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贵州水城地区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水城地区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和防治水情况进行调研,对煤矿水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贵州水城某矿实际,合理地、客观地选择了25个评价指标,系统地建立了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运用了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单因素评价指标的隶属权重,并进行了权重大小排序,找出了煤矿水害危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各单因素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煤矿水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为"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徐星  郭兵兵 《煤炭技术》2018,(3):170-172
煤矿水害是制约煤炭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提高煤矿防治水管理水平,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拟使用三标度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方法进行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权重分析,得出各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FAHP-FCE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对新密某矿进行了水害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并应用该评价结果进行煤矿水害危险性数据的深度挖掘,为该矿的水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7,(9):241-244
针对煤矿水害影响因素的多指标性和复杂性,建立了具有层次结构的水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评价各指标组合赋权,线性组合二者的权重并进行折衷处理,充分体现出指标重要程度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了基于折衷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评价的结果进行煤矿水害危险性数据的深度挖掘,以此为据提出水害的防治建议。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定量的反映出煤矿生产系统水害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工作面顶板水害危险性进行定量化评价,从顶板含水层水文地质、沉积、构造条件和疏放水措施4个方面选取了11项指标,构建了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危险性等级评判标准,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以宁东煤田红柳煤矿首采工作面为例,采用TOPSIS法分析贴近度并计算工作面顶板水害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为安全,工作面已实现安全回采,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基于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疏放水措施的水害危险性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AHP-TOPSIS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顶板水害发生的因素,避免了单一因素的局限性,确定的指标权重具有客观性,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可以作为工作面回采前安全性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西南岩溶地区煤层顶板水害的特点,从水源特征、开采扰动、隔水层性能及地质构造4个方面出发,分析选取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探讨了一种西南岩溶地区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某典型煤矿顶板水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可为今后煤层顶板水害预测评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翟小伟  张伟霞  王凯  王博 《煤炭工程》2020,52(2):101-105
为确定多因素耦合对煤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程度,结合系统工程原理构建煤自燃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文献研究,综合煤自燃事故的特点,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确定影响煤自燃的危险性因素,建立评价煤自燃危险性的指标体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指标体系对宁夏某矿井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和煤矿实际煤自燃危险性程度相一致,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矿井煤自燃危险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余帅雷  张永恒 《现代矿业》2011,27(8):38-40,135
煤矿瓦斯爆炸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而熵权法是根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机理和特征,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起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起基于熵权和模糊综合的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对某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煤矿瓦斯爆炸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而熵权法是根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机理和特征,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起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起基于熵权和模糊综合的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对某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准确地评价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在现有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实例的基础上,从煤矿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2个方面,选取10个主要的影响指标,利用熵权法和指标相关性权重法分别计算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各评价指标权重,再根据组合赋权的方法得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构建基于逼近理想解理论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以重庆砚石台煤矿为例,选取20组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的最优和最劣状况,然后计算出各个评价方案与最优和最劣状况的距离,最后综合最优与最劣距离,确定评价对象的相对贴近度。应用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且该模型相较其他模型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蒋庄煤矿16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底板突水因素,选取奥灰含水层水压、奥灰含水层富水性、构造密度、断层规模指数、断层交点分布、有效隔水层厚度、岩性及其组合、岩体完整性等因素作为评价16煤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评价指标。采用熵权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对总目标的综合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对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突水危险性较大区域位于井田东北部,是底板水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
煤矿水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2年来我国发生的41起典型煤矿水害事故进行分析,总结诱发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为修正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时的人为主观影响,再运用信息熵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依据综合权重可对煤矿水害安全评价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煤层底板奥灰水害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评价、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作为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处理各指标间的模糊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用该模型对酸刺沟煤矿6上119工作面进行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为底板奥灰水害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地方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地方煤矿水害事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水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根据采空区煤炭自燃影响因素和自燃防治因素,建立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为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开拓开采因素、通风因素和自燃防治因素。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建立了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采用该评价方法对顾桥煤矿1122(3)工作面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评价方法为制定有效的采空区自燃防灭火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模型融合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现象尤为突出。为准确地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防治煤矿水害事故,实现承压水体上煤层安全开采。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选用含水层厚度、单位涌水量、充水含水层渗透性、水压、断层影响因子、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岩性组合特征以及底板破坏深度8个指标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采用有序二元比较量化法和区间数模糊决策矩阵EA-TOPSIS排序模型分别确定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冲突证据理论将二者进行耦合,得到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组合权重,保证了对动态模型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有效评价。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单指标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及非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并以新汶煤田煤层开采为例,将30个监测点处实测的8个指标值代入,建立多指标综合测度矩阵。引入"置信度"评价准则判定样本数据X_i所属的危险性等级。并通过集对分析,进一步表征新汶煤田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风险总体态势。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吻合。在此基础之上,依据搜集的大量华北煤矿突水案例,以其中典型的15个为例,将建立的模型推广到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评价。通过与矿井实际突水情况对比可以发现,模型确定的矿井突水危险性等级与实际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20,(2):192-196
针对塔然高勒煤矿3煤顶板侏罗系中统~中下统含水层涌水危险性分区评价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含水层厚度、岩心采取率、脆塑性岩厚度比、渗透系数等含水层富水性影响因素权重值,并将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耦合,引入"富水性指数"建立侏罗系中统~中下统含水层涌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结合钻孔单位涌水量对富水性分区进行检验,并通过修正各影响因素权重,直至富水性分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结果表明,矿井顶板涌水危险性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东南部顶板涌水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和试验材料的欠缺,影响因子存在随机性、模糊性、灰性、未知性等不确定性,导致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不准确。针对此问题,引入新方法,基于云的定性不确定性度量模型和D-S理论的冲突证据合成规则,利用云模型兼顾评价中模糊性和随机性,实现评价指标由定性到定量的不确定性转化;利用D-S理论的冲突证据合成方法,消除融合数据之间的冲突性确定评价指标更合理的权重;综合考虑水源因素、排水因素、人员因素以及管理因素,构建煤矿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体系,对南山煤矿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安全"等级,符合工程实际。工程实例表明:基于云模型和D-S理论的煤矿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准确、可靠,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多样化,冲击地压影响因子的权重存在着不确定性,评价时无法确定有关影响因子的合理权重。针对此问题,将D-S理论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利用冲突证据合成方法,消除融合数据之间的冲突性来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霄云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安全"等级,符合工程实际。实例分析表明:D-S理论在模糊综合评价中能更好地考虑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煤与瓦斯突出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通过对发耳煤矿的采煤工作面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定量预测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预测是可行的,从而为安全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和试验材料的欠缺,煤矿内因火灾危险性评价中影响因子存在随机性、模糊性、灰性、未知性等不确定性,无法确定合理权重,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针对此问题,将DS理论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利用D-S理论的冲突证据合成方法,消除融合数据之间的冲突性来确定指标权重,解决了传统权重分配过程中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从而为准确评价煤矿内因火灾危险等级提供合理依据。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兴安煤矿火灾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安全",符合工程实际。实例分析表明:D-S理论在内因火灾危险性评价中能更好地考虑指标的不确定性,基于D-S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