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Lyocell纤维的膨胀对其织物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多种技术研究了 Lyocell纤维的湿膨胀对其斜纹织物结构的影响 ,包括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尺寸测量以及对水与对十六烷溶液保持能力的试验。L yocell纤维在水中以横向膨胀为主 ,其湿态与干态相比 ,直径增加约 3 0 %。L yocell纤维在 Na OH溶液中的横向膨胀比在水中更大 ,浓度适当时 ,直径可增加 2 0 0 %以上。纤维的横向膨胀导致了织物尺寸的收缩 (织物面积减小 ,而厚度增加 )。这就说明了 ,对坯布在张力状态下的处理中所发生的织物结构变化多数是不可逆的。在后续的湿处理、干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织物结构变化 ,通过膨胀—收缩及湿…  相似文献   

2.
Richcel纤维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4):44-44
为高湿模量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一种,除了具备高湿模量类纤维的基本性能,如干湿态下的断裂强度高,伸长较低,湿态模量较高,还具有突出的强耐碱性,基本可以与棉纤维媲美。干强为4.11cN/dtex,高于Modal。其湿态断裂强度损失约为25%(Modal相应为47%),干态下断裂伸长率为11.1%,而在湿态下为12.7%。经过5%NaOH溶液处理后Richcel纤维几乎能保持原来的强度不变。  相似文献   

3.
木质硬度缺陷鸡肉特征及其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近年来发生在速生型肉鸡品种鸡胸肉木质硬度缺陷(woody/wooden breast,WB)的基本性能指标,同时通过微观结构及不同的测量参数来客观评价WB等级。以147只42日龄、175只63日龄Cobb 500肉鸡作为研究对象,经相同宰杀工序后采集鸡胸肉样本进行人工WB分级。然后对样本的质量、特征尺寸(长度(L)、宽度(W)、顶部厚度(H_1)、底部厚度(H_2))和挤压力(compression force,CF)进行测量,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上述各参数与WB等级之间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极显著相关参数建立模模预测WB等级。结果表明:因肌肉组织病变退化,导致WB肌肉细胞大小、形状不一,且被结缔组织取代。在相同日龄下,样本的质量、H_1、H_2及CF均随WB等级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H1、H2及CF之间极显著相关(P0.001),且与WB等级之间也极显著相关(P0.001),是影响WB等级的显著参量,建立的模型预测识别率可达92.30%。结果表明,H_1、H_2及CF可作为WB等级的判定依据,利用其对WB肉可进行客观的评判。  相似文献   

4.
臭氧处理对新收获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臭氧处理应用于加速新收获小麦后熟的可行性,在室温、臭氧处理质量浓度为5mg/L、处理时间0.5~2.0h条件下分别处理新收获小麦,研究臭氧处理对新收获小麦基本成分、破损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相比,臭氧处理对新收获小麦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粗淀粉含量、破损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弹性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8种不同规格的针织物试样,通过干松弛、湿松弛、全松弛,以及漂白等工序处理,测试了织物经过不同工序处理后的尺寸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弹性纱较多的织物在经过全松弛或漂白处理后,其尺寸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大豆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黏胶纤维制备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对比了两种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面密度下,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比大豆蛋白/黏胶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强力更高,柔软性更好,孔径更大,带液率更高;所有试样的横向强力均低于纵向强力,湿态强力均低于干态强力;试样的缠结系数和弯曲刚度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孔径和带液率随着面密度增加而减小,弯曲刚度随着缠结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透湿量和带液率随着孔径的增加而增加;试样面密度越小,导湿性能越好。大豆蛋白纤维水刺材料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市场上可作为面膜基布的13种(1种棉纤维、1种珍珠纤维、2种粘胶纤维、3种铜氨纤维、5种涤纶/粘胶纤维、1种木浆/粘胶纤维)非织造材料,对其带液率、透气性、孔径、弯曲性能(干、湿态)、厚度和断裂强力(干、湿态)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和原料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试样厚度变大,孔径变小,透气性和透湿量减小,柔软性变差,带液率变小。对于水刺法涤纶/粘胶非织造布,随着粘胶纤维质量百分比的增加,涤纶/粘胶混纺材料厚度变小,但是孔径、透气性和透湿性、带液率及柔软性变差。不同原料、加工工艺的非织造材料,湿态的柔软性均优于干态。  相似文献   

