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福  黄贤英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1):3310-3315
方面提取是方面级情感分析的一个核心任务,目前方法是用方面提取、观点提取、方面级情感分类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关系协作学习模型.常用的数据集中存在大多数方面词和上下文词的出现次数较少,缺乏样本暴露量等问题,使序列标注器收敛到一个极差的区域,且由于在计算模型总损失时忽略了不同部分对方面提取效果的差异,导致神经网络模型几乎无法达到最佳性能.因此提出用于方面提取的软原型增强自适应损失模型(SPEAL),通过软检索建立低样本暴露量文本与高样本暴露量文本之间的动态关性,同时根据方面提取、观点提取、方面级情感分类对方面提取的贡献度自适应更新各部分损失的权重.在REST14、RESTI5、LAP14三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PEAL在加速收敛的同时提升了方面提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方面级情感分析主要有两大类任务:a)抽取任务,旨在抽取出语句中的方面词及观点词;b)分类任务,旨在分析情感极性。在这两种复合任务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方面词与观点词耦合性较差,导致分类任务出错这一问题,提出了融合位置信息的观点三元组情感分析模型OTPM。该模型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获得文本表示,接着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来增强方面词与情感词之间的关联性,之后在多任务框架中进行观点三元组的抽取,同时将抽取出的表示与位置信息进行加权融合,最后利用biaffine评分器分析加权后的方面词与观点词之间的情感依赖关系,并利用stop-on-non-I算法对三元组进行解码输出三元组。在Lap14、Rest14、Rest15、Rest16四个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一系列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方面词的情感分类是情感分析的一个重要子任务,通过学习文本上下文的信息,判别文本中特定方面的情感极性。常用的方法大多都是依赖于给定方面词和上下文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来构建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句法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句法信息的联合学习方法,不仅能同时学习方面词和上下文词之间的句法及语义关系,在训练过程中自动调整对方面词周围上下文词的关注度,而且同时考虑不同上下文词对方面词在句法上的修饰关系。在SemEval 2014的Restaurant数据集和Laptop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目前最好模型相比,分类准确率和F1值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方面级情感分类旨在判断句子中每个具体方面的情感极性.传统的注意力机制模型可能会给句子中重要情感词分配过低的注意力权重,而且很少考虑上下文与方面词的交互信息.针对第1个问题,本文改进了传统的输入方式,以方面词为界限,将句子划分成包含方面词的上文、方面词和包含方面词的下文3部分作为输入,分别提取上文或下文中的重要情感特征.针对第2个问题,本文提出了词级交互注意力机制,分别学习上文与方面词、下文与方面词的词级交互,得到特定于方面的上文表示和下文表示向量,最后将它们拼接得到特定于方面的上下文表示向量,作为方面级情感分类特征.通过在3个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本文的模型性能优于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5.
方面级情感分析是一项细粒度情感分析任务,其目标是对句子中给定的方面词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当前的情感分类模型大多在依存句法树上构建图神经网络,从依存句法树上学习方面词与上下文之间的信息,缺乏对句子中情感知识的挖掘。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感知识的双通道图卷积网络的情感分类模型(Dual-channe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with Sentiment Knowledge, SKDGCN)。该模型由情感增强的依存图卷积网络(Sentiment-enhanced Dependency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SDGCN)和注意力图卷积网络(Attention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AGCN)组成,两个图卷积网络分别学习方面词与上下文词的句法依赖关系和语义关系。具体地,SDGCN在句法依存树上融合SenticNet中的情感知识以增强句子的依赖关系,使得模型既考虑了上下文词与方面词的句法关系,也考虑了上下文中意见词与方面词的情感信息;AGCN使用注意力机制学习方面词与句子中上下文的语...  相似文献   

6.
方面情感分析旨在分析给定文本中特定方面的情感极性。针对目前的研究方法存在对方面情感注意力引入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BERT和多层注意力的方面级情感分类模型(BERT and Multi-Layer Attention,BMLA)。模型首先提取BERT内部多层方面情感注意力信息,将编码后的方面信息与BERT隐藏层表征向量融合设计了多层方面注意力,然后将多层方面注意力与编码输出文本进行级联,进而增强了句子与方面词之间的长依赖关系。在SemEval2014 Task4和AI Challenger 2018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强化目标方面权重并在上下文进行交互对方面情感分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方面级别情感分类的研究方法中,大部分是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或单层注意力机制等方法,忽略了位置信息对于特定方面词情感极性的影响,并且此类方法编码语句和方面词时直接采用了拼接或者相乘的方式,导致处理长句子时可能会丢失信息以及无法捕获深层次情感特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句法结构树和混合注意力网络的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基于句法结构树构建的位置向量作为辅助信息,并提出混合注意力网络模型来提取句子在给定方面词下的情感极性。所以该文设计了浅层和深层网络,并分别构建位置注意力机制和交互型多头注意力机制获取句子中和方面词相关的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该模型在SemEval 2014公开数据集中的Restaurant和Laptop以及ACL14 Twitter上的表现优于相关基线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不同方面的情感极性。  相似文献   

