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废蜜(糖蜜)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含有很多微生物可利用的成分,是一种廉价的生产原料.以甜菜糖蜜为原料,通过液体发酵方法生产蛹虫草菌丝体.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发酵液中胞外多糖做为次要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的氮源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有利于蛹虫草液体发酵;大豆分离蛋白与蛋白胨以4:1的比例混合,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促进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的积累;发酵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80r/min、装液量50/250ml、培养温度23℃、接种量8% (v/v),优化条件下蛹虫草液体培养生物量达到42.71 mg/ml,培养液中多糖含量达到5.97mg/ml.  相似文献   

2.
关于蛹虫草菌多糖发酵及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英臣 《中国酿造》2005,(10):29-31
研究了蛹虫草胞外多糖发酵过程,分析不同因素对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了比较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蛹虫草胞外多糖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2%,玉米浆2%,酵母膏2%,硝酸钾0.45%;发酵培养条件为:pH值6.5,温度20℃。此条件下蛹虫草胞外多糖得率为1.188g/100mL,菌丝体干重为1.221g/100mL。  相似文献   

3.
金属离子对蛹虫草液体培养产胞外虫草素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蛹虫草液体培养胞外虫草素产量及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将含有Mg2+、Fe2+、Fe3+、Zn2+、Mn2+、Cu2+、Ca2+、Co2+及I-的化合物添加到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选择出有利于胞外虫草素产量及菌丝体生物量增加的金属离子,确定其最佳添加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添加Mn2+、Ca2+、Mg2+能够显著(p0.05)提高蛹虫草液体培养胞外虫草素产量及菌丝体生物量,其最适浓度分别为Mn2+0.05 g/L、Ca2+0.6 g/L、Mg2+1.0 g/L。  相似文献   

4.
蛹虫草胞外锌多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蛹虫草为材料通过液体深层富锌培养获得胞外富锌多糖,测定了蛹虫草胞外富锌多糖的锌含量和抗氧化性能,即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富锌培养基内ZnSO4浓度在150μg/mL下,可以显著提高胞外锌多糖的有机锌含量(P<0.01),使有机锌含量达到0.87mg/g,比对照提高295%。有机锌对提高胞外锌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分别是对照的7.05%、23.5%和17.49%;胞外锌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  相似文献   

5.
蛹虫草液体菌种通气发酵培养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液体通气发酵培养蛹虫草菌种,分析培养所得不同蛹虫草的有效成分.以体积分数2%的接种量,在pH 7.0、20℃下培养96 h即可达到最佳发酵效果;菌种冷藏时间对发酵效果无显著影响;培养基料量占培养容器体积的1/5,添加5%的营养素为最经济是培养基料配方.利用缫丝后的干蚕蛹成功培养出蛹虫草.对不同培养基(大米、鲜蚕蛹、干蚕蛹)培养的蛹虫草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干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比活力最高;腺苷的含量以鲜蛹虫草最高;大米虫草多糖含量最高,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最高;4个虫草样品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都较丰富,而镉、铅、砷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汞元素未检测到.  相似文献   

