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利用萤光染色跟踪水份在润麦时进入小麦颗粒的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映示了小麦润麦过程中水分在小麦颗粒中扩散的路径,通过将杜伦麦、软麦在含有荧光试剂的溶液中浸泡12,24,48h之后,萤光切片图像显示出色剂,首先是通过麦胚进入麦粒,再由珠心层传送到麦粒的另一端,同时由糊粉层进入到胚乳,色剂沿背部一侧传送到比腹的三维网状结构形成了水份传送的渠道,色剂在细胞壁里的运动是毛细作用,而在胚乳细胞内的运动则是渗透作用,色剂在细胞壁里的运动要快于在胚乳细胞内的运动,色剂在杜伦麦(硬麦)及软麦里的运动模式是相同的,但是色剂进入软麦的速度要比进入杜伦麦快。  相似文献   

2.
杜伦麦在不同制粉条件下破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不同的磨辊速比以及不同的杜伦麦入磨水分进行磨碎实验,麦粒经过一皮磨辊磨碎后,选出大的麦渣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来观察破碎情况,电子扫描显微镜图像表明:在高速比下麦粒的破裂呈现出又大又长的裂沟,而且裂沟从麦粒中部一直沿长到糊粉层,在低速比下麦粒的破裂呈现出细小而且很短的裂纹,但是裂纹的数量很多,在低速比较强的挤压作用下,不但产生了断面上的淀粉破损,而且增加了麦渣内部的淀粉破损,当麦粒水分增加时,破碎表面显得粗糙不平,当麦粒水分降低时,破碎呈现光锐棱角而且断裂表面整齐平滑,由于水分是沿着细胞壁传播的,高水分削弱了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了更多的细胞内部的分离断裂,高水分削弱了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 结合力,从而导致了更多的细胞内部的分离断裂,高水分同时也削弱了淀粉颗粒与蛋白网络之间的结合力,因而麦粒在高水份条件下破碎时,淀粉破损降低。  相似文献   

3.
选用了不同的磨辊速比以及不同的杜伦麦入磨水分进行磨碎实验 .麦粒经过一皮磨辊磨碎后 ,选出大的麦渣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来观察破碎情况 .电子扫描显微镜图像表明 :在高速比下麦粒的破裂呈现出又大又长的裂沟 ,而且裂沟从麦粒中部一直沿长到糊粉层 .在低速比下麦粒的破裂呈现出细小而且很短的裂纹 ,但是裂纹的数量很多 .在低速比较强的挤压作用下 ,不但产生了断面上的淀粉破损 ,而且增加了麦渣内部的淀粉破损 .当麦粒水分增加时 ,破碎表面显得粗糙不平 .当麦粒水分降低时 ,破碎呈现光锐棱角而且断裂表面整齐平滑 .由于水分是沿着细胞壁传播的 ,高水分削弱了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结合力 ,从而导致了更多的细胞内部的分离断裂 .高水分同时也削弱了淀粉颗粒与蛋白网络之间的结合力 ,因而麦粒在高水分条件下破碎时 ,淀粉破损降低 .  相似文献   

