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KC-WQ的胞外分泌物的抑菌效果及功效成分。实验发现枯草芽孢杆菌KC-WQ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酸沉淀法分离抗菌成分,通过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结构发现,该菌株分泌抗菌物质为脂肽类,分子量分布在1030.5~1491.4 Da之间,主要由伊枯草菌素(Itur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芬荠素(Fengycin)组成,最小抑菌浓度为0.8 mg/mL。该脂肽成分经热处理(105 ℃,20 min)后,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效果。采用响应面法对KC-WQ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6.0,发酵温度为36 ℃,摇床转速为208 r/min,预测粗产物产量为1.311 g/L,后经实验验证,实际产量可达1.236 g/L。上述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KC-WQ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加工性能,可作为抑菌成分,在食品保藏和抗菌包装材料开发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石萌萌  王嘉  谢瑶 《食品工业科技》2011,(12):476-478,483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茶提取物原料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流动相组成、色谱柱、流速及温度等色谱条件的选择及优化,得到了适合EGCG检测的色谱条件:色谱柱TSK-GELODS-100V,流动相组成甲醇∶水∶乙酸=23∶75∶2的,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24℃。实验结果表明,EGCG在含有咖啡因及与EGCG类似物质的复杂体系中被快速、高效地检出。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重现性好,可以有效地节约实验成本,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可行性。在实际测定中,可以实现原料检测工作的快速、高效运行,适合企业对绿茶提取物原料中EGCG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建立测定白酒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核苷类物质(腺苷、尿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确定检测γ-氨基丁酸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B(A-乙腈;B-50 mmol/L三水合乙酸钠)=35∶65(体积比),流速为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436nm;确定检测核苷类物质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10%甲醇,流速为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54 nm。对20种白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香型白酒中功能成分差异明显。GABA在浓香型白酒中较高,其中2号酒样中GABA含量达0.867 mg/L。核苷类物质在芝麻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中要高于浓香型,其中9号达到438.960 mg/L。该方法用于白酒中GABA和核苷类物质的分析具有分离效果佳、精密度高、稳定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家蝇幼虫培养及其抗菌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天然家蝇幼虫的人工培养及Tricine-SDS-PAGE电泳,分离纯化出2种抗菌肽(命名为MDL-1、MDL-2),并检测了该抗菌肽的抑菌活性.MDL-1的相对分子量10772Da,MDL-2的相对分子量6091Da.实验结果表明:剩肉菜(骨头和虾皮等)对天然家蝇的产卵引诱力最大;红糖和奶粉的最佳比例为3:1;家蝇幼虫食料最佳含水量为80%;家蝇幼虫单体平均增重最大的最佳培养基为麦麸和骨头的混合物.抑菌活性检测结果:MDL-1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大肠杆菌次之,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差;MDL-2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枯草芽胞杆菌稍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咖啡酸、芦丁、柚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6 种活性成分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6 种成分;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40 nm,柱温35 ℃。结果:6 种成分在15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n=6),平均回收率均在102.13%~104.6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n=3)。结论: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并对提取条件进行探讨,得出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20 W、固液比1∶100(g/mL)、甲醇体积分数60%。同时该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可靠,可用于紫花地丁的品质监控。  相似文献   

6.