8.
储存环境对常压等离子体处理试样性能有潜在的影响。为了研究储存环境对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试样的影响,利用氦-氧常压喷射等离子体处理锦纶6织物,然后将处理后的试样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试样的接触角比原样低;等离子体处理30天后,干态及常态试样的接触角均比刚处理完试样的接触角有所增大;等离子体处理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增大,氧的含量增加;环境湿度的增大对等离子体处理后聚合物表面的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 DHPM)处理压力(0、34、69、103、138、172 MPa)和处理次数(0~12次)对低盐(0.15 mol/L NaCl)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HPM处理压力和次数的增加(P<0.05),蛋白溶解度显著增加(P<0.05),但103 MPa后不再显著(P>0.05)、Zeta-粒径显著降低(P<0.05)。蛋白表面疏水性经DHPM处理后显著增加(P<0.05),但其随着压力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随着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P<0.05),这是蛋白结构展开又折叠的结果。经DHPM处理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蛋白颗粒变小、尺寸均匀;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显示蛋白发生了降解;拉曼分析显示α-螺旋含量明显下降,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综上,DHPM处理能破碎蛋白,使蛋白解聚、尺寸变小,结构发生改变,进而改善低盐下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技术对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进行辐射,讨论了微波辐射对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断裂强力、撕破强力、结晶度、白度、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经过微波处理后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总的变化趋势都是在短时间内先提高,对羊毛织物有一个增强作用,然后经过微波长时间辐射后再下降,常态织物断裂强力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干态织物和常态织物在微波辐射60 min后结晶度增加,湿态织物在微波辐射5 min后结晶度提高,但在辐射60 min后结晶度相对于原样呈下降趋势.微波处理20 min后白度明显下降,织物开始泛黄,湿态织物的泛黄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比干态织物和常态织物严重.微波辐射120 min后,干态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相对于原样基本没有改变,但常态和湿态羊毛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有所改变,羊毛鳞片出现裂痕,鳞片变薄,说明已被钝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相同光照,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温度与时间对蚯蚓排杂率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温度对排杂后的蚯蚓进行烘干、制粉,以蚯蚓粉的养分含量、胃蛋白酶消化率作为评价指标,并通过感官评定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蚯蚓在环境温度25~30℃时,排杂率最高且不会导致蚯蚓死亡;增加了清洗工序生产的蚯蚓粉其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胃蛋白酶消化率均高于其它组(P0.05),且外观品质及气味与未设清洗工序、烘干温度为60℃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组差异均显著(P0.05),该工艺可以很好地保证蚯蚓粉的营养价值、胃蛋白酶消化率、外观品质和气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季铵型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对黏胶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后用活性染料在无盐条件下进行染色,用商业用湿摩擦牢度提升剂FM-8对试样进行后整理.通过SEM观察改性试样发现,这一改性处理工艺对试样表面无损伤.研究表明,黏胶织物试样的最佳改性工艺参数为:CHPTAC用量80 g/L,改性温度70℃,NaOH用量20 g/L,Na2CO310 g/L.改性试样的上染率明显优于有盐染色织物,其k/s值和染色均匀度好于有盐染色织物,改性试样的干湿摩擦色牢度均可达4-5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两种纤维素酶(ComC和CelB)处理对干燥后纸浆的滤水性和机械强度的影响。比较了PFI磨浆前后酶处理对干湿两种浆的影响,发现酶的使用可使湿浆的滤水性和保水值得到改善,但纸张的机械性能未得到提高。相比之下,干浆经纤维素酶处理后,其滤水性、保水值和机械性能均有提高。干浆经CelB酶处理后,其抗张强度和耐破度增加,撕裂度下降。认为CelB酶处理可看作是一个生物磨浆过程。实际上,除撕裂度外,干浆经CelB酶处理与湿浆经CelB酶处理所得的纸张性能相同。表面纤维形态,如碎片化和剥离作用经酶处理后也有所变化。纤维素酶对纤维表面的改善可提高纸张的结合性能,使其结构更紧凑,结果是纤维素酶处理可以抵消角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打浆能耗。CelB酶在提高纸张性能和抵消角质化的影响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天然皮革加工过程中的复鞣、中和、加油、填充等湿整理加工工艺对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用无纺布基布和坯革进行处理,讨论了加油及填充量对合成革坯革机械性能和卫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天然皮革的湿整理加工工艺可显著地改善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机械性能和卫生性能,这种湿处理加工工艺对合成皮革的生产加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芦苇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芦苇青贮的气味、结构和颜色等感官品质,pH值和氨态氮/总氮比值等发酵品质,以及青贮前后芦苇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进行了分析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芦苇青贮发酵品质定级为1级优等,且芦苇青贮具有较低的p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比;芦苇经过青贮处理后,干物质和粗纤维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和总能的含量则显著提高(P0.05),粗灰分含量有所增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粗蛋白的含量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芦苇青贮后的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值均高于青贮前,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青贮后有机物质消化率值则显著高于青贮前(P0.05)。综合分析,芦苇在经过青贮后可以基本保存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消防服用织物湿态下的热防护性能.选用消防服常用的5种外层织物、1种防水透气层、1种隔热层和4种舒适层织物组合成不同试样.利用热防护性能仪测试外层、舒适层和多层织物试样不同湿态条件下的热能值(kTPP值),并根据水分的不同渗透方向,分析和比较多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结果 表明:含水率的增加能提高各试样的kTPP值,有益于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提高;含水率对单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大于多层织物;从外层方向加湿的试样,其热防护性能优于从舒适层方向加湿的试样.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湿擦牢度不足的问题,采用单一变量法对固色剂进行筛选,并优化固色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固色剂SLA的固色效果最佳;最优固色工艺为:固色剂SLA的用量0.4%(owf),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40min。固色后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光泽鲜艳,且湿擦牢度可达到3.5级,干擦牢度可达到4.5级以上。  相似文献   