4.
在记忆里千万次的追逐山腰上那一拨一拨的麦浪,感受它们由低到高、由青绿到金黄的蜕变;重温着它们被堆成麦垛、再成为炎炎夏日里麦场上的麦丘。忘不了双手插进麦丘时顺势将脸贴近红彤彤的麦粒里那种充实的温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小麦发芽,并将它搭配成一定芽粒率(25%),用来模拟田间发芽小麦,探讨了发芽时间对烘焙品质的影响以及热处理、添加剂对芽麦烘焙品质的改良作用。流变学及烘焙结果表明:热处理一定程度改善了芽麦的烘焙品质。在添加剂中发现添加1.5%酶活性豆粉或0.36%磷酸盐或者混合添加30ppm抗坏血酸,0.36%磷酸盐和0.5%酶活性豆粉是目前在改善芽麦烘焙品质方面可行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全世界范围内,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粮食、饲料和食品的霉菌毒素,严重影响人和牲畜的健康。臭氧由于具有极强的氧化性、高效广谱杀菌性,使用后可自行分解为氧气,无污染残留,广泛应用于真菌毒素降解领域。臭氧溶于水中可产生氧化性更强的·OH自由基,但臭氧水却鲜用于降解真菌毒素。将臭氧通入水中制得臭氧水,通过臭氧水润麦以及臭氧水短时间浸泡小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ON的含量,探究不同臭氧水处理条件下对赤霉病小麦中DON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臭氧水润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润麦温度,增大臭氧水浓度,有利于DON降解,当臭氧水质量浓度为58.32 mg/L、润麦温度为30℃时,DON降解率可达19.99%;采用臭氧水浸泡,随着臭氧水质量浓度的增大、p H的减小、料液比的升高、浸泡时间的延长,赤霉病小麦中DON含量显著降低,降解率显著升高,最高可达44.12%。臭氧水处理高效、无污染且对小麦中DO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可以考虑作为一种降解赤霉病小麦中DO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面筋蛋白的流变学性质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筋蛋白的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到小麦面粉的质量和焙烤食品的品质.松弛实验用于测定从英国Hereward面粉中得到的面筋蛋白和它的亚组分: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以及胶蛋白的流变性质.在松驰曲线上,粗的麦醇溶蛋白和酸溶的麦谷蛋白在时间小于10s时有1个峰,这是第1个松弛过程,但胶蛋白明显地出现了2个峰,第2个峰在大于10s处.这被认为是和面筋形成的网络结构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大聚体的缠绕和物理交联的原因.用小变形和大变形压缩实验和膨胀实验测定了纯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展开膜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纯麦醇溶蛋白展开膜有很高的表面活性,但纯可溶麦谷蛋白展开膜几乎没有表面活性.这些蛋白展开膜的结构在本实验中是用原子力电子显微扫描来描述的.结果表明纯的麦纯溶蛋白是一个具有直径为10~20nm的球状粒子,而纯的麦谷蛋白是一个长度为50~100nm的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场覆岩中复合关键层的形成条件与判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采场覆岩运动中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岩层为关键层,而有时关键层是由2层或2层以上岩层形成的复合岩层所组成,我们称其为复合关键层.本文在深入揭示复合岩层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形成复合岩层的力学条件与数学表达式,进而建立了采场覆岩中复合关键层的判别方法,并编写了复合关键层的判别程序.实例分析表明,复合关键层在岩层运动中是客观存在的,比同组岩层分开后的单一岩层的控制作用的线性叠加要大得多.本项研究是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将有力促进岩层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种边界以恒速运动的扩散问题,引入变换x=X-vt,从而将运动边界问题转换为固定边界问题.在像空间里,运动边界效应为一个与梯度成正比的物质源,其比例系数是v/D.结果表明:运动边界加快了物质浓度趋向均衡的速度,固定边界效应与运动边界效应耦合在一起,结果还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re(σ,ρ,λ)调节器取代(σ,ρ)调节器,在齐次网络中,讨论了当进入网络的信息包的最大长度L〉0和信息流的速率函数R(t)∈{0,C}时,任一比特在单个调节转换器中的延迟.证明了存在一个最优值(也是最小值)ρ*,当信息流平均速率ρ≥ρ*时,任一比特之最大延迟比未调节时要小;而当ρ〈ρ*时,最大延迟比未调节时要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筋力小麦粉添加不同比例粉末大豆磷脂后流变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时,对中筋小麦粉的稳定性、粉质质量指数提高显著,形成时间有所减小;添加量为0.5%对高筋小麦粉的粉质质量指数、稳定性明显提高,形成时间、吸水率有所下降;并提高了高、中筋小麦粉的拉伸阻力、延伸性,其中中筋小麦粉的拉伸阻力,高筋小麦粉的曲线面积提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小麦蛋白和淀粉含量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粉为原料提取小麦淀粉和面筋蛋白,与原小麦粉配制成淀粉含量为60%~74%的混合粉,研究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饺子皮部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饺子皮吸水率、膨胀率、蒸煮损失率、色泽中的L*值和b*值、生饺子皮的颜色和光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质构品质中的咀嚼度、硬度、强韧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饺子皮的上述各品质指标也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但其相关性规律与淀粉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橙红G为染料,对染料结合法测定小麦蛋白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影响该法的一些因素(样品粒度、pH、浓度、温度和时间等)进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种仓型的粮堆表层和中心部位小麦的发芽率、种子活力、呼吸强度、脂肪酸值、降落数值、面筋吸水率等品质的测定比较,表层小麦品质指标均差于粮堆中心部位低温状态的小麦品质,尤其是简陋仓储设施内的表层小麦品质更差;测定结果还表明,低温储藏条件下小麦储藏品质较为稳定,各品质指标变化缓慢,有利于保持小麦新鲜度.因此,低温储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相大孔径300一C_(18)柱对小麦水溶蛋白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初步研究。流动相采用水(含有0.1%三氟乙酸),紫外检测波长为210纳米,对10个河南省普通小麦品种的水溶蛋白进行分析。在该试验条件下,品种间水溶蛋白组分无明显特征性,各组分在相对强度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低取代度小麦淀粉磷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焦磷酸钠为酯化剂制取低取代度小麦淀粉磷酸酯,并探讨pH值、温度、时间、磷酸盐用量和催化剂等对产品取代度、反应效率和粘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得产品进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建立了两种定性检验小麦新陈的方法,其中Z-1法是根据加入染色液15min后小麦胚部颜色的改变来推断其新陈的;Z-2法既可根据加入染色液3min后溶液颜色的改变来判断整体小麦的新陈,又能根据麦粒是否染色来推测新陈小麦的掺混率,方法简便、快捷、实用.  相似文献   

18.
对取自直属库及种植农户的65份样品的杂质类型、含量及容重进行了测定.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各类型杂质与小麦容重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总杂质对小麦容重影响最大,在最常见的6类杂质中,麦秸、麦皮、砂石对容重的影响依次减小.为了得到容重随麦皮、麦秸、砂石含量的变化趋势,制备不同麦皮、麦秸和砂石含量的小麦样品,并对这些样品的容重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麦皮、麦秸含量的增加,容重逐渐减小;随着砂石的增加,容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9.
染料废水内电解脱色效率与染料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染料废水内电解脱色效率与染料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溶性染料脱色效率高于不溶性染料,难易次序依次为半菁型>偶氮型>金属络合型>三芳甲烷型>蒽醌型>酞菁型;不溶性染料脱色难易次序依次为硝基二苯胺>硫化>偶氮>蒽醌型。染料HPLC色谱图证实了染料内电解降解副产物的存在。出水铁离子具有较高混凝活性,经内电解-后混凝处理,不同结构的染料脱色率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针对两种不同品种的发芽小麦,对其面粉的α—淀粉酶活性、面团的物理特性、蛋白提取组分、面粉和各种组分中游离巯基及芽麦的沉降值与烘焙品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小麦受湿时间的蛋白质变化对芽麦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