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孟续峰 《山西建筑》2009,35(35):62-63
结合钻孔桩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了导致钻孔桩断桩的原因,强调了混凝土浇筑前的注意事项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做的工作,以积累钻孔桩施工经验,最大程度地避免断桩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郭明荣 《山西建筑》2009,35(6):124-12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水下灌注混凝土桩断桩的原因,提出了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断桩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积累水下灌注混凝土桩的施工经验,保证水下灌注混凝土桩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美峰 《中华民居》2013,(2):261-262
断桩是钻孔灌注桩中极为严重的质量事故。如果发生了断桩而没有及时发觉,那么这条桩可能由于无法补救而成为废桩,就会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寻找断桩产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并采取一定的技巧进行接桩,这无疑对每个施工单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上海地区混凝土预制桩断桩的主要原因、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介绍了检测断桩的办法和判别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工程中常出现PHC桩断桩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断裂点的深度不同,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断桩处理方案。同时针对某一具体工程中出现的断桩问题,给出了设计简单、施工方便且工程造价最低的接桩法处理方案,并对接桩中应注意的基坑维护、支撑方案及及接桩施工应注意问题进了分析。检测结果证实,采用新接桩方案进行处理后,桩补强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向晖  邵军 《山西建筑》2009,35(35):96-97
介绍了预制桩在沉桩过程中常常发生断桩事故,这类桩的静载荷试验所得Q—s曲线通常呈现出缓变—陡降型、三阶段的特征,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对产生这种特征曲线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了断桩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为今后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不断的加大码头建设,在全国各地很多沿海地区都修筑有码头,沉桩是其中最难攻克的技术难题之一。沉桩施工中常常为遇到桩位偏移、断桩与浮桩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韩健 《山西建筑》2014,(21):80-81
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了灌注桩发生断桩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断桩常用的方法,指出在实际工程中要精确计算首批混凝土数量,注意导管的埋置深度,以防止灌注桩断桩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CFG桩有着造价低、污染小以及施工工期短的优点。但是由于CFG桩不配置钢筋,种类上属于脆性桩,具有较差的抗弯性能,因此在进行开挖和截桩时,如果施工不当,则有可能导致断桩等工程事故,因此对地基的承载能力产生较大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CFG桩断桩的原因进行分析,对CFG浅部断桩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福建建设科技》2001,(3):19-19,23
结合工作实际 ,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 ,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断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13.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材料性能的随机场特性参数的检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议根据相关函数分析结果描述材料随机场性质,提出用曲线拟合方法检定随机场特性的分析模型参数。经过实例分析,指出指数余弦式模型的现实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8.
The activity of Cs-137 and Cs-134 in some types of soils of Eastern Poland was studied. The contribution of Cs-137 from post-Chernobyl fall-out as a function of depth in the soil profiles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Cs-134:Cs-137 activity ratio taken from the literature just after the Chernobyl accident. Such informa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rate of vertical migration of radiocesium in various types of soils. The rate of the post-Chernobyl Cs-137 migration was found to exceed the rate of migration of Cs-137 from experimental nuclear explosions in the atmosphere. Cs-137 from the Chernobyl accident was found in a layer of soil a few cms thick in most of the soils which were examined. The contribution of post-Chernobyl radiocesium to the total contamination of the surface layer (0–5 cm) with cesium was ≈77%.  相似文献   

19.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dicts the probability of failure or short and long columns of square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deterministic and probabilistic loads. The effect of various parameters; width, length of column, effective length coefficient, percentage of steel, axial load, grade of concrete and random numbers; on the probability of failure of the column is studied. The material, geometric parameters and the load are treated as probabilistic. The results for short columns show that the rate of decrease of probability of failure is a maximum with increase in width, while it increased to a maximum with increase in loads, whereas for long columns the length of column had the predominant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