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乳清富含多种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将牛初乳与牛乳中乳清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进行分离鉴定,发现牛初乳与牛乳中乳清蛋白质的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在牛初乳乳清中鉴定出290种蛋白,牛乳乳清中鉴定出325种蛋白。由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在生物过程中,牛初乳乳清蛋白在细胞定位建立和细胞定位中的作用略高于牛乳乳清蛋白。在分子功能上酶抑制活性作用是牛初乳乳清蛋白和牛乳中乳清蛋白的主要分子功能。在细胞组成上牛初乳乳清蛋白参与较多的是细胞外部分和细胞外空隙,与牛乳乳清蛋白相比参与的细胞组成大体相同。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可知,牛初乳和牛乳乳清蛋白均参与过补体及凝血级联反应通路。对牛初乳乳清蛋白组成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增加牛初乳的利用率,并且为日后以乳清蛋白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乳乳清蛋白的分离方法陈洁(无锡轻工大学,214036,无锡)分离牛乳时,分离出的乳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乳清蛋白不仅是优良的营养源,而且还具有许多良好的功能性,在许多食品加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乳清蛋白主要包括。α-乳白蛋白(α-La)、β-乳球蛋...  相似文献   

3.
牛乳中主要过敏原组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纯化并鉴定牛乳中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组分。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分析了脱脂乳和乳清的蛋白组分,用饱和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过敏原蛋白,脱脂乳和乳清蛋白皮下注射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特异性IgE抗血清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显示β-乳球蛋白(β-Lg)是引起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原,建立了牛乳过敏小鼠模型。结论:明确了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组分,对牛乳过敏症的诊断治疗以及无过敏原牛乳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SDS-PAGE电泳将牛乳中不同蛋白质组成部分进行分离鉴定发现,乳脂肪球膜中存在201种蛋白,乳清中存在96种蛋白,酪蛋白中存在21种蛋白,乳粒中存在43种蛋白,其中有27种相同表达的蛋白。通过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在生物过程中乳脂肪球膜蛋白发挥的作用大于乳清、乳粒蛋白,尤其是生物的调控作用;在分子功能上,牛乳蛋白的主要分子功能是结合作用,其中乳脂肪球膜蛋白的结合作用最强;而乳粒蛋白参与的转运活性分子功能大于乳脂肪球膜、乳清蛋白。在细胞组成上,与乳清、乳粒蛋白相比乳脂肪球膜蛋白参与的细胞组成均较多,而在细胞膜的组成上乳粒蛋白参与较多。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可知,乳脂肪球膜、乳清、乳粒中的蛋白均参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对牛乳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增加牛乳的利用率,并且为日后以乳脂肪球膜、乳粒蛋白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驼乳和牛乳的乳清蛋白为原料,经胃蛋白酶水解后,通过超滤及葡聚糖凝胶层析对其水解物进行分离纯化,其后对获得的蛋白肽进行抑菌活性、二喹啉甲酸法(BCA)蛋白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及氨基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经超滤获得的驼乳和牛乳分子量<3 kDa的多肽片段-F3具有最强的抑菌活性,将F3(<3 kDa)组分通过层析处理得到的驼乳G-25-2和牛乳G-25-2抑菌肽纯度较高(BCA蛋白浓度分别为95.60%和95.32%);驼乳G-25-2和牛乳G-25-2组分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均为32.50和65.00 mg/mL;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高活性抗菌肽中的总碱性氨基酸和总疏水性氨基酸含量最高,驼乳G-25-2中分别为32.80%和65.76%,牛乳G-25-2中分别为31.77%和58.70%。本研究结果表明,驼乳与牛乳均具有抑菌效果,且其抑菌能力高于牛乳,为今后研究驼乳抑菌肽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牛乳的营养功能备受关注,牛乳乳清中的活性蛋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乳品加工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对牛乳乳清中的活性蛋白认知逐渐明晰。本文重点介绍牛乳乳清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阐述牛乳加工灭菌过程对上述牛乳乳清蛋白活性的影响,旨在为我国牛乳乳清蛋白的功能活性基础研究以及乳功能基料的产业化提出新思路,为乳品行业技术创新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热加工可以有效杀灭生牛乳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但也会对牛乳成分产生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乳清蛋白变性和凝集、乳糖异构化和降解、美拉德反应等理化反应会依次发生,这些反应中活性成分(例如碱性磷酸酶和乳清蛋白)的减少或反应产物的生成(例如乳果糖和糠氨酸)都可作为热加工强度的标识。本文对牛乳的热加工条件、牛乳在受热情况出现的理化变化以及相应的热敏感成分的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将羊乳、牛乳、人乳中乳清蛋白进行分离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在羊乳、牛乳、人乳乳清蛋白中分别鉴定出156、278、454种蛋白质。与牛乳与人乳乳清蛋白对比显示,羊乳含有99种特异性表达蛋白质,与牛乳和人乳分别有31种和15种相同表达蛋白质。通过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发现,羊乳乳清蛋白在生物过程中主要发挥生物调节作用;在分子功能上,主要体现在结合作用方面;在细胞组成上,参与的细胞组成主要为细胞器区和胞外区。羊乳乳清蛋白在以上三种功能上与人乳有较大差距,但与牛乳相近。通过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系统(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可知,羊乳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以及吞噬作用,对人体免疫能力有积极影响。对羊乳与人乳、牛乳乳清蛋白组成及功能区别的研究,为羊乳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对不同种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来源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和总蛋白存在一定差异。羊乳中乳清蛋白平均值为0.385 mg/100 g,低于牛乳和牦牛乳;羊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最高,均值为4.43 mg/100 g,最大值9.90 mg/100 g,是优质的乳铁蛋白来源;牦牛乳总蛋白含量(均值3.61%),明显高于牛乳(均值3.22%)和羊乳(均值2.89%);牛奶中乳清蛋白量在三类乳中最高。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技术改变牛乳成分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介绍了用转基因技术改变牛乳组成成分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目前牛乳中主要酷蛋白、β-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基因已经定位、测序,其中α-乳清蛋白基因和部分β-乳球蛋白基因已经在小鼠中组织特异性地表达;通过转基因技术已使牛乳中乳糖、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的含量减少以适应特殊消费人群。虽然已有大量外源基因在反刍和啮齿类动物中表达,得低且随机的基因整合、来源少且存活率低的活体胚胎及实验探索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