20~30min均热后AIN仅部分溶解。对AIN析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也证实了AIN在铸坯上沉淀析出的合理性。这些在连轧开始前原始奥氏体中析出的AIN沉淀是抑制变形奥氏体再结晶晶粒长大,细化奥氏体组织,并最终使钢带组织细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冷却辊道短、冷却强度大等因素也是导致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中Al镇静钢组织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新的热带连铸工艺和在线连铸连轧工艺进行了讨论。重点是新工艺的生产率,在采用固定式结晶器的工艺中,铸速受两种因素制约,即坯壳生长速度和坯与结晶之间的摩擦。它们将安全连铸的最大速度限制在5~10m/min。采用移动式结晶器的 工艺无需考虑摩擦问题,其生产率受铸机的几何参数限制。双辊工艺存在着高速连铸时所需辊径太大的问题。单带工艺在生产率上没有问题,但存在链坯厚度均匀控制问题。若 帮后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SCR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铜银合金导线时,铸坯凝固的热阻界、铸模的传热条件、铸坯组织的控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影响SCR法铸坯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SCR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铜银合金导线时,铸坯凝固的热阻界、铸模的传热条件、铸坯组织的控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珠钢在CSP流程上首次成功开发了钛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通过对比采用液芯压下工艺(压下量5 mm、10mm)和非液芯压下工艺条件下铸坯和成品板的力学性能及组织,探讨了两种工艺的异同以及对铸坯和成品材的组织、性能的影响.认为采用液芯压下工艺可以很好地匹配连铸与连轧间的坯厚,铸坯各向性能更均匀,成品板材综合性能好于非液芯压下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