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TiC/Al和SiC/Al中间合金对Mg-Al系合金晶粒的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延辉  刘相法  李廷斌  边秀房 《铸造》2003,52(7):472-475
研制出两种新型的Mg-Al系合金晶粒细化剂——Al-4%TiC和Al-10%SiC中间合金。结果表明:这两种中间合金对Mg-Al系合金均有良好的晶粒细化作用。向AZ63合金中加入1%的TiC/Al中间合金可使其晶粒由原来的约2mm减小至250μm左右;向AZ31合金中加入0.5%的SiC/Al中间合金可使其晶粒由原来的约600μm减小至200μm左右。分析认为,表面覆有Al4C3过渡层的TiC和SiC颗粒可以作为α-Mg的结晶核心,同时SiC颗粒本身也可以作为α-Mg的异质结晶核心。大量异质结晶核心的存在是导致α-Mg晶粒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液相烧结法制备了一种Al-10SiC/Al4C3中间合金,并将其用于细化AZ63合金。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Al-10SiC/Al4C3中间合金的相组成除α-Al外,主要为Al4C3相、Si相以及未反应的SiC相。在750℃下加入0.5%的Al-10SiC/Al4C3中间合金,可以使AZ63合金的晶粒尺寸从450μm左右细化到150μm左右。当Al-10SiC/Al4C3中间合金加入量达到0.5%后,AZ63合金的晶粒尺寸不再随中间合金加入量的增加而继续减小。  相似文献   

3.
以Al粉、CaC2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及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Al-Ca-C中间合金用于AZ91合金的晶粒细化,Al-Ca-C中间合金中含有Al4C3、CaAl2、CaAl4相.试验表明,该中间合金对AZ91镁合金有良好的晶粒细化作用.当加入1.0%的Al-Ca-C中间合金时,AZ91合金的晶粒尺寸由原来的120~150 μm减小到40~50 μm.分析认为镁合金的细化机理为,Al4C3充当了α-Mg的异质形核核心,熔体中Ca与C原子则由于成分过冷进一步促进了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4.
Al-Ti-C中间合金对Mg-Al合金的晶粒细化作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制备了一种用于Mg-Al合金晶粒细化的Al-Ti-C中间合金。发现该Al-Ti-C中间合金可以有效地细化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后的AZ61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大大提高。分析认为,Al-Ti-C中间合金中起晶粒细化作用的是Al4C3和TiC的复合相。  相似文献   

5.
通过熔体原位反应法制备了一种Al-Al4C3-TiC中间合金。在该中间合金中,Al4C3颗粒被TiC颗粒包围,Al4C3颗粒和TiC颗粒尺寸分别在2.5~8.0μm和0.5~1.5μm之间。试验表明,该中间合金对AZ31有良好的细化作用。当加入1%的中间合金时,AZ31的晶粒尺寸由原来的1050μm减小到260μm。Al4C3颗粒或者Al4C3颗粒团簇充当了α-Mg的异质形核核心,这导致了明显的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6.
Al-Ti-C对AZ91D合金显微组织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Al-Ti-C含量对AZ91D镁合金铸态及T6态金相组织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Al-Ti-C中间合金的加入,AZ91D合金晶粒尺寸逐渐变小,晶粒被细化;影响AZ91D合金晶粒尺寸的原因是Al-Ti-C中间合金中存在Al4C3和TiC复合颗粒形核相。  相似文献   

7.
Mg—Al—C中间合金对AZ31镁合金的晶粒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特种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一种用于Mg-Al系合金晶粒细化的Mg-Al-C中间合金,初步分析了Mg-Al-C中间合金对AZ31镁合金的细化机理. 在该中间合金中,Al(C)固溶体分布在Mg颗粒的界面上.细化试验表明,该中间合金对AZ31(Mg-3Al-1Zn)合金有良好的细化作用.当加入3%该中间合金时,AZ31的晶粒尺寸由原来的850 μm减小到260 μm.  相似文献   

8.
Mn-30Al中间合金对镁合金的晶粒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淬火炉制备出含ε-AlMn相的Mn-30Al中间合金和含γ_2-Al_8Mn_5相的Mn-30Al中间合金,观察了两种中间合金的组织,并探讨ε-AlMn相、γ_2-Al_8Mn_5相、Mn和Al对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试验表明,相比添加Mn、Al,含γ_2-Al_8Mn_5相的Mn-30Al中间合金对AZ31镁合金存在一定的细化效果,含ε-AlMn相的Mn-30Al中间合金对AZ31镁合金具有更好的细化效果.当含ε-AlMn相的Mn-30Al中间合金添加量为0.4%时,AZ31镁合金的晶粒尺寸由原来的898μm减小至320 μm,Mg-Zn合金晶粒尺寸由原来的320 μm减小至180μm.通过面错配度计算,ε-AlMn可以成为初生α-Mg晶粒的良好异质形核核心.  相似文献   

9.
通过真空烧结制备出Mg—Al-C中间合金,发现该合金可以有效地细化Mg-Al系AZ91合金的晶粒,细化后的AZ91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粗大且易于聚集成团的Mg17Al12相得以消除;分析认为其细化机制是在镁合金熔体中形成了大量的结晶形核质点Al4C3或Al-C-O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铸造》2015,(6)
利用熔体反应法制备了一种Al-1.6B-0.4C中间合金,并用于细化AZ63合金。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合金Al-1.6B-0.4C的相组成除α-Al外,还有Al B2相和Al3BC相。在730℃下加入2.0 wt.%的Al-1.6B-0.4C中间合金,可以使AZ63合金的晶粒尺寸由350μm左右细化至60μm左右。AZ63铸态合金的布氏硬度由56.5增加至65.2,T6热处理后其布氏硬度会由62.0增加到71.7,提高15.6%。  相似文献   