以银杏种仁为材料,采用乙醇浸提、石油醚萃取的方法提取酚酸,研究银杏种仁酚酸硅胶柱层析纯化工艺。采用液相色谱(HPLC)及液-质联用(LC-MS)分析银杏种仁中酚酸的组成及含量。以2种细菌及4种真菌为供试菌,比较银杏种仁酚酸的抑菌活性,并确定其对各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以流速为1.2 m L/min的石油醚-乙醚-甲醇(89∶11∶1,V/V/V)为洗脱液,对银杏酚酸粗提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取得较好的纯化效果。HPLC及LC-MS分析表明:银杏酚酸主要由C13∶0,C15∶1,C17∶2,C15∶0和C17∶1等5种酚酸组分组成。以C13∶0,C15∶1,C17∶1计,银杏种仁中的酚酸含量为0.11 g/kg脱脂干粉,其中C13∶0,C15∶1,C17∶1的含量分别为0.013 g/kg脱脂干粉、0.042 g/kg脱脂干粉、0.055 g/kg脱脂干粉。抑菌试验表明,银杏酚酸对供试的2种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4种真菌(青霉、产紫青霉、沙门柏干酪青霉、黑曲霉)有抑制作用。银杏酚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青霉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MIC分别为7.5,15和25 mg/m L。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坛紫菜中的植物激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优化植物激素的提取方法,最终确定采用甲醇-水-甲酸(15∶4∶1,V/V)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坛紫菜中的9 种植物激素,选用10 mmol/L乙酸铵的甲醇-水-乙酸(90∶10∶0.05,V/V)作为复溶溶剂。此外经过流动相、固定相、复溶试剂等方面的条件选择,确定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00 mm×2.1 mm,3 μm)为固定相,以含10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下对吲哚乙酸、异戊烯腺苷、异戊烯腺嘌呤、反式玉米素核苷、玉米素、脱落酸、芸苔素内酯、水杨酸和赤霉素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9 种激素标准品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1,紫菜内主要激素(除赤霉素)回收率均在71%以上;方法的检出限均低于3 μg/L,定量限在0.45~5.0 μg/L之间。利用该方法对坛紫菜进行激素含量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坛紫菜的激素分布以及不同时期(一水、二水和三水)坛紫菜中9 种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激素含量与坛紫菜形态学相关性,了解坛紫菜的激素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国产玛咖中腺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玛咖中腺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技术,并根据海拔、组织部位、干燥处理方法及表皮颜色差异对国产玛咖中腺苷含量进行分析。方法:用10%的甲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玛咖中的腺苷,采用Waters SunfireTM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水(10∶90,V/V)为流动相,流速1.0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6 ℃为条件进行腺苷的HPLC含量测定,并用该方法对多个玛咖样本进行了腺苷含量分析;结果:该方法显示腺苷含量在2.81~9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 4),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28 3%)、重复性较好(RSD为1.745%),样品溶液24 h内的稳定性好(RSD为1.06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为0.48%)。根据不同玛咖样品检测结果发现,腺苷含量受玛咖颜色和海拔的影响较大,而且干燥处理方法和组织部位影响更大。结论:HPLC法适合玛咖中腺苷成分的含量测定,可用于玛咖原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不同部位中三种木脂素成分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不同部位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采用Symmetry C18柱,甲醇-乙腈-水(1:1:1)作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为0.04~0.2mg/ml(r=0.9999);回收率分别为103.03%、99.83%和101.55%;RSD分别为0.99%、2.15%、1.39%(n=10)。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准确,适合于该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部位三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麦中的灭多威、速灭威、克百威、甲萘威、抗蚜威和仲丁威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小麦样品先用丙酮提取,再以甲醇-二氯甲烷(1∶99)为洗脱剂进行固相萃取净化,然后在210nm条件下,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40℃,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农药在小麦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8.7%~118.5%。该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少,并且准确度高,符合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1.
固相分散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酱中2-萘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酱中的2-萘酚。无水硫酸钠作分散剂、乙腈作萃取剂,考察了2,4-二氯苯氧乙酸存在时的干扰情况。色谱条件:TOSOHC18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2-萘酚在0.005μg/mL~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1μg/g,平均回收率为75.0%,相对标准偏差为3.0%。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莓发酵液中鞣花酸含量和没食子酸含量的两种方法。鞣花酸的测定条件: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46∶2∶52的甲醇—乙酸乙酯—KH2PO4/H3PO4溶液,流速0.8m L/min,检测波长254nm,检测蓝莓发酵液中鞣花酸平均回收率为92.68%,RSD为0.97%。没食子酸的测定条件: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0.1%磷酸)=10∶90,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273nm,该方法检测蓝莓发酵液中没食子酸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73%。两种方法均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分别用于香菇等食用菌发酵蓝莓制品中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柑橘皮渣发酵-青贮饲料中的6种有机酸的方法。水浴加热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有机酸,采用Welch Materials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为214 n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pH 2.70)和甲醇(体积比为97:3),流速为0.80 mL/min,柱温为20 ℃,进样量为20 μL。在此条件下,6种有机酸在20 min内分离良好,各有机酸的回收率在94.96-103.43%,6种有机酸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3%,最低检出限在0.53-2.51 mg/L范围。应用本方法测出的样品中草酸、甲酸、乳酸、乙酸、柠檬酸、丙酸含量分别为:0.84、3.69、51.13、20.61、1.76、1.06 mg/g。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回收率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低等优点,可用于柑橘皮渣发酵-青贮饲料中有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处理样品,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葡萄酒中拟除虫菊酯类(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农药残留.二氯甲烷作萃取剂,乙醇作分散剂.