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立腐竹等固体豆制品中碱性橙2、碱性橙21和碱性橙22染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无水乙醇提取,超声波辅助萃取,离心合并上清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至近干,定容液溶解残渣,离心吸取上清液,过0.45μm膜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所用色谱柱为C18,检测波长碱性橙2为449 nm,碱性橙21、碱性橙22为485 nm;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水溶液。本方法检测限为0.02 mg/kg;定量限为0.08 mg/kg。腐竹样品加标回收率试验所得回收率为83.1%~11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9.65%(n=6),3种染料在0.1μg/m L~20μg/m 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9 9。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非食用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食品中的酸性橙Ⅱ、碱性橙2和碱性嫩黄O染料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的方法,样品通过提取之后,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法净化,然后分别用乙醇和乙醇-氨水-水(7:2:1)分步洗脱,最后进行HPLC分离、检测.此方法的回收率平均为79%.酸性橙Ⅱ的检出限为0.01 mg/kg、碱性橙2的检出限为0.02 mg/kg,碱性嫩黄O染料的检出限为0.01 mg/kg,相对标准偏差平均为3.53%.  相似文献   

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同时快速测定黄鱼中黄色工业染料碱性嫩黄O及酸性橙Ⅱ的检测方法。样品匀质后,经乙腈提取,盐析,-20℃冷冻脱脂,低温离心后,取乙腈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测定。结果表明碱性嫩黄O在0.5μg/kg~10μg/kg、酸性橙Ⅱ在5μg/kg~1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浓度回收率在70%~110%,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5%,碱性嫩黄O、酸性橙Ⅱ检出限分别为0.5、5μg/kg。本方法适用于黄鱼中违禁工业染料碱性嫩黄O及酸性橙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广西轻工业》2013,(7):141-142
以WAX固相萃取柱作为净化手段,建立同时检测食品中违规添加苏丹红I、罗丹明B、碱性橙II(王金黄、块黄)、碱性嫩黄O、酸性橙II、碱性桃红T等工业染料含量的UPLC-MS/MS的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质谱扫描模式(MRM),用目标物的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丰度比来定性,外标法定量。酸性橙II检出限为0.4μg/kg,苏丹红I为0.05μg/kg,碱性桃红T、碱性嫩黄O、罗丹明B、碱性橙II检出限为0.2μg/kg。6种染料的回收率为85.3%~10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2%,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高效,适合于食品中6种非法添加工业染料的定量及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碱性嫩黄含量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作为溶剂,样品中的目标分析物经超声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碱性嫩黄在质量浓度为0.1~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2.0 mg/kg。加标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在90.7%~95.5%,说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的碱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同时测定豆制品中的碱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的液相串联质谱法。以乙醇为溶剂,经超声提取、离心分离,利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净化,以0.1%甲酸水-0.1%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LC-MS/MS测定碱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的含量。结果显示:在0~500 ng/mL内,碱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所得的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5,检出限为碱性橙Ⅱ0.5μg/kg,碱性嫩黄O 0.8μg/kg。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7.2%~94.5%,RSD为1.65%~4.08%。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中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两种非食用色素HPLC方法。样品经V(甲醇):V(水)=70:30超声提取,经C_(18)小柱净化后上样。色谱条件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50 mmol/L乙酸铵)=50:50溶液,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450 nm,柱温35℃。结果表明: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在进样浓度2.5~12.5μg/m 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2×10~6X-1 240.1(r=0.999 9),Y=7×10~6X-5 284.2(r=0.999 6),二者检出限分别为0.120和0.032 mg/kg,在5类食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33%~90.47%和80.17%~102.64%。经方法学评价和抽样分析,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食品安全检测中同时检测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的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柱温、流动相种类及比例、流速、波长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及优化,得到色谱检测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50 mmol/L乙酸铵溶液=50∶5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50 nm;柱温35 ℃。在此最佳条件下,碱性嫩黄O及酸性橙Ⅱ的分离度好,且峰型正常。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食品中碱性嫩黄O及酸性橙Ⅱ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非法色素添加剂的碱性橙染料即碱性橙2(chrysoidine G,CDG)、碱性橙21(orange G,AOG)及碱性橙22(astrazon orange R,AOR)。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氨水(60:40:0.5,V:V:V)在25℃下超声提取30 min,以0.02 mol/L的乙酸铵溶液(pH为5)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Agilent XDB 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449 nm波长处检测CDG,在485 nm波长处检测AOG及AOR,以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结果 3种碱性橙染料在0.01~0.2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80.0%~94.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n=6),方法的检出限为0.1 mg/k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适用于腐竹、干辣椒和辣椒油等不同基质样品中碱性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腐竹中碱性橙II和碱性嫩黄O的低温离心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70%的乙腈-氨水(0.5%)提取,4 ℃低温、12000 r/min离心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离, 最后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检测, 以保留时间(Rt)定性, 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0.00125~0.05 mg/mL的浓度范围内, 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大于0.9999; 样品在0.05、2.0、10.0 mg/kg三个加标水平内的回收率范围为95.0%~103.0%(n=10),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2 mg/kg, 定量限(LOQ)为0.05 mg/kg。结论 对实际样品测试结果与参考文献方法比较,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费用低, 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巧玲  安源  张艳川  杨金 《食品科学》2010,31(10):196-19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牛、羊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样品经1% 三氯乙酸- 乙腈(3:1,V/V)提取,利用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洗脱液于50℃条件下用氮气吹干,残渣用离子对试剂缓冲液- 乙腈(90:10,V/V)溶解,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在0.2~80μg/mL 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9,其检出限为0.05mg/kg。在牛肉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1.73%~83.35%,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95%;在羊肉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0.95%~82.95%,相对标准偏差为0.70%~2.32%。本方法具有操作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罗小玲  刘长勇 《食品科学》2009,30(8):245-246
建立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果蔬饮料中克百威、甲萘威残留量的方法。试样用甲醇-二氯甲烷(1:99,V/V)提取,取一定量有机相过氨基柱、浓缩、定容,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的检出限为克百威0.002mg/kg、甲萘威0.0008mg/kg,加标回收率在77.1%~94.5%之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9.0%之间。  相似文献   

