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将蛋白A固定在纳米金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纳米金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高的表面自由能使蛋白A比较牢固地固定在其上;蛋白A分子可以定向结合17β-雌二醇抗体的Fc片段,使抗体在电极表面有序固定化。利用17β-雌二醇和酶标17β-雌二醇的酶免疫竞争反应,研制了快速测定17β-雌二醇的电化学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过程进行了表征。优化测定条件后,传感器呈现了很高的测定灵敏度,电流响应信号与17β-雌二醇浓度在0.1μg/L~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负线性相关,检出限为0.035μg/L(S/N=3)。应用该免疫传感器测定了正常人群尿样中17β-雌二醇含量,测定范围与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相一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114%。  相似文献   

2.
应用分子力学法MM+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几何全优化得到29个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的优势构象,再利用量子化学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相应优势构象的电子结构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relative binding affinities)的定量构效关系.结果表明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和分子键合能(BE)、17号碳原子的净电荷(Q)及7号和8号碳原子间键长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9个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式,所建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及去一法交互检验相关系数Rcv2分别为0.890和0.712.  相似文献   

3.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CoMFA)及分子对接方法对一系列雌二醇衍生物的3D-QSAR及其与受体作用方式进行研究,建立了3D-QSAR的CoMFA模型,获得了化合物的相对亲合力RBA(Relative Binding Affinity)与静电场及立体场分布之间的关系;CoMFA模型的统计学参数为:q2=0.667,r2=0.939,sD=0.280,F=49.033,立体场与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56.8%和41.6%.相对亲合力小的化合物一般带有较大的取代基,其对接能量得分较低;相对亲合力大的化合物一般带有较小的取代基,其对接能量得分较高.化合物的对接能量得分和相对亲合力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890.活性口袋周围的环境也与3D-QSAR的立体场分布相匹配.对接结果还显示这类化合物和雌激素的结合主要是通过氢键作用来实现,即3-OH与R394上的氨基以及17-OH与受体残基H524咪唑环上的氮形成的氢键.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合信息系统中的噪声数据以及复合粗糙集近似边界要求严格等问题,对复合粗糙集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变精度复合粗糙集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设置阈值参数β (0.5<β ≤1),定义了基于矩阵方法的变精度复合粗糙集的β-上近似、β-下近似、β-正区域、β-负区域、β-边界区域、β-精确度和β-粗糙度等概念;同时,对变精度复合粗糙集的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容错性,抗干扰能力增强,应用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5.
氢化卟吩内氢迁移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B3LYP/6-31G**方法在Gaussian03程序下,优化氢化卟吩的结构和能量,并寻找与内氢迁移反应相关的过渡态构型,通过比较,分析β位氢化对内氢迁移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β位氢化会迅速降低体系cis→trans的内氢迁移反应速率(达到10-4数量级),其影响明显高于β位取代。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利用普适计算环境中的计算资源、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应用的follow-me迁移需求,即计算可以随着用户的移动在异构设备和计算环境中移动,让移动中的用户能够体验到不间断的计算。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的普适计算中间件FollowMeAgent。结合情境感知技术,利用软件代理所具备的移动性实现应用的自主迁移,并根据应用特点对迁移策略进行了细分。在此平台上开发了若干应用,通过性能测试证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利用普适计算环境中的计算资源、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应用的follow-me迁移需求,即计算可以随着用户的移动在异构设备和计算环境中移动,让移动中的用户能够体验到不间断的计算。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的普适计算中间件FollowMeAgent。结合情境感知技术,利用软件代理所具备的移动性实现应用的自主迁移,并根据应用特点对迁移策略进行了细分。在此平台上开发了若干应用,通过性能测试证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微型计算机》2009,(5):23-23
如果某一天你被女朋友甩了,最好不要怨恨她,因为这完全可能是她体内的雌性激素作怪。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进化生理学家克里斯蒂娜·杜兰特的研究报告,一种叫雌二醇(Oestradiol)的雌性激素会影响女性对自己外表的评价以及对待伴侣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9.