18.
100%亚麻织物经液氨处理后,对其织物结构、抗皱性能、强力和色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液氨处理提高了织物尺寸稳定性、耐磨性和水洗后的外观。工艺对织物的湿态折皱回复性影响显著,而对干态折皱回复角影响甚微。经纬纱的断裂负荷和伸长差别显著,经纱强力平均提高10%,纬纱则降低约2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以猪背最长肌为材料,对第5~6根肋骨背最长肌横切面的大理石花纹进行等级评定,在不同离子强度和冷却方式下,研究大理石花纹评分与猪背最长肌凝胶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60mol/L NaCl条件下,各等级花纹肉的凝胶特性好于同条件下离子强度0.45mol/L的凝胶(P<0.05)。在0.60mol/L NaCl和同一冷却方式下,各等级之间的凝胶保水性(P<0.01)和凝胶强度(P<0.05)差异显著;而凝胶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0.60mol/L NaCl和10℃冷却时,等级3具有最好的凝胶特性。此外,花纹等级与凝胶保水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白溶解度和凝胶强度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大理石花纹分为3个等级,猪背最长肌的凝胶特性随着大理石花纹评分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3):137-141
研究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方式对梨干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方式干燥后梨干的内聚性和回复性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热风干燥上升的幅度较大,但是2种方式干燥后的弹性都显著下降(P0.05);与鲜样相比,热风干燥后硬度与咀嚼性均显著增加(P0.05),而真空冷冻干燥后咀嚼性无显著差异(P0.05),硬度显著下降(P0.05);不同热风干燥温度(60、70、80℃)对梨干的质构特性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热风干燥后的梨干微观结构变化较明显,真空冷冻干燥后的细胞组织变得疏松多孔,形变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