6.
以空白蛹虫草菌丝体冻干粉为材料,测定富锗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有机锗、虫草素、SOD、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锗在200~300μg/mL 质量浓度内,对菌丝体的主要活性成分有促进作用,浓度过大,对相关活性成分有抑制作用,不同的生物学指标所需锗的质量浓度各不相同。本研究表明,培养基中锗浓度对蛹虫草菌丝体主要活性成分有影响,适宜质量浓度的锗对蛹虫草菌丝体主要活性成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蛹虫草胞外多糖的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菌丝体的定义(dCx/dt=μCx)和菌丝体比生长速率μ[μ=μ(t)],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生成的数学模型,同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拟合良好,说明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蛹虫草胞外多糖的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0):119-122
在蛹虫草液体培养过程中加入枸杞汁,进行虫草枸杞复合发酵,对发酵过程中虫草菌生长曲线及发酵产物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了虫草枸杞复合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蛹虫草发酵72 h时向培养基中添加5 g/L的枸杞匀浆液,发酵周期144 h。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发酵产物产量较虫草菌丝体升高了112.12%,达11.73 g/L。其中虫草素含量11.23 mg/g,虫草酸含量178.21 mg/g,多糖含量30.73 mg/g,较虫草菌丝体分别提高了29.98%,64.46%和97.20%。复合发酵产物抗氧化能力较虫草菌丝体升高了44.62%。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粉作为主要原料,利用蛹虫草固态发酵同时生产多糖和纤溶酶。以多糖含量和纤溶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固态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由玉米粉和麸皮构成,比例为18:2(g/g),料水比例1:1(m/V),接入6%(V/m)蛹虫草液体菌种,23℃发酵时间3 d。在优化条件下获得浸提液中的胞外多糖含量为3.23 mg/mL,纤溶酶在血纤维蛋白平板上形成的溶圈面积为169.34 mm2。研究结果为生产蛹虫草功能食品基料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蛹虫草多糖对紫外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对紫外线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浓度为30、50、80、100μg/ml 的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 < 0.01),浓度为100μg/ml 的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根尖微核的抑制率分别为47.68%、43.04%。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每种样品的不同浓度之间对微核的影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 < 0.01),且蚕豆微核率随多糖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结论: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均可有效抑制紫外线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以冬虫夏草与蛹虫草融合子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其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比较3种培养方法对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0g/L,蔗糖5.00g/L,酵母粉0.25g/L、黄豆粉5.00g/L(浸提液),KH2PO41.50g/L,MgSO4·7H2O 0.50g/L,VB1 4g/L,pH自然.25℃培养,周期156h,其菌丝体干重生物量可达3.51g/L.持续摇动培养法获得菌丝体生物量最多,利于菌体的规模发酵生产;动静相间法次之;静止法获得量较少.动静相间法所培养的菌丝体更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九州虫草富锌条件下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含量差异。通过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测定不同因素的作用,菌丝体干重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胞内和胞外多糖测定应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结果表明,九州虫草在加锌条件下菌丝干重最优培养条件是葡萄糖2.0%,蛋白胨1.0%,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5%,硫酸锌200mg/L,装液量80mL/250mL,pH值6.0。最终结果菌丝干重为1.53g/100mL,是原来未加锌基本培养基菌丝干重的2.58倍。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蜂头虫草无性型——蜂头层束梗孢(Hymenostilbe sphecophila Kob)HS01胞外多糖含量、5种核替代谢量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75 g/L,胞内多糖含量最高可达2.423%;发酵液与菌丝体中均含有尿苷、鸟苷、肌苷、胸腺嘧啶核苷和腺苷5种核苷,其含量均高于对照品冬虫夏草生药;HS01发酵菌丝体与天然虫草生药在氨基酸种类上一致,但氨基酸总量和人体所必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生药,氨基酸总量为8.330 mg/g。  相似文献   

14.
以菌丝体干质量、胞内多糖含量及腺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一株冬虫夏草菌的液态发酵条件。确定利用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发酵生产菌丝体、胞内多糖及腺苷的最佳条件为装液量100 mL/500 mL,接种量3%,温度24 ℃,培养时间4 d,摇床转速140 r/min;试验得菌丝体干质量为17.232 g/L;胞内多糖含量为78.34 mg/g;腺苷含量为633.7 μg/g。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种龄对姬松茸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干质量、胞外多糖含量、蔗糖利用率的影响,并运用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对姬松茸菌体发酵菌丝体干质量、胞外多糖含量、蔗糖利用率、溶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 d种龄的姬松茸发酵液的菌丝体干质量、胞外多糖含量和蔗糖利用率均优于其他种龄的姬松茸发酵液,且通过5 L发酵罐放大试验菌丝体干质量、胞外多糖含量、蔗糖利用率分别为1.417 g/100 mL、6.967 g/L、82.5%,较摇瓶发酵培养分别提高了45.37%、20.41%、5.87%。通过各发酵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干质量、胞外多糖含量同蔗糖利用率、溶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邵伟  陈良辉  熊泽  唐明  陈菽 《中国酿造》2016,35(12):184
以茶汁为培养基,菌丝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工艺条件,得到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菌丝接种量为8%,茶水比4.15∶1(g∶L)、初始pH 5.8、培养温度24 ℃、摇瓶转速173 r/min。在此条件下,菌丝多糖含量可达到0.064 g/100 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虫草头孢菌粉粗多糖的理化性质并测定其多糖含量。方法:用斐林试剂检测其还原性;用硫酸-苯酚法测多糖的含量。结果:本方法制备的虫草头孢粗多糖没有还原性,不含蛋白质成分;粗多糖中多糖的含量为35.37%。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工虫草不同部位多糖及固体培养残基多糖对小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的雄性小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组、虫草子实体多糖组、菌丝体多糖组、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蛋白(TP)含量,并对肝细胞的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虫草多糖子实体、菌丝体和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能显著抑制CCl4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的升高,以及肝脏SOD含量的降低,并能显著减轻CCl4引起的肝小叶内的灶性坏死。结论:虫草多糖子实体、菌丝体和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人工虫草子实体多糖效果最优,其次为菌丝体多糖,再次为固体培养残基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