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伟  张妍  傅徐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184-187
以玉米淀粉废水添加葡萄糖20g/L,玉米浆40g/L,乙醇150mL/L为发酵基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发酵产细菌纤维素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80mL/250mL,pH4.0,接种量9%(V/V),温度28℃;在此条件下得到细菌纤维素产量为4.41g/L。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验证产物为细菌纤维素,并由SEM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素膜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红酵母RY-08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对碳源、氮源、装液量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糖40 g/L,蛋白胨20 g/L,装液量30 mL/250 mL,发酵时间72 h的发酵条件下其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分别达到19.7 g/L,418.6μg/g,8.2 mg/L。  相似文献   

3.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海洋弧菌(Vibrio sp.prol)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无机氮源、pH值、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最佳组成为蛋白胨5.0g/L,酵母膏1.0g/L,硝酸钾0.6g/L,氯化镁4.0g/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8.5,发酵温度33℃,装液量40.0mL,接种量2.0mL,优化后产酶量提高了6.3倍.  相似文献   

4.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海洋弧菌(Vibrio sp.pro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无机氮源、pH值、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最佳组成为蛋白胨5.0g/L,酵母膏1.0g/L,硝酸钾0.6g/L,氯化镁4.0g/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8.5,发酵温度33℃,装液量40.0mL,接种量2.0mL,优化后产酶量提高了6.3倍。  相似文献   

5.
正红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正红菇(Russulavinosa)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发酵温度、pH值、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正红菇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酵母膏9g/L,KH2PO42g/L,MgSO41g/L;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 ̄30℃,初始pH值为5.5 ̄6.5,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g/L,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g/L。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J2-1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采用静态发酵方式,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乙醇、有机酸及无机盐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葡萄糖、MgSO4·7H2O和酵母粉添加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分为:葡萄糖80 g/L、酵母粉18 g/L、乙醇2%(V/V)、Na2HPO4·12H2O 3 g/L、乳酸2 g/L、MgSO4·7H2O 0.4 g/L。在此优化发酵培养基条件下,葡糖醋杆菌J2-1静态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产量达到9.34 g/L,是优化前的1.89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葡糖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Box-Benhnken Design相结合,对红薯酶解液、起始pH值、装液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产细菌纤维素的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产细菌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红薯酶解液质量浓度50 g/L、起始pH值6.0、装液量50 mL/(250mL).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绝干质量(折算成质量浓度)达到4.80g/L,比优化前产量2.20 g/L提高了118%.  相似文献   

8.
海洋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海洋中筛选出1株产类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红酵母RY-8。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装液量和pH值对菌株RY-8生物量和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产类胡萝卜素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红酵母菌株RY-8产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5g/L,酵母膏10g/L,装液量60mL/250mL,pH值6.0。在此优化条件下,红酵母RY-8的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分别为48.8g/L和4.76mg/L,依次比初始产量提高了20.8%和38.4%。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液体培养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0%的基础上,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从实验室常见的5种碳源、6种氮源中,筛选出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最适氮源和最适pH,并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培养基的养分浓度和摇瓶发酵条件,从而确定金针菇摇瓶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5g/L,NH4NO31.5g/L,KH2PO41.0g/L,MgSO4·7H2O0.5g/L,VB150mg/L;最佳发酵条件为23℃,起始pH6.0,摇床转速150r/min,发酵时间8d。  相似文献   

10.
蔗糖糖浆水解液经模拟移动床(SMB)分离后可得到果糖液和葡萄糖液。通过以该葡萄糖液作为碳源,以不同氮源种类:硝酸铵、硫酸铵、尿素、蛋白胨和麸皮汁作比较,考察不同氮源种类对米根霉RM167-12摇瓶发酵生产L-乳酸的影响程度,确定3%(w/v)麸皮汁作为RM167-12最佳摇瓶发酵氮源,产酸量达到118.52g/L。用3%麸皮为发酵罐发酵产酸的氮源,经3次液体深层通风搅拌发酵验证,在5L发酵罐发酵L-乳酸积累量最高可达116.31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