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Cu基SCR在整车上的使用环境,以及中国市场目前的燃油品质,验证含硫柴油对于SCR的排放劣化趋势,并根据国六SCR的性能开发需求,进行高温脱硫操作,验证SCR的性能恢复能力。整套验证系统包括国六柴油发动机、尿素喷射系统、催化器、排放设备等。国六柴油发动机原机排放满足工程目标,喷射系统的尿素供给单位为气助式方案,催化器包括DOC、DPF、混合器、Cu基SCR,尿素溶液浓度为32.5%,排放设备型号为AVL FTIR,实验结果能够满足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2.
吴广艳  韩鹏 《机电信息》2011,(21):67-68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当高压共轨、涡轮增压、废气再循环、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捕获器、混合生物柴油燃料等技术成功运用于柴油发动机上后,柴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动力性的优势就明显体现出来,越来越多的车辆都开始使用柴油动力。现首先对柴油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然后深入分析了新型柴油发动机的特性,并对其供油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控制标准,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作为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全球公认的颗粒消除技术是采用柴油机颗粒过滤系统(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该技术是一种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它可除去柴油机90%以上甚至99%的颗粒排放物(烟灰)。然而,过滤器可以拦截和捕获的颗粒是有限的,一旦过滤器被颗粒物填满,发动机系统会被堵塞,这时就需要将拦  相似文献   

4.
根据介质阻挡放电理论,设计出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生物柴油样品进行了测定,确定了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对生物柴油和0号柴油发动机有害排放的作用规律,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柴油机排气中收集的颗粒物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NOx排放总量变化较小;生物柴油属于富氧燃料,可使发动机燃烧室碳燃料充分燃烧,颗粒物样品中碳烟成分较少,颗粒粒径也较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受燃料中硫的影响较小,是一项有前途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国六柴油发动机的缸盖罩内置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对进出口压差和流速、气流速度及分离效率等油气分离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该结构分离效率处于国六柴油发动机油气分离性能的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行业节能和环保理念的普及,柴油发动机尾气引发的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线,从1983年我国首个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出台,到2021年国六标准的全面实施,国家对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标准逐步收紧,共轨技术、增压技术等一系列机内净化技术取得的成果无法满足最新的排放要求,当前解决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最有效控制手段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国家尾气排放标准要求,对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6年4月1日起执行的国三排放标准较国二排放标准,主要要求是降低"HC+NO_X"(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的排放量。降低以上两项指标,技术上要求柴油发动机要提高喷油压力,使燃油燃烧更加充分,同时控制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温度,从而使排放气体中的颗粒物体及氮氧物等废物含量指标合格。基于此,柴油发动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和"尾气后处理技术"成为当今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6年4月1日起执行的国三排放标准二排放标准,主要要求是降低"HC+NO_x"(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的排放量。降低以上2项指标,技术上要求柴油发动机要提高喷油压力,使燃油燃烧更加充分,同时控制发动机汽缸内的燃烧温度,从而使排放气体中的颗粒物体及氮氧物等废物含量指标合格。基于此,柴油发动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和"尾气后处理技术"成为当今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9.
7月16日,2005中国柴油年与配件市场高峰论坛会在北京燕翔饭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和全国车用柴油机配件销售联合体共同举办。在中国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大力发展经济节能型汽车的大市场环境下,此次高峰会从商用车生产企业、柴油主机企业、柴油零部件企业以及发动机技术研究机构等行业角度对柴油发动机当前的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核心零部件研究以及全球采购  相似文献   

10.
根据介质阻挡放电理论,设计出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生物柴油样品进行了测定,确定了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对生物柴油和0号柴油发动机有害排放的作用规律,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柴油机排气中收集的颗粒物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NO<,x>排放总量变化较小;生物柴油属于富氧燃料,可使发动机燃烧室碳燃料充分燃烧,颗粒物样品中碳烟成分较少,颗粒粒径也较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受燃料中硫的影响较小,是一项有前途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日前,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柴油发动机SCR汽车尾气后处理工作组在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柴油机SCR尾气后处理技术取得了创新突破,它将引领中国柴油机排放进入崭新的时代。国家环保部《关于实施国家第9阶段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发布,柴油商用车国Ⅳ排放标准将于2013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如何应对全行业对国Ⅳ标准的实施,抓紧时间认真落实,专  相似文献   

12.
迅速发展的柴油发动机电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车辆动力向柴油发动机的转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发展柴油发动机电喷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柴油电喷技术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了解国内外柴油电喷技术的主要科研及生产部门,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电喷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1月20日,全柴动力与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框架协议。全柴集团、全柴动力董事长谢力,全柴动力总经理潘忠德,博世公司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王伟良、副总经理缪钰铭等出席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国五及以上排放法规的道路车辆发动机燃油系统匹配项目、国五及以上排放法规的道路车辆后处理项目、国三及以上排放法规的非道路发动机燃油系统匹配项目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加快适合中国市场高端柴油发动机产品的技术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配置国三排放标准发动机的全面上市,将对工程机械产业链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也面临诸多挑战。"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国三标准较国二标准相比,主要是要求降低"HC+NO_X"和PM的排放量。降低以上两项指标,技术上要求柴油发动机提高喷油器的喷油压力,同时控制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油温度不超过规定值,从而使排放尾气中的颗粒物体及氮氧物等废物含量指标合格。柴油发动机达到这样的目的,通常采用电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领域内汽车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因而对汽车发动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柴油发动机的性能与尾气排放、柴油的雾化性能有着极大关系。通过减小单个喷孔的直径,同时增加喷油孔数量,提高喷射压力可使燃油雾化效果大大改善,燃油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柴油汽车排放环保性,根据二甲醚-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二甲醚柴油混合气浓度和喷油提前角优化方案,并应用于柴油发动机排放优化控制.基于Fire仿真软件和康明斯WD615型柴油发动机建立二甲醚-柴油发动机三维燃烧过程仿真模型.根据国Ⅵ(a)标准选择氮氧化合物NOX、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为排放环保性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标定各环保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遗传算法确定典型工况下最优的二甲醚-柴油混合比例和最佳的喷油提前角.通过MATLAB/Simulink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Fuzzy Logic Toolbox)研制发动机排放的模糊推理系统(FIS),然后将其引入到模糊逻辑控制器(Fuzzy Logic Controller)中进行排放控制.最后在混合工况条件下验证优化前后发动机排放物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法在典型工况下能有效降低排放物,使氮氧化合物NOX排放量、一氧化碳CO排放量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低于国Ⅵ(a)标准8.9%、4.0%和5.0%,从而有效提高柴油汽车的环保性.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发动机制造企业对重型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关注程度日益提升,基于安全行驶、生态环保及多领域要求,从优化重型柴油发动机排放节能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侧重论述,通过对重型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与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将重型柴油发动机节能排放具体方法、步骤进行提出,为下一步具体工作开展提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氧化催化转化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的工作原理,并介绍柴油机的两种排放控制技术和路线:DOC+DPF,DOC+SCR。对后处理技术的各种改进作了介绍,如在柴油机氧化催化转换器中应用贵金属涂层。并给出国Ⅴ柴油发动机开发过程中这两种后处理路线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配合国家汽车国Ⅲ排放法规的要求,对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家柴油发动机所使用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进行分析,了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性能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国Ⅲ排放法的柴油滤清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交通运输车辆的与日俱增,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成为了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全球也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难题,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也成为全球各业研究的首要目标,这样的污染也因为柴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日益成长和应用有了极大的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柴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然后对柴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