王红  曾广周刘弘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728-2732
作为基于移动计算范型的迁移工作流研究的继续,建立一种无线迁移工作流环境中程序按需移动模型及其实现方法,以支持大型迁移工作流在资源受限移动设备上运行。首先给出了迁移工作流单元模型,它是支持无线环境下迁移工作流的基础,然后给出了迁移工作流按需移动系统架构,讨论了架构中各部分的功能,包括停靠站服务器和工作流管理机的实现机制,分析了通过反射对工作流单元的动态调整。实验表明,无线迁移工作流环境中程序按需移动模型合理,运行可靠,有效支持迁移工作流在无线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系统虚拟化和模拟技术对当今计算机科学研究和相关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整合虚拟和模拟环境,让运行在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获得更多重要的服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工作.由系统虚拟化提供的虚拟机动态迁移技术作进一步扩展后,可整合这两个计算环境.提出Roam,一个支持在虚拟和模拟环境之间进行虚拟机动态迁移的框架.开发的Roam原型系统实现了Linux虚拟机在Xen和纯Qemu环境之间的动态迁移.相关性能测试表明Roam是一个可行的虚拟机动态迁移方案,并且虚拟机的停机时间和整体迁移时间都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工作流对动态不确定因素的处理能力和解决运行中工作流流程发生变化的问题,重点对工作流的迁移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使运行中的工作流能够向新工作流顺利迁移,以满足企业的实际应用,在动态工作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条件-活动规则和活动选取规则的动态工作流模型的迁移算法.通过一系列的规则,使运行中的工作流在保证执行路径的查询完整性和未执行活动的业务完整性的基础上能够顺利迁移到新的工作流中,以解决企业实际运行中流程发生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林谦  余超  伍夏威  董银昭  徐昕  张强  郭宪 《软件学报》2024,35(2):711-738
近年来,基于环境交互的强化学习方法在机器人相关应用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为机器人行为控制策略优化提供一个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在真实世界中收集交互样本存在高成本以及低效率等问题,因此仿真环境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强化学习训练过程中.通过在虚拟仿真环境中以较低成本获取大量训练样本进行策略训练,并将学习策略迁移至真实环境,能有效缓解真实机器人训练中存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实时性等问题.然而,由于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存在差异,仿真环境中训练得到的策略直接迁移到真实机器人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性能表现.针对这一问题,虚实迁移强化学习方法被提出用以缩小环境差异,进而实现有效的策略迁移.按照迁移强化学习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方向和智能化方法作用的不同对象,提出一个虚实迁移强化学习系统的流程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将现有相关工作分为3大类:基于真实环境的模型优化方法、基于仿真环境的知识迁移方法、基于虚实环境的策略迭代提升方法,并对每一分类中的代表技术与关联工作进行阐述.最后,讨论虚实迁移强化学习研究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分3个灌水量对外源活性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在黄棕壤中的淋溶和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于50mm的灌水量可以使β-甘油磷酸钠发生淋溶。施入黄棕壤中的β-甘油磷酸钠在24h内可以转化为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灌水量愈大,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积累的土层也愈深。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章勇  张洁卉  柳斌 《计算机科学》2018,45(1):196-199
在云环境中,数据负载均衡化速度较慢且易出现数据倾斜,这严重干扰了系统状态。为了减小数据迁移的代价,提出一种在全局负载均衡下云环境中的大数据动态迁移方法。首先构造负载均衡模型,在均衡负载下计算数据迁移成本,并给出最小数据迁移成本模型。计算数据迁移成本并评估虚拟机数据负载资源利用率,从而使数据重载的服务器转移到数据轻载的服务器上,达到云环境中的数据均衡化。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数据负载的均衡化速度和均衡效率,降低了数据迁移成本,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普适计算中的无缝迁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分布式计算环境已有的一些迁移机制,都无法满足普适计算模式下任务迁移时对无缝性的要求,研究了任务的形式化描述,Agent的分类以及任务的迁移粒度问题.基于MobileAgent的任务无缝迁移策略,解决了迁移过程中的迁移算法、迁移时延、迁移失效等问题.其特点在于基于合理的迁移粒度和更小的迁移时延,通过MobileAgent的移动保证迁移的无缝性.多个应用场景中的测试实践表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孙志东  曾广周  范志强 《计算机应用》2006,26(10):2505-2508
通过对迁移工作流系统模型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Petri 网的迁移工作流系统模型。模型以同步器为库所,并在此上扩充了位置概念和资源与服务能力,适应了迁移环境下的变迁点火规则,动态地将迁移工作流系统中的任务集在迁移环境中得以体现,较好地模拟了迁移工作流系统整个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大型企业服务器运维管理为背景,基于安全体系中的"基线"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迁移机制.将原有迁移过程分为两步:先环境迁移,再服务迁移.环境迁移的过程依赖安全基线来完成,其中包括基线的定制、转换、分发与部署几个步骤.该迁移的优势在于业务与服务的前提条件不易遗漏,运行环境得以保障.同时,可由一台计算机远程统一管理多台服务器的迁移,操作简便.在文章最后,以微软安全基线为例,详细介绍了本人实现的系统和基线转换的算法.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是高效的、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图像序列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在智能监控和车辆导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提出了基于统计背景模型和α-β-γ滤波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在此方法中,首先建立背景的高斯模型,然后检测出场景中的运动目标,最后在目标检测的结果上,采用α-β-γ滤波器对检测出的运动区域进行运动参数估计,进而跟踪出运动目标的轨迹。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割出序列图像中的前景目标,并提高了目标跟踪的稳定性。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庄瑾  寇伟  李鹏 《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24(9):61-63,67
在自治的云系统服务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数据迁移算法.在充分了解目前数据迁移技术的前提下,在系统中的每个节点设立自动监控模块,对数据迁移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针对云环境的特点,通过实验验证动态迁数据迁移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数据迁移技术体现了系统处理和计算能力方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在同源模建得基础上,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拟青霉β-1,3(4)-葡聚糖酶与β-1,3(4)-葡聚糖(G4G4G3G4G4G)和β-1,3-葡聚糖(G3G3G3G3G3G)的相互作用机制。对接结果显示,该酶对β-1,3(4)-葡聚糖具有较β-1,3-葡聚糖更高的结合力,动力学轨迹分析显示,葡聚糖酶催化β-1,3(4)-葡聚糖的机制要比催化β-1,3-葡聚糖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