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苹果育果袋纸抄造过程中碳黑流失严重、污染大等问题,研究将碳黑涂料涂于外袋纸上的生产技术。结果表明:利用涂布法生产育果袋外纸,碳黑利用率高,可降低生产成本,用涂布法制造苹果育果袋外袋纸是可行的;涂料配方为:碳黑:瓷土=40:60,分散剂用量3%(对颜料总量),分散液固含量20%,SBR胶乳分散液量5%(体积比)。  相似文献   

2.
导电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导电纤维的种类及用途,并重点就应用最为广泛的碳黑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及其纺丝拉伸工艺作了探讨,讨论了喷丝组件结构特征,碳黑含量以及皮芯层厚度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以丁苯胶乳、聚乙烯醇(PV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黏合剂,将碳黑等光吸收材料涂覆于纸页表面制备阳光蓄热纸。研究结果表明:以碳黑N220为蓄热剂制备阳光蓄热纸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碳黑N220的蓄热性能介于氧化铝和碳化锆之间,碳黑N330的蓄热效果不及碳黑N220。碳黑N220与氧化铝在蓄热方面无互补效应。碳黑N220的分布均匀性对涂布纸样的蓄热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浓厚分散系碳黑粒子/乙烯-醋酸乙烯酯混合物的实验测试,发现熔融态分散系的粘弹性与分散粒子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有关,但分散系为固态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非凝聚结构而是分散媒介的粘弹性。三维网状结构的密度可通过图像解析计算其有效连接链的比率,在变形较小条件下弹性率可以通过导入渗透概率参数用链渗透理论表述,结果与立方网格模型一致。当碳黑粒子质量分数达到渗透临界值后,混合物在固体状态下的电导率随着碳黑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电子传输过程存在着跳跃效应。  相似文献   

5.
涂布法生产苹果育果袋外袋纸——涂料原料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苹果育果袋外袋纸内面呈黑色是经过碳黑浆内染色而成,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将碳黑制成涂料,通过涂布赋予育果袋纸遮光性能。根据涂料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确定了涂料中颜料、胶黏剂和助剂的选用。  相似文献   

6.
7.
从原料干燥、纺丝温度、碳黑母粒的含量、冷却条件、牵伸倍数、牵伸温度及定型温度等环节,对影响聚酰胺基导电单丝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纺丝分纤技术与FDY工艺相结合的一步法工艺流程,使产品质量更容易得到控制;两组份纺丝温度的设定会影响到碳黑在纤维截面中的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到可纺性及纤维性能;随着纤维中碳黑母粒比例...  相似文献   

8.
碳黑曲霉(Aspergillus carbonarius)是葡萄中产生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重要菌株.采集烟台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接种于孟加拉红培养基,从中分离到7株黑曲霉群(Aspergillus section black group)真菌,其中3株鉴定属于碳黑曲霉种,占黑色曲霉的43.8%.此3菌株分别接种在粮粒培养基上,静置培养,全部产生OTA,最高浓度达到1300μg/kg,而且,其中2株碳黑曲霉菌株在可可浆培养基上产生荧光,而从葡萄样品中未检出OTA.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化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原料干燥、纺丝温度、碳黑母粒含量、冷却条件、牵伸倍数、牵伸温度及定型温度等环节,对影响聚酰胺基导电纤维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两组份纺丝温度的设定会影响到碳黑在纤维截面中的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到其可纺性及纤维性能。随着纤维中碳黑母粒比例的增加,纤维的导电性增加,纤维的力学性能及可纺性却随之下降;在提高牵伸倍数、建立纤维强度指标的同时,容易破坏导电母粒组份中的碳黑导电网络。  相似文献   