色谱条件:反相C18色谱柱,甲醇∶乙腈∶水(10∶75∶1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210nm紫外检测.在0.05μg/mL~5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子0.9993.平均回收率为83.20%~102.71%,相对标准偏差为1.47%~3.24%,检出限为1.00μg/L~2.00μ g/L.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神曲中青蒿素、芦丁和槲皮素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cchromXAqua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测定青蒿素含量时,用柱前衍生方法,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5℃。测定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时,以甲醇-0.4%磷酸(50∶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360 nm(芦丁)和280 nm(槲皮素);流速0.8 mL/min;柱温30℃。结果青蒿素、芦丁和槲皮素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在选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青蒿素R2=0.9991,芦丁R2=0.9994,槲皮素R2=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1.4%和97.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5%,0.91%和1.46%(n=5)。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为六神曲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口腔离体牙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抑菌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1-3。通过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层析、薄层层析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确定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是含有14~16个C的环状脂肽Surfactin,其分子质量分别为1 030.642、1 044.660 Da和1 058.677 Da。通过对分离纯化Surfactin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对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畜禽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ATCC 19115的最小抑菌浓度可达4 μg/mL。Surfactin对小鼠红细胞在有效抑菌浓度范围内未显示溶血性,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0~100℃)和广泛的pH值(2.0~10.0)适应性,表明其在食品加工、医疗卫生和畜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ESI-MS/MS联用技术,检测淀粉及其制品中马来酸残留量。样品经50%水-50%甲醇提取后,以C18柱为液相分离柱,以甲醇和1%甲酸为流动相,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马来酸,其定性定量离子对分别为114.9/71.0。马来酸含量在10~10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10ng/mL。以淀粉为基体,加入3种不同浓度水平的马来酸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5%~100%,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鸡肉样品中氧氟沙星对映体液相色谱荧光检测(liquid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 detector,LC-FLD)残留量快速分析方法。鸡肉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后,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液吹干后用流动相复溶即可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分析时采用LeapsilTM C18色谱柱,以水相(含2 mmol/L硫酸铜和2.5 mmol/L异亮氨酸,pH3.5)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分析,荧光检测器检测,其中激发波长为297 nm,发射波长为487 nm,外标法定量。本方法在5.0、50、100μg/kg和150μg/kg 4个添加水平下,左氧氟沙星对映体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5.5%~86.1%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在1.97%~4.42%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3.02%~6.02%之间;右氧氟沙星对映体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3%~84.9%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在2.15%~4.21%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3.87%~5.84%之间。方法对两种对映体的检测限均为1.5μg/kg,定量限均为5.0μg/kg。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采用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方法。鸡肉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后,调节pH值至11,加入75 mg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固相萃取,被吸附的药物经5.0%甲酸溶液:甲醇(5∶5,V/V)洗脱,洗脱液过滤膜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电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校准进行定量。金刚烷胺在0.05~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鸡肉样品中最低定量限为0.50μg/kg。鸡肉样品中添加0.5~1.0μg/kg金刚烷胺的回收率在97.8%~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20.
Bacillus licheniformis strain P40 produces a bacteriocin-like substance (BLS) that inhibits important pathogenic and food spoilage bacteria such as Listeria monocytogenes, Streptococcus spp., Bacillus cereus, and Erwinia carotovora.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 produced by B. licheniformis P40 was purified by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on Sephadex G-100 and 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 on Source-RPC. The purification was about 100-fold with a yield of 0.3%. The molecular mass of the purified BLS about 800 Da, as determined by mass spectroscopy. The BLS was resistant for up to 100 °C and pH ranging 3–10, but lost its activity when treated with proteases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Reaction with ninhydrin produced the yellowish color instead the characteristic purple. Data fro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lso indicate the peptide is cyclic, resembling the lipopeptides surfactin and lichenisin. The BLS also showe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with several hydrophobic compounds, and dual antimicrobial and emulsifying activity in a meat model system. This antimicrobial peptide presents potential for use in as a food biopreservative or biodeterg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