11.
由元素的化学电化学等多项参数论述了元素在镁及镁合金中的腐蚀特点,并对镁及其合金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腐蚀数据进行了分析,为镁及镁合金进行合金化强化力学性能的同时提供相关元素腐蚀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整体式铝合金轮毂的合金处理及其铸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Si系铸造铝合金在铝合金轮毂原铸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合金的成分控制及其晶粒细化、变质处理等工艺对合金性能影响在。从合金处理,铸造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找出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Al-Ba中间合金及其对共晶Al-Si合金的变质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丽娜  刘相法  乔进国  边秀房 《铸造》2003,52(8):613-615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Al-Ba中间合金变质剂,并探讨了它对Al-Si合金的变质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Al-Ba中间合金对共晶Si的变质效果与Al-Si合金相当,可以使共晶Si由片状变为珊瑚状,显著改善Al-Si合金的显微组织。另外,用Al-Ba中间合金与A1-P中间合金同时对Al-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时,还可达到双重变质效果。同时,用Al-Ba中间合金时,变质持效时间比钠盐变质剂更长久,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三种Arrhenius型方程对建立GH141和GH907合金本构关系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Zener-Hollomon参数为主要变量,并综合考虑温度和变形程度对流动应力影响的建立本构关系的方法。本文提出的建立本构关系的方法对变形高温合金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合金元素对5056铝合金管材热挤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合金元素,特别是锰元素含量对5056铝合金管材热挤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83、5A05、5B05、5A06等其它高镁铝合金相比,由于5056合金中的锰元素的含量少,其主要相组成物中没有能够明显降低合金塑性的硬脆相物质(FeMn)Al6相;不会因为锰元素向穿孔针表面层扩散而促进穿孔针粘铝。故其热挤压性能的良好,挤压速度快,穿孔针粘铝少,挤出管材的表面质量好,不易出现挤不动的“闷车”现象。  相似文献   

16.
Al-Ti-B-Sr对Al-Si-Mg合金的变质细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快速凝固和热变形处理的Al-Ti-B-Sr中间合金,对Al-Si-Mg铝轮毂材料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Al-Ti-B-Sr中间合金可以对Aa-7Si-0.35Mg合金有效地细化与变质;改善Al-Ti-B-Sr的细化与变质效果,Al-Si-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较Al-Ti-B、Al-Sr两种中间俣金分别外入时提高了约10%和25%。  相似文献   

17.
合金元素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高爱华 《铸造》2007,56(6):642-644
以Al-Mg-Si系6063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主要合金元素Mg、Si和杂质元素Fe,Zn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在分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改善材料性能的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主要合金元素Mg、Si对材料的强度和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生产实际中应使二者质量之比略小于正常值1.73;杂质元素Fe、Zn对合金组织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一般会使制品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缺陷。  相似文献   

18.
王宁  孙琴  陈刚 《铸造》2004,53(12):1008-1010
半固态加工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制备优质的半固态合金棒坯料.通过在亚共晶Al-Si合金熔液中搅入初生Si相为颗粒状的过共晶Al-Si合金,使颗粒状Si相在液相线温度下扩散到熔液中,成为形核质点,抑止枝晶组织的形成,从而获得满足半固态加工要求的非枝晶组织.结合电镜分析结果,对变质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EPMA-1600电子探针对触变成形AZ91D镁合金在3.5%NaCl溶液腐蚀过程中表面主要合金元素浓度变化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元素浓度的变化与合金元素所处的区域有关,在整个腐蚀表面上,Mg浓度随腐蚀的进行而降低,Al浓度升高;其中,原液相区Al浓度升高幅度最大.这是因为在β相(Mg17Al12)表面析出H2的扰动破坏了共晶α相表面腐蚀产物成膜的稳定性,使得共晶α相因无法得到腐蚀产物膜的保护继续腐蚀;Zn主要以固溶方式随β相凝固,作为腐蚀电池的阴极,在腐蚀过程中浓度基本不变化.  相似文献   

20.
镁合金和钛合金表面着色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面着色技术能在材料表面形成不同颜色的保护性膜层,在提高材料表面性能的同时,又可赋予产品漂亮的外观或实现消光等目的。表面着色有两种形式:一是,所生成的化合物自身具有一定的颜色;二是,光线的反射、折射、干涉等效应而使表面呈现不同颜色。作为两类重要的结构材料,镁合金和钛合金因其各自优良的性质被应用于诸多领域。综述了镁合金和钛合金表面着色工艺研究进展,介绍了镁合金和钛合金表面着色工艺研究及应用现状。镁合金表面着色工艺包括:化学转化+喷涂、金属涂层、有机涂层、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钛合金表面着色工艺包括:热氧化、化学氧化、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列举了应用于镁合金和钛合金表面着色的具体工艺参数,总结了两种合金表面着色的具体应用。镁合金和钛合金部件经表面着色处理后,可以兼顾轻量化和强度要求,并实现部件外观的装饰性。基于镁合金和钛合金表面着色工艺研究的现有成果,对镁合金和钛合金表面着色的研究提出了一定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