10.
碳黑型复合导电纤维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导电纤维发展历程、导电机理、导电性的表征、导电纤维的生产方法以及复合导电纤维生产的工艺流程,针对复合导电纤维的特性,探讨了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以尼龙长丝为基纤 ,以碳黑为导电材料 ,用涂覆法制取导电纤维 ,工艺简单 ,成本低。该法制成的导电纤维比电阻为 10 4 Ω·cm~ 10 6Ω·cm ,其导电层光滑耐久。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导电纤维发展历程、导电机理、导电性的表征、生产方法以及复合导电纤维生产的工艺流程,针对复合导电纤维的特性,探讨了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回收的废旧育果套袋纸,将其进行碎浆后再添加少量碳黑进行磨浆处理,以降低常规工艺碳黑使用量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了育果套袋纸二次纤维的形态特征以及抄造性能,确定了废旧育果袋纸制备再生育果袋纸的最佳工艺路线。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弱酸性条件下,添加Al2(SO4)3在一定温度下预处理15 min后,碎浆20~25 min,每吨绝干浆料添加20 kg的碳黑,PFI磨浆3000 r,成纸各项性能最佳。此研究不仅可以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土壤质量和耕作环境,而且还可达到节约纤维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和拓展碳黑导电纤维的应用,利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导电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测试了不同碳黑含量、不同线密度的导电纱线在标准环境下的电阻大小,并线性拟合了导电纱线电阻大小与测量长度的关系,对比分析了热定型温度和洗涤次数对纱线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黑导电成分在纤维表面,改善了锦纶纤维的力学性能;碳含量较高的纤维其导电性能优于碳含量较低的纤维,导电纱线电阻与它们的长度成正比,与截面成反比;锦纶导电纱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纱线热处理温度不超过120 ℃;洗涤次数对锦纶导电纱线的导电性能影响小,纱线导电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GC–ECD气相色谱法检测粮食中丁草胺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方法,粮食样品丁草胺农药残留组分经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萃取、石墨碳黑―氨基串联萃取柱小柱净化、GC–ECD程序升温进行分析测定,使前处理步骤简化,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6%~104%,RSD为1.3%~4.8%。该法简单、快速、基质干扰少,完全可达到对粮食中丁草胺残留量快速分析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原液着色法开发聚酯工业丝存在的基料黏度大、纺丝温度高,以及对着色剂分散性要求高等技术要求,详细研究了添加碳黑的高黏聚酯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结晶行为等与纺丝动力学相关的材料特性,作为设计聚酯工业丝干燥、熔融、纺丝挤出、冷却、热拉伸和热定型等工艺参数的技术依据,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控制,开发了断裂强度为8.20 cN/dtex的黑色高强聚酯工业丝。结果表明:碳黑在纤维中的分散尺寸小于300 nm,色牢度均达到4~5级;该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聚酯工业丝原液着色与力学性能兼具的优点,且避免了工艺设计的盲目性,节约工业化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为高效去除复杂水体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制备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构建环境友好型的仿生催化体系,来催化降解水体中的地塞米松有机污染物。研究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特征,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循环使用性能、催化机理、催化降解产物及最终产物。结果表明:所构筑的催化体系在温和(室温、中性)及复杂水体环境中(酸性、无机盐)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均为100%,但在碱性条件下,该催化体系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因双氧化水分解过快而降低了28%;该催化体系经过6次循环使用后,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仍达到95%;过氧化物模拟酶在双氧水的作用下产生对水体有机污染物降解起主要作用的高价铁氧活性种,而羟基自由基起次要作用;经过60 min反应,该催化体系将地塞米松降解为对环境不存在二次污染的小分子有机酸。该仿生催化体系的构筑为仿生催化材料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固相萃取柱脱色测定染色皮革中的六价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改变皮革样品中六价铬提取方法的前提下,用经化学修饰剂预处理的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对染色皮革的提取液进行脱色,将各种颜色的提取液净化为澄清无色的溶液,同时克服石墨化碳黑萃取柱对六价铬的吸附问题,解决了有色皮革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难题。从0·5mg/kg到10mg/kg之间4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试验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在92·31%~100·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15mg/kgCr(Ⅵ)。  相似文献   

20.
碳黑涂覆型聚酯导电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传统涂覆型导电纤维导电耐久性较差的缺点,采用纤维表面部分溶解的技术制备具有导电耐久性的溶解涂覆型聚酯导电纤维。研究和讨论了涂覆液中碳黑和聚酯含量对纤维体积比电阻及线密度的影响,并对所得纤维力学性能、耐水洗性能及耐热性能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碳黑涂覆型聚酯纤维体积比电阻可达9.2Ω.cm,具有较好的导电耐久性且基本保持原纤维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