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对航空用钛合金加工材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超声探伤作为钛合金加工材的主要质量控制方式日渐重要。综述了钛合金加工材的常见缺陷类型,钛合金的超声探伤特性,钛合金超声探伤技术,包括钛合金的超声相控阵探伤技术、钛合金的多区聚焦超声探伤技术、时间反转镜探伤技术,直径为6~13n堋的小规格棒材的探伤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魏桂生 《无损检测》2007,29(6):348-349
介绍了原位超声探伤飞机发动机固定螺桩时,采用数理统计法确定探伤灵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飞机前起落架活塞杆内壁的超声探伤,设计制作了能与管件耦合良好并能保持一定入射角的曲面横波多晶探头,以产生所需声束,解决了活塞杆内壁探伤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直径钛棒材手动接触法超声探伤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的缺点,提出了水浸自动探伤方法,并阐述了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超声波探伤仪、探头、探伤工艺的选择以及机械传动设备的研制,建立起了φ(100-350)mm钛棒材超声自动探伤系统.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球节点钢网架球/管焊缝超声探伤方法、设备和工艺.还对探伤检验时遇到的问题和特殊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用试块重现了这些现象,并加以解释.最后对钢网架球/管焊缝的超声探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TC4钛合金显微组织对超声波探伤杂波水平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具有不同超声波探伤杂波水平区域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一种对显微组织不均匀性的表征方法,结合该方法分析了组织与探伤杂波水平的关系.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显微组织不均匀区域进行了晶体取向分析.结果显示,探伤杂波水平较高区域呈现出明显的显微组织不均匀性,结合超声探伤原理分析得出不均匀区域显微组织晶体取向变化是产生杂波的根本原因.此外还对比研究了原始β晶粒尺寸对超声探伤杂波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微组织界面越多,超声探伤杂波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目前超声探伤应用不如射线探伤广泛的主要原因,阐明球罐焊缝超声探伤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执行超声探伤标准和培养超声探伤工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仪器的综合式无损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金立  肖兴明  袁英民  陈新波  张海兵 《无损检测》2005,27(11):580-582,586
综合式无损检测系统是引入虚拟仪器概念,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强大资源和LabVIEW软件,集超声、涡流和声阻三种探伤方法于一体的检测系统。实践应用证明,该系统可实现飞机探伤工作快速、机动和高效的要求,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目前使用的对支柱绝缘子有效的超声探伤方法,应用于瓷套超声探伤的局限性,介绍了瓷套横波等方法超声探伤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精密管材和棒材广泛用于核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其细微缺陷探伤和尺寸精密测量极为重要。为此研制了精密管棒材数字成像无损探伤和测量系统。该系统由超声纵、横向缺陷探伤、超声尺寸测量、涡流探伤等子系统组成,实现了管材内壁、外壁纵横向缺陷超声探伤,棒材内部缺陷超声纵波探伤,棒材纵向缺陷超声横波探伤;棒材周向、径向缺陷超声横波探伤;管材壁厚超声测量,管材、棒材直径超声测量,管材、棒材椭圆度超声测量;管材、棒材缺陷涡流穿过式探伤及异物(渗碳等)检测,管材、棒材材料背景噪声穿过式涡流检测,管材、棒材旋转点式涡流探伤。各检测子系统均依据轴向编码器和周向编码器进行缺陷检测和尺寸测量的时基线记录显示、B扫显示和C扫成像显示,实现了高灵敏度、高分辨力、高可靠性的管材和棒材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1.
付三强  孙渝兰  苏永新 《无损检测》2006,28(10):518-520,557
围绕困扰中厚板超声波自动探伤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际,优化板材扫查方法,阐述多晶探头的原理和特性,提出综合利用相关抗干扰法和全波数据采集法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免误报水平。该研究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利用显示器分辨力、显示范围、扫描基线调整等超声波探伤仪的理论知识,对数字式与模拟式超声波探伤仪扫描基线比例的调整及用途进行了比较。表明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不需要在相关文件中出具扫描基线比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机车车轴超声自动探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正轩  孙振国  杜学刚  汪宏 《无损检测》2005,27(11):572-575
以提高机车车轴探伤效率和可靠性为目标,研制了一套超声自动探伤系统,采用双通道、多探头、螺旋轨迹扫查大幅度缩短了探伤作业时间;采用工控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和PLC(实现探伤过程自动控制)相结合,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和可靠性。基于脚本-解释器模式的软件设计,解决了系统对于不同轴型的适应性问题。系统实现了包括探头扫查、回波记录、缺陷诊断、报表打印在内的探伤全过程自动化,较好地满足了机车车辆厂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及特殊研制的表面波探头,辅以专用工装,实现了某飞机低压压气机叶片超声表面波原位检测;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找出带有涂层表面的叶片超声表面波检测规律,总结了叶片超声表面波检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PC机的多通道超声波探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罗飞路  邹毅 《无损检测》2009,31(1):17-19
根据超声波脉冲反射法基本原理,设计了以C8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PCI8001高速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的四通道超声波探伤系统平台。为了实现对缺陷的有效评估,采用VC6.0开发了超声波检测信号分析系统,实现了对超声波波形的实时数据采集、显示和缺陷的自动报警。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着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焊管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少文 《无损检测》2007,29(3):117-120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的结构、检测原理、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及其在焊管生产检测中的应用。该系统把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与工业控制计算机、虚拟仪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相结合,配合精心编制的探伤操作和缺陷判别程序,可做到对复杂缺陷回波的准确评价和严格筛选,其缺陷波形动态回放功能有效地克服了超声波自动探伤中的缺陷种类难以识别的不足,实现了误判率〈3%,漏检率为零。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I总线的高性能多通道超声波发射/接收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左林  田建新 《无损检测》2003,25(4):198-200
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基于PCI总线的高性能多通道超声波发射/接收卡。阐述该卡的主要技术特征,指出其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该系统在自动探伤和多通道超声成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空领域专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以超声波脉冲反射法的检测方法为基础,研制了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检测的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介绍了脉冲反射法检测原理,机械系统、硬件系统结构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思想,最后用实验得到构件的超声C扫描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缺陷的检测很适用。  相似文献   

19.
虚拟超声波探伤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大专  樊迅  潘雄 《无损检测》2002,24(4):144-146
虚拟超声波探伤仪是计算机技术和超声波探伤技术的结合。作为一种新型超声波探伤工具,虚拟超声波探伤仪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介绍虚拟超声波探伤仪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无损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无损检测技术(NDT)的基础上,针对POC复合片的主要缺陷,探讨了利用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对PDC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能性。得出了实验条件下PDC分层、裂纹缺陷的超声波测试波形图和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工作方式:单探头(单一发射,强度不变);检波方式:双波;频段:中等;声压:2dB。扫描量程:10mm;脉冲移动位置:8.82mm。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PDC的分层、裂纹等缺陷有明显的特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