13.
林塬  赵涛  张兆辉 《食品科学》2009,30(12):198-201
使用超声萃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建立同时分离和检测食物中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6 种防腐剂的方法。水- 甲醇(5:95,V/V)作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萃取,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 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乙酸铵缓冲溶液(pH4.4)进行梯度洗脱,在1ml/min 的流速和254nm 的检测波长下14min 内6 种防腐剂得到良好分离。6 种防腐剂线性范围从5μg/ml 到100μg/ml,相关系数(r)为0.9997~1.0000。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1%~106.3%,精密度和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58%~1.79%、0.15%~1.65%,检出限的范围为0.012~0.43μg/ml。本方法的预处理过程简便、快速,应用于30 种进出口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检测,检测结果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4.
王雪敏  石玉祥  李存 《食品科学》2009,30(14):207-209
建立了羊乳中替米考星残留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羊乳按1:1(V/V)用乙腈提取,上清液以5ml/min 流速过C18 SPE 柱,采用乙腈- 水(20:80,V/V)洗涤、乙腈- 水(90:10,V/V)洗脱,并以0.1mol/L 乙酸铵- 乙腈-甲酸(60:30:10,V/V)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80nm 处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本法定量限(LOQ)为0.02μg/ml,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0.3%~98.1% 之间,线性范围为0.01~25μg/ml,变异系数范围在4.1%~8.9% 之间。本法可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为羊乳中替米考星的残留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HPLC法同时测定红油豆瓣酱中的7种非食用色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少枢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8):1047-1048
建立了红油豆瓣酱中碱性嫩黄O、碱性橙Ⅱ、罗丹明B和苏丹红Ⅰ、Ⅱ、Ⅲ、Ⅳ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用乙腈/水(7:3,V/V)超声提取后冷冻离心去油,以甲醇和乙酸铵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435 nm、510nm和547 nm.上述7种色素组分在其质量浓度为0.1~10 μg/m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菊花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丙酮(4:1,V/V)提取,经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净化,以乙腈-甲苯(3:1,V/V)洗脱,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5~1.0mg/kg的添加水平,14种有机磷的平均回收率在84.54%~108.5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66%~6.31%,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04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采用所建立方法测定了黄山贡菊、杭白菊和胎菊3种代表性菊花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黄山贡菊检出乐果1.68mg/kg、毒死蜱0.17mg/kg、硫环磷0.28mg/kg,杭白菊检出毒死蜱0.09mg/kg,胎菊检出乐果0.25mg/kg、毒死蜱0.14mg/kg、伏杀磷0.08mg/kg。  相似文献   

17.
通过15种提取液对辣椒粉中3种碱性橙染料即碱性橙2(CDG)、碱性橙21(AOG)、碱性橙22(AOR)提取效果的比较,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前处理方法。以体积分数1%甲酸甲醇为辣椒粉中碱性橙提取液,以甲醇和20mmol/L乙酸铵(57:43)流动相,STPAKC18-ES(4.6mm×250mm,5μm)色谱柱,CDG检测波长419nm,AOG、AOR检测波长485nm,流速1.0mL/min,柱温40℃为HPLC条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CDG、AOR:0.01mg/kg,AOG:0.005mg/kg。方法回收率6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1%甲酸甲醇为提取液时,在阳性样品提取率、阴性样品加标回收以及色谱峰形等方面,与现有国家标准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饮料和糖果中5种非法添加色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酰胺吸附法提取样品溶液的色素,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采用ODS柱分离,以甲醇和硫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520nm波长处检测。亮黑、荧光素钠、红色2G、荧光桃红和孟加拉玫瑰红的质量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1、2、5mg/kg添加水平时的平均回收率在82.95%~95.43%范围内,RSD值在1.99%~5.95%范围内。方法检出限为1.0mg/kg。该方法准确度高,分离效能好,结果稳定可靠,适合于饮料和糖果中亮黑、荧光素钠、红色2G、荧光桃红和孟加拉玫瑰红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富马酸二甲酯与纳他霉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10 mL甲醇溶解、超声提取后,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150 mm×4.6 mm, 5μm)分离,以甲醇与20 mmol/L乙酸铵溶液(50∶50, V/V)为流动相,两者分离效果较好。富马酸二甲酯与纳他霉素在0.5~2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04 mg/kg与0.20 m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430%~99.616%和95.860%~101.968%,精密度试验结果变异系数(CV)分别为1.09%~2.02%和1.54%~2.66%。该方法与国标方法测定样品中富马酸二甲酯与纳他霉素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789%和0.918%,符合方法学要求,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良好,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富马酸二甲酯与纳他霉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