8.
跨领域情感分类任务旨在利用富含情感标签的源域数据对缺乏标签的目标域数据进行情感极性分析.由此,文中提出基于对抗式分布对齐的跨域方面级情感分类模型,利用方面词与上下文的交互注意力学习语义关联,基于梯度反转层的领域分类器学习共享的特征表示.利用对抗式训练扩大领域分布的对齐边界,有效缓解模糊特征导致错误分类的问题.在Seme...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多数方面级情感分类研究都忽略了方面词的建模,以及方面词与上下文之间的交互信息,并且难以体现语法上与方面词有直接联系上下文单词的重要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方面词交互(aspect word interaction,AWI)和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的方面级情感分类模型(AWI-GCN)。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分别提取方面词和上下文的特征;采用GCN根据句法依存树进一步提取与方面词有直接语法联系的上下文情感特征;利用注意力机制学习方面词与上下文的交互信息,同时提取上下文中为方面词情感分类做出重要贡献的情感特征。针对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WI-GCN模型相比当前代表模型取得了更好的情感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现有基于序列标注或文本生成的三元组抽取模型通常未考虑完整文本片段级别的交互,且忽略了句法知识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依存图卷积与文本片段搜索的深度学习模型来联合抽取方面情感三元组。通过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编码层学习句子中每个单词的上下文表达,同时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句子单词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句法标签信息,以捕获远距离的方面词与观点词之间的语义关联关系,并采用文本片段搜索构造候选方面词与观点词及其特征表示,最终使用多个分类器同时进行方面词与观点词抽取及情感极性判断。在ASTE-Data-V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14res、14lap、15res和16res子集上的F1值相比于JET模型提升了10.61、10.54、4.91和8.48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方面情感三元组抽取效率。  相似文献   

11.
雷蕾  王晓丹  周进登 《计算机科学》2012,39(12):245-248
情感分类任务旨在自动识别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信息(例如,褒或者贬、支持或者反对)。提出一种基于情 绪词与情感词协作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在基于传统情感词资源的基础上,引入少量情绪词辅助学习,只利用大规模 未标注数据实现情感分类。具体来讲,基于文档一单词二部图的标签传播算法框架,利用情绪词与情感词构建两个视 图,通过协作学习的方法从大规模未标注语料中抽取高正确率的自动标注样本作为训练数据,然后训练分类器进行情 感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多个领域的情感分类任务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方面的情感分类任务旨在识别句子中给定方面词的情感倾向性.以往的方法大多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注意力机制,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仅依赖于建模句子中的方面词与其上下文的语义相关性,但忽略了句中的语法信息.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交互注意力的图卷积网络,同时建模了句中单词的语义相关性和语法相关性.首先使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来...  相似文献   

13.
情感倾向分析主要用于判断文本的情感极性,在商品评论、舆情监控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是浅层的学习算法,并不能很好地抽取文本中高层情感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组合了语义信息和情感信息的情感词向量作为输入的改进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通过构建语义和情感双输入矩阵,并在隐藏层加入情感特征抽取模块,来增强模型的情感特征表达能力。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的BLSTM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文本情感倾向分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Tourist reviews on social media websites reflect the tourist's opinions concerning various aspects of a tourist place or service (e.g., “comfortable room” and “terrible service” in hotel reviews). Extracting these aspects from reviews is a challenging task in opinion mining. Therefore, aspect‐based opinion mining has emerged as a new area of social review mining. Existing approaches in this area focus on extracting explicit aspec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opinions around these aspects. However, the implicit and coreferential aspects during aspect extraction are often neglecte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ltiaspect opinions is relatively less emphasized in prior ar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del, namely, “enhanced multiaspect‐based opinion classification” that addresses existing challenges by automatically extracting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aspects and classifying the multiaspect opinions. In this model, first, a probabilistic co‐occurrence‐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that utilizes the co‐occurrence between aspects and sentiment words to identify the coreferential aspects and merge them into groups. Second, an implicit aspect extra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at associates the sentiment words with suitable aspects to build an aspect‐sentiment hierarchy. Third, a multiaspect opinion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that employs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to classify opinions into different polarity cla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evaluated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s on benchmark and real‐world datase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e supremacy of multilabel classifiers by achieving 90% accuracy per label on classification when extracting 87% domain‐relevant aspects. A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s conducted that also verifi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odel.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观点挖掘方法挖掘粒度过大,导致反馈信息不足。为解决该问题,对标准LDA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主题情感联合最大熵LDA模型进行细粒度观点挖掘。首先,考虑到词的位置和语义信息,在传统LDA模型中加入最大熵组件来区分背景词、特征词和观点词,并对特征词和观点词进行局部和全局的划分;其次,在主题层和单词层之间加入情感层,实现词语级别的细粒度情感分析,并引入情感转移变量来处理情感从属关系,同时获取整篇评论和每个主题的情感极性,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情感词典构建中只反映了语言知识,缺乏语用知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真实语料中获取词语间的共现关系,并结合词语同义关系、语素特征进行中文褒贬词典半监督构建的方法。利用点互信息从语料中构建了情感词语和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矩阵,采用非负矩阵分解的方法将其分解为情感词语之间的共现矩阵及新的情感词语-评价对象关系矩阵;将关系矩阵结合同义、语素特征,利用标签传播算法进行词语的褒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数据集上该方法提高了只考虑语素和语义特征词典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一个评论往往会涉及多种方面类别及情感倾向,而传统注意力机制难以区分方面词和情感词的对应关系,从而影响评论同时存在多种方面类别时的情感极性分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方面类别情感分类模型(MA-DSA).该模型通过重构方面向量捕获句子中更多样且有效的语义特征,并将其融入上下文向量,然后将上下文向量通过DiSA模块进一步捕捉句子内部情感特征,确定方面词与情感词的关系,进而对指定方面类别进行情感分类.在SemEval的三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A-DSA模型在Restaurant-2014数据集上的三个指标值均优于基准模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细粒度的情感分类任务需要识别文本当中与评论对象相关度最高的观点词并进行情感极性分类.文中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改进记忆网络,提取不同对象情感分类特征,实现对象级情感分类.将文本的词嵌入向量存储在记忆组件中,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在多个特征空间同时建模文本整体语义与对象相关语义.利用前馈网络层整合多个特征空间下的信息作为分类特征.在SemEval-2014数据集及扩充的数据集上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有利于缓解方法的选择性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