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微生物酯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筛选自海洋的产酯酶Bacillus subtilis var.niger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得原生质体,并通过紫外线对其进行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高产稳定菌株EB-2,产酶活力由原来的22.8U/mL提高到了77.6U/mL;同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以pH7.2的0.3mol/L KCl和0.3mol/L蔗糖为稳定剂,菌龄在16h时,用 10mg/mL的溶菌酶酶液40℃下酶解30min后,原生质体制备率达到91.7%,再生率达到21.3%.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绿色木霉菌(Tdchoderma viride)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木霉的转化条件.实验表明,木霉原生质体形成的合适条件为:pH6.98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8mg/mL溶壁酶,培养24 h的菌丝,在40 r/min荡条件下30℃酶解4 h,原生质体产量为4.70×107个/mg.原生质体在0.3mol/L,肌醇和0.3mol/L氯化钾的CM培养基上再生率为14.5%.利用聚乙二醇(PEG)介导将带有潮霉素抗性标记的激发子基因转化到绿色木霉中,使其成为价值更大的生防菌.对获得的转化子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转入受体菌绿色木霉中.  相似文献   

3.
耐高糖酿酒酵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株耐高糖酿酒酵母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7h后为对数生长中期,适宜原生质体化;L16(5)确定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为蜗牛酶浓度(1.0%)、KCI高渗缓冲液(O.7mol/L)、酶解时间(1.5h)、预处理剂(0.1%B-巯基乙醇)和酶解温度(26℃),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80.84%和36.03%;原生质体形成后在7%蔗糖高渗培养基上夹层培养再生率较高(39.78%).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阿魏菇为材料,研究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液对阿魏菇菌丝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6 mol/L KCl稳渗剂条件下,菌龄为8 d阿魏菇菌丝体(0.1 g)在0.8 mL混合酶解液中(1.5%离析酶+0.5%纤维素酶+2%溶菌酶)制备原生质体,35℃酶解3 h获得原生质体达5×106个/mL。原生质体再生结果显示,在0.8 mol/L蔗糖稳渗剂下,原生质体再生时间为16 d,其再生率可达0.6%。该文通过对阿魏菇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条件的研究,旨在从细胞水平上探索一条食用菌育种新途径,为发展和完善食用菌新菌株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乳酒酵母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影响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对菌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浓度、稳渗剂采用L16(4)5正交试验,评价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适宜该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结果表明,菌龄 12 h、酶浓度1.0%、酶解时间1 h、酶解温度28℃、稳渗剂选用KCl的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76%,再生率62%.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菌龄、酶浓度、酶解温度及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酒酒球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影响.确定其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龄34h,酶浓度1mg/mL,酶解温度37℃,0.8mol/L KCI为渗透压稳定剂,再生培养基也添加0.8mol/L KCI,在此条件下,其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之积为10.65%.  相似文献   

7.
郭成金  赵润 《食品科学》2009,30(5):166-170
采用正交分析方法,对影响冬虫夏草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组合为培养3d 的菌丝体,在2.0% 溶壁酶+1.0% 蜗牛酶的酶液中,0.6mol/L 的KCl 作为原生质体制备的渗稳剂,0.6mol/L 的甘露醇作为再生培养基的渗稳剂,32℃酶解2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得率可达到2.98 × 108/ml,再生率可达到42.09 × 10-2。  相似文献   

8.
针对2株米曲霉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比较了制备材料、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复合酶配比、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米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宜条件稍有差异,其中米曲霉3.95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为制备材料,菌龄为1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35℃;米曲霉RIB40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制备材料,菌龄为12 h,渗透要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是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是35℃。在优化条件下米曲霉3.951菌株释放的原生质体达6.43×107个/g,再生率可达23.5%,米曲霉RIB40释放的原生质体可达4.24×107个/g,再生率达22.41%。  相似文献   

9.
针对2株米曲霉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比较了制备材料、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复合酶配比、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米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宜条件稍有差异,其中米曲霉3.95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为制备材料,菌龄为1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35℃;米曲霉RIB40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制备材料,菌龄为12 h,渗透要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是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是35℃。在优化条件下米曲霉3.951菌株释放的原生质体达6.43×107个/g,再生率可达23.5%,米曲霉RIB40释放的原生质体可达4.24×107个/g,再生率达22.41%。  相似文献   

10.
橙色红曲菌AS3.4384转化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萍  谭文辉  许杨 《食品科学》2007,28(10):317-322
本实验优化了橙色红曲菌AS3.4384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将孢子接种在MPPY液体培养基中,30℃下,200r/min培养35h,以0.6mol/LMgSO4作为渗透压稳定剂,混合酶解液(0.3%裂解酶+4%纤维素酶+1%蜗牛酶)30℃,酶解3.5h,原生质体可达8×107个/ml,再生率为18%。并建立了PEG8000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